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第109章 多事之秋
  第109章 多事之秋
  當看到魔改版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林炬差點沒一口水嗆到。

  阿美放衛星的本事還是一點都不弱啊……

  雖然零幾年重返月球計劃就已經啟動,但到SLS已經是很後來的事了,有多後來?

  後來到2015年的7月,也就是上上個月SLS火箭才應該完成總體設計!

  他們聲稱要在2016年12月首射SLS,但在他的前世這得挨到2022年的11月去。

  就算是按火箭出場算,至少也要2020年了。

  提前整整6年,不會真的搞太空競賽了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就只能……再來加兩把火!
  9月27日,在“世界月球周”的最後一天,新遠宣布了自己依靠H2核熱動力航天飛機進行載人登月的消息,並且表示這還是與阿伯聯合起來的國際登月行動。

  至於前進號空間站目前林炬還在猶豫中沒有公開,但即使是已發布的部分也足夠驚人了。

  核熱火箭發動機、航天飛機登月?你比NACA和CASA都激進!
  不過相比於幾天內就將火氣值升到MAX的兩家航天局,新遠的登月計劃表示將在2020年之前完成而不是2019年,要推遲一年。

  而在這之後,馬一龍也出手了。

  除了宣布自家的重型獵鷹火箭將很快首飛,打破新遠二號的最大私人企業火箭記錄的同時,他還表示specaX將會開展月球和火星移民計劃,並聲稱用於星際殖民的飛船正在研發中。

  據悉,星際殖民飛船可以整體從太空返回,也能用於地球大氣層內的快速旅行,並且“將有前所未有的重量”,順便放了許多張火星殖民的PPT想象圖。

  獵鷹9回收成功後的老馬現在還是很牛氣的,在一被登月刺激,搞不好會弄出什麽來。

  林炬的前世裡星艦最早要在2019年才有了成形設計,會不會提前好幾年出來不好說。

  一切的起因只是阿伯的65億美元,卻成功撬動了上千億美元的航天界,不知道老國王知道會不會興奮猝死~
  航發委,曙光計劃和特批的300億經費立刻讓原本悠哉遊哉的航天局忙碌了起來。

  登月,光是想想就讓人頭皮發癢,跟隨火箭起飛逝去的不只是燃料和經費,還有總師們本就不多的發量。

  一院的長五只能往後推了,他們馬上要開始長征十號的整體設計,由於要並聯四個能爆發出978噸推力的助推器,芯級和連接器肯定要經過特別設計,這就是一個難點;
  5米直徑箭體制造很消耗產能,還必須催一催津沽加大人員力量,不然根本生產不了那麽多火箭。

  六院開始加班加點搞定YF130的設計,雖然它數據平平無法複用,但推力就是唯一的優點,要做到單燃燒室240噸推力可不是個小工程,還有二級、三級用的氫氧機,也必須優化設計。

  五院要加速新一代載人飛船的收尾,這個質量21.6噸的新一代飛船將作為登月飛船的生活和指令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還有環月的空間站、著陸器等等,麻煩很多,但好在外包出去不少。

  其他各院也沒有閑著,都開始搶時間完成自己分到的子系統,不敢拖長征十號的後腿。

  不過這些尚未影響到天宮一期工程,畢竟這個計劃大部分火箭和航天器都是現成的,這點精力還是擠得出來的。

  10月7日,國慶周的最後一天,天宮二號搭乘幾經改進的長征二號F火箭,於九泉衛星發射中心送入近地軌道。

  一天后,新遠五號乙中型火箭在瓊州首飛。
    新遠五號乙擁有芯級和四個助推器,五個部分均可回收,雖然成本低但用起來其實挺麻煩的。

  因為一個回收部分就需要佔用1個場地,所以需要同時在5個著陸場回收。

  原本對於光杆火箭發射場和著陸場可以通用,但由於新遠五號乙太佔地方不得不在瓊州以分隔1.2公裡為界修起了環形的八個著陸場和中間的一個著陸場,其實就是一塊鋪了絕熱材料的空地。

  新遠五號乙的發射沒什麽好看的,相當於是一個plus版的長征二號F,或者是長征七號,但回收的場面很壯觀:

  一個3.5米直徑芯級在中央,四個2.5米助推器幾乎是保持在同一高度,同步展開支撐腿落地,遠遠看上去就跟什麽陣法一樣,在尾焰的襯托下尤其壯觀。

  回收的事兒多了一些,但好在成本確實低,整備一次的全費用才三千萬,新遠二號是1.3億,只是後者的零頭而已。

  就是把H1裝在3.5米直徑火箭的上面有些不協調,看上去像個棒槌一樣頭重腳輕。

  航天局對新遠五號的首飛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的是用它來搭載H1發射航天員價格也低了一大截,愁的是六院,因為新遠五號芯級的那台380噸全流量液氧煤油發動機實在是讓人眼饞。

  單燃燒室、比衝高達340秒,全流量,可複用,相比之下YF130真的是除了推力毫無優點。

  羨慕.JPG
  不過很可惜小老頭唐偉天沒空來了,作為負責引進K120的對接人之一,他所在的團隊在全力攻克YF130的技術難關。

  K120很多設計對航天局來說耳目一新,對後續的啟發作用很大,所以才敢放下豪言9個月搞定YF130,不然至少兩年左右才行。

  ……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當林炬在說話的時候,他正蹲在一片玉米地的田壟上,像個農村留守青年一樣身穿運動外套休閑褲,看著遠處忙碌的收割機。

  這不是普通的收割機,那是前新遠鎮拖拉機廠生產的、搭載了航天級零件、由XW151智能汽車駕駛系統改進而來的XW151F型智慧農機系統。

  它不僅僅是能在四四方方的田地裡來回之字形收割,而是可以借助固定布設的信標,自己從車庫出發,下地、收割、卸貨、洗車後再返回車庫。

  全程不需要任何人工乾預,更不用發放工資和高溫津貼,24小時隨時作業,反正紅外攝像頭眼中白天晚上都沒有區別。

  等實現農機電力化,連給它加油保養都不用了,電驅動系統集成度高不用檢修維護,保修年限內自動充電,時間到了就回廠家維護。

  在努力往天上摸一摸的同時,腳踏實地感覺也挺好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