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青河魔師》第124章 滄海桑田的變化(求月票)
  第124章 滄海桑田的變化(求月票)
  “公子快看!沼澤裡邊竟然被填了土,開始修築城池了!”

  屍陀峽毗鄰著蒼桑大澤,方獨樹與青青登岸後,可以直入沼澤。

  他們都以為沼澤環境肯定與以前沒有什麽兩樣。

  結果入澤後才吃驚發現,環境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原本充斥著低窪積水與雜草泥濘的地形,基本蕩然無存,反而變成一馬平川的平原。

  方獨樹與青青在飛行途中,每隔十余裡地,就能俯瞰到新落成的村落與城寨,以及排成長龍的遷徙隊伍。

  這些隊伍裡都是凡人。

  方獨樹猜測,極可能是北境戰火,導致凡間的棲居領地被破壞,這才不得不背井離鄉,南遷討生活。

  但南遷之地自古以來就有凡民在安家落戶,想要佔據這些肥沃領地,必須廝殺爭奪,倘若不願意廝殺,那就只能選擇開荒了。

  在哪裡開荒才最合適呢?

  蒼桑大澤顯然成為其中一個選擇。

  “公子,這到底是什麽情況,沼澤怎麽變成了凡間?”

  “在一百年前,這裡原本就是凡間!不過是毀於戰火而已,現在重新開辟成沃土,這屬於恢復以前的舊貌!”

  “沼澤這麽大,少說也有幾百裡,到底是怎麽變成平原的?”

  “咱們沒有這個本事,那些金丹期的老前輩卻有,他們能把滄海都變成桑田,何況是區區沼澤!”

  “但人是從哪裡來的?公子,咱們進入沼澤後,沿途飛了百十裡地,瞧見的凡民應該有幾十萬,他們是從西陵城遷來的嗎?”

  青青知道西陵城挨著蒼桑大澤,想要進入沼澤,西陵城是最快捷的路線。

  不待方獨樹回答,卻見地面的那片山區之間,忽然飛出一位中年修士,留著長胡子,是個美髯公。

  他修為有築基中期,強行截停了方獨樹。

  “兩位道友有禮了,老夫袁典,此番冒昧攔住你們去路,還請見諒!”

  “閣下有什麽事嗎?”方獨樹正好要打聽一下情況。

  “老夫見你穿著鎮文派道袍,就想問一問,你是不是鎮文派修士?”袁典察覺到青青身上的妖氣,雖然青青戴著飲血帽易容,但這法器品階太低,瞞不過築基期修士。

  要不是方獨樹陪伴在側,袁典就不會這麽客氣了,他家族已經安家在此,附近百十裡都是他家領地,對妖修防范很深。

  “我是鎮文派弟子!”方獨樹見袁典在打量青青,就問:“難道蒼桑澤已經變成有主之地,不允許修士隨便通行了嗎?”

  “蒼桑澤?去年已經劃歸為黎國隆州管轄,改名叫蒼桑邊城,規矩與隆州其它城池一樣!”袁典撫著長髯,露出客氣笑意:“今後我袁家要向鎮文派朝貢,鎮文派弟子自然是可以暢通無阻的。”

  “向鎮文派朝貢?”方獨樹覺得不可思議,蒼桑澤疆域很廣,如果全部變成平原,可以容納數座大城:

  “我這幾年不在鎮文派,並不清楚蒼桑澤的變故,敢問閣下,伱們是從哪裡遷居過來的?”

  “好叫道友知道,老夫家族以及凡民都是從大庸國搬遷到此!”袁典有心結交鎮文派弟子,對方獨樹知無不言:

  “大庸爆發妖禍,導致兩座宗門被毀,老夫家族祖居之地被毒物腐蝕,被迫南遷大黎,原本與大庸交界的是隸州,但隸州也是妖禍的重災區,沒有容身之所,只能繼續南下,最終選擇在蒼桑澤安家。”

  這一趟南行可真不容易,大庸距離黎國至少有千裡路程,這點距離對於修士而言不算什麽,但對凡民卻是危險重重的艱辛跋涉。

  他們最終能夠順利抵達蒼桑大澤,其實也是靠了數量優勢,這次南下逃難不是一個世家或者一座城池,而是大庸一州之境的百姓一起行動。

  袁家與數個家族聯合護衛百姓隊伍,在進入黎國之前,這些修士已經先行趕赴鎮文派,表明了投靠朝貢的意圖。

  鎮文派長老們在考慮後決定收容他們,也給他們穿梭黎國諸州領地提供了便利,讓他們途徑不致於遭受干擾與伏擊,從而遷徙蒼桑澤成功。

  袁典作為這次遷徙的核心首領成員,對整個過程都歷歷在目。

  他把情況給方獨樹大致講了一遍,感歎說:“此番能在這裡安居樂業,全賴貴派恩賜,這蒼桑澤原本不是良地,貴派文師聯合出手,施法把沼澤煉掉,重新恢復了百年前的平原舊域,這是再造之恩,真是難以回報。”

  鎮文派並沒有要求袁家與其他遷徙家族多繳納貢品,他們的貢品份額與隆州其它城池保持一致,這也是讓他們感激涕零的地方。

  不過蒼桑澤毗鄰著兩界山,環境可不安穩,今後免不了會頻繁遭遇入侵事故,但對於袁家與其他遷徙家族而言,這點事故與重新安家比起來,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方獨樹聽了袁典所講,問道:“蒼桑大澤中心處有一座靈犀山,百年前那裡是一座宗門的舊址,是否被南遷的宗門佔據?”

  “南遷宗門?”

  袁典搖頭:“這次南下只有老夫這種世家與凡民,沒有任何宗門修士隨行,老夫家族世代朝貢的門派已經覆滅,若非如此,鎮文派也不會接納我們。”

  他已經在蒼桑澤定居一段年月,了解方獨樹所講的宗門舊址,又道:“雖然大黎與大庸宗門的總壇,往往會建在距離黎水河道近的地界,但河道內必須存在黎水烘爐,當年靈犀派覆滅的時候,烘爐都已經被打碎,就算有大庸宗門想要南逃,也絕對不會選擇在靈犀山落戶的。”

  他這麽一講,算是替方獨樹解了一個心頭隱憂。

  方獨樹最擔心大庸宗門在兩界山與蒼桑澤安家,這會導致他們產生鳩佔鵲巢的想法,從而對鎮文派開戰。

  時下正是妖禍爆發的節骨眼,方獨樹可不希望參與鎮文派平叛的戰鬥。

  “道友要是不嫌棄,不如到寒舍飲一杯靈茶如何?”

  袁典最後向方獨樹發出邀請。

  “我有要事在身,不便做客,還請袁族長見諒。”

  方獨樹婉言拒絕,該打聽的消息都已經打聽過,他也沒有多留,很快就領著青青重新上路。
    因為此行穿越蒼桑澤,要途徑數座剛剛遷徙的世家領地,這些世家都有袁典這樣的築基修士坐鎮,為了防止再被攔路,方獨樹讓青青藏入化骨鐲,他自己也是輕裝簡從,專挑偏僻地區途徑。

  等方獨樹遁出蒼桑澤,進入西陵城境內,繼續北上青瘴林時,明顯發現巡邏的修士在增加,他們主要是在清剿流躥下來的妖修,同時也要防范南下修士裡的作奸犯科者。

  方獨樹照舊走的是少有人跡光顧的小路。

  這天入夜時分,他抵達隆州長幽城的北部邊界。

  十年前方獨樹造訪這裡時,曾經被長幽城魏家弟子護送,並引導他進入青瘴林。

  倘若站在邊界處遠眺,可以望見青瘴林天然散發的綠霧長牆。

  不過今次方獨樹舊地重遊,卻是發現青瘴林已經不存在,整個森林的林木遭到了大量砍伐,綠霧幾乎潰散一空,空出來的地盤全都成為南遷百姓的新家園。

  蒼桑澤是原靈犀派舊址,只要有高階修士願意施法,就可以讓沼澤化為良田生存。

  青瘴林是原伏毒教遺址,更加適合百姓落戶,甚至都不需要修士幫忙。

  自從大庸遭遇妖禍,開啟逃難以來,因為青瘴林距離大庸國更近的緣故,首批進入黎國的世家修士與凡民百姓,他們落腳的首選就是青瘴林,林中有大量樹木可以砍伐,建造房舍就地取材,方便又省事。

  以前青瘴林沒有凡民定居,這是因為此林是隆州與隸州的交匯處,也是緩衝區。

  不過現在緩衝已經不存在。

  最憂心莫過於長幽城的魏家人,他們處在遷徙大潮的最前線,幾乎是沒日沒夜都在處理各種因遷徙所導致的事故,同時還要防范那些定居青瘴林的世家大族,南下搶佔長幽城領地。

  方獨樹趕到邊界時,瞧見兩位魏家的築基修士在帶隊巡查,方獨樹原本不想打交道,卻發現隊伍裡有一位同門,他就急停在了半空。

  他這一停,行蹤立即被魏家的兩位築基修士察覺,齊齊追蹤過來:“閣下是何人?鬼鬼祟祟在這裡做什麽!”

  方獨樹喊了一聲:“魏師妹?”

  “咦?聽上去像是方師兄?”

  那兩位築基修士裡,響起一道驚詫女音,她見方獨樹已經現身,趕忙靠近查探,一見方獨樹模樣,頓時大喜:“真是方師兄!這幾年你到哪兒去了?”

  “也是一言難盡!”

  方獨樹降落地面,與她慢慢敘話:“我離開黎國,去了一趟外域,因為行程太遠,沒有辦法傳信給派裡。”

  方獨樹並不多談自己的事情:“魏師妹,你什麽時候築基的?”

  這位魏師妹,正是當年在倚天脈看守接引殿的魏雙敏,除了大師兄齊劍霆外,方獨樹最熟悉的同門就是她。

  提到築基,她呵呵直樂:“兩年前小妹法力到了練氣期圓滿,齊師兄見小妹常年看守接引殿,做事兢兢業業,就特別賞賜一顆築基丹藥,原本小妹不抱什麽希望,結果服丹以後竟然順利進階了。”

  她身材並沒有瘦下來,估計仍舊沒有改掉饞嘴毛病,她也同樣保持著不怎麽細膩的心思,方獨樹也築基成功,她就忘了問這事。

  方獨樹隨後問起她身邊的老者,她介紹:“這是我族伯魏廉臣。”

  又對魏廉臣說:“族伯,方師兄就是我曾經向你提到的倚天脈真傳,這幾年他有事離派,剛剛才歸來。”

  “我知道方小兄,十幾年前他曾經到青瘴林尋找族人,咱家專程派了弟子給他做向導,敏兒,方小兄在鎮文派見到你之前,就與咱家有交情啦!”

  魏廉臣自來熟的攀交情,當初方獨樹拜入鎮文派,魏雙敏把消息傳回長幽城,魏家核心成員已經把方獨樹情況查的清清楚楚。

  今天再次相遇,魏廉臣心裡那是高興的很。

  他又向方獨樹透露:“方小兄,青瘴林……不對,現在已經改名叫青湖邊城了!這幾年環境天翻地覆,森林化為良田,先後修築了四座城池,其中一座城池是被方家人佔據!”

  “方家?”

  方獨樹忙問:“世伯與方家修士接觸過嗎?”

  “怎麽沒有!”

  魏廉臣煞有其事:“魏家全都知道你曾經在青瘴林裡尋親,得知他們掌城後,專門攜禮拜訪,但他們表現的不冷不熱,說什麽‘他是不是吾家族人,需要當面見著才能確認’,既然他們這樣表態,魏家也不好意思繼續來往。”

  “他們首領叫什麽?”方獨樹繼續打聽。

  “首領有兩個,族長叫方賢輔,還有一位築基期長老叫方賢德!”魏廉臣對方家比較關注,但方家不願意與魏家走訪互動,導致魏廉臣對方家的核心情況了解不多,隻清楚這兩位築基修士。

  方獨樹聽了心想,他拜入鎮文派前,曾經向五緣城傅家與同門明確表示過,他並沒有在青瘴林找到自己族人。

  三堂兄方賢輔也知道這個情況,應該是下了嚴格封口令,不準任何族人透露他造訪過蛇蟠界的消息,方賢輔自己作為族長,也不與魏家往來,免得言多有失。

  方獨樹所猜不差,實情還真是如此。

  他道:“世伯,魏師妹,實不相瞞,我這次趕來青瘴林,仍舊是為了尋親!我從外域歸來時,途徑蒼桑澤,發現大澤變桑田,震驚的無以複加。”

  魏廉臣咂咂嘴角:“嘿,何止是方小兄你震驚,咱們隆州乃至整個黎國修士,都覺得這些大庸人勇氣可嘉不畏艱辛,他們並沒有搶奪咱們原有的領地,而是選擇開荒,咱們也不刁難,反而力所能及的提供幫助。”

  方家掌城後,收攏的流民全部來自大庸,也算是以大庸人為基礎,所建立起來的城池。

  魏廉臣向方獨樹表達了魏家願意幫助方家的誠意,但方家不願意接受魏家的好意,魏家也很無奈。

  方獨樹先道了一聲謝,然後問道:“我在蒼桑澤時,打聽到方家人在青瘴林掌城,就著急趕過來,甚至都來不及返回鎮文派!不知世伯能否告知方家城池的詳細方位?”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