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香奩琳琅》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伸手不打笑臉人,這個明妝知道,所以即便十分反感易家人提及她的婚事,也還是客氣地將人引進了花廳。

  “還下著雪呢,難為姑母趕了來。”明妝比手請她坐,一面吩咐煎雪,“泡上好的茶來,款待姑母。”

  煎雪會意了,領命退下去,商媽媽殷勤地將溫爐往前挪了挪,笑道:“大娘子為著咱們小娘子的事,頂風冒雪趕到這裡,快暖和暖和。”一面接過女使手裡的鬥篷,掛在了一旁的架子上。

  易大娘子慣會虛與委蛇,笑著和商媽媽打招呼:“長遠不見商媽媽,近來好啊?”

  商媽媽說是,“一應都好,只要我們小娘子平平安安的,我還求什麽呢!”

  大家客套了一番,待煎雪奉上茶來,易大娘子潤了潤喉,方說起了今日的開場白。

  “我前日回宜男橋巷去,聽了老太太的話,說實在的,也覺得老太太做得大為不妥。手心手背都是肉,孫子是骨肉,孫女就不是骨肉嗎?要我說,你爹娘不在了,更應當萬般愛惜你才對,反倒提什麽命繼子的事,難怪要惹得你哭。”說著憐愛地打量了明妝一眼,“好孩子,姑母知道你不容易,祖母上了年紀,倘或有什麽不足的地方,你千萬要擔待才好,不與她計較,是你做孫女的道理。我呢,原該時時關心你才對,可家裡事忙,你二表兄今年方入仕,雖是個七品的小吏,但好歹成器了,比起老宅那兩三個,總還強些。”

  明妝很驚訝,“哎呀”了聲,“二表兄做官了嗎?我一向不大出門,到現在才聽說,還沒向姑母道喜呢。”

  易大娘子笑著應承了,又道:“你大表嫂今冬剛生了個兒子,我又要張羅庶出那兩個丫頭的婚事,真真忙得腳不沾地,因此沒常來看你,你可不要怨怪姑母。”

  易大娘子聽罷,顯然早就準備好了說辭,“這話是沒錯,可此一時彼一時,郡公和夫人都不在了,若想找個門第 般配的,人家貪圖你什麽,連個幫襯都沒有,勢必要多加權衡。照我的意思,寧肯低嫁,也不要高攀,免得將來妯娌姑嫂之間比較,反倒落了下乘。俗話說寧做雞頭不做牛後,等日後般般自己過日子了,慢慢就明白了。”

  這話就很有意思了,明妝其實是不怕得罪這些易家人的,笑著說:“靠親戚都是虛的,靠自己才是實打實。這世上可沒有幾個像姑母這樣熱心的好親戚,大多人家至親都靠不上呢,還能指望姻親?”

  商媽媽道:“大娘子瞧,我們娘子出身不低,父親封了郡公,母親也是誥命的夫人。郡公幾品?知州又是幾品?這上下差了那麽多,我們小娘子嫁入那樣的門第 ,豈不是委屈了小娘子嗎。”

  易大娘子有些不耐煩了,一個乳媼總是插嘴,鬧得她很沒趣。

  “怎麽不合適了?哪裡不合適?”

  易大娘子點了點頭,終於言歸正傳,往前挪了挪身子道:“般般,我上回赴都轉運使家的宴,遇上都漕夫人閑話家常,說她家的侄子正打算說親事,問我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我一下就想到你了。後來問了都漕夫人,那公子家什麽境況,都漕夫人說她胞兄如今在幽州任知州,上州知州正六品的官,家下四郎在京畿任主簿,雖只是個九品,但勝在年輕,過年才二十一,往後前途不可限量。我想著,這樣門第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尚不至於慢待了你。照著都漕家的家風,可想而知知州府上也錯不到哪裡去的……”說了半日見明妝沒什麽表示,不由頓下來,遲疑地問,“般般,你覺得如何?”

  小娘子不好意思一口回絕,自己作為乳母就得過問。商媽媽堆著笑道:“大娘子,我瞧這門婚事……像是不大合適。”

  明妝訕笑一下道:“我還未想過定親的事呢。”

  明妝說哪能呢,“姑母掌家,家大業大人口又多,我知道姑母忙。”

  商媽媽還是搖頭,“當初我們主母離世之前,托付我好生照看小娘子,婚姻大事不是兒戲,還是要多加斟酌的好。兩家門第 過於懸殊,我們小娘子到了人家門頭裡,怕是過不慣。”

  易大娘子納罕地“嗯”了聲,微揚的聲調,仿佛她們有些不知斤兩。

  她巧舌如簧,簡直不像至親,像個媒婆。商媽媽先前還盼望易家能有個上道的,不存著算計小娘子的心,可是如今看來天下烏鴉一般黑,挨踢的老窯燒不出好磚頭來。

  可老太太糊塗,把關系弄僵了,這下鬧得不好收場,她如今也帶著防備,愈發不好說話了。

  她轉頭又對明妝道:“小家子有小家子的足意,大家子有大家子的艱難。退一萬步,就算知州府門第 不高,有都漕這樣的親戚,還怕將來都漕不提拔侄兒?”

  也難怪,她就說老太太此舉操之過急了,這孩子是個屬狗的,你要硬奪她的家財,她勢必緊咬不肯松口。只有好生哄騙著,好吃好喝地養著,將來風光給她準備一套嫁妝,再讓她將易園和產業留下,家裡人幫著照看,哪怕每年給她幾分進項,經手的人從裡頭撈點油水,也夠吃上好幾年的了。

  想了想,易大娘子道:“這個不必擔心,都漕夫人是出了名的顧娘家,都漕又都聽她的,提攜一個侄子不在話下。況且她家四郎自己又有出息,弱冠就中了進士,暫時官職低微,日後大有升官的機會。”

  易大娘子嗐了聲,“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爹娘雖不在了,總還有家中長輩操心你的婚事。想當初,我與你爹爹兄妹感情最好,你於姑母來說,如自己的孩子一般,我怎麽能不事事想著你。”

  易大娘子被她說得有些訕訕,知道這是明裡暗裡地譏諷大宅裡那些人。

  “那照這麽說,我們小娘子堂堂的郡公獨女,應當陪著一個九品小吏一步一叩頭地往上爬嗎?”商媽媽乾笑道,“大娘子家二公子還是個七品呢,那位竟是連七品都巴結不上,想是殿試排名到了末梢,別不是靠著都漕才當上主簿的吧!”

  易大娘子被商媽媽回得沒話說,半晌蹙眉道:“大可不必這樣貶低人家,我給自己的侄女說媒,難道會找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人嗎。”說著忿然調開了視線,好言好語勸明妝,“覓一門合適的親事不容易,自己可要好生把握,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明妝果真仔細思忖了下,那愁腸百結全都掛在了臉上,“要是答應了這門親事,是不是要嫁到幽州去呀?”
    易大娘子說當然,“過了門在公婆膝下伺候,是做兒媳的本分。”

  “這就是說,我得離開上京,去人家家裡做牛做馬侍奉公婆?姑母,我一向嬌生慣養,您不是不知道,萬一到人家衝撞了公婆,那豈不是丟易家的臉嗎。”

  這點卻是不用擔心,易大娘子笑著說:“誰也不是天生會做人媳婦的,過了門慢慢學就是了。”

  明妝那雙大眼睛又四下望了望,“那我這園子怎麽辦?總不好變賣了,帶到婆家去吧!”

  這就觸及根本的利益了,易大娘子做出苦惱的表情來,追憶故人般打量這一磚一柱,歎息道:“這是你爹娘當年籌建的,都是你爹娘的心血,哪裡舍得變賣!有它在,你是有根的姑娘,沒了它,將來回娘家都沒個落腳的地方,於你也無益。我想著,還是商量出個折中的辦法來吧,一則不耽誤你的姻緣,二則也留下這園子……或者找族長來做個見證,將這產業托付給家中信得過的人,每年田莊上的營利仍舊歸你,總之保留這個園子,不讓它荒廢了才是正經。”

  所以兜兜轉轉,最終的目的還是將園子收歸易家人手裡。

  明妝笑了笑,“姑母,你也說這宅子是我爹娘的心血,既是心血,我怎麽舍得交給旁人打理呢。”

  易大娘子道:“我也明白你舍不得,可你是個姑娘,將來終究要出閣的呀,總不會打算找個郎子入贅吧!”

  明妝就等著她這句話,那眸子驟然一亮,撫掌道:“姑母真是提醒我了,那就找個願意入贅的郎子,同我一起經營家業吧。”

  這下打了易大娘子一個措手不及,她訝然道:“你可想明白了,世上哪裡來有出息的郎子,願意入贅女家的。你可知道那些贅婿都是什麽人?或是家裡窮得叮當響,或是考取功名不成遠走他鄉、或是家中父母雙亡,兄嫂難容的……這麽算來,還不及我先前說的知州家呢。”

  可明妝說不要緊,笑嘻嘻道:“兩個苦人兒正好作伴,贅婿不敢生事端,也不敢納妾,不是挺好的嗎。”

  “好什麽!”易大娘子真有些生氣了,她費了半天口舌,到臨了終於看明白了,自己是被這丫頭給耍了,她壓根兒沒有好好考慮她說的那些話。

  明妝見易大娘子惱火,癟了癟嘴,委屈道:“姑母怎麽了?生氣了嗎?”

  易大娘子看她那模樣,又是有火發不出來,氣哼哼道:“姑母和你說正經的,你盡和姑母打馬虎眼,難道不知道姑母都是為你好嗎?你十二歲沒了爹娘,這些年不孤苦嗎?早些尋個好人家,把公婆當爹娘一樣孝敬,人家自然也實心待你,拿你當親骨肉疼愛。可如今你說的是什麽?還要再找個苦人兒,是嫌自己不夠苦,要苦上加苦?不是我說,一個女孩兒,掉進錢眼兒裡可不成,錢財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女孩子最要緊是找個好歸宿,將來夫婦和諧,生兒育女,那才是你的根本,風吹不跑,雷打不掉,你可明白姑母的意思?”

  這樣長篇大論一番訓斥,明妝徹底不表態了,臉上浮起了淡漠的神色,隻道:“姑母吃茶吧,茶要涼了。”

  易大娘子心裡也不舒坦,和個不明事理的小孩子掰扯了半日,確實口乾舌燥。

  低頭喝了口茶,這口感倒是很好,翻湧的乳霧裡,隱約還砸得出茉莉的清香。

  商媽媽適時插了一句嘴,“大娘子消消氣,再給大娘子添一盞吧!這是翼國公今日親自送來的小鳳團,我們娘子還沒舍得喝呢。這不,看姑母來了,才叫點了上好的茶來,先讓姑母嘗嘗。”

  易大娘子愣了下,“翼國公?五皇子?”

  “是啊。”商媽媽笑著說,“我們小娘子昨日不是隨湯家小娘子去了梅園嗎,可巧遇見了翼國公,今日翼國公就送了茶葉來,還邀我們小娘子除夕一同賞燈呢。”

  如此一來,易大娘子算是碰了一鼻子灰,“竟有這種事嗎?”愣過之後方回過神來,拍膝道,“般般這孩子,這樣要緊的事怎麽不同姑母說!倘或真是翼國公……那區區的知州府果真是不值一提了,如此甚好!”尷尬地笑著,“甚好、甚好……”

  明妝放下了茶盞,繼續裝模作樣,扭捏道:“我同翼國公又不熟,不知道他為什麽要送茶葉來,也不知道他為什麽要邀我去賞燈,姑母知道嗎?”

  易大娘子心道這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嘛,如今的孩子心思真深,自己居然要趕不上趟了。

  “想是……想是對你有些意思吧,否則一位國公,做什麽巴巴兒登你的門。”此行的媒,算是做了個滿砸,易大娘子也有些待不下去了,又寒暄了幾句,便從易園辭了出來。

  熱鬧街上,一輛馬車還在候著,齊大娘子的脖子伸得老長,看見人來了,忙騰出了地方。

  “快快,上來。”齊大娘子邊打簾,邊去拽小姑,“怎麽樣?談得如何了?”

  易大娘子看了她一眼,“別提了,沒意思得緊。”一面說一面掖了掖鼻子,“走吧,路上再說。”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