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燕辭歸》第299章 誠意價值千金(兩更合一求月票)
  余璞確實緊張。

  他獨自消化了一晚上,模模糊糊睡到天亮,好不容易才稍稍平複下來的心境,在衙門裡看到誠意伯的那一刻,又爆發了。

  林璵也看到了余璞。

  昨日狀況,陳桂在送走了余璞後來府裡說了一下。

  一面說,陳桂一面笑。

  隻說這位余大人大為吃驚,又是紅臉又是紅脖子,靦腆極了,同時,看著就有戲。

  不過,顧慮也不少,說是要想一想。

  老夫人聽完,沒有任何不高興,反而十分讚同。

  婚姻是人生大事,她們誠意伯府這兒考量了數月,才讓陳桂把話跟余璞挑明了,當然也應該給余璞時間去思考。

  壓著人家答應,一來顯得霸道,二來,也不是一門和睦姻緣該有的模樣。

  再者,若是余璞二話不說就立刻答應了,老夫人可能反而要猶豫了。

  就怕她們挑的這兒,也有什麽不好的心思。

  說親,真就是來回拉扯的事。

  互相都試探著,前期多想多琢磨,往後過日子才能順利些。

  比稀裡糊塗要好。

  林璵和小段氏都是這麽個想法,因而他並不會催促余璞什麽,只是沒想到,兩廂一打照面,余大人又鬧了個大臉紅。

  幸好,這裡是翰林院衙門,同僚們不少。

  余璞謹慎地給林璵問安,就拿政務當由頭避開了,一整天都坐在他的書案後頭奮筆疾書。

  心裡揣著事,手上卻沒有閑著,當然,時不時地腦海裡走個神。

  那麽好的姻緣,那麽好的林大姑娘,怎麽、怎麽會輪得到他呢?

  這合理嗎?

  他是幫過林大姑娘一回,但真的算不得什麽功勞,可這個好事為什麽就落到了他身上?

  一直忙到下衙時分,余璞都沒有想明白這其中道理。

  同僚們陸陸續續都走了,余璞知道,誠意伯也離開了,和之前的每一天一樣,整個翰林院裡剩下來的人越來越少,而留到最後的,大部分時候都是他。

  余璞依舊忙乎到了最後一個,甚至,因為他白天走神,多少耽擱些了進程,他離開得很晚。

  天已經黑了,臨近月中,月亮越來越圓,在星子的映襯下灑落大地。

  余璞關上了翰林院的大門。

  千步廊左右,大部分都暗沉沉的,只有幾處衙門裡還有人做事,能看到些許油燈光。

  余璞站在長道邊,目視前方,卻又在不知不覺間停下了腳步。

  這一刻,他想起了書院的一位先生。

  余璞家境很普通,開蒙時交的束脩銀錢讓家裡很是辛苦,好在他爭氣,考入了地方上有名的書院,衙門和書院的補貼解決了束脩大頭,自家再拚拚湊湊的,最終讓他一步步走向了京城。

  書院裡,最照顧他的那位先生姓包。

  包先生曾給他們那些寒窗學子們講過,正因為前路太擠了,才要抓住所有能抓住的機會,而這個“抓”亦不是說走歪門邪道,而是做好自己的準備。

  科舉公平,亦不公平。

  你比別人多背了幾道經義,它們出現在了考卷上,你就能比沒有背過的多對這幾道題。

  沒人知道考卷上等著你的是什麽題,但只要你背得夠多、記得夠廣,你就不會“不公平”。

  策論也是一樣。

  準備得更多,思考得更多,你才能讓科舉變得“公平”。

  “不要去想為什麽考了這篇、沒有考那篇。”

  “只需要想你已經拿到的題目。”

  “你準備過嗎?你能答出來嗎?你能以此寫一篇好文章,就不要去想為什麽你準備了、別人會不會沒有準備過?”

  “你能寫得精妙,是因為你在這寒窗十年裡,沒有虛度。”

  余璞當時都聽進去了,他是他們書院裡學得最刻苦的學生,而他現在能站在這兒,也證明了他走得對。

  夜風吹來,吹散了雲層,本被遮擋著朦朦朧朧的上弦月一下子現出了模樣,清亮又皎潔。

  余璞抬起手,用力在臉上揉了揉。

  道理就是這番道理。

  他在學問上能理解的道理,怎麽在人生大事上就暈乎起來了呢?
  其實,哪有那麽多的為什麽?
  他不該去想自己佔了先機,不該去琢磨他比別人多了“機會”。

  他該明白,是他的努力、他的沒有虛度,讓他抓到了機會,如果他沒有考中,如果他不是認真在翰林院裡做事,即便他偶然幫過林大姑娘,也不會有“議親”。

  新的題目已經明明白白擺在了他的眼前,他要做的是拿起筆、盡自己所能地寫一篇好文章,而不是想為什麽這題給他了。

  寫文章難嗎?
  做誠意伯府的姑爺,難嗎?
  不難的,那麽好的伯府,那麽好的大姑娘,他盡心盡力去做,和念書時一樣刻苦、用心,能對得起伯府的器重、大姑娘的欣賞,這不就行了嗎?

  其他的問題……

  是,婚姻大事,必然還有許多問題,但一樣樣去解決,一定都能解決。

  這麽一理順,余璞長長舒了一口氣。

  而後,他自然而然地又想到了林大姑娘。

  若沒有記錯,大姑娘閨名“雲靜”。

  他想,真是人如其名。

  這一夜,余璞睡得比前一夜好太多了。

  待天亮時,他把寫好的家書送去驛站,請驛官快馬送回家鄉去。

  再邁入翰林院時,余璞也沉穩很多,面對林璵恭謹行禮,沒再把自己弄得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了。

  林璵一看他這樣子,就知道余璞自己想明白了許多。

  沒有催促什麽,衙門裡也不是個說家常的好地方,林璵隻淺淺笑了笑。

  余璞的臉還是紅了。

  沒有那麽誇張,隻隱隱燒得慌,他明白是叫伯爺看穿了,便鼓足勇氣道:“晚些我去生輝閣,再拜訪下陳東家。”

  林璵頷首。

  待日頭偏西,陳桂正在家裡逗一雙兒女耍玩,等著一塊吃晚飯時,廖子急匆匆尋上門來。

  “余大人找東家,人已經在生輝閣了。”

  陳桂一愣,而後眼睛一眯,樂呵呵笑了起來。

  陳桂急忙趕回了鋪子裡,順著樓梯上去,看到了雅間裡的余璞。

  余璞坐在桌邊,心神很靜,也十分放松。

  陳桂見狀,一下子有底了。

  原想著最多三五天,沒想到,就兩天!

  陳桂與余璞打了招呼,面對面坐下,沒讓余璞招待,自己添茶。

  稍稍沉默之後,余璞先開了口:“陳東家,我也一樣開門見山吧,我、我想和大姑娘議親。”

  饒是心裡有底,真聽了這句話,陳桂還是有一股子舒暢之感。
    哎呀,真好啊!

  他陳桂,也當了一次媒人。

  而且,余大人這兩天到底想了什麽,與那天緊張又不好意思的樣子差太多了。

  臉沒紅透、脖子也白淨。

  哦,耳朵沒藏住,是紅的。

  陳桂樂得直搓手,道:“余大人願意就好、願意就好。”

  最要緊的話說出來了,余璞喝了口茶,壓了壓噗通噗通的心跳。

  別看他面上看著還穩,其實心裡遠沒有那麽平靜。

  “我是這麽一個想法,”余璞頓了頓,繼續說,“東家也知道,我父母並不在京裡,婚姻大事總要由父母點頭應允,我今早送信回鄉、與他們提了這事。”

  陳桂對此很是認同。

  成親之事,沒有越過父母的道理,兩地說親,麻煩是麻煩、也容易耽擱,但很有必要。

  而且,陳桂確實有了一絲好奇,余大人怎麽突然就想通了?真是伯爺在翰林院裡給足了壓力?
  他這麽琢磨,也就這麽問了。

  余璞沒有藏著掖著,哪怕很不好意思,他也把自己的思考與想法擺了出來。

  與林大姑娘說親,是他高攀,哪怕是女方主動開口,也改變不了這一點。

  他一個新科進士,除了學問與勤勉之外,能奉上的也就是“誠懇”了。

  要讓府裡看到他的真誠。

  他想與大姑娘結親,不是奔著各種攀附的好處,而是,他真心實意想著之後能與大姑娘過好日子。

  誠意在一些人眼裡可能並不值錢,但余璞想,在誠意伯府裡,誠意價值千金。

  陳桂聽得很認真,聽余璞的迷茫以及思索,以及最後的結論。

  不由自主地,他鼓起了掌。

  這是他的習慣了。

  恩科之前聽了那麽多學會詩會,聽到精彩處就鼓掌。

  反倒是余璞,自打入仕後就沒再參與過那些,一時之間有些愣怔,而後領悟過來,道了聲謝。

  陳桂又問:“還有別的想法嗎?”

  余璞知道陳桂指什麽。

  身份家底就在這兒了,即便父母聞訊後急忙從家中趕到京城,他們也弄不明白侯府辦婚事的議程。

  他搖了搖頭,道:“都聽府裡安排。”

  陳桂頷首。

  他想盡快把好消息送到府裡去,就沒有多說什麽,隻讓余璞放寬心,一定能順利周全起來。

  送走了余璞,陳桂沒有耽擱,立刻去了誠意伯府。

  載壽院裡,小段氏剛用完晚飯。

  林雲嫣作陪,扶著她在院子裡走動消食。

  院子裡養了不少花卉,香氣浮動,祖孫兩人說了會兒花,又把話題轉到了余璞身上。

  “他能自己想通最好,若想不明白,我也隻好作罷了,”小段氏低聲說著,“嫁女兒,沒有上趕著一定要嫁誰誰誰的道理。我能舍得出這張老臉,我也怕姑爺不好好待雲靜。”

  林雲嫣聽得直笑:“您真能舍得出臉面?”

  小段氏腳步一頓,哭笑不得。

  重點是這個?
  林雲嫣被祖母嗔了兩眼,道:“您放心,余大人是實在、誠懇,並不是榆木腦袋……”

  正說著,一婆子從院外進來,身後還跟著一人,正是陳桂。

  小段氏看到陳桂,眼神一亮。

  等陳桂問了安,她攔住陳桂沒讓他立刻開口,自己道:“讓我猜猜,我看你這精神奕奕的樣,是我想聽的好消息吧?”

  陳桂點頭:“您說得是。”

  小段氏“哎呀”一聲,歡喜不已。

  阮嬤嬤等人忙順著給小段氏道喜,一時間院子裡全是笑聲。

  小段氏笑得合不攏嘴,很想聽聽那余璞到底是怎麽說的,卻也沒有立刻讓陳桂細說,隻催促清翎道:“去青樸院把二郎媳婦叫來,她的得意女婿,她最該聽。”

  清翎歡歡喜喜應聲,提著裙子跑到院門旁,就聽得郡主喚她。

  “把大姐一塊叫來,她也必須來聽。”

  清翎撲哧笑了,“噯”地應了一聲。

  最後,坐在載壽院裡的不止黃氏與林雲靜,還有聽到消息要來湊熱鬧的林雲芳、以及看著林雲芳的陳氏。

  林雲靜原本不願意來,這種事情,祖母、母親她們聽著就是了,哪有她自己來聽的道理?

  偏清翎傳話時說了“郡主交代的”,母親與洪嬤嬤都跟著堅持上了。

  “多了解下總不會錯。”

  “上次就吃了不夠了解的虧,這次都要出主意。”

  “我的想法始終是我的想法,婚事卻是你的,不要猶豫著不說實話。”

  “我盼著你好,不是我想的‘好’,而是你真的過得好。”

  溫言細語的,饒是林雲靜臉皮薄,也架不住母親這麽勸,跟著一塊來了。

  哪知道一落座,她還沒聽陳桂說什麽,先被林雲芳那活絡東西擠眉弄眼一通,這麽笑話過了,她反倒沒那麽羞了。

  陳桂仔仔細細把剛剛余璞說的那些話,都轉述給了在座的。

  說正事時,即便是林雲芳,也沒有胡亂插話,聽得很是認真。

  等陳桂說完,小段氏的笑容從喜悅轉為了坦然。

  她知道,這是因為她心底裡踏實。

  他們重新替雲靜挑的新姑爺,讓她完全能夠放心下來。

  “是個好孩子,”小段氏道,“真不錯。”

  陳桂附和地點了點頭。

  他知道余璞不簡單,能在科舉中脫穎而出的就沒有一個簡單人,但接觸得越多,他就越佩服。

  這樣的年輕人,假以時日,一定能有一番建樹,而且,余璞不會忘本。

  這麽想著,陳桂看了林雲嫣一眼。

  他想到了劉靖。

  同樣是寒窗中舉,同樣是以新科身份娶高門貴女,但最後的結果會截然不同。

  論文采、論當官的能力,余璞真不如劉靖,但這份懇切與真誠、這顆感恩之心,清清楚楚地在余璞身上。

  這時,小段氏看向黃氏:“二郎媳婦,你看呢?”

  黃氏笑著沒有說話,卻是深深望著女兒:“雲靜,你的想法呢?”(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