快點來登入喔~!!
《亂清》第十七章 封號
當面指斥曾滌生「有私心」?!

旁邊的趙烈文,出其不意,大嚇了一跳

曾國藩呆了一呆,說道:「貝勒的責備,國藩不敢不領。不過,請示其詳。」

關卓凡說道:「滌翁,你憂讒畏譏,持盈保泰,大力裁抑自己的子侄,其中,也包括了劼剛——滌翁,劼剛才大如海,未必遜於乃父!國家若因此失一幹才,滌翁,你說,這算不算『有私心』?」

趙烈文又一次大出意料,卻不禁在心中暗暗喝了聲彩!

曾國藩茫然地左右看了看,目光落在趙烈文身上的時候,臉上露出了求援的神色。但是,趙烈文卻微微別過了臉,裝作沒有看到。

仲怔了片刻,曾國藩說道:「小犬的事情,我從不干涉……」

這句話說出來,自己也覺得違心,他是理學大家,講究誠心正意,怎麼好當著上官的面講大話?

曾國藩嘆了口氣,改口說道:「我對他苛刻一點兒,還不是為了他好?這些暫且不去說他了……貝勒爺,劼剛實在是沒有做駐英公使的資格!你看得起他,是他的造化,但……他太年輕了,實在是不合適!」

「滌翁,我請教劼剛的庚齒?」

「呃,今年二十七了。」

「嗯,我今年二十六。」

曾國藩又呆了一呆,說道:「小犬如何能和貝勒相提並論?」

「有什麼不能夠的?咱們中國暮氣太深,正正要年輕人出頭做事。方能大力振作,有道是『刀刃若新發於硎』!」

「滌翁,我給你掰掰手指頭:福建船政三品參議道伍秩庸,負責閩船一切洋務聯絡奔走,算是張香濤最重要的助手;顧問委員會鐵路股總辦張樵野,手裏抓著幾千萬兩銀子的工程;還有開平礦務局的幫辦唐景星,輪船招商局的經辦徐雨之,這幾位。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伍某的年紀,比我還小!對了,差一點忘了張香濤本人,他今年二十九歲!滌翁,你覺得我用人的眼光如何呀?」

張香濤,即張之洞。

伍秩庸,即伍廷芳。

張樵野。即張蔭恆。

唐景星。即唐廷樞。

徐雨之,即徐潤。

福建船政、鐵路股、開平礦務局、輪船招商局,家家風生水起,曾國藩呆了半響,說道:「貝勒用人,哪個能不服氣?可是……」

「滌翁,我要請教,劼剛是否通曉洋務?」

「這。算是吧……」

「再請教,劼剛是否精通英文?」

「這……就算他洋務、洋文都說的過去,可是,還有第三點:資歷緊要!」

「滌翁,劼剛可是以三品參政銜主持廣方言館的。駐美公使鄭豫軒,駐日公使徐子綏,都是三品銜。」

鄭豫軒,即鄭藻如。

徐子綏,即徐四霖。

「這——貝勒方才說過。這個資歷,歐洲諸國。更重爵銜出身……」

這句話沒說完,曾國藩就想到關卓凡接下來會說什麼了。

果然。關卓凡笑笑說道:「滌翁,你身上的這個一等侯爵,將來難道不是劼剛承襲?」

微微一頓,不容曾國藩辯駁,繼續說道:「至於出身——曾劼剛有你曾滌翁這位父親,如此『出身』,難道還不能夠擺上枱面?嘿嘿,遍顧亞歐,我倒不曉得,誰的『出身』,比劼剛的『出身』更加好看了!」

曾國藩不出聲了。

他躊躇半響,終於一聲長嘆:「我無話可說了。惟願曾紀澤精白赤心,不負國家,不負貝勒!」

*

*

關卓凡用曾紀澤做駐英公使,原因有四:

第一,不論考諸於史,還是現實中暗地考察,關卓凡都認為,曾紀澤是駐英公使的最合適的人選。

能力、觀念神馬的就不必說了,現今的中國,想找到比曾紀澤更適合辦外交的人,實在不大容易。

年紀也確實不是問題,在歐洲,年紀輕輕的親王、公爵、伯爵,一抓一把。

曾紀澤雖然還未承襲爵位,但乃父的名聲,確實可以給他足夠的加持,敢輕看曾國藩的兒子的人,是很少的。這方面,在國外,曾紀澤可能反會比在國內得到更多的尊重。

關卓凡也不擔心曾紀澤對自己的忠誠。曾紀澤本來就算是他的人,胳膊肘是不會往外拐的。

第二,通過重用曾紀澤,關卓凡乃得和曾國藩本人,建立真正堅固的聯盟。

請留意,這個聯盟,不是關卓凡和「湘系」的,而是關卓凡和曾國藩個人的。事實上,關卓凡還打著這樣的如意算盤:利用曾國藩,進一步分化、削弱「湘系」。

曾紀澤原在關卓凡的手下,主持廣方言館。但是,廣方言館只是一個學術機構,其重要性——至少在當時的官僚的眼中的重要性,是不能夠和駐英公使相提並論的。

曾紀澤出任駐英公使,曾國藩再也不會有任何「上頭」和關卓凡猜忌、裁抑他的懷疑,接下來,一系列和「湘系」有關的變動,會相當程度上得到曾國藩的理解甚至支持,至少,當做看不見。阻力大大減少,事半而功倍。

至於和「湘系」變動沒有什麼直接關聯的「關式新洋務」,相信曾國藩更會全力以赴,不負關卓凡的期望。

就是說,駐英公使這個位子,是一個足夠「收買」曾國藩的漂亮籌碼。

第三,重用曾紀澤,就不用搭理曾老九了。

前文說過,剿撚的時候,淮軍劉銘傳恩將仇報,搶了湘軍鮑超的功勞,時任湖北巡撫的曾國荃。處置乖戾,致鮑超憂憤成疾,鮑的霆軍幾乎要和劉的銘軍火併,險些釀成大禍。事後,曾國荃引咎辭職,解甲歸田,閑廢至今。

這個九弟,是曾國藩最大的心病。老弟四十一歲生日那天,老哥一口氣寫了十三首詩,或者稱讚老弟的功勛,或者抱怨世人的猜忌——就是他念給趙景賢聽的那三首了。

說到底,曾國藩還是希望老弟能夠復出,並把這個視作朝廷是否真正信任他曾滌生的標誌。

曾經有人向關卓凡建議,允許曾國荃起複。以此籠絡曾國藩。

關卓凡斬釘截鐵地否定了這個方案。曾老九財發夠了。孽也造夠了,本事呢,也就那麼大點兒,後半輩子,還是老老實實在湘鄉老家當他的大財主吧。

收服曾滌生,俺另有妙計。

第四,曾紀澤出任駐英公使,可以起到重大的「另類」宣示作用。

宣示什麼?請往下看。

*

*

曾紀澤派任駐英公使的上諭一經發佈。大夥兒一致哀嘆:真是有多少眼鏡都不夠摔得呀。

一個段子在官場上流傳開來:劉子默平調雲貴,加「欽差督辦軍務」,叫做「異峰突起」;曾滌生轉督直隸,痛快奉詔,可謂「一山還有一山高」;曾劼剛出任駐英公使,那就是「仰之彌高」,或者叫「雲深不知處」了。

資歷,資歷,還是資歷。

這個資歷。說的並不是關卓凡和曾國藩兩人熱烈討論的年齡、品級、爵位神馬的,而是一個關、曾二人都心知肚明、卻誰也不會宣之於口的事實——曾紀澤從未中式。連個舉人都不是。

曾紀澤是「蔭生」。這個「生」,指的是「監生」。這個「監」,指的是「國子監」,即所謂「入國子監讀書」。前面有個「蔭」字,乃「恩蔭」之謂,說明了這個「監生」的資格,由老爹的餘蔭而來,不是你自個兒憑本事考進去的。

監生的地位,類似於舉人,也有參加會試的資格,但一向不被視為「正途」,況乎「蔭生」?

更何況,曾劼剛三次會試皆不第?

事實上,曾紀澤連鄉試這關都沒能過,就是說,至始至終,是個「秀才底子」。正因為科場蹭陀,曾紀澤才絕棄舉業,轉攻西學,終於,東邊不亮西邊亮,第一次正式踏上仕途,便得付駐英公使這件「國之重器」。

唉,真是不知道亮瞎了多少人的……那啥啥眼啊。

曾紀澤屢試不第,跟老爹表示俺不玩兒了的時候,曾國藩倒是頗為開通的樣子,寫信給大兒子說:「爾既無志於科名祿位,但能多讀古書,時時吟詩作字,以陶寫性情,則一生受用不盡。」

大夥兒暗地裏都說,曾滌生這是沒法子,隻好假扮大方,事實上,不知多想兒子裏面出來一個進士呢!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件事情上也不例外。果然,曾國藩把希望放在了老二曾紀鴻身上。可是,曾紀鴻的科運,並不比老哥更好,背負老爹和老哥的雙重壓力,埋頭書經,日子過得實在是不輕鬆。

曾紀鴻日後會在本書露面,有所表現,此時暫且按下不表。

話頭回到朝野對曾紀澤履新的反應上來。

不是「正途」出身,爬到相當的位置,並不出奇。比如駐日公使徐四霖,乾脆是商人出身,連個秀才都不是。可是,一,人家徐子綏有軍功;二,論差份好壞,駐日公使怎麼比得上駐英公使?

之前,關卓凡大用的一班人,如伍廷芳、張蔭恆、唐廷樞、徐潤,等等,最好亦不過是個秀才底子,有的乾脆沒有正兒八經進過學,身上的功名是捐班捐出來的。這班人,大多也沒有打過仗,見過血,驟然大用,雖然也轟動一時,但他們的職位,在傳統士大夫眼中,或者「營營役役」,或者「追逐銅臭」,喧鬧過一陣子,對「讀書人」造成的實質性的刺激,是有限的。

可「駐英公使」不同,這是真正的「國家名器」啊!居然交付一個身無尺寸之功的「秀才底子」?這個刺激,可就大了!

曾滌生的兒子又怎麼樣?也得一步步往上爬呀!

許多人不自禁地冒出了這麼個想法:現在洋務大興,難道,從今以後,顯爵高位,不再必定求之於十載寒窗、出生入死?

有那嗅覺更加敏銳的少數人,腦洞開得更大:不讀書還好,書讀多了,人變傻了,「上頭」說不定還更加討厭你呢!

這就是關卓凡想要的「宣示作用」。

科舉是遲早要大動的。這可不是一步到位的功夫,得溫水煮青蛙,一點點地往前蹭。現階段,枱面上,關卓凡是絕對不肯說科舉的壞話的,但要開始在底下做小動作了。要慢慢兒地在人們心目中打下「科舉無用」的印記,以利之所趨,將人們的精力、興趣,一步步自科舉上面引開,儘可能為日後變革,減少阻力。

和中國人不同,英國人對曾紀澤出任清國駐英公使,大表滿意。

曾紀澤主持廣方言館,和洋人打交道的機會本來就多,關卓凡又有意識地安排他和英國公使及英國駐上海領事應酬交往。結果,英國公使館在給國內的報告中,是這樣描述曾紀澤的:

「曾先生通曉英文,博學多才,是中國最具改革思想和國際視野的人士之一。」

「他出身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官宦家庭,是家族爵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他和首相有著非常深厚的私交。」

「出任駐英公使之前,他是中國唯一一所大學的校長。」

這樣的一份履歷,英國人焉能不滿意?

曾紀澤派為駐英公使的上諭,明發之後第三天,英國外務大臣的電報就發了過來,對曾紀澤履新英倫,表示熱烈歡迎。

關卓凡打開電報,看著看著,眼中放出光來。

他所在意者,並非英國人對曾紀澤說的那些客氣話,而是——

他合上電報,輕聲說道:「歡迎回家。」

*

(三千八百字大章奉上)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