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第189章 有得必有失
  第189章 有得必有失

  店員連聲應好,抱起攢盤,交給了另一位店員。

  瓷器已經買了兩件,差不多夠了,所以鄭萬九又看起了畫。

  依舊是李定安給暗號,鄭萬九裝棒槌,看了一陣,最後挑了一件民國時期陸儼少的山水小品。

  大概二尺左右,將將能做一幅扇面,砍了半天,價格卻不低:十二萬。

  如果是真跡,價錢大概就是十萬左右。不過鄭萬九瞅了半天,依舊沒看出來:怎麽看,怎麽都像是真的。

  當然,李定安說有問題,那肯定就有問題。鄭萬九也沒含糊,讓店員介紹了一遍,同樣是先付款,完了一起再打包。

  然後,兩人又看起了雜項,最後挑中了兩件。一件是內畫的鼻煙壺,另外還有一隻柴油木仿黃花梨的鳥籠,店員介紹說,都是清代的王爺用過的。

  最後,照舊是按照真物件付的錢,鼻煙壺十六萬,鳥籠二十萬。

  到這時候,經理有點坐不住了,因為他大致算了算,這兩位客人已經花了五十萬出頭了。

  關鍵是出手大方,還恰好就屬於“稍懂一點,但又懂的不多”的主顧。換句話說:最好忽悠!
  所以,哪還能乾看著,當然是抓住機會再宰兩刀。

  轉著類似的念頭,他站起了身,先捋了捋西裝,然後換上熱情的微笑,緩步走了過來。

  “兩位幸會,我是這家店的經理,也是安本齋的股東,冒昧問一句,兩位是收藏家?”

  “那不然呢?”

  鄭萬九呵呵一聲,“搞批發也不會來這啊?”

  語氣有點衝,但經理絲毫不在意:爆發戶都這屌德性,但反過來再說,只要你花錢,罵娘都沒問題。

  “也倒是!”

  他點著頭,“不過說實話,一樓的東西大都比較普通,精品全部在二樓,要不兩位上去看看?只要有看上眼的,絕對最低價!”

  稍一頓,他又矜持的笑了笑:“當然,也有專家的鑒定證書,真假不用懷疑。再說了,二位都是行家,就是我想蒙也蒙不了啊,對吧?”

  這話說的,你以為我們是來幹嘛的:就是跑來打眼的!
  鄭萬九暗暗好笑,故作沉吟,又點了一下頭:“行,那就到二樓看看……不過先說好,要沒好東西,別怪我把這些全退了……”

  “老板放心!”經理拍著胸口,“要沒看上眼的,你把店給我砸了!”

  鄭萬九點點頭:“有這句話就行!”

  經理在前,鄭萬九和李定安在後,順著樓梯到了二樓。

  剛一站定,李定安下意識的眯了眯眼:挺專業啊?
  一樓就是普通的白磚,白牆,也有燈,但開的少。而且門窗敞亮,借助的大都是自然光。但二樓卻是窗簾緊閉,燈開的極多,筒燈射燈足足近百盞,卻又不是白熾燈,而是顏色稍顯淺黃的鎢絲燈。

  裝修也極具特色:木紋紙的地磚,古銅色的壁紙,褐紅色的立櫃……乍一看,確實古香古色。但其實,這是故意營造的‘陳舊感’。

  包括反射出來的光線,同樣給人一種“古典”、“高雅”的感覺。在這種特殊的光學環鏡中,也別說是古玩,就是拿塊鑽石,照樣烏蒙蒙的。

  大致一瞅,東西擺的要稍少一些,也相對簡單:除了瓷器和字畫,就只有錢幣,古玉。

  換種說法:這四種東西最容易仿,做舊的技術也最為成熟,當然也就最容易打眼。

  “兩位老板,請!”

  李定安和鄭萬九對視了一眼,走了進去。

  “看這一幅,清代康熙到乾隆時期的宮廷名家冷枚的《仕女圖》……是不是筆墨異常的潔淨,但色彩又極其豔麗?工筆中帶著寫意,卻又極具變化?再看這裡……”

  經理手一指,“專門請故宮的陳豐陳主任做的鑒定,如果二位不了解,可以查一查:陳老師之前還在遼省博物館任職,任字畫組組長,專業鑒定二十年,從未失手,真正的學者級專家……”

  兩人低頭一看:近一米的畫軸,單獨掛在一座展櫃裡。透過玻璃,確實覺著色彩靚麗,線條明快,筆法簡捷但人物並不顯單薄。

  李定安又看了看題記和印章。

  除了作者的一首五言詩的,上面再沒多余的文字。底下蓋著冷枚和清代宮廷畫院如意館的題章,除此外還有兩枚鑒章:《養心殿》和《惟精惟一》。

  如果研究過乾隆就知道,這兩方印是他近六百方書畫鑒賞寶璽中的兩方,所以這幅畫如果是真跡,就是妥妥的清朝皇室內廷宮藏珍品,而且是冷枚晚年創作成熟時期的作品。

  如果估價,大概在五十萬到七十萬之間。

  李定安沒吱聲,鄭萬九就知道這幅畫八成是贗品,隨口又問:“多少錢?”

  “兩位也爽快,我打個對折:一百萬!”經理又強調了一下,“最低了!”

  一百萬肯定高了,但不算太誇張,因為大部分的字畫作品上拍,成交價都會上浮一點。

  當然,前提得是真東西。

  但這一幅……如果非要做個對比,仿真度並不比昨天見到的那幅胡若思仿石濤的《搜盡奇峰圖》低。不然鄭萬九也不會看一會畫,就看李定安,再看會畫,再看看李定安。

  “再低點,八十萬!”

  “真賣不了……這樣,老板,你再添點,九十五萬……”

  鄭萬九還是嫌貴,最後砍到了八十八萬……

  付了帳,他又揮揮手:“再看看其他的!”

  “好嘞……那就看看這一件,明代雞油黃大罐,絕對官窯的東西!”

  鄭萬九一個後仰:什麽玩意,雞油黃?
  所謂的雞油黃,其實就是明黃釉裡的一種,就只有皇帝、皇后和太后能用。而且在明清兩代,只有弘治朝的明黃瓷才能稱為“雞油黃”,其它時期統稱為“金黃釉”或“嬌黃釉”。

  簡而言之,非常稀有,價格當然就貴。絕不輸於印有龍紋的明皇室專用青花。就算只是一隻碗或是盞,都能拍出上千萬的天價,何況是罐?
  要是真東西,至少好幾億……

  暗暗稀奇,鄭萬九瞪起了眼睛。瞄了幾眼,他又松了一口氣:什麽大罐,這就是件殘器!

  不對,連殘器都算不上,這就是個底座。

  直徑大概五十公分,底足厚約三厘米,中心還開著個拇指大小的孔,所以八成是個花盆的底座。底部無釉,但內部卻是全釉,包括外圈殘留著一到四五公分左右的殘邊,裡外顏色明黃鮮豔,真就像剛剝出的雞油,嬌嫩而又油潤。

  顏色很亮,卻不刺眼,標準的雞油黃。如果轉著圈的看,就能看出釉面上一團一團的螺旋紋,以及細如發絲的牛毛紋。

  這其實是老包漿的特征之一,和汽車漆面會形成太陽紋是同樣的道理:汽車是因為洗車造成的,瓷器則是經常擦拭、把玩、挪動、裝運時與各種物體摩擦後形成的。

  但要是剛出坑、剛出海,或是一直放著不動的瓷器,就不會有這麽明顯,更或是不會有這種紋路。就如在故宮,李定安就見過好幾件同治和光緒時期的器件:嶄嶄新,亮的扎眼,就跟剛從窯裡燒出來的一樣。

  簡而言之,只看釉面,確實沒什麽問題。

  再看胎,也就是斷茬的地方:標準的明嘉靖之前麻倉土的胎質。摸上去有明顯的顆粒感,卻不感覺粗糙。

  再看款識:大明弘治年製,標準的宋體楷書,而“治”字的三點水下面那一點,明顯低於“台”下面的橫……這也是內行和專家鑒定弘治瓷器款識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再敲一敲,聲音有點悶,像是敲在了木頭上,這也是明黃釉這種以氣化鐵上色的低溫瓷的特征之一……反正看來看去,鄭萬九並不覺得哪裡有問題。

  感覺不保險,他想了想,又把底座湊到了鼻子下面。李定安還以為他是想聞一聞,所以就沒管。但誰想,鄭胖子竟然拿舌頭舔了一下?
  我了個去……鄭總,你是真葷素不忌?
  再看經理,他倒是面不改色……明白了,他也不知道這東西是從哪來的!

  歎著氣,看鄭萬九瞅著他,李定安點了點頭:假的,買了!
  鄭萬九秒懂,放下了底座:“一個爛花盆底,也敢說是好東西?說說,幾個錢?”

  “好眼力,一般人哪能認出這是花盆,要不然也不敢誇你是行家。”恭維話不要錢似的往外冒,經理舉起手,比劃了一下:“給您最低價,一百萬。”

  呵,還真不貴。

  比如2011年,中漢拍賣舉行的的“猶珍春拍”,就有過一件原器直徑四十公分的宣德雲龍紋大盤的盤心瓷片,當時直徑只剩二十公分不到,還缺了三分之一,更是摔成了兩半,當時都拍了四十萬。

  七年後,也就是五年前,這塊瓷片再次上拍,價格翻了一倍半:一百零六萬。

  與那塊相比的話,這塊要大的多,百萬肯定是有的,但同樣,前提是真的。

  所以說,真特麽黑!
  暗暗罵著,鄭萬九也不囉嗦:“八十萬,行就買了!”

  “嗯……那行吧……那我讓人先送下去,完了給您一塊包起來……”

  經理心中暗喜,連忙一勾腰,“那再看幾件?”
    鄭萬九一點頭:“看!”

  “這邊請!”

  趁他帶路的功夫,鄭萬九回過頭,又眨了眨眼,意思是:哪裡有問題?

  李定安沒出聲,只是比了個口型:漚的!
  我特麽……還能是拿什麽漚的,當然是屎!

  鄭萬九惡心的差點吐出來:你剛才怎麽不攔我一下?
  李定安扯了一下嘴角:我倒是想攔,但也能來的得及?

  也別奇怪,好多瓷器鑒定專家都會用這種方法鑒定真假。

  因為大多數的做舊方法,都是用酸洗或鹼洗的方法剝釉,以及去火,再用油脂或特製的藥水上包漿,所以只要不是放過十年八年的,絕對還有味,一嘗一個準。

  但這一件,他真就沒嘗出什麽味來。但李定安說是拿屎泡的,那就肯定是拿屎泡的……也就約等於,自個主動吃了一口屎?

  行,給我等著……不讓安本齋火遍全國,老子跟你姓……

  暗暗發著狠,但等經理轉過身來,鄭萬九又恢復了那種爆發戶特有的屌屌的氣質:“別老看瓷器,看看其它的!”

  “沒問題!”

  經理又往前走了幾步,“老板看一下,南北朝的鏨荷蓮鴛鴦紋臥足盌,給你最低價,八十萬!”

  “這麽貴!”

  “真最低了……要不您查一下,四年前蘇付彼在紐約拍過一件,成交價十萬美金……”

  “那你問我要八十萬?”

  “老板,那是四年前!”

  “我不管,就五十萬……等等,有鑒定證書吧?”

  “肯定有,沈陽故宮金義老師親自鑒定的……”

  哈,還是老熟人?
  和李定安對了個眼神,鄭萬九極度豪橫:“五十萬,賣就賣,不賣就看下一件!”

  “嘶……老板真會難為人……那好吧……”

  “老板,再看看這一件,唐代玉雕駱駝……最低一百萬!”

  “太貴!”

  “真不貴,去年佳士德才拍過一件,一百二十萬……”

  “唐代的玉駱駝有那麽多?”

  “這話說的,駱駝而已,又不是龍,只能皇帝戴?再說有鑒定證書……”

  “六十萬!”

  “鄭總真會砍價……那行吧,六十萬……”

  “再看這個,十四世紀馬拉王朝銅鎏金文殊菩薩像兩百萬的……最貴上億的都有……”

  “這個沒辦法砍價,真就這麽低……”

  “唉,好吧,一百六十萬,也幫您包了……放心,有鑒定證書……”

  每買一件,鄭萬九都會問有沒有鑒定證書,而無一例個,件件都有。他也像極了稍懂點皮毛,但自信心爆棚,卻件件都要砍價,出手卻極爽快的爆發戶。

  算了算,截止到銅鎏金佛像,這位鄭總林林總總共買了十件,總價五百萬出頭。

  夠可以了,三年都碰不上這麽一位客人,但碰上了,吃三年都不止。

  轉著念頭,經理殷勤的將兩人又帶到一樓,然後當著他們的打包,裝箱,再開發票。

  你要問銷售物品名稱寫什麽,當然是禮品,就算賣家給你寫古玩,法院也不認。

  當然,李定安也沒準備打官司,但這個環節必須得有。

  東西打包好,又派了車,甚至把兩人送出了門,經理好像才想起來:“冒昧問一句,兩位一次賣這麽多古玩,真是個人收藏?”

  你才睡醒吧?
  鄭萬九的態度依舊倨傲:“賣東西還帶查戶口的?”

  “不是,就隨便問問,老板別生氣!”

  “抵帳,抵稅,不行嗎!”鄭萬九沒好氣的回了一句。

  經理暗自點頭:怪不得怎麽件件都要鑒定證書,挑東西也隻挑幾萬到一百萬以下的?
  不過這位還算厚道,至少舍得還錢。店裡不是沒來過這種乾工程或房地產的爆發戶,進門張嘴問的就是哪個最便宜又能多開發票,還給鑒定證書的。

  換句話說,專挑贗品回去抵稅抵帳……當然,這位剛挑的這些,品質也沒好到哪裡去……

  經理暗暗嗤笑,又勾了勾腰:“當然行……兩位慢走!”

  有你笑不出來的時候……

  鄭萬九冷哼一聲,和李定安上了後座。

  瞅了瞅司機,鄭萬九又使了個眼色:“待會就去故宮看看?”

  李定安想了想:“時間還早,先去別處轉轉,下午再去故宮……地方你都知道?”

  “知道!”

  專門做過攻略,什麽“盛京收藏”、“高麗尋寶”、“長白山文化藝術”……但凡煽風點火帶節奏,甚至汙言穢語人身攻擊的,鄭萬九全記到了小本本上,而且在哪條街,他全查的清清楚楚。

  “就是不知道時間能不能來得及,不行明天再去故宮?”

  “看快點應該沒問題……故宮估計用不到一小時!””

  “這麽快?”

  “那不然呢?”

  故宮又不是古玩店,只能看……不,應該是只能偷拍,又不能賣,當然更快。

  把東西送回酒店,兩人先去了其它幾家,來來回回,整整四趟。

  既便全裝著箱,但仍舊堆滿了一個房間。沒辦法,李定安隻好又開了一間房。

  等到故宮,時間已到了四點半。

  不過還好,六點才閉館。

  也確實如李定安所言,看的極快,前後將將一個小時。

  出來後,李定安站在朱紅的宮門前,默然了好久,又長長的吐了一口氣:“老鄭,後悔還來得及!”

  “後悔,不可能的!”

  鄭萬九摩拳擦掌,好像渾身的毛孔都在笑,“李老師放心,我又不像你,非要混文博界?”

  道理確實是這樣的道理,但這次之後,以後鄭萬九就別再想參與官方層面的任何活動了。

  當然,有得必有失,真要立起“古玩打假第一人”這杆旗,好處顯而易見。

  就像狠活科技某吉飛,就像專爆天珠的某南,都是先打假,後帶貨,照樣賺得盆滿缽滿……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