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美人歸》223.五哥無邪
?進了九月,銀杏葉染成了黃色,秋風一度,像是一隻隻金黃的蝴蝶翩翩飛落。

李斐輕踏過滿地的金黃,壽春公主站在落葉盡頭的石階上迎候。

入了內堂,分主賓坐,李斐手示著身後阿芳端著的扁小紅漆匣子,笑道:「王爺淘了一本琴譜,說是前朝建隆年間的刻本,有兩位先生鑒過了是真跡,真不真假不假的,還要請三姐看看。」

阿芳雙手奉上去,前朝建隆年間距今三百年,一本琴譜已經紙張枯黃,裝訂線鬆動,封面有所殘缺。壽春公主小心翼翼的翻閱著,半晌之後道:「前朝建隆帝富有曲樂天賦,在位的時候收集了上千卷樂譜,後來遺失了一半,這一本……」

壽春公主的心神全部在樂譜上,又翻過去幾頁,手指有意無意的打著節拍,道:「是一首意蘊宏大的曲子,七弟花了多少兩銀子淘來的?」

「一百二十兩。」李斐端著茶盅道。

壽春公主尚有疑慮,道:「我讓駙馬再看看。」

李斐笑著臉道:「王爺說,要是真跡,這本琴譜就送給三姐,權作今年芳誕的壽禮了。」壽春公主的生辰是九月初七,今天是九月初五。

禮尚往來這種事,他們皇子皇女一張口,自有人承辦。難得的是心意,是趙彥恆親自淘回來的心意,壽春公主呷了一聲,道:「同輩姊妹的小生日,也不用太費心了。曲子是好曲子,我就收下了。

李斐順桿兒就上了,笑道:「那麼這就是壽禮了。」

壽春公主記得清楚,卻偏偏露出恍惚的神態道:「你的生辰也在九月,好像和我沒差幾天?」

李斐點點頭。

壽春公主輕笑道:「進門頭一個生辰,我得好好想想了,送你什麼好呢?」

李斐站了起來,坐到了壽春公主的對坐,為難道:「父皇的萬壽節王爺在七月就開始上心了,如今已經定下了壽禮,卻不想和公主府送重了。要不公主府讓一讓?這份人情,今年王爺的生辰,三姐也不用想了。」

壽春公主凝住了表情。不是因為李斐就敢張這個口讓公主府想讓,而是襄王府知道了她準備的壽禮,是畫作。根據孝經的第六章,庶人之孝,以連環長卷的方式描摹了一個庶民百姓謹身節以奉養父親的場景。那一幅連環長卷畫是她和駙馬費了許久的心思琢磨出來的,畫卷還有小部分未成,襄王府的消息也真夠靈通的。

「還真是想到一塊兒去了。」壽春公主沒應下來,反問道:「七弟準備了一幅怎樣的畫,要是比公主府有趣,我就另尋壽禮。」兩府都送畫作,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他送那個,我送這個,兄弟姐妹們在私下協商著送不同一類的,顯得好一些。

李斐攤了攤手道:「剛剛尋了可心可意的畫師,人接到王府了,帶著徒弟閉門作畫,畫成什麼樣了,我也不知道。只看著王爺也進了屋子,這幾天除了進宮就窩在那裏了,吃喝是董讓送進去,歇也歇在畫室了。」

「哦,這麼用心……」壽春公主捏著茶蓋子想了想,道:「我這邊還來得及,我把我的畫鑲嵌成屏風好了。」那麼公主府就不是送畫作,而是送屏風傢具了。

李斐欠笑道:「難為三姐了。」

「沒什麼!」壽春公主說得隨意,又說得別有深意:「一家子骨肉,事情合該商量著辦的。」

李斐未有點頭諾道:「姐姐說得很是。」

吃著茶點,兩個人又說到了別的話題,秋高氣爽,正是停車坐愛木楓林晚的好時候。壽春公主在西山有一處很大的別莊,看紅楓最好了。自她下降之後,每年入秋,她和駙馬先後廣邀京城中的奶奶們,姑娘們,及京城中年少子弟去別莊賞秋。

紅楓再好看,也沒有待字閨中的青春少女好看,也沒有出身世家勛貴的俊傑子弟好看。所以這樣的聚會歷來不是賞景,而是賞人了。

「你要是得空,也去玩一玩,住個三五日。」壽春公主邀請了李斐。

襄王府是沒有婚嫁之愁,不過李斐的那些異父弟妹,長姐得顧念著一二。李斐在娘家的親眷之間輩分又比較高的,她還可以給親戚家的孩子們看一看。保媒拉縴對於公主和王妃來說,是一種顯示號召力的方式,李斐道:「我是一定要去的……」

「衛王殿下到!」

衛王可以自由進出壽春公主府,他人走到哪裏,提前通報過來。

旋即衛王入內,他穿了一件青蓮色的長袍,身姿高挑修長,容顏俊逸純凈,他手上還捧了一束鮮花,步履輕快,神情愉悅。

李斐站了起來,沖衛王點頭致意道:「五哥安好。」

衛王看向李斐,他很少說話,只是靦腆的笑了笑回敬,就依著他原來的目光,手上一束兩支重瓣朱槿花,一支紫粉牡丹花和一些橙紅蔦蘿花朝壽春公主舉了舉,然後高高興興的抽出來一支重瓣朱槿花,要攢在公主的髮髻上。

壽春公主髮髻上戴了全副頭面,金光熠熠,這時一邊把掩鬢的髮釵摸下來,一邊對李斐道:「是五哥種的花,是花開了。」

衛王停下動作,轉過頭來對李斐重重的點了點頭,強調這些花都是他種的。其實花枝是園丁移栽的,種花最苦最髒的培土埋肥的活都有人幹了,花枝生長的過程中遇到蟲害什麼也有人管,衛王只是在園丁的指導建議下澆了澆水,鬆了鬆土,再拔過幾棵小草。

因為衛王每天都會去看那些花,那些花就成了他種的了。

之後依著長幼之序,三女朱秒仙,今年十三歲,她的生母吳姨娘是蔡氏給的,朱欽和許氏成婚之後,許氏連生兩個女兒,還傷了身子,蔡氏就把身邊的丫鬟給了兒子用,生的還是女兒。長子朱清,今年十二歲,他的生母範姨娘是皇上賞賜,范姨娘未必得朱欽寵愛,但因為是皇上所賜,在府中的尊榮是獨一份。三子朱淳,他的生母蘇姨娘是樂坊歌姬出身,蘇姨娘是尤物一般的秒人兒,身姿分外妖嬈。至於李姨娘,

蔡氏左右之人忙湊趣起來,蔡氏愜心的笑道:「給大姑娘換一盞甘草薑茶。」

皇上為眾兒子選秀就在眼前,這一次皇上要給次子三子送側妃,給五子六子七子選正妃,京城中各家閨秀平日裏的言行,也不知被皇上哪隻眼睛盯著呢。朱家的嫡女尊貴,側妃是不會指的,五子衛王是個傻子,高門貴女也不會配他,只有六子景王和七子襄王的正妃,二者之一,當然是為長的景王更好,蔡氏等人暗中已經在使勁了,朱妙華自個兒也爭氣,前兒在宮中端莊得體,昨天宮廷畫院那邊已經傳了話來,說德妃娘娘說的話,已經把朱妙華的畫像存檔了。

蔡氏這樣想著,臉上就更加和顏悅色起來,問了兒孫們的功課之後,便移入偏廳用飯。

蔡氏精於吃穿,九個人的早飯鋪滿一張如意雕花圓桌,瑤柱燕窩粥,紅米蓮子粥,粳米紅棗粥,蛤蜊燉蛋,海米蒸蛋,八寶烏飯蒸糕,炸五餡春卷,紅豆耶穌糕,山珍煎餃,香醃鴿子肉,乾煸牛肉鋪,蜜烤孢子肉,六必居的六樣小菜攢成一碟,每人身邊一碟。至於許氏和眾姨娘是站著伺候的,許氏給蔡氏舀粥,其他人伺候自己的少爺姑娘。

期間只有碗杓輕觸之聲,朱妙華紅唇輕啟,齒貝輕咬,每口必是細嚼慢咽,吃了一碗燕窩粥,一個炸春卷,一個紅豆糕,她的丫鬟凝碧待要再舀一杓燕窩粥來,朱妙華揉著帕子輕輕擦拭嘴角,一副胃口不佳的樣子,只是執著杓子,等眾人吃完。

眾人還沒有吃完,外頭一疊聲的報著『老爺』,旋即朱欽出現在偏廳,他修眉俊目,器宇軒昂,現在是三十四歲的年紀,深受帝寵,很有國之利劍的風采。

蔡氏安然在座,自朱妙華以下,紛紛離桌行禮。

朱欽臉上不好看,卻也在蔡氏面前強笑道:「兒子給母親請安。」

蔡氏嗯一聲,沒看兒子道:「既然來了,坐下吃一口吧。」

「兒子已經在外頭吃過了,正有要事和母親相商。」

「既然來了,坐下吃

那一行一言,和前世一模一樣,長輩有事,朱妙華領頭告退,許氏也要默默退下,朱欽看向許氏道:「你留下聽聽。」

許氏扶了蔡氏在羅漢床坐下,朱欽面色陰沉的拿出雨花街的四張房契道:「母親要用銀子,內帳房支著,再不夠和兒子說便是了,何必賣了雨花街的四間鋪子。」

宣國公府從老太爺那兒起,先太夫人張氏未免內院女眷奢靡成風,定下了內外帳房,女眷用錢走內帳房,大宗放在外帳房,府上女眷只有查帳的權利,沒有支用的權利。蔡氏在暗中使勁,多少關卡要用銀子打點,內帳房的銀子都用磬了,外帳房劃銀子還要和兒子說,蔡氏是和兒子說過,可是同為母子,也有利益相侵的時候,朱欽要在皇上面前當純臣,並不贊同蔡氏許氏為朱妙華謀劃景王妃這件事

這件事,這銀子,也就沒給。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