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美人歸》323.儀賓
?「哪裏?」

李斐先慌了一下,推開趙彥恆,就著昏黃的燭光趴在床沿看趙彥恆的腳。

趙彥恆這才感覺到了痛,剛才他擁抱住李斐,右腳挪了一下,正好踩在了碎瓷片上。

燭光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李斐對槐蕊道:「把連盞銅燈點起來。」說著,李斐身上隻一件青白色抹胸就下了床,扶趙彥恆坐在床上,又搬一把小杌子讓趙彥恆的腳擱著。

趙彥恆還不老實的,單腳跳著從衣架上取了一件衣裳給李斐披著。

李斐可沒有領情,把趙彥恆按到床上,沒好氣的道:「你是沒長眼睛……」

話說一半想起地上的碎瓷片是自己所為,李斐就啞了聲。

趙彥恆還在恐慌,仔細瞅李斐還是原來的那個李斐,才略微放了心。

槐蕊動作利索,把人高的十六連盞銅燈先抬到床邊,十六盞燈點起,眼下便猶如白晝,也就看清楚了,這腳底板嵌入了幾塊碎瓷,血流已經停止了。

「快去請太醫。」

因為是自己所為,李斐愈發鄭重向待。

槐蕊正要應諾,趙彥恆笑道:「不必弄得人仰馬翻的,今天是楊勇當值,喚他過來。」

能做趙彥恆心腹的侍衛,都歷經過打打殺殺,處理些許外傷比一般大夫還在行的,李斐對槐蕊點頭道:「你快去。」

人去了,趙彥恆拉著李斐坐下來,抬手用衣袖拭了拭李斐頸側的汗漬,道:「這麼點口子,你別緊張。」

李斐還是抱怨他,道:「你也太不小心了,這傷口雖小,傷在腳底,也是多有不便的。」

趙彥恆只是笑,笑容溫潤如玉道:「斐斐,你要相信我,你錯過的,我會補償你更多。」

李斐不甚明白,卻能尖利的問道:「我錯過了什麼?你怎知我錯過了什麼,還要補償我更多?」

明明是讓人動容的情話,李斐體會不到,趙彥恆只能訕訕的扭過了頭去,這一扭,就看見一本《天方夜譚》放在床頭的床櫃上,李斐睡前看了幾頁。趙彥恆指著那本書,道:「都是些妖鬼神魔的異類盤踞在頭上,難怪你做惡夢了,拿開拿開。」

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李斐是前世今生的故事看得太多了,不免琢磨琢磨了自身,才有了光怪陸離的一場夢,李斐依趙彥恆所言,預備把這本書放回書房的書櫃。

趙彥恆卻又阻止了,拉住李斐,微微的傷感盤旋在趙彥恆的聲線裡,道:「你說,玉兔待嫦娥,本就是男女之情,可惜嫦娥永遠不會知道。」

「最近你對這類雜書倒是很有興緻。」睡醒了,便忘了,李斐的眼眸清亮著,道:「這些故事基本是一個套路,女主前世另有緣法,緣淺不得善終。」

唐氏一直在心心念念著,再次得到帝王的恩寵。林氏自是少女懷春,也不能看上自己養的黃狗。沈氏既已有夫,矢志不渝,任帝王再有誠意,也是枉然。

趙彥恆緩緩的鬆開了手,臉上綻放出了一個堪稱欣慰的笑容,道:「你明白就好,她們一個個都執念甚深,所以不得善終。」

這陣子,李斐越發覺得趙彥恆古古怪怪的,可是這種古怪的感覺卻難以用語言描述,所以詢問不出口,就每一次都把這種感覺擱置了。

趙彥恆看著李斐離開的倩影,神情寂落。

他是深深忌憚著朱妙華,忌憚朱妙華所知道的男女情事,然後哪一天發了瘋,跑到李斐面前去提起趙彥恆想讓李斐永遠忘記的陸應麟,或許朱妙華還會胡說八道的,謾罵李斐是淫婦,再罵他是奸夫,然後笑罵道,老天爺果然開眼了,一箭射死了淫婦。

真有那種場景,他是絕對絕對,不會反駁的。

他可以背著李斐寫出一本書來,當著李斐的面,他就萬萬開不了口了。

因為比起得不到回應的思慕,當然是做一對情投意合的奸夫淫婦來得舒服一些。

攤著雙手,趙彥恆倒在了床上,再捋捋朝廷上的千頭萬緒。

這一世,李斐跟了自己,趙彥恆有萬丈雄心,他是絕對絕對,不會讓李斐跟著他不得善終的!

第二天,趙彥恆翹著二郎腿躺在床上,晾著右腳的幾處小傷口,李斐已經穿戴整齊要入宮了,領走不放心,回頭道:「你今天可以的話,就這麼待上一日,別踩地。」

「嬌氣!」趙彥恆渾不在意的擺擺手。

這德行,李斐也不再拘著他了,轉而恭謙的笑道:「今日為大侄女選儀賓,殿下對臣妾有什麼指示?」

大侄女是吳王的長女永安郡主,雖然是庶出,也是皇上頭一個養到十五歲,可以出嫁的孫女。皇上之前對吳王不滿,吳王惶恐了好幾個月,如今藉著女兒的婚事,算是修復了父子關係,永安郡主的擇配,就更加慎重了。

趙彥恆慢悠悠的說道:「找個好男人吧。」

……

「臣,武康伯幼子,陳胤兆,叩見皇后娘娘,諸位王妃娘娘。」

「臣,登州衛指揮使長子,殿廷衛士,郭殷,叩見皇后娘娘,諸位王妃娘娘。」

「臣,翰林院編修,紀言,叩見皇后娘娘,諸位王妃娘娘。」

三位候選插燭般的跪下,向皇后和四位王妃行禮,因是給侄女相看的,這三位都算是後生晚輩了,王妃們也就大大方方的看了一個個俊郎。

自有女官叫免。

陳胤兆,郭殷,紀言站起來,並排真是一道眼養的風景。

要當儀賓的人,皮相絕對是不差的。

皇后對吳王妃笑語,道:「是你的女婿,你先來考察考察。」

吳王妃欠身笑道:「那兒媳就不謙辭了。」

吳王妃出自書香門第,博覽群書,頗有才名,給女兒挑女婿,是要挑一個有見識,有品位,有才情的男子。

給陳胤兆看了兩幅畫,一幅真跡,一幅贗品,陳胤兆點評的頭頭是道,驗出了真偽。

問了郭殷一段兵書,在場的女人也就讀讀書罷了,排兵佈陣的聽了一番熱鬧。

紀言才思敏捷,吳王妃讓他七步之內做一首催妝詩。詩做得很好,那情調滿是男女歡喜之意,紀言念完就微微紅臉了,像個靦腆的純情男子,引得諸位女眷取笑了一回。

之後荊王妃,景王妃挨個也問上一問,論到李斐,李斐毫不客氣的問陳胤兆道:「武康伯府,何時會分家?」

陳胤兆閃過一絲窘迫,道:「此等大事需要長輩們的決斷。不過祖父健在,我想總要侍奉了祖父百年,再行分家。」

李斐不置可否,目光轉移到郭殷身上,問了登州的民風民俗,飲食口味。

最後一個紀言,李斐甚是刁鑽,道:「紀家清貧,自你開始興盛,那麼原來的紀家清貧到了何種地步?」

紀言沒有絲毫自卑之色,拱手道:「小時候頑心大,總去河溝撈小魚,拿回家後家母絮絮叨叨,說小魚費油哩。」

做魚吃還要心疼油錢,比起陳家郭家,紀家是太太太清貧了,而且紀言做一個翰林院編修,紀家如今也不能富裕到哪去兒。李斐是摸過不少底的,又道:「紀母勤儉持家,一塊豆腐都要自己磨,自己點,然後一家人一天都吃豆腐。郡主被我王伯王嫂養得嬌貴了,將來要是一起過日子,郡主手頭散漫,婆母看著不滿,你當如何自處。」

本朝只有公主有公主府,郡主沒有郡主府,而這紀言又是父母唯一的兒子,別指望父別居,那是不孝,所以這個婆媳問題是要好好考慮的。

紀言笑著說道:「母親尤善廚藝,一塊豆腐,也有肉末燒豆腐,臘肉蒸豆腐,魚香豆腐,冬菇蝦米豆腐煲,茄丁釀豆腐,脆皮豆腐等不重樣的吃法,一天都吃豆腐,也沒有什麼勉強的。」

這話答得巧了,紀言進士及第已經三年,紀家早不是原來做個菜還要心疼油錢的樣兒。紀言接著道:「不過母親勤儉慣了的,有些觀念是轉不過來,我正想娶一房賢妻,與我一道勸著母親,該吃吃該喝喝,樂在當下。若是我的媳婦和我的母親有了什麼不諧,是我這個做丈夫的,做人子的未能盡責,我自當周旋在期間好生調停。」

吳王妃是個嘴甜的,對皇后道:「七弟妹這一問的,令兒媳忍不住想拜謝母后。兒媳這二十年過著女兒一般的好日子,以至於女兒的婚事,都忘了去考慮婆媳的關係。」

說起來還真是那樣,皇后從來不在王妃們面前擺婆婆的款,皇后是這個態度,諸王的母妃只有更加和氣的。

皇后笑道:「你們都是好孩子,我怎能不疼你們。」

幾位青年才俊退下,隱在屏風後的永安郡主顯身了,臉色緋紅,皇后慈愛,問她道:「你自己說說,誰投了你的眼緣?」

女兒家畢竟是羞澀的,永安郡主屈膝道:「但憑皇祖母做主。」

皇后先滿意了這番態度,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沒有自己做主的道理。皇后又問吳王妃道:「你看哪一個與永安最是相配?」

吳王妃看不出這個庶女心繫何人,便一個個點道:「武康伯夫人和我娘家排一排是親戚,這樁婚事若能達成,便是親上加親了。郭殷是殿廷衛士,父皇眼底下的人,不會錯了。紀言十八歲就位列二甲,乃是上一屆最年輕的進士,我真是挑花眼了。」

大家都留意著永安郡主的神色,當吳王妃提到紀言的時候,永安郡主明顯緊張了,眼睛睜得大大,發光發亮呢。

李斐會意一笑。

這紀言,是能為李家所用的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