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快穿]書中遊》第271章 清穿群魔亂舞之年玉堯十一
玉堯雖然因為看得書多,甚至在仿時空研究過一段時間,比起腦殘清穿四爺八爺康爺粉們,她對明朝有更客觀更有邏輯的評價。但是,要說她對明朝有什麼忠肝義膽那完全是扯淡。

反清復明而不自己乾是現實的無奈:這是漢人精英損失最嚴重的滿清時代,甚至於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士」了,比起從前她穿的那些架空時代遠遠不如。天下的文化斷層和民族精神麻木,滿清愚民政策令民智已經倒退已經到無法想象的地步,全天下生活在只能對滿清歌功頌德粉飾所謂盛世的奴隸時代。

去和這樣的天下百姓說是要恢復漢人江山,人家平民百姓也不懂為什麼要恢復,又恢復成什麼樣,而反清復明就簡單明了易懂了。並且,這天下間多多少少還是有眷戀前朝的漢人的,可是你要造反自己當皇帝,那麼要團結這個負心的天下的唯一還有些可取之處的漢人進陣營來所花費的精力就十分大了——因為價值觀很難認同。

這也是一種不信任。

不信任也是之所以吳三桂造反不成功的原因之一。吳三桂是漢人,但他曾經指揮原明軍最能戰的關寧鐵騎倒戈殘殺漢人媚敵,是大漢奸。這樣的人會真正為天下漢人著想嗎?天下有識之漢人都不會相信他支持他。相對於漢奸,天下漢人反而覺得韃子還好接受一些。

因為,相同條件下,韃子若對漢人不好,那是天經地義的,本來就不是自己人,他殺進來就是奴役漢人的。偶爾韃子施點仁政,卻又令對「外人」皇帝要求極低的卑微奴性漢人受寵若驚——原來韃子也不是這麼壞。

可是漢奸就為漢人有識之士更不恥了,你連對自己人都這樣,誰會支持你這樣的人當皇帝呀!

所以任吳三桂再狡猾老練善戰,與韃子皇帝朝廷的爭鋒也輸了,不是韃子少年皇帝真有多強,而是人總要為黑歷史負責任,吳三桂這類人是洗不白的,或者他沒有大智慧洗白。

於是,社會就這樣發展了:天下漢人精英死絕了,歷史被纂改得面目全非了,百姓更麻木了,對滿清要求低得可以了——不會造反也沒有能力造反,滿清時代就奇跡地延長。又由於滿清有蒙古雜交血統,之後兩百年如一日的犧牲女人去倒貼提供性/服務、把從漢人那剝削來的錢財送到蒙古,這樣換來蒙古名義上的臣服。此外,滿清和西藏都信喇嘛教,統一西藏也算是有它的優勢。於是出現了大一統,也就是腦殘們自我催眠的所謂的「康乾盛世」。

但是,「完美的滿清時代」有個破綻,他們在中原江山能自欺欺人,可是對海外的歷史記載卻無能為力。

比如:在「繁華」的乾隆年間,英國的馬嘎爾尼訪華團來「天/朝」不禁也要吐嘈:這就是天/朝/上/國?人家明朝不怎麼樣的萬曆年間來的利瑪竇都說「天/朝富庶繁華,百姓自信有禮貌的」!就這樣破破爛爛,百姓卑微膽小麻木是天/朝/上/國嗎?我的上帝,我讀書少,你不要騙我!!

於是幾十年後,英國的幾艘船在沿海大炮一架,就把滿清脆弱的自欺欺人的遮羞布給掀了。

沒有了遮羞布光屁股的大清,就被各種「猛男」輪/奸。

也別指望滿清有什麼節操:幾位大爺,你們別打了,只要不s/m我,我自己躺床上去張/開腿任你們n/p。

以上扯遠了。

話說回來,造反自己當皇帝,玉堯的耐性等不起,而她先天條件很不好:漢奸家庭出身、是個程朱理學興盛時代的女人、真正的國士階層斷代、百姓麻木、民智低下。

但是若說是反清復明,自己不走稱帝之路,那麼矮子裡拔高個的反清或有反清思想的漢人的內心是有認同感的,這是共同價值觀,玉堯要最快成功就必須擴大價值觀認同人士的基數。

反清復明市場最大,大家都聽得懂。口號是這麼喊,甚至先扶個明朝皇裔上去當皇帝,但是重建的漢人天下先要掌控在她手中。

她發展個八/九十年,促進經濟發展,促進對外貿易和殖民主義。到她離世前也能讓新明朝東方特色道路模式的君主立憲了。須知英國光榮革命就是在1688年,也就是十年前,華夏其實已經晚了這麼久了。

但是,要求玉堯向明朝皇裔必恭必敬她是做不到的,所以她一來就坑老尼姑長平公主九難師太說了「你不必跪」這樣的話,而頂著蘿莉模樣「老黑魚」不要臉地擴展為「不向任何明朝皇室中人,包括未來皇帝下跪」的承諾,還讓章睿寫出條約。

九難這時和她討論明朝復國於她有什麼好處,她也就沒有裝純了,與她一條條地談。

九難聽了她的野心之後——這絕對是野心,簡直要心腦血管破裂。可憐的老尼姑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長期服侍佛祖而清心寡欲的淡定老公主眼睛瞪得如豬尿泡一樣。

「你要當攝政女王九千歲?總攬大明朝政?」

小蘿莉在一張鳳姐鳳妹擦乾淨,又墊上了軟墊的破椅上坐了下來,笑道:「不錯。只要我當上攝政女王,給我總攬朝政大權,將來我必還一個比明/太/祖的江山還要大的大明天下給你們看看,這是我此生之志。我可以和你定下條約,待我起兵之日後,你們可以公告天下。我可簽下盟書,只要你們明朝皇室不毀條約,我及我的子孫永不稱帝造反。」

九難畢竟是前朝皇室中人,聽了她種種條件哪有舒心的道理?

「若我不答應呢?」

玉堯呵一聲笑了出來,道:「你不答應?那算了,我自己乾。明朱三太子還在浙江寧波一帶隱居吧,我找一個他的子孫扶植當傀儡,等大明復國後,我讓傀儡禪讓皇位於我。人家唐高祖李淵不就是這麼做的嗎?」

九難怒道:「沒有女人當皇帝的!!」

玉堯譏笑道:「那是你們這些女人腦子不行,我可以。」

九難咬牙切齒地說:「我還以為你對大明還有忠心,原來也不過是亂臣賊子!」

玉堯接過玉鳳(鳳妹)剛才在一邊煮的茶優雅地喝了一口,說:「說真的,大明朝在我看來也就比滿清好一點。你們大朝皇室出了好多白癡皇帝,這個客觀事實,我們還是要承認的。不過大明的首輔製和比較先進完整的官僚體系還是有可取之處的。而大明驅除蒙古復我江山的功績,我也是尊敬的。所以呢,我才想著這個法子。我不可能將來讓天下百姓命運都送到你們質量沒保障的皇帝的手中,但是出於對大明歷史功績打個江山讓個皇帝給你們的後代當一下也無妨。」

九難道:「若真能復國,我承諾讓未來的大明皇帝封你一個『護國公主』。」九難討價還價。

玉堯不屑地一笑:「護國公主算個屁!我若能打個江山下來,驅除了韃子,我的功績不下於你們明/太/祖。憑什麼乾一樣的活,他當皇帝,我當個屁公主?我要是稀罕你們這種沒格局的女人眼中的尊貴身份,就憑我現在是旗人,我將來進韃子后宮去,憑我手段我都能至少撈個皇后當一下,將來也是當皇太后,我會稀罕你的公主封號嗎?」

九難心中確實也想到了將來要不聯姻封她為皇的主意,這時聽她語氣,不禁問道:「你連韃子皇后都不稀罕?那做我大明皇后呢?」

玉堯伸出一個小玉指搖著,嘴巴扁著,又說:「皇后也算個屁。若是讓我當女皇,你們明室為求生存,獻個宗室美男進宮給我當妃子,我考慮一下。」

「簡直是荒唐!大逆不道!」

玉堯道:「過不了幾年,我若不救你們一救,你們明朝宗室最後一點血脈都要絕了,我又稱得上什麼大逆不道?長平公主,你少年遊歷江湖,心中其實也是對這世間對女子的種種不公和束縛有反叛精神的。只不過,你的思想還是有局限性。女人為什麼不可以治理江山,為什麼不能當皇帝?」

「你想學武後?」

「不,不,不。不是說了,我們若合作,我是不稱帝的。我也不是學武後,武後也是巾幗英雄,但是她是以后宮之路走出來的。我若要學她,我肯定就答應當你們大明的皇后了,那麼只要過幾年,我弄死了皇帝,我還是稱帝的。我不過是覺得,既然是合作,不如坦誠一些。你再想想,你手上沒牌,你又憑什麼要求這麼多呢?」

「你一個小孩子,又憑什麼這麼大的自信呢?」

「相信我,可以的。」說著,她示意龍雪龍墨拿出一幅地圖,展開在長平公主面前。

長平公主不是普通女子,她一看那地圖就判斷出來這正是大明朝甚至大明朝之外的江山的地圖。

可是這地圖畫得精緻詳細之極,她少時也在皇宮之中看到過大明天下的地圖,但是與這相比,天壤之別。還有一些標誌是她看不懂的。

她一雙不年輕的眼睛看著這個小女孩,倒抽涼氣:「你怎麼畫出的這個地圖?」

玉堯總不能說這是前世唐心微時用過的地圖吧?

「地圖是小事,我是要和你說一下我的戰略。你看看我是否能幫你們大明重得天下。」

玉堯朝中原中心地帶一指,道:「這是大別山,是安微、湖北、河南三省交界處。這裡深山老林,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極適合打遊擊戰,也就是你們所說的佔山為王。我先派一支先期特遣人員進山,四處收羅附近的山民、獵戶、江湖人建立山寨,秘密練兵。其實,江淮一帶連年大災,又深受滿清壓迫,活不下去的百姓不知凡幾,派人行走江湖,長年分批地把流民百姓遷往山寨,那麼只要集數年之功,我的山寨會越來越大。最有趣的是,這大別山中可以開發足夠的耕地,能種糧食,這樣將來足夠我養幾十萬的兵馬。」

古代時,政令不下縣,農村是政府力量很難到達的地方,村子鄉裡都是士紳階層在代管。在她力量弱的時候去城市對抗有錢有人有武器有合法性的政府中央大軍不是找死嗎?但是對付普通鄉紳對她來說不是打死狗一樣容易嗎?普通鄉紳也多是漢人,也不必殺他們,還可以在以性命要挾他們的情況下利用他們中的人才。

以「反清復明,漢人當家作主,跟著大王有飯吃」為革命口號,慢慢建設革命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這可是毛/爺爺他們的精髓呀!真可惜那些穿越女偷盜人家的絕好詩詞抄得毫不手軟,就沒有一個人去抄他老人家這個戰略方法的。不知道她們是怎麼想的,她「老黑魚」就不一樣了,她放得下身段索幸人不要臉天下無敵,把人家這個方法也抄來。不過,在細節上她也會補充一下。

九難雖然不是很懂戰略,但是作為大明公主,明/太/祖得天下的方針聽了劉伯溫的戰略「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她是知道的。如今聽玉堯說起這個方法與明/太/祖有異曲同工之妙。她心裡一一對應著:

廣積糧——她引流民百姓進在大別山開發耕地,積累糧食。

高築牆——她說大別山地形複雜、易守難攻,在山上建山寨,這也就是有了天然屏障。

緩稱王——想必她會積累了一定的底子再揭竿而起,她想和大明後裔合作可能還是想以「反清復明」為口號,到時候可以吸引天下有志之士響應吧。

難道真能顛覆掉韃子和江山?若是能成功,就算大明後裔當不了皇帝,她也寧願一個漢人當皇帝,讓天下百姓浴火重生。她年紀大了,又經過這麼多事,所以她有局限性,但也比年輕時看得開。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