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成流放罪妃後的發家生活》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

  聞氏一脈如今住在源寶鎮東街, 當初被陳副尉一行官兵送至饒州城,得知想要在饒州城落籍需要每人一百兩銀子,聞家從老到幼差不多三十來人,聞老爺子的子孫輩很旺盛, 三千多兩銀子倒也拿得出, 但饒州城五進的宅子也不便宜, 想要住在好點的位置,五進宅子起碼也得二千兩銀子朝上。

  當初聞家雖沒被抄家,但暗地裡也拿了不少銀錢暗中打點。

  等到被流放之前, 那些官差更是如蝗蟲過境,搶奪了他大半的家業。

  其實當初庶女沒進宮之前, 安平公只是安平伯,沒甚家業,後來庶女進宮,慢慢到妃子, 再到皇后, 期間他也跟著受人敬重,積攥下不少家業,但這些家業,新帝跟伏貴妃豈會真的讓他全都帶走, 所以那些侍衛拿走他幾乎快全部的家業也是上頭授意的,聞老爺子不敢說甚, 等到被流放時,聞家全部家業不過就萬兩銀票。

  這萬兩銀票, 路上打點又用去幾百兩, 等到了饒州城, 得知這裡的落籍費還有買宅子的錢都不便宜, 便有些不想在城內落籍。

  聞老爺子知曉坐吃山空的道理,家中現在也沒鋪子跟營生,全家都沒半點進項,家裡也沒人會做生意,家中的奴仆,還有京城那些鋪子的掌櫃都沒辦法跟著他一起走,全部被發賣的發賣,遣散的遣散,真要在饒州城,他身上剩余的幾千兩怕也不夠看,所以就選了源寶鎮。

  也是想著慢慢來,源寶鎮落籍每人只要十兩,挨著衙門這邊的五進宅子也比饒州城便宜一半,所以最後選擇距離饒州城最近的源寶鎮落籍,落了籍買了宅子,再買些田地跟鋪子,看看做什麽營生。

  要是賺的多,以後把營生都轉去饒州城也是一樣。

  哪怕士農工商中,商人是最低賤的,聞老爺子也沒打算放棄經商。

  見聞蘊靈自己湊過來,雖嘴上是打著招呼,語氣卻有些洋洋自得。

  因為聞家人數太多,許沁玉也就是從原身記憶裡知曉,她分辨不出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聞蘊靈,還是因為聞蘊靈流放路上一直找事,特別招人煩。

  聞蘊靈今日出來,她身後跟著的是大房的另外個庶出女,也是聞蘊靈庶出妹妹聞蘊香,穿著打扮自然不如聞蘊靈。

  許沁玉覺得她就算想要兩家結交,也是不安好心有利所圖。

  聞蘊靈到底世家嫡女,在京城跟人吵架也不是這樣吵的,都是綿裡藏刀,哪有這麽上來說人是黃鼠狼的,她不會這種吵架方式,竟一時不知怎麽反駁,氣得她臉都白了,手都有點哆嗦。

  兩個姨娘之間倒沒什麽,這些年一直和和氣氣,聞老太夫人因為這個,對桂姨娘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覺得桂姨娘是自己抬起來的妾,就應該跟她一起打壓白姨娘,直到聞氏進宮後做了妃子,聞老太夫人才不敢再對桂姨娘有什麽臉色,恭恭敬敬的。

  她實在不想跟聞蘊靈說話。

  聞蘊靈瞪了裴嘉寧一眼,她身後又傳來兩聲噗嗤笑聲,回頭去看,是三房兩庶弟。

  聞老太爺有兩嫡子一庶子,這還好分辨。

  聞蘊靈氣得不行,喊道:“聞順成,聞順功,你們兩個是不是有毛病,沒瞧見這人欺負我?你們跟著笑什麽?還有她說好狗不擋道,你們可是跟著我一起過來的,在她口中也是狗,笑什麽笑你們是豬嗎?”

  聞蘊靈見她油鹽不進,轉身就走,越發生氣。

  還有狗就狗唄,在聞家,他們三房不就跟狗一樣的存在。

  聞蘊靈衝兩個庶弟發完脾氣,又回頭衝許沁玉冷笑,“我不過好心好意跟你打聲招呼,想著畢竟都流落到此地,兩家又是如此親近的親戚,自然該同心協力,之前流放路上的確有些誤會,那時候大家心情都不好,難免有些爭執,但如今都在源寶鎮,怎麽也該相互扶持,四嫂,你這般說是不是過了,你該同我道歉,我便也能原諒你。”

  甚至聞老太爺還想著讓孫女聞蘊靈進宮給新帝做妃子,他是有這個信心的,聞老爺子還未出嫁的孫女中,大房的聞蘊靈長的最是明豔,只是邊城距離京城上千裡地,怎麽把孫女送進京還是個問題,都要慢慢的運轉。

  也不知大房這聞蘊靈怎麽想的,非常穿這樣一身畫著妖妖豔豔的妝容出來逛,他們根本不想出門,是被老太夫人叫著跟上的,說的是,“我們家蘊靈生的貌美,這般小地方的人沒什麽見識,怕他們有什麽壞心思欺負蘊靈,你們也一並跟上守著蘊靈,蘊靈要是受點傷,我唯你們是問。”

  他心裡清楚,沒有銀錢傍身,哪怕是讀書人都得挨餓過的不如意,還不如多賺些銀錢,起碼吃喝不愁,奴仆成群。

  果然還是得四嫂,上去就直接打臉。

  裴嘉寧瞧見聞蘊靈過來,面色就不太好起來,她討厭聞蘊靈,並不想跟她打交道,結果聽見四嫂這麽一說,她沒忍住,噗嗤笑出聲來。

  至於讀書科舉,聞家跟豎王那一脈,三代內都不允科舉,讀書怕是不成。

  因為流放路上時,那次大石頭躲雨之爭,聞蘊靈想要帶著人過來跟她乾架,這兩少年不在,站在遠處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著聞蘊靈,所以許沁玉對他們也有點印象的。

  另外兩個少年,許沁玉記得他們好像白姨娘的兩個孫子。

  “本來就挺好笑的。”兩兄弟嘟囔。

  她尖叫,“許沁玉!”連四嫂也不喊了。

  也正是因為這些年恭敬,等到聞氏出事流放,聞家也被牽連流放,聞老太夫人對桂姨娘痛恨,欺負的也更加狠了。

  所以更加不會搭理她,“你到底是好心還是別有用心,我有眼自己能瞧得清,瞧你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

  因為聞家一脈,那子子孫孫真是多,想到聞家這一脈的子子孫孫,她腦袋就有點嗡嗡作響,因為是真的人多。

  許沁玉一點面子也不給她,扯唇冷笑聲,“好狗不擋道。”

  白姨娘就是聞老太爺的另外個妾氏,生育一女一子,女兒自然早就出嫁,兒子就是聞老太爺的三子,也是庶子,也已經娶妻生子。

  她這話就是罵聞蘊靈是黃鼠狼。

  許沁玉都不明白她怎麽想的,家族都落了難,怎麽還喜歡招惹是非,真是腦子有病。

  也就白姨娘生的三房庶子隻娶了房媳婦,不願納妾,因為娶媳婦娶的晚,也有兩兒子一閨女,都還不到成親的年紀。

  可這兩嫡子又娶妻納妾在生子生孫。

  兩兄弟目光沉了幾分,倒是收斂了嘴上的笑。

  她今日出來的確是閑逛,碰見姑母一家純屬意外。

  白姨娘生的貌美,當初的聞老太夫人怕白姨娘獨寵,於是才把身邊的婢女也給聞老太爺抬做了妾,也就是聞氏的生母桂姨娘。

  何況,她不能真的跟許沁玉打起來。

  許沁玉看她一眼,歎口氣,“你別叫這般大聲,我聽得見,那我先走了。”

  許沁玉並不是很確定後面跟著的少女和兩個少年是大房庶女和三房的兩個。

  好像就是這兩少年,就是三房的兩個兒子,白姨娘的孫子。

  自己現在就帶了個整日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的庶妹,還有兩個平日裡就不對付的庶弟弟,想要讓他們上前揍許沁玉,她也覺得三人不會幫自己。其實她沒打算親自動手揍人,她披著兔毛鬥篷,畫著明豔妝容,又豈會當街跟人撕扯頭髮,太難堪了,她更擅長指揮其他人幫她。

  白姨娘是良家女,當初被聞老太爺看上,白家父母又已經病逝,就被兄嫂做主給了聞老太爺做妾。

  但也的確起了點心思,是她自己的小心思。

  她知道聞家現在的情況,也知祖父選源寶鎮沒有選饒州城落籍是因為恐怕沒多少銀錢,所以才選擇源寶鎮,她一開始也不太願意住在鎮上想住城裡,後來也想通了,留在鎮上也好,先找到可以賺錢的營生就行。

  但是來到鎮上也有快三個月,家裡坐吃山空,沒有任何進項。

  祖父在東街這邊買了兩個商鋪,自然是空的商鋪,他們也不知道做什麽營生,兩個商鋪也只能先空著,每天一大家子三十多口人的開銷都是一大筆,不僅祖父祖母愁,她也擔心,擔心以後沒銀子花,過苦日子。

  現在家中為了省銀錢,都沒買奴仆。

  家中家務都是三房的人做,就連桂姨娘和白姨娘也都需要乾活。

  還有姑母,姑母在她家漿洗衣物,她也知道姑母來家裡漿洗衣物是為了想跟桂姨娘身邊照顧著,其實她對姑母在不在家裡乾活沒甚感覺,大概是祖母覺得姑母做皇后時自己受了很多氣,所以現在讓姑母留在家裡漿洗衣物也能出出氣。

  這次出門見到許沁玉,她想到前兩日聽見聞順成聞順功兩兄弟偷偷說的話。

  兩兄弟躲在後門說南街那邊有好吃的魚肉吃食賣,好像是聞姑母的兒媳做的營生。

  兩個兄弟一個十三,一個才十一,還是半大孩子,嘀嘀咕咕,想起自幼生活在聞家,以前京城時候雖總被老太夫人責罵,但吃喝不愁,現在連吃喝都愁,大房二房還能吃的不錯,他們三房都只是吃豆粥和煮菜,因為祖父跟老太夫人說要節省。

  知曉四嫂能夠做吃食賺銀錢,不免帶上幾分羨慕的語氣,還說也想出去找活計做,想養家。

  所以聞蘊靈知道許沁玉大概自己做吃食擺個小攤子,具體賣的什麽還不清楚。

  她想起流放路上,許沁玉給那些官兵煮的吃食聞起來的確又鮮又香的,心裡就有個想法了。

  攔下許沁玉就是想跟她講和,試試她做的吃食到底如何,要真是跟兩兄弟說的那般美味,她是想打算兩人一起開個酒樓,她讓娘出銀錢,許沁玉出手藝,還想著自己這也算便宜許沁玉,等把酒樓開起來,讓她做大廚,一個月給她二十兩銀子。

  她根本不知道許沁玉鼓搗的那些吃食,隨隨便便一個月就能賺上二三十兩,這還是自己一個人弄的,要真是開食肆酒樓,不知能賺多少。

  誰知許沁玉根本不搭理她,還罵她是黃鼠狼!
  罵完還跑啦!
  見到許沁玉轉身就走,頭都不帶回的。

  聞蘊靈又氣又惱的,立刻回頭指揮兩個庶弟,“聞順成,聞順功,你們給我把她攔下來!”

  兩人翻了個白眼,沒搭理她。

  然後聞蘊靈就被氣哭了,眼淚豆子順著臉頰啪嗒就往下掉,她主要是被許沁玉氣得,又見庶弟不幫她,更加生氣,就沒忍住。

  見她一哭,聞順成聞順功拔腿就跑,打算晚上天黑在偷溜跑回家,不然白日回,聞蘊靈跟聞老太夫人一告狀,又要罰他們跪上半天,不如晚上偷偷回,白日在偷偷跑出去,幾天不著家,看老太夫人怎麽罰他們。

  留下的大房的庶女聞蘊香弱弱的說,“姐姐,你別哭了。”

  聞蘊靈哭得臉上妝都有點花了,見周圍有人指指點點的,她氣得跺腳,捂著臉,轉身往家裡跑去。

  聞蘊香歎口氣,慢慢的跟上。

  許沁玉遇見聞蘊靈倒也不覺得壞了心情,她就沒把聞家一家子放在心上。
    她只是沒想到聞老太爺會讓一家子在鎮子上落籍,還以為他們會留在饒州城,之前想著要是聞家人都留在饒州城,那婆婆生母桂姨娘豈不是也要留在饒州城,婆婆想見上一面都極難,何況聞家人也不會好好善待桂姨娘的,現在知道聞家都在源寶鎮上,她就有點別的想法。

  桂姨娘是婆婆的生母,血濃於水的親情割舍不掉的,婆婆肯定也日日惦記著。

  但這裡跟現代不同,不想在一起生活,或者沒感情,被家暴被欺負了可以起訴離婚。

  這裡和離難,桂姨娘就算是平妻其實也就名頭好聽點,說到底還算個妾,妾不管想和離還是去衙門義絕都是難上加難,除非聞老太爺願意寫放妾書。

  回去的路上,許沁玉都忍不住琢磨這事兒。

  聞氏自打見到聞蘊靈就心不在焉,回去路上也總走神。

  到了家,許沁玉把衣裳跟布料皮毛的邊角料都放在一邊,準備炒瓜子花生。

  桂姨娘的事情,她現在還沒什麽頭緒,而且她不清楚桂姨娘願不願意離開,畢竟古時候很多女子的思想跟現代女子思想是完全不同的,也是因為大環境使然,不能怪桂姨娘這樣的人,就跟羅老婆子的兒媳林氏一樣。

  許沁玉打算先把瓜子跟花生炒了。

  她炒的五香瓜子,加了鹽巴跟少許的香料在鐵鍋裡炒,這樣炒出來的瓜子鹹香好吃。

  她炒瓜子的時候,讓家裡人把買的花生米剝出來。

  她買的是帶殼的乾花生,這種帶殼的花生都要八文錢一斤,也有專門的花生米賣,更貴些,買帶殼的回來自己剝劃算些。

  花生米她打算做成五香花生米,五香花生米更好吃。

  這邊普通的炒瓜子炒花生都是不加鹽也不加香料的,什麽味道都沒有,吃的也算是個原滋原味。

  但五香的肯定更好吃。

  五香花生米做起來比較麻煩。

  剝出來的花生米要浸泡兩刻鍾,把表面泡軟。

  之後就是煮,她沒浪費之前炒瓜子的香料,用來煮五香花生米用了。

  花生米加香料煮個七成熟,撈出控乾水分,在起鍋炒這些已經煮得七分熟的五香花生米,火候差不多時,把之前炒瓜子的鹽倒入,用鹽徹底炒乾花生米裡面的水分,使其變得乾脆香酥就好了。

  炒好的五香花生米用漏杓撈出,她一鍋炒的多,鹽巴沒剩多少,剩下的丁點鹽巴她也舍不得丟,過濾乾淨自家人炒菜吃的時候用。

  炒出來的五花花生米吃起來又香又酥的,適合當零嘴還有下酒菜。

  給兩小孩一人吃了顆,許沁玉還千叮嚀萬囑咐的,“鳳哥兒跟芫姐兒吃花生米一定要注意,吃慢些,在嘴裡多嚼會兒,是不是更香了?”

  兩孩子都三四歲了,是可以吃一些顆粒狀東西,但肯定還是得小心點。

  兩小孩點頭,又跟許沁玉要了幾顆。

  許沁玉又端去給聞氏還有四哥和寧姐兒都嘗了嘗,都說好吃。

  她這次炒了不少,保存好,吃個幾天沒問題,還能給夏家嫂子和徐孔目家送些去。

  其實這個五香瓜子和五香花生米要在東街西街那邊賣,賣貴點,就過年這幾天恐怕就能賺上不少,許沁玉很心動。

  卻聽見四哥突然說,“玉娘這幾日好好休息吧,身體會吃不消。”

  許沁玉看了四哥一眼,四哥好像看出她想做什麽,但四哥說的也對,她的確怕身體吃不消,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副好身體才能想別的,從流放到此地,她就連軸轉,幾乎沒好好休息過,也是想著趁著過年好好休息幾天的。

  罷了,不多想,這十日就好好休息吧。

  銀錢什麽時候都能賺,錢是賺不完的!
  哎,她要是能找幾個有天賦的徒弟就好了,現在就能教徒弟炒花生米賣錢去了。

  裴家人做吃食都不行,之前偶爾她太忙,聞氏跟裴危玄也掌過杓。

  明明她把手教的,火候食材調料,全都看著,做出來味道也不怎地。

  這炒花生又是個技術活,真要給他們炒,也怕炒出來味道一般不好賣,那就浪費了。

  她還知道一種鹹乾銥嬅花生的炒法,要從地裡才拔.出.來的新鮮花生,清洗後連殼一起煮再曬乾,得八九月份,那時候正好也是收花生的季節,這種鹹乾花生能保存的更久,所以的確不急這一時。

  中午時候許沁玉隨便做了點燜飯吃。

  下午又忙著做雞蛋糕,綠豆糕跟棗泥米糕。

  棗泥米糕需要先把紅棗蒸熟,這裡沒有料理機,沒法把隻去掉棗核的帶皮棗肉打成泥,有棗皮會影響口感,所以剝棗皮取棗泥的任務就交給裴家人。

  揉糯米面跟白面的時候,她還給加了點紅糖,吃起來口感更好。

  等把醒好的面柔好擀平,鋪上一層棗泥卷起切塊上鍋蒸熟,滿屋子香甜的味道,蒸好的棗泥米糕吃起來甜甜的,糯嘰嘰的。

  裴危玄都連吃了幾塊,看樣子四哥其實更喜歡甜食一些。

  但是剛出鍋的棗泥米糕真的好好吃,又甜又糯的,許沁玉也吃了好幾塊。

  等晚上柱子上門來端邵哥兒的暮食時,許沁玉包了兩包五香花生米跟一些棗泥米糕給柱子,讓他帶回去給夏家嫂子嘗嘗。

  吃過暮食,也沒什麽事兒做了,明天再做點炸蘿卜丸子,炸魚,炸瘦肉丸子,還有藕夾過年吃便沒什麽活兒了。

  大掃除的事情自然不用許沁玉,都是婆婆小姑子跟便宜夫君乾的。

  吃過暮食,大家都還待在廚房,等著燒好水洗漱,也正閑聊著。

  聞氏突然說,“玉娘,玄哥兒,寧姐兒,我有些事情想告訴你們。”

  許沁玉道:“娘,有什麽事您盡管說。”

  聞氏攥著手心鼓起勇氣說了出口。

  “其實這些日子,我一直在聞家漿洗衣物。”

  她知道家人不願意她在跟聞家打交道,可桂姨娘是她的生母,是生育她養育她的人,她沒辦法對自己的血濃於水的至親做到置之不理。

  當初她去東街西街那邊找工。

  也只有那邊住的人才舍得找人做工洗衣服。

  她見一五進的宅子外貼著招漿洗工的告示,就敲了敲門,沒想到開門的正是蒼老的桂姨娘。

  她才曉得聞家也來到源寶鎮,還讓桂姨娘就住在宅子的耳房當門房。

  她氣得不行,才想留在聞家看看能不能想法子讓桂姨娘跟她爹和離義絕。

  桂姨娘又哪裡真的願意留在聞家,縱使她是聞老太夫人的婢女抬做姨娘,可她從來沒想過給老太爺做姨娘的,後來女兒進宮,她也拿到賣身契,不再是老太夫人的奴婢,之後又經歷流放,來到源寶鎮還繼續被磋磨,更加不想待在聞家。

  可是聞老太夫人留著她就是想要磋磨她,根本不願意放她走的。

  她知道自己離開聞家的希望渺茫,也不想女兒留在聞家被聞老太夫人欺負,讓聞氏離開,不要留在聞家漿洗衣物。

  聞氏又哪裡真的不管。

  聞氏見玉娘忙,又想不起其他法子帶桂姨娘離開,就這樣先在聞家漿洗了兩個多月的衣裳,每日陪伴桂姨娘。

  許沁玉的確不清楚婆婆去聞家漿洗衣物。

  因為她今日之前根本不知道聞家人也在源寶鎮上。

  不過以婆婆的性格,這恐怕是實在沒了法子才告訴她們的。

  許沁玉倒也不覺得有什麽,現在想法子把桂姨娘給從聞家弄出來就是。

  但是到底怎樣才能讓聞老太夫人放人。

  其實還是聞老太夫人不願意放人。

  聞氏歎口氣說,“姨娘她其實不是聞老太夫人家裡的家生子,她也是被拐賣後賣給牙行的,後來被聞老太夫人家挑中,買去給聞老太夫人做丫鬟的,聞老太夫人不是個好相處的人,做閨女時性格都不好,經常打罵奴仆。”所以桂姨娘的苦頭是從小吃到大的。

  桂姨娘被拐時才四五歲,哪裡能記住很多事兒,輾轉那麽多地方,連家鄉在何處都記不清楚的,隻記得自己是被拐的,其他事情都是模模糊糊的。

  許沁玉聽得忍不住歎口氣,古代的拐子可比現代的還多。

  但不管是哪個時代,人販子都該死!
  許沁玉使勁想著法子,正想著,聽見坐在灶台那裡看小白蛇的阮姐兒突然咳了聲。

  許沁玉腦瓜子靈機一動,看向裴危玄,有了個不太成熟的主意。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