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織明》第二百七十四章:兵憲的擔憂與疑慮
「贊,大讚!」

宣府鎮兵馬的中軍大帳內,大同總兵王樸邊喝著酒,邊笑著贊道:「真是給咱宣大軍長臉。」

諸官各將都是一副喜笑顏開的面容,老將郭英賢最是興奮,他一度捶胸頓足的埋怨著張誠未將這一趟差事交給他去辦理。

而張廣達甚至提議,不如趁著小凌河對岸的正藍旗韃子調動混亂之際,出兵直接打過河對岸去,進兵小凌河堡,豈不直接就解了錦州之圍?

大帳內一片嬉笑之聲,全無大敵當前的覺悟,彷彿即將開始的大戰與他們無關似的。

林芳平作為虎衛營的主將,自然是今晚最受歡迎的主角,眾將們紛紛上前向他敬酒,許多人的眼中都是滿滿的羨慕。

「我說林遊擊,你這回可是真露臉了,咱大明與韃子交戰這老些年,能衝殺到奴酋身前,你小林將軍可是第一人!」

山西總兵李輔明也是羨慕不已,他明顯已有了一些醉意,大聲浪笑著道:「咱老子,這一輩子是毀啦。

不過,能看到林遊擊如此勇猛,對戰韃子白甲巴牙喇都絲毫不落下風,在奴酋眼前躍馬橫刀,真是豪氣。」

他猛地端起酒碗一飲而盡,重重落在案幾上,發出「咚」地一聲,又大呼道:「豪氣,真是豪氣啊!」

張誠見狀忙笑著說道:「李總兵,何須羨慕小輩,待來日重整軍馬,咱一同進兵瀋陽城下,也叫洪太瞧一瞧咱李總兵的威武雄姿。」

「好。」

他這一番話說得李輔明老臉一紅,大言不慚道:「咱就算跟在張鎮帥的馬屁股後面,只要能到瀋陽城下轉上那麼一圈,也算不虛此生,咱也就知足啦。」

「哈哈哈……」

軍帳內一片笑聲響起,如王樸、郭英賢等人更是笑話李輔明,真是沒有出息。

王樸更是直言:「輔明兄,這要是放眼以前,你我可曾敢想擊殺奴王之事?」

他端起酒碗走上前,拉起山西總兵李輔明,二人齊齊來到張誠案幾前,舉碗敬酒道:「張誠老弟,別瞧我倆癡長幾歲,但若是論起這領兵打仗的本事,確實不如老弟多矣。」

王樸轉過頭對著李輔明就開口問道:「對吧,李總兵。」

李輔明晃著自己那顆大腦袋,略有些含糊的回道:「對,對極對極,對張鎮帥……對宣府軍……咱那是打心眼子裏佩服,真的服了。」

「好,這就對嘍。」

王樸舉碗向張誠敬酒道:「張老弟,你若是不嫌棄我們兩位老哥哥拖後腿,自今往後,咱宣大三鎮一體,我大同鎮與老李的山西鎮,皆以宣府張老弟你馬首是瞻。」

張誠見之也端著酒碗站起身來,十分謙虛的說道:「這如何使得,張誠年齒在後,且又是初掌宣鎮,正該向兩位哥哥請教一二才是。

王大哥這說的是什麼話,可折煞張誠也。」

李輔明藉著酒意,接言說道:「張帥快莫要如此說話,咱李輔明是個粗人,但也是一個實誠人,要論年歲,確如王總兵所言,咱還真是癡長了幾歲。

可這又有個毛用,前次西石門一戰,若非張帥引軍相救,咱的山西兵馬還能剩下幾人,可難說嘍。

要我說咱帶兵的還是要看著打仗的本事,就今日遼東一地聚集這許多將帥,別個不服,咱還真就對張帥,最是服氣。」

他說著猛地舉碗與張誠的酒碗相碰,「啪」的一聲輕響過後,李輔明率先一飲而盡,他倒持酒碗,朗聲道:「張帥不要再推辭,正如王總兵所言,我宣大三鎮一體,榮辱與共,自今日起,但凡有我李輔明參與的戰事,皆以張帥馬首是瞻。」

王樸見自己主導的事,竟然被這個李輔明給搶了先,忙也舉碗與張誠相碰,緊接著就一飲而盡,又道:「張兄弟,千萬莫要再行推辭,宣府軍強馬壯,將士奮勇,可是有目共鑒,哥哥我與李總兵可是真心之言。

老弟如再作推辭,可是嫌棄哥哥的大同軍與李總兵的山西軍馬不行?」

話都已經說到這個地步,張誠見戲份做足,當下也舉起酒碗在二人注目下,一飲而盡,十分豪氣的對他們說道:「就如二位哥哥所言,我宣大三鎮一體,同進共退。」

他接著又繼續道:「今日,當著張總監與張兵憲,以及在座諸位將官的面前,張誠也給二位兄長做個表態。

無論何時何地,面對何樣的敵人,不管是韃虜、還是賊寇,我張誠都絕不會拋下二位哥哥於不顧。」

「好……好……好啊……」

大帳內一片叫好聲響起,如郭英賢、張廣達、張國棟等諸將,也盡皆起身向王樸與李輔明祝賀不已,大家自此成為一家人,自然要繼續歡愉暢飲。

而坐於上首的張若麒和張鬥二人,對此也是一副喜聞樂見之態,除了王樸、李輔明二人時不時上前敬酒,余者就只有魏知策、林芳平二人被喊上前陪著喝了幾碗。

對於林芳平自然是因他偷襲黃台吉之功,兩位官老爺這才邀他共飲幾杯,以示激勵。

但魏知策就不同了,大家都是讀書人,雖然魏知策並未能考取進士及第,甚至連舉人也還未曾考取,但無論如何他也是讀書人的出身。

歷代王朝的末期,社會階層都已根深蒂固,普通人是完全無法撼動的。

而如今日,便是文武之分,別看這打仗救國還得靠武將,但在大明諸多文官心中,對於武將還是極為看輕的,甚至是十分的瞧不起。

不過,他們對於讀書人的態度可就不一樣,因為大家同屬於讀書人這個階層,自然要時刻維護這個階層的身份權威和利益。

但魏知策此時卻已全無這等想法,自打當初張誠隨盧象升救援獲鹿時起,魏知策便已對讀書人失去了幻想。

所以,他才會死皮賴臉的懇求張誠,允他加入軍伍之中,為的就是要棄文從武,效仿漢之班超的投筆從戎。

此刻有一搭沒一搭的陪著張若麒和張鬥,讓魏知策覺得反倒不如與下首那些粗鄙的武將們,把酒言歡來得痛快。

他如此想,寧前兵備道張鬥的心中也是很有一番想法,在張鬥眼中,對於張誠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雖然,他目前還未看出張誠對朝廷有何不軌之心,但從張若麒對張誠的態度上,已隱隱讓他覺得張誠不止是跋扈那麼簡單。

甚至說張誠都很有可能已經將張若麒拿下,至於用的是什麼方式方法,他並不感興趣,張鬥所關心的只是結果。

現在,大同總兵王樸與山西總兵李輔明的這番做派,很明顯他們宣大三鎮總兵已然混成了一股,雖然表面上看來還是在戰場上抱團取暖之意。

但骨子裏卻不盡然,很明顯這是一個以宣府總兵張誠為核心,以守護個人財富與地位為目的的軍閥集團,正在逐漸形成。

兵憲張鬥雖然還在與張若麒、魏知策交談著,但心底卻逐漸冒起一絲絲涼寒之氣,

%……%……%……%……%

王樸更是直言:「輔明兄,這要是放眼以前,你我可曾敢想擊殺奴王之事?」

他端起酒碗走上前,拉起山西總兵李輔明,二人齊齊來到張誠案幾前,舉碗敬酒道:「張誠老弟,別瞧我倆癡長幾歲,但若是論起這領兵打仗的本事,確實不如老弟多矣。」

王樸轉過頭對著李輔明就開口問道:「對吧,李總兵。」

李輔明晃著自己那顆大腦袋,略有些含糊的回道:「對,對極對極,對張鎮帥……對宣府軍……咱那是打心眼子裏佩服,真的服了。」

「好,這就對嘍。」

王樸舉碗向張誠敬酒道:「張老弟,你若是不嫌棄我們兩位老哥哥拖後腿,自今往後,咱宣大三鎮一體,我大同鎮與老李的山西鎮,皆以宣府張老弟你馬首是瞻。」

張誠見之也端著酒碗站起身來,十分謙虛的說道:「這如何使得,張誠年齒在後,且又是初掌宣鎮,正該向兩位哥哥請教一二才是。

王大哥這說的是什麼話,可折煞張誠也。」

李輔明藉著酒意,接言說道:「張帥快莫要如此說話,咱李輔明是個粗人,但也是一個實誠人,要論年歲,確如王總兵所言,咱還真是癡長了幾歲。

可這又有個毛用,前次西石門一戰,若非張帥引軍相救,咱的山西兵馬還能剩下幾人,可難說嘍。

要我說咱帶兵的還是要看著打仗的本事,就今日遼東一地聚集這許多將帥,別個不服,咱還真就對張帥,最是服氣。」

他說著猛地舉碗與張誠的酒碗相碰,「啪」的一聲輕響過後,李輔明率先一飲而盡,他倒持酒碗,朗聲道:「張帥不要再推辭,正如王總兵所言,我宣大三鎮一體,榮辱與共,自今日起,但凡有我李輔明參與的戰事,皆以張帥馬首是瞻。」

王樸見自己主導的事,竟然被這個李輔明給搶了先,忙也舉碗與張誠相碰,緊接著就一飲而盡,又道:「張兄弟,千萬莫要再行推辭,宣府軍強馬壯,將士奮勇,可是有目共鑒,哥哥我與李總兵可是真心之言。

老弟如再作推辭,可是嫌棄哥哥的大同軍與李總兵的山西軍馬不行?」

話都已經說到這個地步,張誠見戲份做足,當下也舉起酒碗在二人注目下,一飲而盡,十分豪氣的對他們說道:「就如二位哥哥所言,我宣大三鎮一體,同進共退。」

他接著又繼續道:「今日,當著張總監與張兵憲,以及在座諸位將官的面前,張誠也給二位兄長做個表態。

無論何時何地,面對何樣的敵人,不管是韃虜、還是賊寇,我張誠都絕不會拋下二位哥哥於不顧。」

「好……好……好啊……」

大帳內一片叫好聲響起,如郭英賢、張廣達、張國棟等諸將,也盡皆起身向王樸與李輔明祝賀不已,大家自此成為一家人,自然要繼續歡愉暢飲。

而坐於上首的張若麒和張鬥二人,對此也是一副喜聞樂見之態,除了王樸、李輔明二人時不時上前敬酒,余者就只有魏知策、林芳平二人被喊上前陪著喝了幾碗。

對於林芳平自然是因他偷襲黃台吉之功,兩位官老爺這才邀他共飲幾杯,以示激勵。

但魏知策就不同了,大家都是讀書人,雖然魏知策並未能考取進士及第,甚至連舉人也還未曾考取,但無論如何他也是讀書人的出身。

歷代王朝的末期,社會階層都已根深蒂固,普通人是完全無法撼動的。

而如今日,便是文武之分,別看這打仗救國還得靠武將,但在大明諸多文官心中,對於武將還是極為看輕的,甚至是十分的瞧不起。

不過,他們對於讀書人的態度可就不一樣,因為大家同屬於讀書人這個階層,自然要時刻維護這個階層的身份權威和利益。

但魏知策此時卻已全無這等想法,自打當初張誠隨盧象升救援獲鹿時起,魏知策便已對讀書人失去了幻想。

所以,他才會死皮賴臉的懇求張誠,允他加入軍伍之中,為的就是要棄文從武,效仿漢之班超的投筆從戎。

此刻有一搭沒一搭的陪著張若麒和張鬥,讓魏知策覺得反倒不如與下首那些粗鄙的武將們,把酒言歡來得痛快。

他如此想,寧前兵備道張鬥的心中也是很有一番想法,在張鬥眼中,對於張誠是越來越看不懂了。

雖然,他目前還未看出張誠對朝廷有何不軌之心,但從張若麒對張誠的態度上,已隱隱讓他覺得張誠不止是跋扈那麼簡單。

甚至說張誠都很有可能已經將張若麒拿下,至於用的是什麼方式方法,他並不感興趣,張鬥所關心的只是結果。

現在,大同總兵王樸與山西總兵李輔明的這番做派,很明顯他們宣大三鎮總兵已然混成了一股,雖然表面上看來還是在戰場上抱團取暖之意。

但骨子裏卻不盡然,很明顯這是一個以宣府總兵張誠為核心,以守護個人財富與地位為目的的軍閥集團,正在逐漸形成。

兵憲張鬥雖然還在與張若麒、魏知策交談著,但心底卻逐漸冒起一絲絲涼寒之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