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科技強國從升級鏡頭開始》第218章 三個致命問題全沒了
   第218章 三個致命問題全沒了

  由於齊瑞汽車的新能源汽車生產線技術限制,一台歸真的裸車實際製造成本,在5.5萬左右。

  也就是說,大唐重工每賣出一台歸真,只能賺4999元,而且考慮到銷售成本和售後成本,可以說基本就不賺錢。

  因此賣車,在張晴制定的整個商業模式中,完全不屬於盈利環節,它是真的只是通過交個朋友的方式,在推動換電模式。

  一旦大量的用戶開始使用歸真,盈利才可能開始。

  首先是電池租金,
  寧德時代在經過成本分析後,幫大唐重工代工鈉電池的報價是300元/Wh,大規模製造的成本,確實能做到比磷酸鐵鋰電池低50%左右,

  甚至在形成更完善、更龐大的產業鏈後,還有進一步壓縮的空間。

  但目前來說,一個80KWh的電池包,成本是2.4W,按照400/月的租金來算,大概需要5年才能收回電池成本。

  不過因為固態鈉電池的循環壽命,比液態鋰電池要長一倍多,用了5年的納電池遠沒有到報廢的時候,
  如果維護得當,一直使用慢充,理論上用個12年健康度才會掉下90%,

  而且健康度掉到90%以下,還能用來儲能,繼續發揮差不多十年的余熱。

  如果算上將來必然會出現的大型電動卡車,再以大卡車一個月普遍上萬公裡的裡程來算的話,這個利潤空間絕對更加勁爆!

  電網給他們的谷時電價是0.16元,意味著他們每賣出一度電,差不多就能賺1元。

  而且,這還只是按照一箱電,只有80度電的最低標準來算的。

  因為華國目前有足足1389萬輛營運貨車,每月行駛總公裡數超千億,承擔著75%的貨運物流任務!
  因此在大唐重工發布會結束後,第一時間意識到康馳這塊鈉電池和換電模式,可能帶來巨大能源變革的,並不是乘用車市場,反而而是華國重汽、東風重卡、福田汽車等卡車製造集團!
  華國重汽董事長杜軍昌,立即召集了一眾高管和工程師,在會議室內進行了電動重卡的可行性分析。

  只不過這個利潤,屬於細水長流的類型,要五年後才能開始躺賺。

  但康馳其實根本不用等這麽久,等市場形成一定規模後,他只要把項目估值,賣一部分股份給叁桶油和電網,就能回籠一大筆資金。

  如果每輛換電車,平均一個月用‘兩箱電’,就能帶來至少160元的收益。

  等於是把將來能賺到的錢,提前取出來。

  如果換電車型能夠全面普及,保有量上升到以1億為單位的話,那光是賣電,每個月就是160億的收益,

  其實除了賣電池,換電站同樣也能帶來巨大的利潤。

  所以康馳巴不得所有車企,都紛紛響應號召,向市場推出換電車型,一起把蛋糕盤子做強做大。

  扣除掉換電站的運營成本,一年的利潤也絕對超千億。

  所以賣電池包的長期利潤,至少在三倍以上。

  “300Wh/kg能量密度,800KWh的電池包租賃模式,加上換電模式……”

  當杜軍昌陳訴完剛剛大唐重工發布會的主要內容後,所有人頓時都意識到了這件事對重卡市場的重大影響。

  眾所周知,電動車開得越多越省錢,那卡車一個月動不動就上萬,甚至三四萬公裡,造一台電動卡車豈不是省錢到飛起?
  但事實是,雖然各大卡車製造商也有研發製造電動的中重型卡車,但壓根就沒什麽人買。
    續航、重量、價格。

  三個致命的問題,嚴重製約了電動卡車的市場發展。

  目前全球電動重卡中,續航裡程最長的是特斯拉的Semi,差不多800公裡。

  但對於物流卡車來說,800公裡的續航還是顯得捉襟見肘。

  而對於物流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慢充補能浪費時間,快充補能傷電池,左右都是損失。

  其次則是重量。

  目前市場上的動力鋰電池,能量密度通常只有120Wh/kg左右,800公裡續航的Semi電池包是1000KWh,光是電池包就最少8噸重。

  這麽重的電池包,不但加大了百公裡耗電量,還嚴重限制了卡車的載重能力,而對於物流卡車來說,少拉一噸貨都是損失。

  最後就是價格了,

  普通重卡三四十萬的售價已經讓很多人吃不消了,何況電動重卡動輒就是上百萬,前提的投資成本太高了。

  當然,除了以上三個致命問題,技術其實也是個問題,

  不過如果能解決以上三個致命問題,大家研發電動卡車的積極性高起來,這其實也壓根就不是問題。

  “300Wh/kg的能量密度,意味著800KWh的電池包重量只有2.6噸,這個重量對卡車的載重影響幾乎可以說是微乎其微了!”

  華國重汽的研發部主任一臉興奮地分析道:
  “而且還是采用電池租賃模式,按照大唐重工80度電池包每月租金400元來算,800度的電池包,應該在4000元左右,也就相當於一箱油的費用。”

  “而這四千塊換來的,是每公裡行駛成本至少減半,比如現在拉快遞的貨車每個月動不動就是兩三萬公裡,用電就可以省兩三萬塊錢!”

  “而且電池租賃模式,也大大減小了用戶的前期投資壓力!”

  “再加上換電模式,直接解決了續航問題……我感覺大唐重工這項技術,最先淘汰的可能不是燃油乘用車,而是燃油重卡!”

  杜軍昌也表情嚴肅地點了點頭:“如果康博士在發布會說的情況屬實,我也持相同意見,不過還是要看看具體的情況……“

  “李工,你趕緊組織一個技術小組,和我去東陽找大唐重工當面談談,看看他們的技術虛實,劉工你到大唐重工官網把他們的電池包數據下載後研究一下,然後制定一個初步的換電卡車研發規劃……”

  在杜軍昌的任務分派下,華國重汽各部門立即就行動了起來,第二天上午大唐重工就收到了他們的面談申請。

  除了華國重汽,東風重卡、福田汽車、一汽解放、三一重工、江鈴等廠商,也都陸續發函,希望過來東陽考察,和大唐重工建立合作。

  這個結果,倒是讓康馳有些出乎意料,不過仔細一想,倒也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雖然電動卡車此前面臨三個致命問題,但此前關於特斯拉Semi即將量產並進入華國市場的事情,其實還是給了國內卡車廠商很大壓力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