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這土地裡[1950]》第二十一章 國營運輸站(三)
  第二十一章 國營運輸站(三)
  平城裡的運輸風波對雨蘭鎮這個偏遠小鎮影響幾乎為零。

  平城的運輸風波主要是針對公路, 他們的交通工具是汽車,貨車,雨蘭鎮沒有公路, 運輸靠的是人力畜力, 這是兩個不相乾的方向, 這一次的石油封鎖同樣也影響不到雨蘭鎮,於是雨蘭鎮依舊專心準備著這一次的城鄉交流大會。

  “咱們雨蘭鎮本來就偏遠, 鄉親們對於能不能真的做到城鄉交流肯定會有一定的顧慮, 大家去宣傳的時候, 如果沒有得到支持也不要喪氣,要認真的給鄉親們解釋。”

  這一次城鄉交流大會的負責人來,讓他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因為過去的日子裡, 沒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咱們這麽多年的歷史,還沒有人能夠真正打破城鄉壁壘。”

  胡寡婦在下面聽著, 她想起了過去的歲月,那個時候就真的應了那句話“天高皇帝遠”。

  胡寡婦仔細回憶了一下, 試圖想回憶一下那個時候有沒有什麽政策。

  結果一片空白,還真的是什麽都想不起來,那個時候, 她們不在乎朝廷上是誰, 朝廷也不在乎她們在哪兒吃苦受罪。

  “咱們有很多同胞的思想還是停留在舊社會, 覺得主要任務是搞好農業生產,這種大會跟他們沒有關系, 還會耽擱生產。”主任覺得這種情況是有的。

  如果是以前, 胡寡婦可能也會這樣想, 現在有田了, 安心種田種地就很好了,現在看到的更多了,知道的更多了,也有了更多的想法。

  主任接著說道:“你們出去宣傳的時候一定要說清楚,這一次的城鄉交流大會不只是對城市好的市場經濟好,也是對我們農村好,尤其是建立起了這種物資交流的渠道之後,農村經濟才有可能發展起來。”

  “應該不多。”主任心說,畢竟是第一次,而且他們又沒有辦法直接購買,還需要先送出去賣了才有錢,自然就不多了。

  她們去收土特產,但糧倉拿不出錢,於是就只能是走登記路線,先登記,運出去賣了,然後再回來把錢給人。

  李振花和胡寡婦心裡對於這一次的土特產也大概有個預算。

  香金鎮以後才有公路。

  這又是一次全員上山下鄉的動員行動。

  “平城來了電報,說是城南中心成立了運輸站,到時候你們只需要把土特產運到香金鎮,運輸站的汽車隊會到香金鎮來接。”

  收土特產
  棉花。

  主任其實沒有報太大的希望。

  “棉花芝麻花生,桐油,反正能夠賣錢的都可以。”李振花道。

  鹹魚。

  眾人宣傳了兩天,然後就把糧店旁邊的倉庫改造了一下,搬了兩個大桌子過來,又在前面豎了一個大大的牌子。

  “李振花同志是讀書人,有文化,能登記能算帳。”

  “你們兩個肯定沒問題。”

  主任當初開完會,立馬把兩個人搭配好了。

  另一邊,主任正在跟運輸隊商量如何把這一次收到的土特產送去城裡。

  主任有些奇怪:“怎麽了?”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該怎麽參與進去。

  大家都在記這些要點。

  等到他們走了,北亞村村長叫來了眾人,說了這個交流大會的事情。

  一方面是因為這是第1次的物資交流,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實際的好處擺在大家面前,更多的是來自於未來的好處。

  另一方面是主任並不是本地人,對於本地的經濟作物土特產情況著實不太了解。

  蠶絲。

  “主任,你出來看看!”

  李振華和胡寡婦就坐在大桌子後面。

  她們兩便是這一次收購土特產的負責人。

  村長也知道城裡的情況不是很好,說道:“這一次城鄉交流大會需要棉花,花生,芝麻這些經濟作物,你們家裡如果有的就送到糧倉去。”

  主任剛說完,就聽到李振花的聲音——

  黃春花問道:“這一次土特產多嗎?”

  “唐麗娟同志懂土特產,看得出來各種特產的質量品質。”

  “我聽我姐說,現在西方在封鎖經濟,城裡那邊難得很。”黃春花的妹妹開口說道。

  和以前開大會不一樣,這一次大家都很安靜。

  北亞村村長一聽說這些,忍不住歎了一口氣:“我們村都沒有這些經濟作物。”

  “你們要讓鄉親們明白在主要農作物之外也要去種植經濟作物提高經濟收益,要讓她們明白這種物資交流在國家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當然,這一次的打稻機就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只有開始帶動農村經濟往前走,農村才能更大程度地吃到工業化的甜頭。”

  胡寡婦和李振花這種活動永遠都是一組,他們是一個村一個村的,先跟村長宣傳,由村長下去給其他人宣傳。

  “我跟大家說說。”

  葛根粉。

  “如果農村經濟發展不起來 ,那我們和舊社會有什麽區別?”

  “可不是啊,還不允許我們國家買他們的石油了。”

  胡寡婦坐在大桌子後面,眼睛看著外面,等人來。

  桐油。

  “現在國家正是困難的時候,也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大家要積極參與這一次的城鄉大會。”

  李振花有些高興地說道:“來登記特產的人很多,外面排著隊呢。”

  “這不是好事嗎?”

  主任走了過去,就看到了挑著東西提著東西排著隊過來的人們。

  主任稍微看了一下。

  他們挑著的東西裡面有棉花,有花生,有綠豆,還有一些挑著的是桐子。

  可是更多的是玉米,紅薯,土豆……

  主任愣了一下。

  其實玉米紅薯土豆這些是不收的。

  主任想要上前說明這個事情。

  他走到前面的時候,正好就有人挑著兩袋子玉米到了胡寡婦和李振花面前。

  李振花說道:“大叔,對不起,這個玉米……”

  她話還沒說完,對方爽朗一笑:“你這個閨女,說啥對不起。這不是我們村也沒那個什麽經……就是花生那些東西,我們村沒有種……”

  後面的女兒補充了一句:“爸,那叫經濟作物。”

  “對,經濟作物,我們村沒有經濟作物,但是我們村的人一商量,國家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也不能不能什麽都不做,今年玉米紅薯收成很好,大家想著這個玉米紅薯也應該有用,你們不用拿去賣,肯定也賣不了什麽錢。”他好像也不知道該怎麽表達自己的一番心意,摸了摸腦袋,道:“反正你們就收著吧,不用賣的,我們也幫不了國家什麽,就只有這些了。”

  後面的鄉親們明顯是一個村的,也跟著一起補充道——
    “是啊是啊。”

  “這些不需要你們去賣。”

  “我們明年再做那個經濟作物。”

  李振花這下子聽懂了。

  他們去宣傳的時候一直都在說這一次城鄉大會是在支持國家,對國家非常重要,希望大家一定要參與進來。

  大家都聽進心裡了,可是又愁家裡沒有國家需要的經濟作物,於是就把家裡剛收回來的紅薯土豆送了過來。

  雨蘭鎮本來就不是經濟作物多的地方,更何況大家也是剛有田地,有錢有地了,當然是去種谷子玉米紅薯這些農作物。

  李振花愣住了,後面聽到了這些話的主任同樣愣住了。

  主任站在原地,想起了自己讓大家宣傳的口號。

  他之前擔心土特產太少,所以不斷地跟大家強調這一次交流大會的意義,讓大家明白這一次交流大會對國家很重要,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支持。

  當時是因為擔心土特產太少了,畢竟這裡實在是太偏遠了,以前也從來沒有這樣先收了土特產再出去賣的情況。

  他們去宣傳的時候,鄉親們愁眉苦臉,他們還以為是不願意,沒有想到他們是在愁找不到國家需要的土特產。

  交公糧也好,支持土特產也好,主任意識到,好像只要是國家需要,他們立馬就響應了。

  他們看到李振花沒說話,說道:“我們肯定不會再挑回去了。”

  李振花從來沒有遇到過現在這種情況,她求助地看向了主任。

  主任道:“都收下來,記錄好名字和數量。”

  主任看著人群,隻覺得來的人確實非常多。

  他回過頭,對黃春花說道:“這一次我們糧倉也會出人幫你們一起運輸。”

  鄉親們天不亮就挑著東西,從山裡出來來到了糧倉這裡,心裡想的不就是響應國家嗎?

  怎麽也不可能讓她們再把東西給挑回去了。

  主任心裡思索著,不僅僅是要一起運輸出去,到時候得找一點人,在大會上幫忙賣,一定要把東西賣出去。

  晚上大家一起在整理這些送過來的特產。

  真正需要的經濟作物非常的少。

  棉花,綠豆,花生這些加起來也才五百多斤。

  可是玉米,紅薯,土豆這些有十幾萬斤,紅薯土豆都洗得乾乾淨淨,可以看出來大家對這一次城鄉交流大會的重視程度。

  黃春花一邊登記,一邊琢磨怎麽跟隊長說。

  運輸隊正在運輸糧食出去,黃春花是留守人員,負責這一次的土特產運輸工作。

  隊長走的時候,隊長還在跟她說,這是你第1次單獨活動,一定要看緊,別讓糧倉主任他們接一下比較難運輸的東西。

  當時黃春花還在想,土特產裡面能有什麽比較難運輸的?
  於是,她自信地說道:“放心吧,我妥妥的能處理好。”

  現在,這一大屋子的土特產,各類各樣的,就不說放在後院裡的那兩隻活雞了。

  黃春花走到了角落裡,看著排列整齊的幾大籃子雞蛋。

  雞蛋啊!這是雞蛋啊!
  不對,其中還有一些鵝蛋和鴨蛋。

  一千多個蛋。

  “主任,隊長回來以後要知道我們運輸隊要運輸雞蛋,你信不信他能撞死在雞蛋上?”

  主任胡寡婦還有李振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理虧。

  李振花道:“這樣吧,明天你去跟她們說那個雞蛋我們不收。”

  黃春花想起了那個送50個雞蛋的阿婆,對方說話都說不清楚,來來回回都是說國家需要這個。

  黃春花歎了一口氣,道:“那我選擇看我們隊長撞死在這個雞蛋上面。”

  算了,辦法總比困難多,怎麽都得想個辦法把這些蛋給運出去。

  黃春花又想到蛋不容易運輸,而鄉親們就是帶著這些蛋,從各個村莊趕來,想來也是小心翼翼地送了過來。

  她們必須得想個辦法把這些雞蛋送出去。

  當天晚上糧倉眾人加班加點地開大會,主題就是怎麽處理這一次土特產問題……

  “玉米的話,問題應該不大,到時候咱們聯系酒精廠,酒精廠肯定是願意收的。”李振花說道。

  有人問道:“酒精廠收紅薯嗎?”

  “紅薯可以磨成紅薯粉。”胡寡婦說道:“城裡有沒有地方會賣紅薯粉?如果有的話,那他們肯定就需要紅薯了。”

  今年紅薯收成很好,鄉親們都是挑的個頭大的送來。

  “到時候問問。”主任說道:“不管怎樣,反正想盡各種辦法,咱們一定要把這些東西都賣出去。”

  主任一邊說著,一邊把收到的東西都羅列了出來,讓大家先想辦法到時候怎麽處理,多想幾個辦法,因為到城裡的時候時間比較緊。

  而這個時候,黃春花蹲在雞蛋面前,回過頭:“真的只有我一個人關心怎麽把雞蛋運輸出去嗎?”

  “就算咱們這邊能夠運到香金鎮,到時候是運輸站的同志來接。運輸站的同志之前就給我拿了一個單子。”

  黃春花突然想起了這個事情,看向了李振花。

  當是她拿到這個單子以後,自己又大字不識一個,更加不可能填單子,於是就把單子給了李振花。

  李振花從桌子上的那一大列單子中抽出了運輸站送來的單子。

  這是一個預定單子,要求填好貨物的體積重量種類。

  主任聽了,道:“這個沒問題。”

  李振花:“不接受易碎品。”

  眾人:“……”

  黃春花歎了一口氣,說道:“有沒有可能在他們心目中雞蛋不算易碎品?”

  李振花:“為了讓我們知道在他們心目中什麽東西算易碎品,下面還有一行字解釋這個問題,例如:雞蛋。”

  精準打擊。

  “沒事,不要急,咱們都還沒有想好怎麽從這裡運到香金鎮去,要是咱們能把這1000多個雞蛋運到香金鎮,汽車隊真的不接的話也沒關系,咱們自己運進城裡。”主任說道。

  黃春花:“所以我們怎麽把雞蛋運到香金鎮去?”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