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這土地裡[1950]》第六章 老板卷錢跑了(下)
  第六章 老板卷錢跑了(下)

  大雨造成了交通堵塞,糧食運不進來,城裡開始人心惶惶。

  這樣的人心惶惶正是一部分人渴望看到的。

  西街米行二樓,幾個米行老板坐成了一圈。

  “今天叫大家來,是有好事,我是個實在人,有錢大家一起賺。”米行張老板把電報拿了出來:“現在上海糧食價格已經翻到這個數了。”

  他伸出手,比了一個六。

  旁邊的老板不以為然,道:“張兄,就六倍就把你高興成這個樣子了?平城再過幾天,也能到這個價格。”

  六倍而已,也值得如此大驚小怪

  “不是六倍,是六十倍。”張老板說道。

  這話一出,在場的人都驚呆了。

  “這兩天糧點不是一直在說運輸隊要來了嗎,從良平那邊走。”也有人還保持著理智。

  “各位也早點回家吧。”他還是提醒道。

  眾人見他這樣,心裡呸了一聲,覺得他肯定是想要自己送糧食出去。

  這樣的流言一出來,隨之而來的是更加猖狂的糧食漲價,城裡的酒精廠,織布廠,釀酒廠都停工了。

  “雨太大了,糧食運不進來,現在全部都爛在城外了。”

  李老板臉上笑容不減:“情況不一樣,那個時候都是逃難的,走狗兒山可能會死,不走,被日本鬼子抓住了,那可就是生不如死了,現在還沒有到這個地步。”

  “張老板說得也對。”李老板樂呵呵地說道,他那張臉上看不出他心裡在想什麽,“只是我這個年紀,經歷的事情太多了,現在這個情況,我隻想求個溫飽就行。”

  張老板淡淡道:“沒用,上海的糧商們已經放話了,政府放多少糧食出來,他們就能收多少糧食,他們可不是說說而已,他們有這個實力,到時候,上海糧食的價格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張老板的意圖很直接,然而李老板始終沒有開口說話。

  振興機械廠自然也沒有人來了,他們鬧了兩天,最後確定剩下的這個少東家什麽也拿不出來,最後只能砸了振興機械廠的招牌,憤憤離開了。

  “老李,你以前不是馬幫嗎?”

  眾人聽到這個話也反映了過來,現在大雨隔絕了平城,外界的糧食運不進來,同樣的,裡面的糧食也運不出去。

  李老板說完以後,站了起來,看向了外面的雨幕,道:“各位,我家裡還有人等我回去,先走一步。”

  年英不是沒有想過辦法,可是眼下這個大環境,工會,銀行都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解決城市的糧食問題更重要。

  “我不知道。”不只是她,城裡的人都陷入了恐慌,幾年前的饑荒的陰影又一次籠罩在城市上空。

  幾乎整個平城都默認,這個機械廠要倒閉了。

  “可不是,就算是雨停了,那些沒有爛的糧食估計也發霉爛了。”

  老李穿著灰撲撲的中山服,戴著一副眼鏡,不像是商人,反倒是讀書人模樣。

  李老板看著張老板:“張老板是聰明人,應當不會去冒著個險才對。”

  她自己也走投無路了。

  他說完,拿起了放在門口的雨傘,走到門口的時候停了下來,正好看到了牆上噴的宣傳語。

  既然糧食不能送去上海發財,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有了新的主意。

  “那就把平城的糧食價格再翻一番。”

  “李老板,這就是你想錯了,又不是讓你親自去,就算是中間冒點險,有一些糧食損失也沒事,那可是60倍,什麽樣的損失拿不回來?”張老板以為李老板所說的冒險是糧食損失。

  “別聽她們的,我有可靠消息,糧食全都爛在城外了,運輸隊也是人,他們都回家了,大家還是快去米行那裡搶一點糧食吧,去晚了估計就沒有了。”

  “這……老張,那你說這些沒用,糧食運不出去我們也只能望著。”

  他從其中一個馬幫那裡知道了一個事情,同樣是糧商的李老板解放前曾經是馬幫,日本鬼子來的時候,他帶著他的馬幫曾經在狗兒山上接應逃難的人。

  於是越來越多的流言吹進了平城的大街小巷,帶起了一陣陣恐慌。

  “你們知道的太少了,就算是這一次橋沒事也沒用,糧站早就沒有糧了,麵粉廠提前得到了消息了,要他們改變加工方式,製造九二米,八一面,以後我們再也買不到精白米,精白面了,現在形勢也是越來越難了,大家還是多去買一些米回來,現在貴是貴了一些,好歹還能買到。”

  芙蓉城機械廠的同學關切地問道:“那你們現在準備怎麽辦?”

  這天晚上,年英給芙蓉城的機械廠發了電報,她想把平安介紹給了他們,她現在留著平安,也是耽擱人家。

  他們敢這樣說也不是沒有原因,前幾年糧食全部卡在糧商手裡,糧價漲得飛快,一天一個價格,那個時候可真是大家的好日子。

  “不會吧,我也有小道消息,國外不賣糧食給我們,但是川糧已經在去往上海的路上,緊急調了幾千萬斤。”中間有人反應過來,說道。

  “怎麽可能,從那邊走,要翻過七八座山,狗兒山那邊那麽窄的山路,這麽大的雨,還要背糧食,能過來嗎?”

  “我表叔他們在上海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現在就看各位兄台有沒有想法了。”張老板看向了眾人,他的目光放在了角落裡的老李身上,“現在的唯一問題是咱們怎麽把糧食運出去。”

  ——與人民作對的人終將走向滅亡。

  李老板這才笑呵呵道:“我以前是馬幫沒錯,可這個天氣,我也沒辦法。”

  如果不是這個原因,他也不可能來找大家商量,他這段時間找遍了所有馬幫,果然沒有一個敢走狗兒山。

  “你們以前走過狗兒山運人運物,不比現在困難嗎?”張老板道。

  張老板自然是不會冒這個險的,他是老板,他是想讓下面的人去做。

  他停頓了一下,看了一下`身後這群人,他們臉上野心在滋長,沒有注意到現在已經不是前幾年了。

  她不知道該怎麽辦。

  此刻的大環境壓垮了她,她一個人站在機械廠外面的大街上,看著街上匆匆忙忙的人們,她開始思考,父親是不是猜到了此刻,所以提前跑了。

  頭頂出現了一把黑色的傘。

  年英轉過頭,平安斜背著挎包,舉著傘站在她身後,她依舊平靜溫和,開口道:“我有事想跟你商量。”

  “你說。”

  “東街米鋪李老板和一群能人志士在籌備廣播站,想要找你借兩台柴油發電機。”

  “現在?”年英有些不可思議。

  “對,現在。”平安看懂了她的疑惑,說道:“什麽都做不了的時候,就做一些正確的事情。”

  外面雨越下越大,根據氣象那邊的消息,接下來半個月都是雨天。

  年英不抱希望了,現在這個情況,城裡不亂起來就算是好事,工廠是沒有救了,那她乾脆也去做點準確的事情。

  “我也去幫忙吧,總比現在什麽都不做好。”

  “唐媽,聽她們說,城裡現在亂得很。”黃春花湊到了胡寡婦身邊,小聲說道。

  她之前都是叫胡寡婦胡嬸,到了這個運輸糧食的隊伍後,發現大家都是叫唐媽,她也跟著一起叫唐媽了。

  她們現在在同林鎮休息,同林鎮的同志們給她們端了熱水,又端了熱騰騰的蒸紅薯,自然也說了城裡現在的情況。

  胡寡婦這段時間聽國家政策聽得多了,她也懂了很多,說道:“等糧食進了城,糧食價格就會降下來,大家知道有糧食了,就不會慌了。”

  黃春花點了點頭,說道:“也是這個道理,吃飽了就不慌了。”

  她們說話的時候,同林鎮的同志們已經開始下一趟運輸了,她們排著隊,帶著這些從雨蘭鎮過來的糧食,送去下一個小鎮。

  在那裡,會有同志接過這個任務,再送去香金鎮。

  胡寡婦幾個人躺在那裡,一開始的汗流雨下,累了以後幾人坐在一邊,同林鎮的同志又給大家拿了一簸箕香噴噴的玉米饃過來。

  “這是鄉親們送來的,這個玉米還是咱們國家要推的新種玉米,那個棒子可大了。”

  黃春花看著她們,愣住了。

  等到大家走了,黃春花湊到了胡寡婦身邊,小聲說道:“她們怎麽還給我們拿吃的?”

  盡管她們搬運糧食……可……這些糧食都是送去城裡,也不是留在這裡,這些人跟她們無親無故的,怎麽還要送她們吃的?
  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情景。

  胡寡婦也不知道為什麽,她咬了一口熱騰騰的玉米饃,隻覺得心裡也跟著一起暖和了起來。

  “她們人好。”胡寡婦說道。

  現在好像所有人都不一樣了,他們剛進同林鎮的時候,也看到了一些鄉親們,他們的目光那樣的親切,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親人一般。

  “是啊,現在的人也是越來越好了,我們運東西的時候大家都不認識,可是一見面就覺得都是一家人,說不出來的親密。”

  胡寡婦知道,黃春花說的是這次運輸的事情,一路上大家相互照顧,生怕誰落了隊。

  “以往也是這麽累,可是今天真的不一樣。我從來沒有這麽累,還這麽開心過。”黃春花躺在稻草上,聽著外面的雨聲咬了一口玉米饃。

  胡寡婦點了點頭,她心裡也覺得說不出來的快活,她不明白這種感情是怎麽來的,可她隱隱約約的覺得,這種感情來源於李振花曾經說過的偉大的事業。

  黃春花完全閑不住,又湊了過來,小聲說道:“你看了她們這邊的玉米棒子沒?”

  她一邊說一邊比劃:“足足這麽大,說是什麽金皇后品種,是國家發下來的,在他們這裡試種,聽他們說明年就給我們鎮也發種子,他們今年收成的時候,收了好多玉米。”

  “我們明年肯定也能這樣,現在這個日子真的是越過越好了,以前想都不敢想這種好日子。”

  胡寡婦抬起頭,看著這個年輕姑娘,一瞬間這個姑娘在她眼裡好像換了一個人,以往大家都好像是埋著頭在做一些痛苦的事情,身體在顫唞,忍受著那種痛苦,每一刻都是難熬的,而此刻,她眼神那麽亮,整個人身上洋溢著是孩童才會有的那種幸福和快樂。

  這個樣子是多麽的熟悉。

  胡寡婦想起了曾經的曬谷壩,想起了那些知識青年,他們背著谷子彎著腰,他們看上去那麽高興。

  胡寡婦也說不清到底是為什麽,她握著黃春花的手,心裡有無數溫和的話想跟她說,卻不知道該從何說起,她只能像母親那樣溫和地說道:“玉米饃乾,你再喝點湯。”

  黃春花喝了一碗湯,外面似乎有什麽動靜。

  黃春花趕緊出去。

  原來是外面的曬谷壩有人在用推車推糧食,推車陷入泥坑裡了,怎麽都推不出來。

  黃春花挺起了胸膛,所有人都在認真的乾活,這種氣氛讓她豪氣衝天:“我來吧!”

  胡寡婦走出來的時候,黃春花正跟一群不認識的人嘿喲嘿喲的推推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黃春花這個年輕姑娘和她以前遇到的姑娘不一樣,和李振花不一樣,和她女兒也不一樣。

  她很喜歡這個年輕姑娘。

  城裡的情況越來越不樂觀了,各種牛鬼馬蛇都出來了,晚上甚至有特務□□/槍。

  李老板店裡的米已經清空了,他自己都沒有留下多少米。

  “謝謝你們的柴油發電機。”李老板對年英說道:“等到我們這邊辦起來,到時候給你們機械廠打廣告。”

  年英對於這個話沒有抱太大希望,而是道:“你們還需要人嗎?我們兩個人也想來幫忙。”

  “那敢情好,我們就是缺人。”李老板也知道機械廠的事情,又說道,“你們也別著急,我聽說城外的運輸隊已經在想辦法把糧食送進來了,等到糧食到了,你們機械廠的轉機也就到了。”

  城外,大家來來回回地搬運,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山。

  35萬斤糧食,包括了玉米,小麥,谷子。

  雨蘭鎮的眾人只靠人力,全部送到了同林鎮,接下來就靠同林鎮了。

  終於把所有的危險糧都送完了。

  胡寡婦和其他人一樣,累得癱在同林鎮的大廳裡,她的全身都在痛,可是不知道為什麽她的嘴角不住的上揚。

  “同志們辛苦了!”

  “大家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等一下,正好大家都在這裡,拍個照做紀念。”有個年輕姑娘走了進來,說道:“紀念大家完成了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

  胡寡婦看到了以後,本能地想要往後退把前面的位置讓出來給年輕人,在她看來,這種事情應該是她們年輕人的事情,卻立馬被人拉住了,被推到了前面。

  “唐媽別不好意思啊,拍個照。”

  大家站成了兩排,胡寡婦站在第一排人群中,左右都是年輕人,她也學著她們的樣子,露出了笑容。

  黃春花則是新奇地看著這一切,心裡湧上了一種驕傲的情緒。

  另一邊,同林鎮的負責人走了過來:“張霆同志,是這樣的,收到了上面的通知,我們需要幾個雨蘭鎮糧倉的同志去香金鎮做對接。”

  張霆是雨蘭鎮的主任。

  大家運了五天糧食,此刻腰酸背痛,但大家依舊在舉手:“我去。”

  “隻用去兩個人,我去,再選一個人就行。”主任說道:“肩膀受了傷,腳磨破皮的就不要去。”

  胡寡婦也舉了手:“我去吧。”

  “我女兒在城裡,我和大家一起去送糧食,也能去看看她。”胡寡婦補充道。

  黃春花立馬舉了手:“我也是。”

  主任:“已經有兩個人了,夠了,你這兩天也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我不需要休息,我男人以為我去香金鎮了,所以我一定要去見世面,要不然回去我男人又要笑話我。”

  “那你也去!”主任樂呵呵地說道,甚是好說話。

  香金鎮不愧是比較富有的小鎮,糧倉比他們的糧倉整整大了三倍。

  不僅如此,他們的糧倉裡面還有專門的運輸線,不用像他們那個小糧倉那樣全靠人工搬運。

  最後,胡寡婦和主任站在火力烘乾塔前,露出了羨慕的眼神。

  黃春花不太懂這些,可是她依舊非常興奮:“這裡比我們那裡好太多了,我看到了汽車了!也不知道那是怎麽做的,怎麽就自己就能跑了。”

  “要是我們也能有這個該多好。”主任說道。

  胡寡婦也點了點頭,她左右看了看:“也不知道這個是怎麽做的,咱們也建一個吧。”

  香金鎮的糧倉負責人正在監管烘乾塔裡面的情況,看到他們兩個人,不斷地誇道:“還好你們厲害,這些糧食再送來晚一點肯定都壞了,你們到這邊來簽個字。”

  於是主任帶著胡寡婦對雨蘭鎮送過來的糧食進行對接,從早上忙到了晚上,對接才完全結束。

  胡寡婦這才有時間詢問城裡的情況。

  “連接城裡的大橋被水衝垮了,現在工程隊正在搶修,大概要半個月才能修好。”對方回答道。

  “那城裡怎麽辦?”

  “現在準備從良平那邊走。”

  胡寡婦立馬說道:“我以前逃難的時候走過那條路,我能去嗎?”

  主任看向這個平時不多言不多語的寡婦,隻覺得對方真的是……出乎意料地勇猛!

  “女同志啊,你真是我們的好同志!”香金鎮來對接的人是個年輕姑娘,一聽這話立馬就握住了她的手:“我們現在熟悉路的人就是少。”

  胡寡婦被這樣亮晶晶的充滿希望的目光看著,整個人被燙到了一樣,身體的血液都在沸騰,一瞬間,她像是回到了年輕的時候,那個時候,她也曾經想過要乾點大事,後來,活著這一件事就耗光了所有的精力。.
  黃春花立馬也舉了手:“同志,我也去吧,我力氣大。”

  “我們求之不得,現在國家就是需要你們這樣的人才!”

  這一次,胡寡婦見到了更多的同志,有香金鎮的同志,也有良平那個方向的同志。

  因為各種原因,這一次來運輸糧食的有一大半女同志。

  大家並不熟悉對方,可是見面的時候,都覺得彼此非常親切。

  因為這一次的運輸任務路途遠,山路險,運輸負責人把大家分成了十人一組。

  “我們這一次的任務意義非常重大,平城的兄弟姐妹們正在等我們的糧食。”

  “我們國家有五千年的歷史,每一段輝煌都離不開我們農民的血淚,不管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我們農民一直被壓在最底層,我們有地很苦,大半都要給地主,還要忍受地主的欺壓,我們沒有地的時候就更苦了,可我們為什麽要過這樣的生活,我們哪一個不是天沒亮就到了地裡,天黑了才能回家,我們哪一個不是肩能扛手能提!那地裡長出來的莊稼沒有我們的汗水嗎?沒有人記得我們的功勞!”

  人群中,黃春花想起了自己在田裡的日子,在地裡的日子,被人瞧不起的日子。

  不需要交流,過去的日子如同陰雲一般籠罩在每一個人身上,大家都想起來過去的那些日子,她們不是木頭,她們也有自己的感情,可從小到大,她們的一切都被狠狠地踐踏著。

  她們不是沒有過痛苦,沒有過不平,只是周圍的一切把她們狠狠地壓製住了,她們在痛苦中熬過了活著的每一天。

  “可現在不一樣了,新中國成立了,跟歷史上所有的國家都不一樣,這個新國家是我們人民的國家,不再是皇帝的,不再是地主的,我們迎來了大解放,地主倒了,我們也有了田地,我們也能當家做主了!”

  胡寡婦想起了分田地的時候,她們知道女人也能分到地,所有人都在歡呼。

  “這一次的運輸糧食不僅僅是為了平城的同胞們,也是為了我們自己!我們要證明給所有人看,也要證明給自己看!我們不再是封建社會的奴隸,我們不再縮在角落裡無人看見我們的功勞,我們也要走上歷史的舞台,我們能夠跟上新時代的步伐,跟上新中國的步伐,我們也是新中國的主人,我們能夠在新中國需要我們的時候奉獻出我們的力量!”一個陌生的女人在進行運輸前的動員。

  人群中,胡寡婦聽著聽著,什麽東西在她的胸腔裡沸騰,翻滾,下一秒就要破土而出。

  “我們也是新中國的主人!”

  胡寡婦情不自禁跟著一起喊了出來。

  這聲音如此之大,她活了這麽久,從來沒有這麽大聲地表達過什麽。

  她喊出來以後,又回過神來,看到大家看過來的目光,來不及看那裡面有什麽,她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然而下一秒——

  “我們也是新中國的主人!”

  這一次,所有人跟著一起喊了出來。

  這句話如此有力量,當它從嘴裡衝出來那一瞬間,有某種東西,一直壓在她們身上的某種東西,仿佛一下子破碎了,所有人莫名的輕快了起來。

  一種快活的氛圍湧動在所有人之間。

  是啊!新中國成立了!鬼子倒了,地主也倒了!

  “我們也是新中國的主人!”

  這聲音越來越大,在大雨中匯聚成了一股力量,湧動在所有人的心中。

  新中國。

  在她們看來,這是多麽美的字眼!

  曾經,國家,主人等詞那麽大,和她們扯不上任何關系。

  而如今,黃春花站在人群中,她的周圍幾乎都是農民同志,和她差不多大的同志,一種強大的感情流轉在她們中間,靈魂中有一些死去的東西,仿佛又活了過來,正在跳躍歡呼。

  “我們也是新中國的主人!城鄉同胞團結起來共度難關!”

  這聲音越來越高,越來越大,仿佛要傳到那遙遠的縣城裡去,仿佛要讓所有人明白,她們終於走上了歷史的舞台。

  胡寡婦莫名地熱淚盈眶,這是一個全新的國家!這是她的國家,而這個國家需要她!

  她突然明白了,為什麽這段時間那麽累還那麽快樂。

  因為值得啊!和過去的一切都不一樣了!以前的苦是沒有希望的,沒有意義的,而現在,她做的一切能夠幫助這個國家有更好的未來,一切都是有意義有希望的。

  她突然明白了,原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那樣一種存在,能夠讓你在累得手指都動不了的時候,心裡依舊覺得快樂滿足。
    “走!我們去運糧食!”黃春花喊道。

  “走走走!”

  “我力氣大的很,我能背80斤!”

  大家的聲音裡充滿了歡喜,臉上都帶著笑,一下子就像是回到了孩童時代,對一切都充滿了希望,周圍站著的明明都是陌生人,此時卻感覺如此的親切。

  黃春花一下子想起了曾經在村子裡的日子,想起了小時候,因為她們家沒有兒子總是被其他人笑話,說是斷了根本。

  她從來都覺得不對,可她說不出來到底哪兒不對,每一天的日子都覺得難受,她又說不清楚到底哪兒難受。

  如今,她站在這裡,這個陌生的地方,和一群陌生的女人站在一起,大家不需要說太多,過去的生活已經說明了一切。

  所有人都憋著一口氣,那些年,她們被打斷的脊背,跟著這個新世界一起長了出來。

  一種陌生的情緒在血液裡流淌,隱隱發燙沸騰。

  胡寡婦側過身,她從另外一個女人那裡知道正在講話的女人是香金鎮婦女主任,曾經參加過抗日戰爭,殺過日本鬼子,而這一次送糧是她號召了香金鎮的婦女們。

  胡寡婦抬起頭,看向女人,隻覺得對方無比偉岸,她情不自禁地想要靠近這個人,心裡湧上了一種渴望,她想要跟在她身後做事。

  平城裡。

  李老板帶著年英和平安到了縣城人民文化館。

  “文化館也是剛建立起來,上面的意思是先把廣播搞起來,咱們平城的宣傳一定要抓緊,免得有一些人在裡面渾水摸魚,弄得大家心慌慌,無心生產。”

  年英認同地點了點頭,這段時間混水摸魚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道:“我們能幫忙的肯定會盡力幫。”

  “你們兩個都是文化人,能夠幫我們不少忙,我們找到了很多圖紙,可是工人們看不懂,需要你們幫忙,現在的情況是只有一台五燈收音機,還有一架上海牌的擴音機,但是輸出功率低,咱們整個城至少還需要200個喇叭,一方面這個輸出功率帶不起這麽多喇叭,另一方面我們也找不到200個喇叭。”李老板歎了一口氣。

  現有的喇叭是上海生產的舌簧喇叭,僅有十隻,這還是從外地商人那裡買來的,本地並沒有生產,價格非常高。

  平安看了看她們的喇叭,道:“這個能給我研究一下嗎?”

  年英有些驚訝,平安這個也懂嗎?

  平安解釋道:“不太懂,但是我們學校以前有關於無線廣播設備的教科書,可以研究。”

  年英和平安這個時候才走進了他們現在的工作間。

  年英愣住了。

  原本的舊貨店被清空了,裡面堆放著的是各種儀器,後面搭了一個雨棚。

  年英進去的時候,正好看到他們在用一個相機的裁紙刀切鋁箔,另一邊是兩台……

  年英認真地看了好幾遍,才發現,這是兩台腳踏的衝床,應該是做鉚接用的。

  年英從來沒有見過這麽破爛的衝床。

  這裡便是他們的工作間了?
  李老板何嘗不知道他們條件差,但現在的情況可沒有給時間籌備。

  平城之所以人心惶惶,是因為敵人散播謠言,動搖人心。

  上面已經發現了問題,如果能夠建立起廣播站,必然能夠把人民和新中國緊緊聯系在一起。

  李老板又問道:“其實喇叭和擴音機我能夠想辦法解決,現在最大的問題應該是線路問題。”

  平安想了想,說道:“電話線路應該可以用,就是不知道他們願不願意給我們用。”

  “啊?”李老板不太懂這些。

  “現在的技術只能單向運輸,如果借給我們用了,電話就打不出去了。”

  “我去找郵政局協商。”李老板說著就往外走:“你們倆幫我監督一下這邊的生產情況。”

  年英看著他們這個設備條件,總覺得很難。

  也就是說他們現在就只有一個擴音機,幾個喇叭。

  沒有線路,沒有話筒,沒有收音機,沒有足夠的喇叭。

  年英心裡想著,幾乎不可能完成。

  大雨中運糧食太難了,狗兒山前面的部分還能夠勉強允許牛馬板車通過,到了山腳下,後面就全部需要人工了。

  “咱們這一次的運輸工作非常特殊,以前我們的糧食運輸都是實行雨天灌包晴天發運原則,這一次情況非常緊急,”領頭的人在吩咐大家:“十個人為一組,一定要注意安全,一定要發揚互助友愛的精神。”

  “咱們此去的路非常的險要,一切以人為主,不要搶路,不要單獨行動,聽從組長的指揮,大家一定要做到前後照顧,同去同歸!”

  因為胡寡婦本身就是糧食工作者,又對這邊的路很熟悉,於是她便是她們這個小組的組長,她認真地聽著所有的要求,生怕錯過了一點。

  很快,眾人便背著糧食上路了。

  起初是爬山,山裡反而比外面的路好走一些,因為沒有那麽多泥土,也就不容易滑倒。

  黃春花還在說:“這點路也不算危險。”

  胡寡婦抬起頭,道:“困難的是後面那段路。”

  那是狗兒山臨近山頂的位置,聽說是古時候的人逃避戰爭,一點一點的鑿出了一條路。

  當年,她背著女兒從這裡過的時候,差點就摔下去。

  曾經以為她永遠不會再回來這裡了。

  而現在,胡寡婦看到了前面的路。

  她愣了一下,曾經那光禿禿的,沒有任何護欄的地方,現在居然有鐵索了。

  “香金鎮的鐵匠們之前聽說咱們要走這條路運輸糧食,他們提前過來在這邊打了鐵索。”前面知道情況的人說道。

  胡寡婦看著那鐵索,一步一步地走了過去。

  不一樣了。真的不一樣了。

  年英這幾天待在這裡,她刷新了自己的認知。

  曾經她以為她坐了那麽遠的馬車去找平安,這就算吃苦耐勞了。

  而現在,他們在一個雨棚裡,白天在雨棚裡乾活,晚上去弄土胚蓋廠房。

  本來想說讓他們搬到他們的工廠去,但李老板拒絕了。

  大部分設備都是去借的,西南工業部借了好幾台實驗桌,而幾乎所有的活都是靠手工,稍不注意就鮮血淋漓。

  年英跟在後面幫忙,她也是真的佩服,平安和另外幾個技術人員正在嘗試溶解酒石,然後固定成晶片做成喇叭。

  幾個人沒日沒夜地弄,很快就做出來了。

  “現在就看線路問題了。”平安臉上帶著笑。

  而此時,李老板跑了進來。

  “大好事!”李老板說道,“文化館的同志幫我們和郵電局說好了,我們可以用電話線路!不僅如此,郵電局還會派人過來幫我們安裝喇叭!”

  這也太好了吧!

  李老板說著拿出了一張紙,開始畫了起來:“郵電局那邊在城裡有5對電話線路,一共28杆,老城那邊有一條,瓷口有兩條,十字街的位置有三條,之前因為戰爭的原因毀掉了兩條,我們可以想辦法把它重新架設起來,我們每天有一個小時的廣播時間。”

  李老板把單線運輸問題說了,郵電局考慮到這個問題,於是讓他們每天只能定點播一個小時。

  “你們在這裡等著。”

  年英和平安愣了一下,都沒有說已經沒有糧食了的事情。

  兩個人把之前她們買的米都背了過來,大家也得吃飯。

  這邊的工人每天太辛苦了,每天一大早就得扛著木杆出去搭線路。

  因為工人太少了,李老板,年英和平安也跟著一起扛木杆。

  三個人在搭城南的十字街時,遇到了一點麻煩。

  這裡正是張老板的糧行所在地。

  排了長長的隊伍買糧食。

  張老板從裡面走了出來,看到了三個人,立馬就走了過來。

  “老李,你這是在幹什麽?”他出來的時候,身邊還跟了兩個夥計給他打傘。

  李老板這邊,三個人都在雨中,李老板全身濕透了,頭髮都貼著額頭,眯著眼睛,人還得堵著木杆,狼狽不已。

  年英知道這兩個人的恩怨,隻覺得李老板此刻太尷尬了。

  結果沒有想到,李老板依舊樂呵呵的,語氣裡都是喜悅,說道:“文化館決定要建廣播站,我和幾個兄弟姐妹一起承包了這個任務,等過兩天張老板這裡就能夠收聽天下事了。”

  他也沒有跟人生氣,語氣很是平和,張老板像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了,也不好拒絕他們就在這裡搭線路。

  他看了看這三個門外漢,道:“那我就等著在這裡收聽天下事。”

  很明顯他是不相信他們能夠把廣播站辦出來的。

  另一邊,胡寡婦一行人已經穿越了狗兒山。

  平城出現在眼前時,胡寡婦覺得吃驚不已,怎麽會這麽快就到了?
  他們以前逃難的時候經過平城,那個時候她比現在年輕,可那個時候,從平城穿過狗兒山這一片的路,她們好像走了一輩子那麽長。

  而現在,不知不覺地,她們背著東西,又回到了平城。

  曾經,她們為了逃難,從這裡背著大包小包離開了。

  而現在,她們背著糧食,又回來了。

  從雨中出現第一個身影開始,有人問:“你們挑的什麽?”

  “糧食。”

  “怎麽可能?你們從哪兒來的?”

  “香金鎮。”

  “那邊不是橋塌了嗎?”

  “我們是從良平方向過來的。”

  後面的人也陸陸續續跟了上來,她們穿著蓑衣,戴著鬥笠,有的肩挑著兩袋糧食,有的背著糧食。

  看不清楚她們的臉,可她們一個接著一個地出現,震撼了所有人的眼睛。

  沒有人不知道狗兒山那邊是什麽情況,而這些人,就挑著這麽重的糧食,下雨天從那邊過來了。

  “運輸隊來了!”有人愣了一下,大聲喊道,“運輸隊真的來了!”

  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起初人們不相信,怎麽可能?

  道路兩邊陸陸續續有人出來了,他們看到了,看到了長長的隊伍開始進城。

  她們每一步都那麽堅定,那麽沉重,像是要用自己的肩膀扛起這個世界。

  她們一步一步地走在街道上,走進了人們的眼中。

  而此時,路邊平平無奇的大喇叭裡傳來了一陣聲音。

  ——“大家好,這裡是平城廣播站,我是今天的播音員年英。”

  廣播站內,年英正在上面講話。

  李老板拉了拉平安,示意她出去說話。

  “平安,她們說運輸隊來了,你快去看看來了多少人!”

  “這下子好了,到時候咱們廣播站再一播。”

  平安拿了一把傘,奔向了縣城的入口方向。

  平安幾乎是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母親,大雨中,她正在跟糧站的人對接,臉上都是笑。

  胡寡婦也看到了她,趕緊走了過來,說道:“我正要去找你,這一次出來我們有任務不能跟你說太久。”

  她憐愛地看著自己的女兒,同時身上又有種說不出來的光彩。

  平安本來想問問她在糧倉過得好不好,現在看到她的眼睛,她就知道了答案。

  “沒有給你帶吃的,你拿著錢,自己買吃的,別餓著了。”胡寡婦一邊說一邊把一個包得嚴嚴實實的袋子放在了平安手裡。

  平安搖了搖頭:“我現在用不上錢,你自己拿著。”

  “你在城裡,哪有不用錢的地方,城裡又不像我們鄉下,餓了就出去挖野菜吃也不會餓死,沒有錢的話,城裡都沒有地方找吃的。”胡寡婦整個人好像強硬了很多,把錢塞給了女兒,“你不要耽擱我時間,我馬上又要回去了。”

  她往回走了兩步,又想起了什麽,又回過頭。

  平安從小到大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母親,她此刻有點像小孩子,帶著不好意思,又有點想炫耀。

  “在同林鎮的時候,他們給我們拍了照片,我都說我不拍,他們還是拉著我拍了。”

  胡寡婦把照片拿了出來,遞給了平安,說道:“我旁邊這個是黃春花,是咱們鎮的,我記得你們小時候還一起玩過的。”

  平安接了過來。

  母親臉有些紅,似乎在為自己這個行為感到害臊:“我都一把年紀了,還學他們這些年輕人一樣拍照,拍出來也不好看,還是你拿著吧。”

  平安笑著接了過來,忍不住說道:“好看。拍得很好看,我想媽媽的時候就看看。”

  “唐媽——”那邊的人在喊。

  “我要走了,他們在喊我,我們要一起回去了。”

  “媽——”

  “安安乖,媽不去不行,她們不知道回去的路 。”胡寡婦有些不舍地抱了抱平安,說到大家需要她的時候,臉上是藏不住的驕傲。

  平安送她出去,看著她走進人群中,其他幾個人正在跟她說話,似乎說了什麽,母親跟著笑了起來。

  那一瞬間,母親的背直了,整個人像小姑娘跟家裡人交代了事情,然後又回到了朋友中間一樣開心。

  平安突然鼻子有點酸,此刻,她和母親的位置倒了過來。

  曾經,母親就是這樣目送她離開家去學堂,離開小鎮來城裡,不斷地送她離開,她每次回過頭,母親像一座孤島被她留在原地,望著她卻無法帶著母親一起向前。

  她那個時候最希望的是母親能夠有朋友,有自己的生活,但母親和鎮上其他女人也不怎麽親近,她的世界好像就只有她這個女兒。

  而現在,她的母親那麽開心地跑到了其他同志身邊,她有點驕傲地說,大家需要她,因為她們不怎麽認識路,她會有點像小朋友一樣,有點炫耀地展示自己的照片。

  她有了新的人生了。

  平安低下頭,照片上,母親臉上依舊帶著笑,望著鏡頭的方向,她站在一群人中,不再孤單。

  平安摸了摸照片上母親的地方,她知道的,知道自己的母親很好,她善良勤勞,只要這個世界願意看看她,就會知道她有多好。

  另一邊,年英收到了消息,讓她插播一天今日新聞。

  “運輸隊進城了。”

  她覺得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他們完成了。

  她走到了窗戶旁,大雨中,是背著糧食絡繹不絕的人。

  沒有一個人覺得糧食能送進來。

  可是他們就是做到了。

  “有好消息!快點播出去!”李老板拿了一份電報過來。

  路邊的大喇叭裡傳來了一個喜悅的聲音——

  “現在再插播一條最新消息,川糧到了上海了,糧老虎們已經被抓了。”

  廣播站裡,年英抬起頭,就看到李老板舉著一個牌子,像個小孩子一樣蹦了起來,示意她看牌子。

  年英忍不住笑了一下,然後鏗鏘有力地補充道:“新中國對危害國家,危害人民的事情絕不姑息!”

  李老板又彎下腰再寫了一句,高高地舉了起來,他想要所有人都看到這句話。

  年英繼續念道:“與人民作對的人終將會走向滅亡!”

  物價要穩定下來了。

  這一天晚上,年英找到了平安。

  年英眼裡燃起了新的光,她拉著平安的手輕輕顫唞。

  “平安,如果我說我不想宣布工廠倒閉,你會支持我嗎?”

  平安回過頭,看向她,似乎在等她繼續說下去。

  “所有人都在努力,沒有人容易,這些糧食是靠人工運進來的,大雨毀了路,車子進不來,他們說是個奇跡。”

  “上海的糧價也穩定了下來,沒有人看好這一切,也從來沒有人能夠做到這一切,可是這一切依舊發生了。”

  她的心臟因為這個新世界不斷創造的奇跡而顫唞。

  “他們創造的這個奇跡也能夠把物價壓下來,到時候咱們的機械廠也有可能奇跡般地活過來。”

  “你願意和我一起嗎?可能我們的日子會苦一點,但我可以保證,我絕對不會辜負你,你所有的意見我都會慎重考慮,一旦廠子緩過來,我會給你開一個單獨的部門,讓你專心做研究。”年英越說越激動。

  平安看著她,突然笑了。

  “我沒有準備離開,我知道你會想明白。”

  年英有些驚訝,看向她,似乎在說,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要怎麽選擇,為什麽你能肯定?
  “因為這個新世界值得。”

  大雨中,平城的人打著傘,端著熱水,還有人拿著乾糧,迎接背著挑著糧食進來的人們。

  這些人頂著大雨,翻過大山,她們彎著腰,弓著背,一步一步地背來了穩定人心的希望。

  道路兩邊,所有人都在歡呼,只有米行張老板鐵青著臉,看著這堪稱奇跡的一幕。

  此時,廣播正在播放著義勇軍進行曲,那激昂的旋律,提醒著人們這個新世界是無數人用血肉頂著炮火建立起來的。

  這是無數人為之奮鬥的新世界,在這片土地上,無數人為她流血犧牲,換來了她的自由,換來了她不用再跪著的尊嚴。

  此刻,無數人在拚命讓她強大起來。

  只要走出去看一眼,看看那些為了這個新世界拚盡全力的人,看看她們臉上的汗水,看看她們望過來的笑容,沒有人會選擇放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