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南史》卷20 列傳第10
○謝弘微(子莊 孫F 曾孫惠 玄孫哲 F弟顥 顥弟 子覽 覽弟舉

舉子嘏 舉兄子僑)

謝密,字弘微,晉西中郎萬之曾孫、尚書左仆射景仁從子也。祖韶,車騎司

馬。父思,武昌太守。

弘微年十歲,繼從叔峻,名犯所繼內諱,故以字行。童幼時精神端審,時然

後言。所繼叔父混名知人,見而異之,謂思曰:“此兒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

子如此足矣。”竣,司空琰子也,於弘微本服,親戚中表,素不相識,率意承

接,皆合禮衷。義熙初,襲爵建昌縣侯。弘微家素貧儉,而所繼豐泰,唯受數千

卷書,國吏數人而已,遺財祿秩,一不關預。混聞而驚歎,謂國郎中令漆凱之曰:

“建昌國祿,本應與北舍共之,國侯既不厝意,今可依常分送。”弘微重混言,

乃少有所受。北舍,弘微本家也。混風格高峻,少所交納,唯與族子靈運、瞻、

晦、曜、以文義賞會,常共宴處,居在烏衣巷,故謂之烏衣之遊。混詩所言“昔

為烏衣遊,戚戚皆親姓”者也。其外雖複高流時譽,莫敢造門。瞻等才辭辯富,

弘微每以約言服之,混特所敬貴,號曰微子。謂瞻等曰:“汝諸人雖才義豐辯,

未必皆愜眾心,至於領會機賞,言約理要,故當與我共推微子。”常言“阿遠剛

躁負氣,阿客博而無檢,曜仗才而持操不篤,晦自知而納善不周。設複功濟三才,

終亦以此為恨。至如微子,吾無間然”。又言“微子異不傷物,同不害正,若年

造六十,必至公輔”。嘗因酣䜩之余,為韻語以獎勸靈運、瞻等曰:“康樂誕

通度,實有名家韻,若加繩染功,剖瑩乃瓊瑾。宣明體遠識,穎達且沉雋,若能

去方執,穆穆三才順。阿多標獨解,弱冠纂華胤,質勝誡無文,其尚又能峻。通

遠懷清悟,采采坷佳叮編蝸什貨伲鍾媒餛摺N⒆踴⑸校蘧胗贍捷

勿輕一簣少,進往必千仞。數子勉之哉,風流由爾振。如不犯所知,此外無所慎。”

靈運、瞻等並有誡厲之言,唯弘微獨盡褒美。曜,弘微兄,多其小字。通遠即瞻

字。客兒,靈運小名也。

晉世名家身有國封者,起家多拜員外散騎侍郎,弘微亦拜員外散騎侍郎、琅

邪王大司馬參軍。義熙八年,混以劉毅黨見誅,混妻晉陵公主改適琅邪王練。公

主雖執意不行,而詔與謝氏離絕。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混仍世宰相,一門兩

封,田業十余處,僮役千人,唯有二女,年並數歲。弘微經紀生業,事若在公,

一錢尺帛出入,皆有文簿。宋武受命,晉陵公主降封東鄉君。以混得罪前代,東

鄉君節義可嘉,聽還謝氏。自混亡至是九年,而室宇修整,倉廩充盈,門徒不異

平日。田疇墾辟,有加於舊。東鄉君歎曰:“仆射生平重此子,可謂知人,仆射

為不亡矣。”中外姻親、道俗義舊見東鄉之歸者,入門莫不歎息,或為流涕,感

弘微之義也。

性嚴正,舉止必循禮度,事繼親之黨,恭謹過常。伯叔二母,歸宗兩姑,晨

夕瞻奉,盡其誠敬。內外或傳語通訊,輒正其衣冠。婢仆之前,不妄言笑。由是

尊卑大小,敬之若神。時有蔡湛之者,及見謝安兄弟,謂人曰:“弘微貌類中郎,

而性似文靖。”文帝初封宜都王,鎮江陵,以琅邪王球為友,弘微為文學。母憂

去職,居喪以孝稱。服闋,蔬素逾時。文帝即位,為黃門侍郎,與王華、王曇首、

殷景仁、劉湛等,號曰五臣。遷尚書吏部郎,參機密。尋轉右衛將軍,諸故吏臣

佐,並委弘微選擬。居身清約,器服不華,而飲食滋味盡其豐美。兄曜,歷禦史

中丞,彭城王義康驃騎長史,卒官。弘微哀戚過禮,服雖除猶不啖魚肉。沙門

釋慧琳嘗與之食,見其猶蔬素,謂曰:“檀越素既多疾。即吉猶未複膳。若以無

益傷生,豈所望於得理。”弘微曰:“衣冠之變,禮不可逾,在心之哀,實未能

已。”遂廢食[欷不自勝。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友睦之至,舉世莫及。口不言

人短,見兄曜好臧否人物,每聞之,常亂以他語。歷位中庶子,加侍中。志在素

宦,畏忌權寵,固讓不拜,乃聽解中庶子。每獻替及陳事,必手書焚草,人莫之

知。上以弘微能膳羞,每就求食,弘微與親舊經營。及進之後,親人問上所禦,

弘微不答,別以余語酬之,時人比之漢世孔光。

及東鄉君薨,遺財千萬,園宅十余所,又會稽、吳興、琅邪諸處太傅安、司

空琰時事業,奴僮猶數百人。公私鹹謂室內資財宜歸二女,田宅僮仆應屬弘微。

弘微一不取,自以私祿營葬。混女夫殷睿素好共叮藕胛⒉蝗〔莆錚死畝崞

妻妹及伯母兩姑之分,以還戲責,內人皆化弘微之讓,一無所爭。弘微舅子領軍

將軍劉湛謂弘微曰:“天下事宜有裁衷,卿此不問,何以居官?”弘微笑而不答。

或有譏以“謝氏累世財產,充殷君一朝戲責,譬棄物江海以為廉耳”。弘微曰:

“親戚爭財,為鄙之甚,今內人尚能無言,豈可導之使爭。今分多共少,不至有

乏,身死之後,豈複見關?”

東鄉君葬,混墓開,弘微牽疾臨赴,病遂甚。元嘉十年卒,年四十二。文帝

歎惜甚至,謂謝景仁曰:“謝弘微、王曇首年逾四十,名位未盡其才,此朕之責

也。”弘微性寬博,無喜慍。末年嘗與友人棋,友人西南棋有死勢,複一客曰:

“西南風急,或有覆舟者。”友悟乃救之。弘微大怒,投局於地。識者知其暮年

之事,果以此歲終。時有一長鬼寄司馬文宣家,言被遣殺弘微。弘微疾每劇,輒

豫告文宣。及弘微死,與文宣分別而去。弘微臨終,語左右曰:“有二封書,須

劉領軍至,可於前燒之,慎勿開也。”書是文帝手敕,上甚痛惜之。使二衛千人

營畢葬事,追贈太常。弘微與琅邪王惠、王球並以簡淡稱。人謂沈約曰:“王惠

何如?”約曰:“令明簡。”次問王球,約曰:“倩玉淡。”又次問弘微,約曰:

“簡而不失,淡而不流,古之所謂名臣,弘微當之。”其見美如此。子莊。

莊,字希逸,七歲能屬文,及長,韶令美容儀。宋文帝見而異之,謂尚書仆

射殷景仁、領軍將軍劉湛曰:“藍田生玉,豈虛也哉!”

為隨王誕後軍諮議,領記室。分《左氏》經傳,隨國立篇。製木方丈,圖山

川土地,各有分理。離之則州郡殊別,合之則宇內為一。元嘉二十七年,魏攻彭

城,遣尚書李孝伯與鎮軍長史張暢語,孝伯訪問莊及王微,其名聲遠布如此。二

十九年,除太子中庶子。時南平王鑠獻赤鸚鵡,普詔群臣為賦。太子左衛率彭淑

文冠當時,作賦畢示莊。及見莊賦,歎曰:“江東無我,卿當獨秀,我若無卿,

亦一時之傑。”遂隱其賦。

元凶弑立,轉司徒左長史。孝武入討,密送檄書與莊,令加改正宣布之。莊

遣腹心門生具慶奉啟事,密詣孝武陳誠。及帝踐阼,除侍中。時魏求通互市,上

詔群臣博議。莊議以為拒而觀釁,有足表強。驃騎竟陵王誕當為荊州,征丞相荊

州刺史南郡王義宣入輔,義宣固辭不入,而誕便克日下船。莊以丞相既無入志,

而驃騎發便有期,如似欲相逼切。帝乃申誕發日,義宣竟亦不下。孝建元年,遷

左將軍。莊有口辯,孝武嘗問顏延之曰:“謝希逸《月賦》何如?”答曰:“美

則美矣;但莊始知‘隔千裡兮共明月’。”帝召莊,以延之答語語之,莊應聲曰:

“延之作《秋胡詩》,始知‘生為久離別,沒為長不歸’。帝撫掌竟日。又王玄

謨問莊何者為雙聲,何者為疊韻。答曰:“玄護為雙聲,x`為疊韻。”其

捷速若此。初,孝武嘗賜莊寶劍,莊以與豫州刺史魯爽,後爽叛,帝因宴問劍所

在。答曰:“昔以與魯爽別,竊為陛下杜郵之賜。”上甚悅,當時以為知言。於

時搜才路狹,莊表陳求賢之義曰:

臣聞功傾魏後,非特照車之珍;德柔秦客,豈徒秘璧之貴。隆陂所漸,成敗

之由,何嘗不興資得才,替因失士。故《楚書》以善人為寶,《虞典》以則哲為

難。而進選之軌,既隳中代,登造之律,未聞當今,必欲豐本康務,庇人濟俗,

匪更沾滯,奚取九成?夫才生於時,古今豈貳;士出於世,屯泰焉殊。升歷中陽,

英賢起於徐沛;受白水,茂異出於荊宛。寧二都智之所產,七T愚之所育,

實遇與不遇、用與不用耳。今大道光亨,萬務俟德,而九服之曠,九流之艱,提

鈞懸衡,委之選部。一人之鑒易限,天下之才難源,以易限之鑒,鏡難源之才,

使國罔遺賢,野無滯器,其可得乎?昔公叔登臣,管仲升盜,趙文非私親疏嗣,

祁奚豈諂仇比子?茹茅以匯,作范前經,舉爾所知,式昭往牒。且自古任薦,弘

明賞罰,成子舉三哲而身致魏輔,應侯任二士而己捐秦相,臼季稱冀缺而疇以田

采,張勃進陳湯而坐之褫爵。此則先事之盛準,亦後王之彝鑒。臣謂宜普命大臣,

各舉所知,以付尚書依分銓用。若任得其才,舉主延賞,有不稱職,宜及其坐。

重者免黜,輕者左遷。被舉之身,加以禁錮,年數多少,隨愆議製。若犯大辟,

則任者刑論。又政平訟理,莫先親人,親人之要,實歸守宰。故黃霸蒞潁川累稔,

杜畿居河東歷載。或就加恩秩,或入崇暉寵。今蒞人之職,宜遵六年之限,進得

章明庸惰,退得民不勤擾。如此,則上靡棄能,下無浮謬,考績之風載泰,新棲

之歌克昌。

初,文帝世,限年三十而仕,郡縣六周乃選代,刺史或十年余。至是皆易之,

仕者不拘長少,蒞人以三周為滿,宋之善政於是乎衰。

是年,拜吏部尚書,莊素多疾,不願居選部。與大司馬江夏王義恭箋,自陳

“兩脅癖M,殆與生俱,一月發動,不減兩三。每痛來逼心,氣余如,利患

數年,遂成痼疾。岌岌訪睿H縲惺Q芻嘉逶呂矗悴桓吹靡棺惚蔗

避風。晝夜搞攏瞬桓吹貿酥鍆酰斕跚拙傘=裰梗ㄔ諦「蟆O

官微命,於天下至輕,在己不能不重。家世無年,亡高祖四十,曾祖三十三,亡

祖四十七,下官新歲便四十五。加以疾患如此,當複幾時?入年當申前請,以死

自固。願侍坐言次,賜垂接助”。三年,坐疾多免官。

大明元年,起為都官尚書。上時親覽朝政,慮權移臣下,以吏部尚書選舉所

由,欲輕其勢力。二年,詔吏部尚書依部分置,並詳省閑曹。又別詔大宰江夏王

義恭曰:“吏部尚書由來與錄共選,良以一人之識,不辨洽通,兼與奪威權,不

宜專一故也。”於是置吏部尚書二人,省五兵尚書。莊及度支尚書顧凱之並補選

職。遷左衛將軍,加給事中。時河南獻舞馬,詔群臣為賦,莊所上甚美。又使莊

作《舞馬歌》,令樂府歌之。五年,又為侍中,領前軍將軍。時孝武出行夜還,

敕開門。莊居守,以啟信或虛,須墨詔乃開。上後因宴從容曰:“卿欲效郅君章

邪?”對曰:“臣聞L巡有度,郊祀有節,盤於遊田,著之前誡。陛下今蒙犯塵

露,晨往宵還,容致不逞之徒,妄生矯詐,臣是以伏須神筆。”六年,又為吏部

尚書,領國子博士。坐選公車令張奇免官,事在《顏師伯傳》。後除吳郡太守。

前廢帝即位,以為金紫光祿大夫。初,孝武寵姬殷貴妃薨,莊為誄,言“讚

軌堯門”,引漢昭帝母趙婕妤堯母門事,廢帝在東宮銜之。至是遣人詰莊曰:

“卿昔作《殷貴妃誄》,知有東宮不?”將誅之。孫奉伯說帝曰:“死是人之所

同,政複一往之苦,不足為困。莊少長富貴,且系之尚方,使知天下苦劇,然後

殺之未晚。”帝曰:“卿言有理。”系於左尚方。明帝定亂得出,使為赦詔。莊

夜出署門,方坐命酒,酌之已微醉,傳詔立待詔成,其文甚工。後為尋陽王師,

加中書令、散騎常侍。尋加金紫光祿大夫,給親信二十人。卒,贈右光祿大夫,

諡憲子。所著文章四百余首行於世。五子:r、F、顥、從、䴙,世謂莊名子以

風月景山水。

r位晉平太守,女為順帝皇后,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F,字敬衝,幼聰慧。莊器之,常置左右。十歲能屬文。莊遊土山,使F命

篇,攬筆便就。琅邪王景文謂莊曰:F“賢子足稱神童,複為後來特達。”莊撫

F背曰:“真吾家千金。”宋孝武帝遊姑孰,敕莊攜F從駕。詔為《洞井讚》,

於坐奏之。帝曰:“雖小,奇童也。”

仕宋為衛將軍袁粲長史。粲性簡峻,時人方之李膺。F謁退,粲曰:“謝令

不死矣。”宋明帝嘗敕F與謝鳳子超宗從鳳莊門入。二人俱至,超宗曰:“君命

不可以不往。”乃趨而入。F曰:“君處臣以禮進退”。不入。時人兩稱之,以

比王尊、王陽。後為臨川內史,以賄見劾,袁粲寢其事。

齊高帝為驃騎將軍輔政,選F為長史。高帝方圖禪代,欲以F佐命,遷左長

史。每夕置酒,獨與F論魏、晉故事,言石苞不早勸晉文,死方慟哭,方之馮異,

非知機也。F曰:“昔魏臣有勸魏武即位帝,魏武曰:‘有用我者,其周文王乎。’

晉文世事魏氏,將必終身北面。假使魏早依唐、虞故事,亦當三讓彌高。”帝不

悅,更引王儉為左長史,以F為侍中,領秘書監。及齊受禪,F當日在直,百僚

陪位。侍中當解璽,F佯不知曰:“有何公事?”傳詔雲,“解璽授齊王”。F

曰:“齊自應有侍中。”乃引枕臥。傳詔懼,乃使稱疾,欲取兼人。F曰:“我

無疾,何所道。”遂朝服出東掖門,乃得車,仍還宅。是日,遂以王儉為侍中解

璽。即而武帝請誅F,高帝曰:“殺之則成其名,正應容之度外。”又以家貧乞

郡,辭旨抑揚,詔免官禁錮五年。

永明中,為義興太守,在郡不省雜事,悉付綱紀,曰:“吾不能作主者吏,

但能作太守耳。”歷都官尚書,中書令,侍中,領新安王師。求出,仍為吳興太

守。明帝謀入嗣位,引朝廷舊臣,F內圖止足,且實避事。弟䴙時為吏部尚書,

F至郡,致䴙數斛酒,遺書曰:“可力飲此,勿豫人事。”F居郡,每不理,常

務聚斂,眾頗譏之,亦不屑也。建武四年,征為侍中、中書令,不應。遣諸子還

都,獨與母留,築室郡之西郭。明帝詔加優禮,旌其素概,賜床帳褥席,奉以卿

祿。時國子祭酒廬江何胤亦抗表還會稽。永元中,詔征F、胤,並不屈。時東昏

皆命迫遣,會梁武帝起兵。及建鄴平,征F、胤,並補軍諮祭酒,皆不至。及即

位,詔征F為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胤散騎常侍、特進、右光祿大

夫,又並不屈。仍遣領軍司馬王果敦譬F,F謀於何胤,胤欲獨高其節,紿曰:

“興王之世,安可久處?”明年六月,F輕出,詣闕自陳。帝笑曰:“子陵遂能

屈志。”詔以為侍中、司徒、尚書令。F辭腳疾,不堪拜謁,乃角巾自輿詣雲龍

門謝。詔見於華林園,乘小車就席。明旦,乘輿出幸F宅,宴語盡歡。F固陳本

志,不許。又固請自還迎母,許之。臨發,輿駕臨幸,賦詩餞別,王人送迎相望

於道。到都,敕材官起府於舊宅。武帝臨軒,遣謁者於府拜授。詔停諸公事及朔

望朝謁。三年元會,詔F乘小輿升殿。F素憚煩,及居台鉉,兼掌內台,職事多

不覽,以此頗失眾望。其年母憂,尋有詔攝職如故。五年,改授中書監、司徒、

衛將軍,固讓不受。遣謁者敦授,留府門及暮,至於經春夏。八月,乃拜受焉。

是冬薨,車駕出臨哭,諡曰靖。孝武初,F為吳興,以雞卵賦人,收雞數千。及

遁節不全,為清談所少。著書及文章行於世。

子諼,位司徒右長史,坐殺牛廢黜。為東陽內史,及還,五官送錢一萬,止

留一百。答曰:“數多劉寵,更以為愧。”

次子M,不妄交接,門無雜賓。有時獨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風,對吾

飲者唯當明月。”位右光祿大夫。子哲,字穎豫,美風儀,舉止醞藉,襟情豁朗,

為士君子所重。仕梁至廣陵太守,侯景之亂,因寓居焉。仕陳歷吏部尚書,中書

令,侍中,司徒左長史。卒,諡康子。

顥,字仁悠,F弟也。少簡靜。宋末為豫章太守,至石頭,遂白服登烽火樓,

坐免官。詣齊高帝自佔謝,言辭清麗,容儀端雅,左右為之傾目,宥而不問。齊

永明初,高選文學,以顥為竟陵王友。歷吏部郎,有簡秀之目。卒於北中郎長史。

顥弟䴙,字儀潔。年七歲,王景文見而異之,言於宋孝武,召見於人眾中。

䴙舉止閑詳,應對合旨,帝悅,詔尚公主。景和敗,事寢。仆射褚彥回以女妻之,

厚為資送。性甚敏贍,嘗與劉悛飲,推讓久之,悛曰:“謝莊兒不可雲不能飲。”

淪曰:“苟得其人,自可流湎千日。”悛甚慚無言。

仕齊累遷中書侍郎。衛軍王儉引為長史,雅相禮遇。後拜吏部尚書。明帝廢

鬱林,領兵入殿,左右驚走報䴙。䴙與客圍棋,每下子輒雲“其當有意”,竟局

乃還齋臥,竟不問外事。明帝即位,䴙又屬疾,不知公事。蕭諶以兵臨起之,䴙

曰:“天下事,公卿處之足矣;且死者命也,何足以此懼人。”後宴會功臣上酒,

尚書令王晏等興席,䴙獨不起,曰:“陛下受命應天,王晏以為己力。”獻觴遂

不見報。上大笑解之。座罷,晏呼䴙共載,欲相撫悅,䴙又正色曰:“君巢窟在

何處?”晏初得班劍,䴙謂曰:“身家太傅,裁得六人,若何事頓得二十?”晏

甚憚之,謂江u曰:“彼上人者,難為訓對。”加領右軍將軍。兄F在吳興,論

啟公事稽晚,䴙輒代F為啟,上知非F手跡,被問見原。永泰元年,卒於太子詹

事,贈金紫光祿大夫,諡簡子。初,F為吳興,䴙於征虜渚送別,F指䴙口曰:

“此中唯宜飲酒。”䴙建武之朝,專以長酣為事,與劉、沈昭略交,飲各至數

鬥。齊武帝問王儉:“當今誰能為五言?”儉曰:“F得父膏腴,江淹有意。”

上起禪靈寺,敕䴙撰碑文。䴙子覽。

覽,字景滌,選尚齊錢唐公主,拜駙馬都尉。梁武平建鄴,朝士王亮、王瑩

等數人揖,自余皆拜,覽時年二十余,為太子舍人,亦長揖而已。意氣閑雅,視

瞻聰明,武帝目送良久,謂徐勉曰:“覺此生芳蘭竟體,想謝莊政當如此。”自

此仍被賞味。天監元年,為中書侍郎,掌吏部事,頃之即真。嘗侍坐,受敕與侍

中王┪鷦湮納豕ぃ聳怪刈鰨春現肌5鄞褪疲骸八募群蠼

二少實名家,豈伊爾棟隆,信乃俱國華。”為侍中,頗樂酒,因宴席與散騎常侍

蕭琛辭相詆毀,為有司所奏。武帝以覽年少不直,出為中權長史。後拜吏部尚書,

出為吳興太守。中書舍人黃睦之家居烏程,子弟專橫,前太守皆折節事之。覽未

到郡,睦之子弟迎覽,覽逐去其船,杖吏為通者,自是睦之家杜門不出。郡境多

劫,為東道患,覽下車肅然。初,齊明帝及覽父䴙、東海徐孝嗣並為吳興,號為

名守,覽皆過之。覽昔在新安,頗聚斂,至是遂稱廉潔,時人方之王述。卒於官,

贈中書令。

覽弟舉,字言揚,幼好學,與覽齊名。年十四,嘗贈沈約詩,為約所賞。弱

冠丁父憂,幾致毀滅。服闋,為太常博士,與兄覽俱預元會。江淹一見,並相欽

挹曰:“所謂‘馭二龍於長途’者也。”為太子家令,掌管記,深為昭明太子賞

接。秘書監任P出為新安郡,別舉詩雲:“詎念耋嗟人,方深老夫托。”其屬意

如此。梁武嘗訪舉於覽,覽曰:“識藝過臣甚遠,唯飲酒不及於臣。”帝大悅。

尋除安成郡守,母往於郡喪,辭不赴。歷位左戶尚書,遷掌吏部尚書。舉祖莊、

父䴙、兄覽並經此職,前代少比。

舉尤長玄理及釋氏義,為晉陵郡時,常與義學僧遞講經論,征士何胤自虎丘

山出赴之,其盛如此。先是北度人盧廣有儒術,為國子博士,於學發講,仆射徐

勉以下畢至。舉造坐屢折廣,辭理遒邁。廣深歎服,仍以所執麈尾、斑竹杖、滑

石書格薦之,以況重席焉。加侍中,遷尚書右仆射。大同三年,出為吳郡太守。

先是何敬容居郡有美績,世稱為“何吳郡”。及舉為政,聲跡略相比。曾要何征

君講《中論》,何難以巾褐入南門,乃從東锝V率矗痘⑶鶘礁場罰

題於寺。

入為侍中、太子詹事、翊左將軍。舉父䴙齊時終此官,累表乞改,敕不許。

後遷尚書仆射,侍中、將軍如故。舉雖屢居端揆,未嘗肯預時政,保身固寵,不

能有所發明。因疾陳解,敕輒賜假,並敕處方,加給上藥,其恩遇如此。侯景來

降,帝詢訪朝臣,舉及朝士皆請拒之。帝從朱異言納之,以為景能立功趙、魏。

舉等不敢複言。太清二年,遷尚書令,卒於內台。上曰:“舉非止歷官已多,亦

人倫儀表,久著公望,悵恨未授之。可贈侍中、中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舉宅內山齋舍以為寺,泉石之美,殆若自然。臨川、始興諸王常所遊踐。邵

陵王綸於婁湖立園廣䜩,酒後好聚眾賓冠,手自裂破,投之唾壺,皆莫敢言。

舉嘗預宴,王欲取舉幘。舉正色曰:“裂冠毀冕,下官弗敢聞命。”拂衣而退。

王屢召不返,甚有慚色。舉托情玄勝,尤長佛理,注《淨名經》,常自講說。有

文集二十卷。子嘏。

嘏,字含茂,風神清雅,頗善屬文。仕梁為太子中庶子,建安太守。侯景之

亂,之廣州依蕭勃。勃敗,在周迪門。後依陳寶應,寶應平,方詣闕。歷侍中,

中書令,都官尚書。卒,諡曰光子。有文集行於世。子儼位侍中、禦史中丞、太

常卿;莆簧惺櫧蛻洹

舉兄子僑,字國美。父玄大,仕梁侍中。僑素貴,嘗一朝無食,其子啟欲以

班史質錢,答曰:“寧餓死,豈可以此充食乎?”太清元年卒、集十卷。長子t。

僑弟劄,字世高,亦博涉文史,位湘東王諮議,先僑卒。

論曰:《易》雲:“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弘微立履所蹈,人倫播美,其

世濟不隕,蓋有馮焉。敬衝出入三代,驟經遷革,遁俗之志,無聞貞固之道,居

官之方,未免貨財之累。因傴成敬,偃仰當年。古人雲:處士全盜虛聲,斯之謂

矣。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