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直播鑒寶,我竟成了國寶級專家?》第229章 這就是個怪胎
  第229章 這就是個怪胎
  從程老板說李定安扯談開始,江靈雨就開了直播間,中間就沒停過,一直播到現在。

  在線粉絲大概有三四千,大都是上次她在遼寧那一次直播時留存的,當然都認識李定安。

  “嗨喲,可以嘛,咱李老師也當專家了?”

  “就不說鑒定能力,就以他在古玩圈的名氣,又都在京城,展覽會不請他才叫奇怪。”

  “既便是為了宣傳效果,也得請他參與一下。何況他身上帶著那麽多標簽和光環,有他坐鎮,這次展覽會的公信力立馬上升一個檔次。”

  “沒錯,打假專家呀,絕對是蠍子拉粑粑獨一份……就是奇了怪了,怎麽沒人找他麻煩?”

  “啥眼神,坐他對面這位不就是來找麻煩的?”

  到這會,網友們才知道怎麽回事,再聽旁邊的人議論,原來之前,李定安已經幫這位程老板看過一件了,而且還是化石。

  “好家夥,李定安連化石都懂?”

  “當然,化石也是文玩好不好?”

  “不懂別瞎球扯淡,你去打問打問,不論是古玩界還是鑒定界,還有哪位專家敢說能鑒定化石的?至多也就是看一看琥珀之類的玩意,看一看是不是玻璃或是樹脂合成的。”

  “這倒是……”

  網友們議論紛紛,李定安也開始了他的表演……哦不,鑒定。

  雖然直播間的這些粉絲不是鐵杆粉,不像“我鑽巷子”那些粉絲一步一步的見證了李定安是如何成長起來的,一次一次的目睹李定安又是如何創造的奇跡。

  但上次鬧的那麽大,李定安幾乎連皮帶骨的被人扒了個通透,所以大都了解他乾過什麽,當看到他說怎麽看都是虎牙的東西不是虎牙,倒也沒有多驚訝。

  十個人中有七八個反倒認為李定安的判斷肯定沒錯:別管別人說這是什麽,又有多少理由,關鍵要看咱李老師怎麽說。

  不信?

  想想沈陽的那幅地圖,所有人都說李定安走眼了,但結果呢?
  多少內行走了眼,又打了多少專家和學者的臉?
  所以,這次也是八九不離十。

  結果還真就是:好好的一隻虎牙,整成了獅虎獸?

  “漲見識了,李定安連這個都懂?”

  “你沒聽他說嗎,他是靈機一動:感覺這牙大的離譜,卻又具備虎牙的所有特征,才異想天開,想著是不是老虎和什麽動物雜交的,才想了獅虎獸。”

  “他隨口敷衍,你就真敢信?要不你也試一試,也不需要久,等再有人找李定安鑒定什麽稀奇古怪的玩意,你也給咱聯想一下?”

  “我又不是鑒定專家?”

  “這不就結了,打嘴炮誰不會?你再看看桌子上的那些東西:不但有鑒定證書,連發票都有……要真那麽容易聯想,這玩意早被人認出來了,還能放現在,還能賣二十多萬?”

  “確實挺厲害,能看出這玩意不像虎牙,還能說是他眼光夠準,經驗夠豐富,名不虛傳。但能認出獅虎獸,以及什麽“基因不完全遺傳”、白化病,這就有點過分了。”

  “何止是過分,簡直離譜:這已經超出了古玩鑒定的范疇,就像那位程老板說的,不但涉及到生物學,還涉及到病理學和遺傳學……”

  “先別急著吹,是不是還不一定呢,得檢測了才知道。”

  “哪還需要什麽檢測,又不是人人都是程老板,鴨子煮熟了嘴還是硬的?乾生物基因和野生動物骨骼檢測的看一眼就能認出來……等著……”

  這位打了一行字幕,就開始不停的@:

  @華大基因。

  @博奧生物。

  @大亞灣。

  @京城野生動物檢測中心

  @野生動物DNA鑒定與法治保護研究中心。

  @公安部物證中心野生動物鑒定所……

  ……

  名字一個比一個長,來頭一個比一個大,連續@十多家,還真被他喊來了一位。再一看:中國野生動物檢測技術研究院骨骼鑒定中心,隸屬部門,中國社科院。

  “好家夥,國字頭?”

  “科學家也刷抖音?”

  “廢話,你怎麽不問:科學家也吃飯?”

  “別吵……科學家給看一看:桌子上這是什麽玩意?”

  這位剛進來,根本不知道來龍去脈,本能的瞅了一眼:“虎牙?”

  我去,李定安看錯了?
  直播間的粉絲都愣住了,有人正要問,這位又打了一行字:不好意思,角度問題,第一時間看錯了,這是獅虎獸的牙,而且是成年獅虎獸,骨齡超過十年以上,所以極少見。

  “我靠,真就是獅虎獸?”

  “為什麽說很少見?”

  “剛李定安不是都說了嗎:因為基因缺陷,這玩意成活率極低。”

  野生動物骨骼鑒定中心:“對,而且夭折率極高,大多數都會因為各種基因病死亡,所以長到成年的非常少。”

  “剛才李定安好像也是這麽說的……”

  正議論紛紛,然後工作人員就送來了報告:“程老板,鑒定結果出來了,確實是恐龍蛋化石:學名哈嘉弗魯塔齒龍,屬鳥臀目異齒龍科,屬白堊紀晚期,距今約有一億兩千萬年……是1985年的美國古生物學家哈嘉費魯在科羅拉多州發掘,並用自己的名字命名……

  當時發現的是一座哈嘉弗魯塔齒龍的聚集遺跡,所以相關化石資源異常豐富,光是蛋類化石就有數千枚,但之後再未有過同類發現,所以檢測人員認為,這一枚就是從美國流出來的……”

  工作人員的聲音不大,但程老板的耳朵裡仿佛打起了雷,愣在了當場。直播間裡更是炸了鍋:

  “我靠,真是恐龍蛋?”

  “中國古生物研究所,同樣是國字頭,還能檢測錯?”

  “廢話,我說的是研究所嗎,我驚訝的是李定安:他連化石都能鑒定?”

  “等等,你們誰來的早,有沒有聽到當時的李定安是怎麽說的?”

  “他鑒定化石的時候江靈雨還沒開播,是後來聽圍觀的藏友說的:李定安稱這是一枚恐龍蛋化石,屬白堊紀晚期,距今約有一億兩千萬年……發掘地點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出土時間大概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右……”
    “好家夥,一個字都沒有錯,物種、名稱、距今年代、發掘地點,以及發掘時間?”

  “他怎麽做到的?”

  “應該是看過相關的資料吧,比如科學雜志之類的,不然沒辦法解釋。”

  “這樣也很牛逼了好不好,要知道,他才是研究生,而且專業是文博考古。而化石這玩意算啥,古生物學對吧,差著十萬八千裡……”

  “還有那根虎牙,同樣涉及到生物學和病理學,不照樣和考古沒一根毛的關系?”

  “跨行跨成這樣,厲害了!”

  “何止是跨行,像鑒定字畫的去鑒定瓷器,那才叫跨行,這純粹就是跨界。”

  “不是,京大的研究生這麽牛的嘛,感覺就沒他不懂的?”

  “別張嘴就吹,不然你去京大問問:像他這樣的,也絕對屬於獨一無二的那一個,多少年都出不了一個?”

  “我刀都抽出來了,你給我說這個?厚葬吧……”

  網友們驚歎不止,圍觀的藏友們卻一臉懵逼。

  不誇張,這顆化石的鑒定結果,絕對要比之前那根虎牙給他們的震憾強烈的多的多的多。

  那玩意,相互之間至少還有聯系,比如確實是貓科動物的牙,也確實符合虎牙的特征,雖然不能算是真正的虎牙,但獅虎獸至少是老虎生的,兩都之間有必然的關系。

  但這個呢?

  這只是一顆石頭,能認出是化石就已然很了不起了,還這麽小,也就比鴿子蛋大了那麽一點點。

  印象中的恐龍有多大?
  既便不是一座山,至少也要比大象大吧。

  所以當時李定安說這是恐龍蛋化石的時候,不止是程老板和他幾位朋友覺得荒謬,包括圍觀的藏友,無一不覺得李定安在胡扯淡。

  還有左近的那幾位專家,既便對李定安夠了解,夠相信他的鑒定能力,但對於他說的結論還是持懷疑的態度。

  也就是出於禮貌,以及對李定安以往的赫赫戰績的顧忌,出於萬一的考慮,所以才沒人質疑。

  要擱以前李定安還不是太出名的時候,早有人站出來爭辯了。

  既便如此,足有一半專家不以為然,覺得李定安說話不嚴謹,話說的太滿。雖然說確實超出了“文玩鑒定”的專業范疇,但如果最後結果有出入,對他現在的地位和聲譽肯定有影響。

  剩下的一半則半信半疑,其中就包括京大的張副教授和葛副教授。這兩位心裡還在盤算著,萬一李定安翻車,他們應該怎麽打圓場,怎麽維護一下。

  但現在,結果出來了,反倒驚掉了一地眼球。

  “這……怎麽可能是恐龍蛋?”

  失神好久,程老板才像喃喃自語似的,“這玩意比雞蛋還小?”

  “沒什麽奇怪的,又不是所有的恐龍都是大家夥……我給你解釋一下你就知道了。”

  李定安指了指石頭,“這種恐龍,長到成年時體長才有六十公分左右,而且尾巴就要佔一大半,體重也只有一斤上下,這是什麽概念?
  一般成年的公雞差不多十斤,母雞八斤,公鴨六斤,母鴨四斤……就算是成年的鴿子,一隻也在一斤上下……你想像一下,這玩意的蛋能大到多少?”

  真就是和鴿子差不多,這玩意能叫恐龍?
  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他不懂的東西多了去了,就像虎牙:李定安沒說之前,他壓根就不知道,老虎和獅子竟然還能雜交,生下的東西比這兩種家夥還要大,卻是個病胎,得靠人養才能活著?

  程老板咧著嘴,像是牙疼一樣,滿臉的想不通:“那你怎麽知道這東西叫什麽塔齒龍,還知道就美國有,至知道具體發掘的時間?”

  “學校教的呀?”

  李定安一臉的理所當然,“程老板,我是考古系的研究生,注意,是考古系……又不只是挖墳掘墓,研究瓷器青銅器?其中就包括古生物學,更包括生物遺跡和遺跡化石專業,知道不很正常?”

  是這樣嗎?

  “那虎牙呢?”

  “這就更簡單了:學古生物,肯定要涉及到現代生物,所以了解了一點!”

  程老板哪知道考古系都教什麽,蠕動了一下嘴唇,又長長的歎了一口氣:“受教了!”

  說完,他便拿起了化石,又抓起煙鍋,三位朋友看了看李定安,神情複雜莫明,但最終還是沒有說什麽,擠開圍觀的人群,揚長而去。

  “就這麽走了,竟然把東西也全拿走了?”

  “對啊,說好的捐贈,說好的義拍呢?”

  “李專家,你也不攔一下?”

  李定安只是笑了笑,語氣依舊溫和,神色依舊淡然,並沒有什麽得意或是自滿的表情。:“我隻負責鑒定!”

  意思是不歸他管。

  這氣度,這胸襟……擱一般人,就算不急眼,也不可能放任對方這麽輕松的離開。

  不說肅然起敬,但不少人看到這一幕時,心態多少有了些變化:就這份姿態,也稱得上一聲專家。

  一場鬧劇,無果而終,各人還是該幹嘛就幹嘛。

  藏友們又湧了上來,但這會反了過來,大都圍到了李定安面前,其他幾位專家這裡卻少了許多。

  並肩往自己的席位走,朱訓又小聲問:“張教授,京大考古專業,需要學習的課目這麽多,這麽雜的嗎?”

  古生物學就不說了,生物遺跡和遺跡化石……感覺這兩個專業聽都沒聽過?
  張副教授臉上的肉不由自主的抽了抽:你聽他胡扯?

  李定安這純屬偷換概念:京大確實有古生物學,也確實包括生物遺跡和遺跡化石,也確實曾經劃歸在考古學院內,但那是三十年前的事情,後面早取消了。

  為啥?

  專業太冷僻,就業前景基本為零。

  直到10年左右,具有探索和實驗性質的京大元培學院成立,才重新開啟這個專業,但每年招收的學生依舊以個位數計,比考古、墓葬學還要冷門。

  考古學院的學生別說學習,清楚這是什麽專業,又是什麽性質的都沒幾個。

  至於李定安,這就是個怪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