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第219章 就坐不住了?
   第219章 就坐不住了?
  對於這些重汽產商發出的申請,大唐重工自然非常熱情地表示了歡迎,

  但由於數量太多,而且行程不一定一致,康馳不可能每一個都去接待,只能讓公關部門和相關的技術工程師去負責洽談。

  其實也沒啥好談的,無非就是陪他們參觀一下換電站和電池生產線,完了發兩塊電池給他們帶回去去研究,有興趣的就照這個模塊研發換電車型。

  等他們產品造出來,真正要交車的時候,大唐重工自然會人把相關型號的電池送過去,然後幫車主在大唐重工的付費APP上申請一個帳號就行了。

  除了這些重汽車企,同時行動的還有包括國軒高科、中航鋰電、億緯鋰能等電池產商。

  對於他們,大唐重工準備根據他們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每個公司實情的合作方案。

  不過他們的待遇和定位,肯定和寧得時代不同。

  為了防止技術泄密,康馳的計劃是把寧德時代,扶持成為鈉電池製造領域的老大哥,由他負責統籌整個鈉電池製造的產業鏈。

  因為納電池技術,實際上可以拆分到整個電池產業鏈,上下遊近百個環節、成百上千家公司,

  其他電池廠、原料製造廠,如果想參與鈉電池的製造,只能負責其中的某個,或者多個環節。

  上個月的汽車銷量榜冠軍,是特斯拉的Model Y,賣了4.5W多台,比第二名的軒逸多了足足1.1W。

  退一萬步說,真到了間諜戰都能打成熱戰的程度了,康馳也還留了個400Wh/kg的後手。
——
  11月3日,晚上9:00。

  於是網絡上,繼大唐重工發布會熱搜霸榜之後,又多了一條歸真日銷量破四萬的新聞。

  難度和代價都太大了,
  要真出現這種情況,那還玩個錘子?
  直接投降算了。

  這給了消費者們巨大的試錯勇氣。

  至於所有技術環節,全都泄密的可能性,
  可以說幾乎為零……

  而BYD、埃安、蔚來、理想、小鵬等新能源車企,依然決定再觀望一陣。

  只有大唐重工和寧德時代,才真正掌握了全套技術。

  但歸真這波,僅僅隻用了24小時,就超過了Model Y上個月的整月銷量!
  而且它還是一款新補能模式的新車,消費者連實車都沒見過、摸過,更別說試駕了。

  看到這個數字,幾乎所有的乘用車車企都眼紅了。

  康馳只要管住寧德時代就行了,而寧德時代掌握的全套技術,也同樣是多部門拆分負責。

  首日訂單數,最終定格在了4.6萬!
  這個成績,簡直亮瞎了所有人。

  能有這個成績,除了康馳本人的聲望支撐,以及性價比極高的裸車價,更多的,其實還是前兩個月訂車,可以無理由退車的政策承諾。

  這樣哪怕某個環節出現了技術泄密,幕後黑手也無法完成整項技術的拚圖。

  但真正付出行動的,只有齊瑞等少數在新能源領域,遲遲沒有打開局面的車企。

  距離歸真開啟預售的時間,正好過去了24小時。

  其中BYD當年是堅決反對換電模式的,更是堅持要有自己的完整產業鏈,有自己的電池廠。

  如果和大唐重工合作,意味著他們將對集團戰略進行重大調整,放棄全產業鏈和電池廠。

  單憑一場發布會,和一時之間的銷量火爆,肯定還不足以讓他們做出這個決定。
    何況他們目前主要發力的領域,是油電混動,一輛車的電池成本其實並不高。

  最後,如果以後隻賣裸車,不能在電池上做文章,那利潤空間也將大幅度縮小……

  這也是埃安、蔚來、理想、小鵬等品牌不約而同,選擇先觀望的原因。

  在歸真正式交付,用戶對換電模式接受度還是個未知數之前,事情的緊迫性,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大。

  ……

  大唐重工,董事長辦公室內。

  康馳正在聽著張晴的工作匯報,寧德時代的曾宇清突然打了個電話過來說道:
  “康總,剛剛特斯拉的大華區負責人安尼爾和我通過電話,表示想采購我們的鈉電池。”

  “哦?”康馳不禁有些意外地說道,“他們這麽快就坐不住了?”

  “嗯,估計是剛和LG簽的三年訂單讓他們比較被動,如果我們同意給他們供貨,才好想辦法放LG鴿子吧……”

  “那你怎麽回答的?”

  “我說寧德時代現在只是代工廠,要買電池找你們大唐重工。”曾宇清笑著說道,

  “他聽後本來只是有點猶豫的,但我又補充說大唐重工隻賣換電電池,然後他那邊就沒下文了,估計他們的大老板還是堅持超充戰略,不想這麽快倒戈換電模式。”

  “嗯,沒事,先不用管他們。”康馳無所謂地說道,

  “現在的鈉電池產能有限,給我們自己用都不太夠,更別說過兩天華國重汽這幾個大戶還要來,他們就算想通了,短期內估計也沒電池給他們。”

  聽到華國重汽他們準備和大唐重工接觸,曾宇清倒也並不意外,畢竟做了這麽久的電池,他對於這些客戶需求和心理的把握能力比康馳還強。

  不過這些重卡可是電池的需求大戶,他們這麽快就開始入場,倒是給了寧德時代不小的壓力。

  在向康馳承諾三個月內,帶領整個鋰電池產業鏈完成向鈉電池的產業轉型後,曾宇清便掛斷了電話。

  這邊的康馳,則繼續和張晴討論他們現在遇到的問題。

  和電池一樣,主要還是產能問題。

  日銷就有4.6萬,月銷量都有點不知道怎麽估了。

  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銷量肯定會降下來,但月銷量哪怕保守估計,也肯定是首日銷量的三倍以上。

  這麽大的訂單,無論是齊瑞汽車的車身生產線,還是大唐重工的電機生產線,都有點吃不消了。

  車身倒還好,齊瑞畢竟是老牌大廠了,生產線那麽多,他們自己會辦法去解決產能。

  但大唐重工的電機,不是說擴產就能立馬擴產的。

  經過將近一年的迅猛發展,大唐重工的員工已經快接近三萬了,光是廠房就有點不夠用了。

  不過好在,康馳家下面的那座山,已經被軍方的工程隊給挖空了,現在就等著他過去驗收。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