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智人》第247章 雄壯的特遣艦隊,抵達忠誠的錫蘭
  第247章 雄壯的特遣艦隊,抵達忠誠的錫蘭

  與此同時。

  邁入22年一月份的錫蘭。

  今年獲得了一個全新的開局。

  大呂宋號兩棲攻擊艦帶著其他戰艦和補給艦,浩浩蕩蕩地出現在了科倫坡港的北港。

  幾乎是同一時間。

  洪沙瓦底方面派出的一個航空師和一個野戰師,也抵達了錫蘭北部省的首府——賈夫納城。

  早就暗中準備好的錫蘭軍,迅速接應呂宋海軍、洪沙瓦底空軍和陸軍,開始以此為基礎,重組錫蘭的海陸空三軍體系。

  本來最有可能干涉的錫蘭變局的天竺,此時陷入了阿薩姆戰爭中,又在西部和西巴的全面對峙,根本沒有精力插手錫蘭了。

  阿美利卡同樣因為拉美地區的三葉橡,以及打壓某東方大國的戰略,難以抽身過來。

  至於其他勢力,他們在錫蘭洋,就更加沒有存在感了。

  倒是阿美利卡的狗兒子——袋鼠國,近期自帶狗糧,對錫蘭和青葉集團指手畫腳。

  對於這條看不清自己位置的瘋狗,顯然它不知道自己犯了取死之道,智人公司已經在小本本上給它記上了一筆。

  特遣艦隊的指揮官胡正月少將,和剛剛上任的錫蘭海軍負責人馬圖格默少將,在科倫坡的北港碼頭上,面對錫蘭電視台說了一大堆場面話。

  然後倆人就前往科倫坡北側的尼甘布港。

  未來尼甘布港將被建設成為一個專業的軍港。

  同時組建錫蘭洋第四護航艦隊,和駐扎在洪沙瓦底土瓦港的錫蘭洋第三護航艦隊一起,共同維護和威懾整個錫蘭洋周邊。

  也是為了確保在周邊的海上貿易運輸線,可以獲得安全的庇護。

  ……

  科倫坡的金融大廈,剛好可以看到北港的港口。

  霍頓放下手上的望遠鏡,臉上的表情非常陰沉:“混蛋!”

  同樣在辦公室裡面的桑妮、約翰,神情也很難看,畢竟這一次華爾街金融集團在錫蘭的主權外債上損失上百億美刀,對於他們這些區域負責人而言,絕對不是什麽好事情。

  “現在怎麽辦?”約翰頭疼的問道。

  桑妮思考了一會:“馬尼拉銀行還在收錫蘭主權債券,只是價格只有之前的8.2%左右,這個價格出手,我們的損失太嚴重了。”

  “能不能強製執行錫蘭在北美和歐羅巴的資產?”約翰詢問道。

  霍頓搖了搖頭:“我調查了,三大家族在歐羅巴和北美確實有不少資產,可這並不是錫蘭官方的資產,現在三大家族中,除了所羅門家族,其他都屬於流亡勢力,他們的財產遲早是我們的,現在沒有必要直接凍結。”

  雖然華爾街金融集團已經將三大家族的國際資產當成囊中之物了,但肯定要主意一下吃相,直接凍結這些資產,那以後誰願意將資產轉移到歐美。

  而且華爾街金融集團還打算,日後找機會利用這些家族,現在將這些家族的國際財產給吞了,估計錫蘭和青葉集團會更加高興。

  更何況以華爾街金融集團的手段,可以使用更加合理的方法,將這些家族的資產一點點掏空,還讓人無話可說。

  畢竟錢已經在歐美境內了,華爾街有太多方法“賺”到這些資產。

  現在總部給霍頓等人的任務,就是想辦法搞垮錫蘭和洪沙瓦底的經濟,而不是盯著那些國際公民的財產。

  霍頓一臉鬱悶:“難度非常大!這種經濟模式太封閉了。”

  錫蘭劇變之後,霍頓等人在科倫坡的三個多月,就感受到什麽叫做巨企的霸道。

  明面上,錫蘭非常歡迎外資企業,稅收也非常優惠,服務同樣沒得說,但無論是可口可樂,還是麥當勞,或者沃爾瑪和山姆超市,他們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壓。

  這種打壓並不是錫蘭主導的,而是青葉集團主導的。

  面對這種情況,外資企業也是束手無策,哪怕是去WTO上訴,也沒有任何效果。

  比如現在的科倫坡。

  青葉集團承包了城市的供電供水燃氣,開給外資企業和自己子公司的價格,明面上都是一視同仁的。

  關鍵就在這個“明面上”,才是真正的大問題。

  青葉集團的供電供水燃氣單價定得非常高。

  其中科倫坡的商業電費定價為每千瓦時10金元起步,商業水費為每立方米2金元起步、商業燃氣為每立方米10金元。

  這個價格簡直是在搶錢,問題是你不用也不行。

  而如此高的電費水費和燃氣費,很多企業都會感到壓力山大,可實際上,只有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感到壓力山大,青葉集團卻一點壓力都沒有。

  畢竟青葉集團的子公司,給電力公司、水務公司、燃氣公司的錢,不過是左手換右手罷了。

  反正青葉集團會繼續瘋狂招員工,那些私營企業破產了,員工立刻就被青葉集團吸走,根本不會出現大規模失業的情況。

  受傷的只有私營企業的老板,和外資企業。

  甚至因為待遇問題,很多私營企業根本留不住人。

  這就是青葉集團兼並錫蘭私人產業的殺豬盤,通過基礎物資大規模漲價,人為製造通貨膨脹,青葉集團內部卻可以通過轉移支付的方式,撫平一部分子公司的虧損。

  當然,要對抗青葉集團的殺豬盤,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畢竟錫蘭現在可是要遵守WTO的“自由貿易”規則。

  這些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如果可以聯合起來,自己進口物資和原材料,那確實可以對抗青葉集團的惡意通脹。

  問題是,外資企業和私營企業的目的是為了什麽?
  企業的目的,歸根結底就是為了賺錢。

  那請問要和巨企競爭,又要如何賺巨企和其員工的錢?
  這可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巨企鎖死了絕大部分的員工市場,完全可以通過內部補貼的方式,給所有的員工發補貼,進而鎖定員工手上的絕大部分資金。

  如此一來,其他企業就無法在這裡營業,自然也沒有辦法盈利,甚至要不斷虧本。

  在這種情況下,還繼續加大投資,那簡直是飛蛾撲火。

  霍頓等人現在已經徹底弄明白了青葉集團的運行模式,他們不是和一個企業在戰鬥,而是和一個“區域勢力”在戰爭。

  而且更加麻煩的事情,是這個“區域勢力”還套裝著一層企業的皮,同時還有有一個名為錫蘭的特殊“外殼”。

  也就是說,青葉集團享受著“區域勢力”的福利,卻不用背負“區域勢力”的責任。

  霍頓總不能去WTO狀告青葉集團惡意補貼自己吧?
  現在包括霍頓所在的大摩公司,這些外資企業,看似是在錫蘭獲得了自由市場,可實際上他們只是獲得名義上的自由市場。

  因為錫蘭內部,還有一個和錫蘭高度重合也,又高度封閉的“區域勢力”存在,那就是青葉集團。

  青葉集團的無形壁壘,才是讓外資在錫蘭寸步難行的根本原因。

  現在外資勢力要麽采用武力,摧毀青葉集團在錫蘭的各個子公司;要麽逼迫青葉集團成為一個正式的“區域勢力”。

  當然,還有最後一條路,那就是他們這些外資乖乖滾出錫蘭。

   謝謝各位親的支持(ω`),求訂閱、收藏、月票和推薦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