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第108章 世界月球周
  第108章 世界月球周

  “我國航天發展委員會發言人在京正式宣布:啟動對月球的載人登陸探索計劃以及相關月球科考站建設計劃。

  登陸月球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夢想,幾千年前就有嫦娥飛天的故事,在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中,也有暢想月球景色的詩句。

  我國航天人一直以來都秉持安全、可靠的航天思想,從921工程啟動為我國向太空送入了10名航天員,達成了多項成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為此,航發委經過決議後決定開展我國自己的月球探索計劃,據悉將采用完全自主設計的長征十號新一代巨型運載火箭完成登月。

  據悉,長征十號火箭其實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經預想過,是我國航天領路人錢學森院士設計的用來執行載人登月的超級火箭。

  今天,我國登月以及後續的月球計劃將繼續使用‘曙光’這一代名詞,並且為新研製的登月火箭賦予長征十號的名稱,以此紀念錢老對華國航天的殷切期盼以及彌補過去的遺憾。

  航天局對此表示:要發揚吃苦耐勞的奮鬥精神、不畏困難的創新精神,堅決完成……”

  曙光計劃公布後一小時,百度熱搜置頂,微博熱搜置頂,在網絡上就席卷起巨大的輿論。

  而等晚上的中央新聞播出,更是讓全國人民都知道:華國人要登陸月球啦!

  這個消息的震撼性一點都不亞於第一人飛上太空、第一顆衛星升天、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在無數個高校、工廠的晚上,在道路邊的小吃攤、烤魚火鍋店裡,哪裡都能聽到人們在談論登月的事宜。

  要知道,按照以前的計劃航天局在2025年左右才應該完成最後一次無人探月,然後在2030年左右進行載人登月,現在足足提前了10年!
  尤其是航天局大佬和重要領導講話,都表現出了對登月的重視性。

  在航天愛好者的論壇裡,隨著長征十號的公布一大群網友聚集在一起,討論航天局的登月方案,同時也不斷有陰謀論者認為第二次太空競賽已經開啟。

  一篇標題“冷戰重啟,華國提前一年與NACA搶奪重返月球第一人!”的文章被到處轉載,這本是一篇普通的自媒體編撰小文,結果狗屎運碰上熱度,許多人信以為真。

  更離譜的是當晚突然開始有人呼籲為航天局登月捐款,幾個航天局的基金會12小時內就收到了超過一億元捐款,嚇得負責人連夜上報想辦法處理。

  至於有沒有人說登月沒有民生重要?有,但是在民眾的熱情面前還沒來得及發出聲音就被淹沒了。

  華國的百姓除了吃飯以外也是會向往星空的,山區兒童的救助計劃也不需要挪用科研的費用。

  ……

  “真是……出乎意料。”

  在航發委分部,林炬和航天局派來的專人進行了一番溝通,感慨地端詳著拿到手的長征十號火箭模型。

  對於為什麽突然實施2921工程登月的原因,大佬私下裡傳達給了林炬,後者也很理解。

  上級能接受被阿美超越,但絕不能接受被私人航天超越,後者關乎的問題乾系太大,足以挑戰穩定。

  但林炬也愛莫能助,反正長征十號準備2018年4月登上月球,才不到三年,系統給了48個月,等一等又不礙事。

  而且長征十號已經被系統工程師們分析評價過,結論是:

  技術上確實難度不算太高,大部分都是成熟的,也確實能達到要求,放在10年代前還是款優秀巨型火箭;

  但是它不可回收,從效益和未來上講設計理念是落後於時代的,航天局也是沒辦法憋出了這麽個火箭。

  不過2921工程也不是航天局單乾,計劃是航發委發布的,就說明載人登月工程依然會拉入新遠等私人企業,但必須以航天局為主,重要部件由他們研發生產。

  初步溝通後航天局將部分電子器件和子系統分包了出來,價值也著實不小了。

  但這件事其實對林炬有很大好處,因為那個無處下手的“飛得更高”系統任務,要求擴大航天影響力和世界對航天的探索,現在不久明顯前進了一大步?

  航天局要拚了命在三年內趕在新遠前登月,NACA呢?露西亞?歐空局?怎麽著也要有所動作吧。

  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想到全世界又開始激烈的太空競賽,林炬感覺自己做夢都能笑出聲。

  ……

  阿美,國會。

  事發突然,阿美覺得隔著太平洋的鄰居一向四平八穩,怎麽會突然就宣布要登月?
  而且按他們的性格,說登月那就是真的一定要登,可不像NACA一樣拖拖拉拉。

  經過多方求證,最後他們得到了官方確定以及肯定的回復:
  “這個月球,我兔子登定啦,我說的,誰來了也不好使。”

  然後參議員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還沒等克萊爾收拾一下就被急匆匆的拖到了國會接受老爺們的質詢。

  首先:華國說要2019年之前登月,他們做得到嗎?
    克萊爾這個時候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就在國會上一同分析,然後說:可以,以他們的投入規模,最早2018年9月就能登上月球,正好三年。

  再問:我們的重返月球計劃呢?要多久?
  克萊爾:火箭SLS是有了,獵戶座飛船去年完成了一次測試,但是月面的著陸器沒有,還沒有確定對外招標,具體登月計劃都還沒確定,怎麽也要2020年了。

  沒錯,這個時候老馬的星艦都還沒出生,所以獵戶座-星艦組合體登月的構想還不存在呢。

  議員們急了:“克萊爾局長,從2000年我們就向NACA投入了幾百億經費,但你們的進度卻比現在開始的華國還慢,你有瀆職的嫌疑!”

  克萊爾:“這數百億美元用在SLS上的並不多,而且一直拖延,並非是NACA的責任。”

  好一番甩鍋推卸責任以後,議員們發現登月還得靠克萊爾,總算放棄了彈劾他的想法,轉到正經話題上來:NACA,你想一個辦法,在華國人之前把人送上月球。

  克萊爾早就有了準備,他也知道搶時間的話激進方案是來不及了,飛快給出自己的方案:

  “SLS火箭原本最早也要在2018年才能完成首飛,但為了任務,至少需要在2018年11月之前製造出四枚SLS火箭,最好能有五枚。

  首發必須在2016年12月之前搭載獵戶座飛船首飛測試,然後2017年到2018年初發射兩枚,一枚將著陸器和返回器發射過去,一枚有人繞月飛行,最後在2018年中發射第四枚登月。”

  參議員:“那就去造,看起來我們的進度要多一些。”

  克萊爾:“恐怕不是這樣,NACA的製造能力已經大幅度下降,實際上我們就算現在開始,2019年之前也最多只能改造出兩到兩枚半SLS,阿美已經不是半個世紀前,做不到批量生產巨型火箭了。”

  參議員:“必須想辦法,伱是NACA的局長,我們批準經費。”

  克萊爾:“那就不能隻依賴SLS,我們還能使用的重型火箭是specaX正在開發中的重型獵鷹火箭,在不考慮複用時它能將26噸載荷送入月球軌道,兩次發射可以抵一次SLS,這樣我們差不多就能湊齊4到5次SLS的目標了。”

  參議員:“那就去找他們,現在,請你們拿出半個世紀前的態度,第二次將阿美人送上月球!”

  克萊爾:拿出12位數的預算申請表。

  國會:批。

  美聯儲:印。

  美元:變大變高。

  “阿美正在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挑戰!”

  這是阿美對2921工程的回應以及態度體現。

  specaX、藍色起源、諾斯洛普·格魯曼、內華達山脈、洛克達因、波音、洛克希德馬丁等多家航空航天製造企業全部被拉進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立刻開始研究登月方案。

  著陸器、月球車、科考站等子系統項目一一分發,然後基於現有火箭組合出了阿美的登月方案:

  2016年12月,一發SLS攜帶獵戶座飛船升空測試;
  2017年2月一發重型獵鷹火箭不回收將月軌空間站“門戶”(第一部分)噸送往月球軌道;

  2017年10月,一發SLS攜帶SLS和四名宇航員進行有人繞月飛行;

  2017年12月一發重型獵鷹火箭不回收將由specaX、藍色起源、波音聯合製造的月面著陸部分送到月球軌道;

  2018年5月,一發重型獵鷹不回收火箭將“門戶”第二部分送往月球軌道;

  2018年8月,一發SLS實施登月任務。

  總共六發火箭,間隔時間是火箭製造速度略微加上一點,同樣達到了2019年之前的目標。

  如果加加速,可以提前3到4個月完成任務。

  阿爾忒彌斯計劃最終決定追加總經費達到600億美元,最後將做到與華國一樣,向月球軌道投射90到100噸質量,建立起月面基地。

  這些更改是在2921工程公布後四天,9月25日正式宣告,剛好是星期一和星期五,被媒體成為世月球月周。

  因為同時露西亞、印度、島國也展示了自己的登月計劃,最後……新遠也公布了計劃。

  露西亞的登月計劃看上去就很敷衍,用RD181火箭攢了個PPT,印度的自然不用說,島國航天也和印度半斤八兩。

  只有新遠的計劃,才能僅從PPT上就感受到背後的巨大技術能力。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