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成流放罪妃後的發家生活》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四章

  晨曦微露, 家家戶戶都喜氣洋洋,大戶人家張燈結彩,房簷下掛著燈籠,門上貼著專門請人畫的辟邪守家的門神畫。

  窮苦些的百姓, 也只能買些紅紙回來, 請附近的秀才舉人老爺幫忙寫一副對聯, 還只能貼在大門上,大門上在貼上兩張倒著寫的福字,意味著來年福氣到。

  快過年的時候, 許多秀才跟舉人老爺都會免費幫人寫對聯。

  裴家前幾天就買好了紅紙,寫了好幾幅對聯, 不僅大門貼上,院子裡的廚房堂屋西廂房那邊也都貼上了。

  就連廚房旁邊的木棚子上也貼了一副,寫的都是些五谷豐登,闔家歡喜這樣的, 還寫了不少倒福, 門上都貼著。

  對聯自然是裴危玄寫的,字跡像蒼松勁枝般,連許沁玉不怎麽懂書法的人都看出他這字實在寫的很有氣勢很好看。

  許沁玉煮了點貼對聯的漿糊,漿糊用完時候所有的對聯跟福字剛好貼完。

  裴嘉寧驚歎道:“四嫂真厲害。”

  煮的漿糊都剛好夠貼對聯, 不多也不少。

  時間還早,她現在也就是把食材都處理好,等到下午時候才開始做年夜飯。

  她準備了不少食材,豬肚,老鴨,桂魚,這桂魚還是前幾日她特意讓賀老伯幫她留意的,這裡也有桂魚,但不知是水質原因還是什麽,比較少,青魚跟鯽魚是最多的,另外還有其他好幾種魚類。

  許沁玉抿唇笑了笑,倒是讓她有些想起在孤兒院時候,過年時院長媽媽也會放鞭炮,一群小朋友躲在飯廳裡嘰嘰喳喳,等到放鞭炮時一群小朋友都捂住了耳朵,滿眼放光的看著外面的院長媽媽放鞭炮。

  除了這些食材,還有羊肉。

  另外還有道松鼠鱖魚,便是用的桂魚做成的,魚骨分離,魚肉雕花,調味醃製後掛上蛋黃下油鍋炸,最後擺盤澆上熬好的糖醋汁,吃起來酸甜開胃,小孩們更喜歡這種酸酸甜甜的菜品,還沒有魚刺,可以放心吃。

  許沁玉笑得眉尾輕揚,那可不, 她對份量的把控那是遊刃有余,東西一入手, 她就能知道幾斤幾兩, 分毫不差的。

  另外還有幾道炸菜,上鍋熱過就能吃了,或者羊肉鍋子吃到最後加點高湯,放點炸肉丸子,蘿卜丸子,一些其他的豆芽豆腐等等配菜都能吃。

  所以桂魚也是所有魚類當中最貴的,青魚鯽魚一文錢一斤,它十來文錢一斤。

  所以這頓年夜飯,許沁玉打算做豐富點。

  其實他們那群小孩,雖然小時候總乾架,但哪有孩子小時候不乾架的,長大後關系倒還挺親近的,有幾人也是經常聯系,是她為數不多的朋友。

  許沁玉做年夜飯時,裴家人也都待在廚房要麽打下手,要麽看著火,一家人很是溫馨。

  今兒過年,一家人還特意換了新衣裳,雖買的薄襖,不過裡頭都穿得有其他衣裳,倒也不會冷。

  飲子渴水差不多就是飲料的意思。

  所以她做燉了老鴨豬肚湯,這個是早早的燉上了,擱在砂鍋裡文火慢燉著,燉到吃暮色時,湯鮮肉爛,滋陰降火,可以配著羊肉一起吃。

  等到裴危玄用火折子點燃了竹子,竹子燃燒,發出劈裡啪啦的聲音,別說,還真跟放鞭炮差不多。

  最後清炒了個豆芽,配著蔥段炒的,清脆爽口。

  甜酒喝起來酸酸甜甜的,她發酵出來的糯米酒味特別正,幾乎沒什麽酒味,可以當飲子渴水喝。

  竹子是曬乾的,前幾日特意買的,過年時候有人賣,一文錢兩根。

  貼完對聯跟福字後, 許沁玉簡單煮了個朝食。

  六人都上了桌,連鳳哥兒也芫姐兒也坐在桌前。

  桂魚在所有魚當中是魚刺最少,腥味最小的,所以一些大的酒樓也會有做桂魚的,但喜歡吃的人似乎還是不多,也可能是味做的不太對。

  許沁玉前幾日還做了糯米酒,糯米酒也叫甜酒,糯米浸泡幾個時辰,蒸熟後盛在木桶裡,加點掰碎的酒曲和冷開水,把糯米飯壓實,挖個心出來等著發酵出甜甜的酒水就可以了。

  甜酒最主要的就是溫度發酵,這天氣太冷,她都是放在廚房灶台那裡發酵的。

  當然,畢竟是用酒曲發酵的,度數低酸酸甜甜那也算酒。

  八寶糯米飯,每個地方的做法還不相同,她這做的是甜口的,是寧波那邊的傳統名點,用的是糯米配以豆沙棗泥跟其他幾種乾果還有豬油做成的,顏色漂亮,吃起來更是綿甜軟糯的。

  這裡也是有酒曲的,不過挺貴的。

  朝食她煮的陽春面, 上面窩著個荷包蛋,沒有小青菜,她就用的白菜,最後撒幾粒蔥花,清淡爽口,湯是清的吃起來卻鮮得很。

  燒過竹子,大家進了堂屋吃飯。

  羊肉比較膻,這裡的羊肉味膻,要草原那種地方養出來的羊膻味沒那麽重,可以清蒸著吃,配著韭菜花或者蘸料,肉嫩不膻,吃的是原滋原味,這邊的羊肉最好炒著燉著或者烤著吃。

  等柱子走後,許沁玉也開始準備暮食吃的年夜飯。

  她們大人當然能痛痛快快的喝上幾碗。

  飯菜都已經做好,裴家人幫著把飯菜端到堂屋,裴危玄去院子裡面燒了竹子。

  以往裴家什麽樣的綾羅綢緞沒穿過,即便最珍貴的蠶絲雲錦也都穿膩了,這會兒兩個小孩卻時不時的摸摸新衣裳,許沁玉都忍不住有點心酸。

  家中一共六口人,許沁玉沒有做太多的菜,做太多的話接連幾天都要吃剩菜,不管味道多好的菜,只要隔頓了,味道就會大打折扣。

  等到暮食時,各家各戶都想起燃炮竹的聲音。

  所以許沁玉就用羊排骨燉了蘿卜,燉煮可以更好的去處羊肉的膻味,吃著也很香。

  自然還有邵哥兒的份,還是柱子過來,柱子今日也穿得新衣裳,見到裴家人,喜氣洋洋說著過年的吉祥話。

  自然,這裡是還沒有火藥沒有鞭炮的,過年燃燒炮竹都是燒的竹子,竹子燒起來會有劈裡啪啦的聲響,過年放炮是為了嚇唬‘年獸’,年獸的故事由來已久,連這裡都有年獸的傳說。

  小孩兒是半點不能沾的。

  這是待在這裡的第一個新年,對許沁玉和裴家人來說,算是都有著很大的意義。

  除了幾道大菜,許沁玉還做了道八寶糯米飯。

  幾人的碗中都倒上甜酒,許沁玉端起碗,笑眯眯道:“娘,寧姐兒,四哥,鳳哥兒,芫姐兒,新年快樂,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健健康康,萬事如意。”

  幾人端起眼前碗,聞氏跟寧姐兒眼眶都有點紅紅的,說了吉祥話,大家把碗中的甜酒一飲而盡。

  鳳哥兒和芫姐兒不能喝甜酒,許沁玉給她們泡的糖水。

  沒遇見牛奶羊奶賣,不然還能給兩個孩子做點奶茶喝。

  一頓豐富的年夜飯,配上甜甜的甜酒,大家吃的特別盡興,幾道菜都沒剩多少。

  鳳哥兒跟芫姐兒最喜歡的就是松鼠鱖魚跟糯米八寶飯。

  糯米八寶飯許沁玉不敢讓他們多吃,一人就一小碗,不然怕積食兒。

  吃過年夜飯,聞氏去廚房把碗筷都洗了,還讓玉娘他們出去逛逛。

  聞氏就沒去,她留在家裡守夜。

  許沁玉難得歇息,又是過年,自然也想出去轉轉,何況鎮上也就過年會有夜市,平日裡可是沒有的。

  夜市也就東街西街那邊的鄉紳富豪們辦的,有些猜燈謎的,都是免費的,只要能猜到燈謎就送花燈,有裴危玄在,燈謎那是一猜一個準,許沁玉,寧姐兒,鳳哥兒跟芫姐兒都是人手提著一個花燈。

  還有不少小商販,賣吃食的,賣首飾,賣各種小泥人小玩意的,數不盡數,本來還想跟鳳哥兒和芫姐兒買點小玩意,兩孩子都不願意要,最後也就逛了一圈,大家就回了。

  接著年初一,許沁玉在這邊也就跟夏家關系好些,兩家相互拜了年。

  接下來幾日,許沁玉也沒什麽活兒做,都是在家歇著。

  且說裴家這個年過的溫馨,聞家便不一樣。

  聞家也是第一年在邊城過年,家中沒了奴仆和廚娘,過年時候的年夜飯都是由著三房,還有兩位老姨娘一起做的。

  三房的老爺是庶子,白姨娘所出,娶妻孟氏,孟氏身份不高,當初也是小門小戶的姑娘,這些年跟三房老爺聞子嘯也算恩愛,生了兩個兒子一個閨女,閨女聞蘊桃就跟大房的聞蘊靈小上一歲,也快十五歲了。

  所以三房也就孟氏跟聞蘊桃還有兩個老姨娘做的年夜飯,準備一家三十來的年夜飯,又沒專門學過廚藝,味道可想而知。

  聞家三十多口人,年夜飯都在客堂吃的,也分了三大桌坐著。

  桂姨娘跟白姨娘這邊的三房坐在一起,年夜飯的味道實在不怎麽樣,大家吃的沒滋沒味的。

  三房老爺聞子嘯不在,他來到邊城後就自己在外面找活兒,雖然三十來歲,但有點武藝傍身,什麽活兒都乾,偶爾還去山上捕些獵物來賣,但每回拿回家的錢不算多,一個月二兩銀子都沒,聞老太夫人總懷疑他是不是偷偷賺了銀錢但沒有全部上交,可總不能翻找庶子的身,她還乾不出這事來。

  聞子嘯過年也不在,不知道在外面做些什麽。

  聞老太夫人吃著這些沒滋沒味的年夜飯,心情不太好,又見老三不在,忍不住板著臉問孟氏,“老三怎地還沒回,大過年的,你這個做人媳婦的也不管管自己的男人。”

  孟氏溫溫柔柔的說,“回母親的話,老爺在外作甚,我也不怎麽清楚,應該還是在外頭賺錢,家裡頭也沒個營生,老爺也是擔心家裡頭坐吃山空,雖每月拿回來的銀錢不多,但比普通人家強多了,總要慢慢來。”
    聞老太夫人便有些不想跟孟氏說話,不管你跟孟氏說什麽,她都溫溫柔柔,可語氣溫柔說出來的言語卻總也讓人心情不爽快,你繼續訓她,她也低頭認錯由著你訓。

  聞老太夫人本來還想訓下三房的兩孫子,聞順成聞順功來著,因為前幾日他們把靈姐兒扔在路上不管,過年好不容易逮著他們,但有聞老爺子在,又是大過年的,她要觸這個霉頭訓孫子,聞老太爺都不會給她臉色。

  別看聞老太爺平日裡不怎麽做聲,但聞老太夫人還是挺怕他的。

  聞老太夫人只能作罷。

  一大家子默默吃著年夜飯。

  聞蘊靈吃了兩口就不願意吃了,太難吃了,還不如外頭小攤子上買的吃食。

  桂姨娘跟著三房這邊坐一桌。

  桂姨娘吃飯時就一直有些咳的,怕被人聽去,她只能壓低了聲音咳嗽,但大家都在一個屋用飯,如何聽不見,聞老太夫人實在煩了,忍不住說,“桂姨娘,你怎地回事,一直咳嗽,你這樣咳嗽還有沒有規矩,讓不讓人吃飯了?”

  桂姨娘低聲說,“許是前兩日耳房的窗牖有些漏風,夜裡吹了風有些涼著,過兩日應該就好了。”

  聞老太夫人還想說些什麽,聞老太爺皺眉道:“成了,大過年的,別說了,都趕緊吃吧,吃完守夜的守夜,孩子們也能出去夜市上轉轉,記得早點回來。”

  一家子這才繼續吃飯,不敢再說話。

  桂姨娘還是有點咳,白姨娘有點擔心的看了她一眼。

  吃過飯,聞老太爺跟聞老太夫人還有大房二房的就先撤了,三房留下收拾。

  白姨娘擔憂道:“桂姨娘,你沒事吧?”

  桂姨娘搖搖頭,“沒事,妹妹別擔心,許是過兩日就好了。”白姨娘還比她小點。

  在這府中,她跟白姨娘感情是最好的,但這事兒她也不敢跟白姨娘說,等她離開,白姨娘還有老三護著,她知道老三並不是個軟弱任由人拿捏的,到時候聞家肯定是要分家的。

  分家了,老三肯定會把白姨娘接過去一直住,就是肯定也不好接走,恐怕老三也得出點血。

  何況,聞老太夫人只是想拿捏她,並沒想要白姨娘一直在自己跟前礙眼,因為聞老太爺年輕時候很寵著白姨娘,聞老太夫人巴不得白姨娘離開。

  白姨娘點點頭,小聲說,“要不明兒找個郎中瞧瞧,我這裡還有點碎銀子。”

  不用說,肯定是老三偷偷給的。

  桂姨娘搖搖頭,“不用,緩上兩日就好了,真要不舒服,我就找老太夫人拿錢找郎中。”

  兩個老姐妹說了會兒話,就去廚房洗碗,白姨娘還讓桂姨娘多休息,不用忙了,桂姨娘卻不願意,想幫著早點把活兒乾完大家都能歇息。

  許沁玉在家歇了好幾日,整個人都舒服不少,到了初六,她打算在歇息上一日,明日就去碼頭上看一眼然後買食材繼續擺攤。

  去碼頭看一眼,是瞧瞧商船還在不在,過年這幾日都沒在下雪,天兒也比之前暖和,運河上的冰要是化了,商船肯定不會繼續停留,會離開的。

  不過沒了商船,應該也會有其他商隊來來往往,朝食攤子應該還是能做,要是碼頭人不多,她朝食攤子打算停段日子,她也不能去東街西街那邊賣肉夾饃和江米肥腸,會緩上一段時間,至少等把桂姨娘接回來家再說,不然怕中間出什麽差錯,畢竟聞家人就住在東街,桂姨娘還沒接回,還是穩妥點好。

  早上剛吃過朝食,許沁玉坐在院裡曬太陽,聽見敲門聲,過去開了門一看,竟是徐孔目。

  她驚訝道:“徐大人,您怎麽來了。”

  徐孔目朝許沁玉抱拳,“過年還上門叨擾,還請小娘子見諒,今日上門其實是想請小娘子上門做一桌宴席,小娘子放心,食材都有,等宴席做好,會奉上十兩銀的工錢,這桌宴席也是宴請上峰的。”

  他的上峰自然就是源寶鎮的縣太爺,也算每年慣例,每年過年都會請縣太爺上門吃宴,也是過年待客。

  之前都是從東來居買了吃食回來,但他吃過許小娘子做的吃食,驚為天人,所以才想今年請許小娘子上門做的。

  十兩銀子呀?

  許沁玉眼睛一亮,她辛辛苦苦擺十天攤也就勉強賺個十兩,去做一桌宴席就有十兩,自然是願意的。

  “許大人,我自然願意。”

  徐孔目神情也松了兩分,笑道:“那小娘子先同家裡人說上一聲吧。”

  徐沁玉回屋跟裴家人說了聲。

  裴家人也都認識徐孔目的,聞氏不放心,還是喊了裴危玄跟著玉娘一塊過去的。

  裴危玄在家也沒什麽事兒,便跟著玉娘一起去了。

  徐孔目也知讓小娘子一人跟著他上門不太好,見到裴危玄跟著他也放心些,兩人見面微微頷首了下。

  三人出了桂花巷,直接上了馬車朝著西街而去。

  徐家有馬車,雖平日用的不多,這會兒也是徐孔目親自趕車。

  很快就到了徐家,徐家住在西街陽豐巷,兩進的宅子,剛好夠一家人住。

  進了徐家,徐孔目停了馬車,帶著兩人直接過去廚房。

  徐家廚房很寬敞,買了不少食材,雞鴨魚肉,羊肉豬肉,竟還有塊牛肉,蔬菜方面除了常見的蘿卜白菜豆芽豆腐,還有蓮藕山藥竟還有一小籃的荸薺,這可是個精貴物,比豬肉都貴,也算是水果,並不是西南這邊特有的,要從外地運過來,也就饒州城有,應該是徐孔目托人特意從城裡買來的,牛肉應該也是從饒州城買的,鎮子上她就沒見有賣過的。

  古時候的牛肉是真的難買,牛是耕地的,很是金貴,官府也不許私人殺牛,只有牛病死或者出意外死掉才會殺了賣牛肉,但官府還會派仵作檢查牛到底怎麽死的,就怕有人故意殺牛,隨便屠宰牛可是要打板子關大牢的呢。

  除了這些,還有些乾貨,還有一小籃的河蝦。

  這裡是吃蝦的,也只有河蝦吃,但河蝦個頭不大,大多數人家也就是一鍋煮了,就掐著尾巴吃,也就一丁點的肉,有些嫌麻煩的,直接連頭一起嚼嚼吃了,不會做味道就不太好,所以一般人家也不愛買著吃,覺得吃這些乾巴巴的不如割上二兩肉吃吃呢。

  小河蝦的價格不貴,幾文錢一斤,但個頭很大的河蝦可就不一樣,能賣到二十文錢一斤。

  但就算如此,大多數人家有這二十文錢,更願意買豬肉吃,特別吃肥點的豬肉,覺得有油水,河蝦吃起來一點油水都沒有。

  但大河蝦很難捕到,眼前這小籃的河蝦就挺大的,就算剝出蝦仁都很有吃頭。

  除了這些食材,調料也都有,竟還有不少香料放著。

  看到這些食材,許沁玉跟徐孔目道:“徐大人放心吧,包在我身上,敢問大人上峰可有什麽忌口的?”

  徐孔目想了想,他家上峰很好相處,也沒什麽忌口的。

  “倒是沒什麽忌口的。”

  許沁玉點點頭,“好。”

  徐孔目宴請上峰應該是暮食時,這會兒也就剛巳時,還有幾個時辰,時間是很足夠的。

  徐孔目看了會兒,忍不住說,“許小娘子能不能在做上一回肥腸魚。”

  他吃過一回,對這道菜是念念不忘的,特別對他的胃口,家裡連下水都買回來了。

  許沁玉失笑,“好,大人放心吧,我一會兒就把肥腸洗出來先鹵好。”

  她打算先把食材都處理好。

  徐孔目見許小娘子開始忙碌起來,不再打擾,離開廚房。

  他過去前院,妻子向氏見狀忙問,“可是把人請來了?”

  徐孔目點點頭,“請來了,已經在廚房忙了起來。”

  向氏還是忍不住有點擔心,“真能成嗎?”

  她沒有跟徐孔目一樣吃過許小娘子做的其他吃食,就吃過許小娘子做的魚,那些紅燒魚,魚丸子跟魚頭的確沒話說,味道真真是極好,可總忍不住有點懷疑,畢竟許小娘子才十五呢,跟她家雲蘭一樣大,真能掌杓嗎?其他菜肴真能做的比東來居的廚子還好吃嗎?

  雖上次她也這麽提議過請許小娘子掌杓,但臨到頭,還是有點點擔心。

  徐孔目安慰妻子,“娘子也放心吧,許小娘子不會讓咱們失望的。”

  他可是吃過許小娘子做的菜,不然他也不會相信一位十來歲的小娘子有如此手藝。

  旁邊的徐雲蘭聽著爹娘的話,也忍不住對這跟她差不多大,卻有一手極出色手藝的小娘子感興趣。

  她偷看爹娘,發覺爹娘沒注意她,抱著小侄兒喜哥兒瞧瞧溜到了後廚。

  到了後廚,徐雲蘭瞧見個瘦瘦的但面容俏麗的小娘子正在後廚忙著。

  許沁玉也發現了廚房門口抱著個小孩兒偷偷看她的姑娘。

  她朝著那姑娘笑笑,又繼續忙活著手中的活兒。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