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皇明皇太孫》第721章 輕重緩急
  第721章 輕重緩急

  對於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們來說,朝廷這一次組成了龐大的水師,就要開啟一次聲勢浩大的遠航了。這對於不少人來說,顯然也不是那麽容易做到的,這也是牽涉到了很多人的利益。

  既然現在已經沒辦法阻止這件事情了,那麽現在就要爭取一些主動權,或者也可以說為自己所在的利益集團爭取一些利益,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支一百五十隻大船組成的艦隊,確實有著大量的水師,也有一些步卒。

  這樣的一個艦隊出海,想來在南洋等地的一些番邦小國肯定是無力阻擋。

  對於南洋諸國,現在大明朝堂之上也有一些有識之士實際上也是有所認知的,知道那裡的情況比較複雜。或許會有一些安南這樣的大國,也會有麻喏八歇國、錫蘭等國。

  這也就意味著不能只是單純的軍事行動,雖然早些年已經廢了不征之國的政策。但是這麽些年下來,大明朝實際上也沒少和疆域之外的一些國家往來。

  在老朱和朱允煐看來,最好的辦法是以武力為後盾,力爭以不動兵戈的方式實現威服眾邦,構建以明帝國為中心的國際秩序格局。在一些外交來往當中,也需要具體對待。總之,也就是大明朝實際上不排斥武力。

  常茂這個時候就出班說道,“陛下,黔國公此前有報。蒙元余孽四處征伐,此前有帖木兒迎娶東察合台汗國王室黑的兒火者的女兒為妃。此前攻佔天竺北地德裡蘇丹,屠戮當地軍民十余萬。”

  夏原吉就聽不下去了,說道,“開國公,如今尚有梁國公與西北練兵以防瓦剌。天竺之地尚且與我大明相隔甚遠,朝廷大軍無需以此為敵。”

  常茂就聽不下去,說道,“如何不能了?那些人到底是蒙元,侵略成性。雖說蒙元如今式微,尚有不少部族尚有一戰之力。都說防患未然,難道要等著他們勢大再去準備?”

  坐在龍椅上的朱允煐就聽著,天竺哪些地方還真的有些意思,被不斷的統治著。

  什麽小孔雀王朝開始,就開始有不斷的外族入侵,希臘人、安息人、塞種人、大月氏人輪番來,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也不甘示弱。

  現在的北印度地區,早就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其他民族的統治了,在這裡也建立了一個個比較強大的王朝。

  常茂剛剛說的帖木兒,不出意外的話就是要建立名氣不小的帖木兒王國,到時候要征服東察合台汗國、河中地區、花剌子模、美索不達米亞、小亞細亞、高加索和大伊朗地區。

  他現在也確實攻佔了被印度地區,現在還在準備著進攻正處於上升階段奧斯曼帝國。

  這意味也是一代雄主,說不定在攻佔了這些地區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大明了。

  畢竟這一位也是有著夢想的,想著要複興蒙古帝國,那絕對是一個終極夢想了。

  所以也要說不得不防啊,大明朝確實很強大,但是不代表所有的王國在大明面前都是弱小的。而且就算是有些王朝看似不如大明強大,不過也有可能出於自身的利益考慮,到時候也有可能不服大明管束,或者故意惡心大明。

  這些都是有可能發生的事情,這些事情也意味著大明朝或許也需要準備準備。

  畢竟在華夏大地這片土地,自古以來也沒少經歷各種各樣的外族入侵。被外族統治,這肯定不能忘。

  剛剛才驅逐蒙古三十余年呢,才剛剛收回來失去了將近四百年的幽雲十六州呢。

  這些事情不只是朱允煐需要重視,大明朝的官員們也都需要重視這些事情,可不能以為沒了後顧之憂。因為說不定在某個地方,一些看似弱小的部族正在發展,說不定就要成為強大的大明的心腹大患。

  就在不少人還在爭吵要不要為天竺北部的一些事情而擔憂的時候,暴昭也坐不住了。

  捧著牙笏,暴昭說道,“陛下,此次朝廷大軍下西洋,極有可能遭遇海匪陳祖義。其人盤踞南洋航道,據稱手下戰船百艘、海賊萬人,劫掠過往船隻達萬艘。南洋一些藩國,甚至向其納貢!”

  這一下不少人坐不住了,因為這個陳祖義還是有那麽一些名氣的,朝堂上不少人也聽說過。

  尤其是一些武勳,他們的一些利益也是來自南洋船隊。而那個陳祖義呢,無法無天的他不只是盤踞在馬六甲附近十幾年,而且也經常四處劫掠,攻陷過五十多座沿海城鎮。

  這個人其實也是廣東,早年間因為犯事舉家逃到舊港,投渤淋邦國麻那者巫裡手下為將。

  也就是以後的印尼巨港、三佛齊,這家夥在當地土王死後自封酋長。這也是一個為人‘甚是豪橫,凡有經過客人船隻,轍便劫奪財物’。

  他可不管那些來往的船只是南洋一些小國的,或者是大明朝廷的。只要被他盯上就要去看看,要是大明朝的船隊反而更好,船大說明能裝的貨物多,就可以劫掠到更多的財富。

  所以不少大明朝的船隊,其實也是深受其害的。只是面對這樣一個實力強大的海盜集團,大明朝的水師實際上也沒有太多的辦法。

  簡單的來說就是一般的船隊,未必就是能夠對付大小船隻近百艘的龐大海賊集團。再者就是陳祖義這些人也是有著自己的地盤,打不過就跑,上了岸之後他們就是土民、百姓。

  這些也意味著,大明朝想要徹底的剿滅這支海盜集團,真的需要花費些力氣。

  朱允煐淡定的點了點頭,說道,“此獠坐大,於大明始終是個禍害。此次船隊出航,若能一舉覆滅此獠,那倒也是一個好事。”

  這是朱允煐的心裡話,陳祖義這個強大的海盜集團,對於大明來說確實是個麻煩。

  畢竟現在的大明朝在不斷的發展海洋貿易,要是被這樣的一個海盜集團持續威脅著,那真的不叫個事。這還只是海盜呢,要是被他們拿捏了,也確實有傷顏面。

  對於這樣的事情,朱允煐絕對不能允許,大明朝的一些武勳也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說到底,那就是陳祖義損害到了大家的集體利益了,所以他必須要為此付出代價。

  印度北邊的事情暫時不需要太多的去關注,因為那些事情說起來距離大明朝也確實稍微有點遠。就算是大明朝現在兵多將廣、兵強馬壯,但是想要出兵北印度,也確實有點鞭長莫及。

  與其考慮那麽一些不太現實的事情,朱允煐覺得還是將一些可以掌握的事情給做好。

  比如說將西北部的那些土地收復,或者是將瓦剌這樣一個心腹大患提前削弱,甚至是覆滅。

  真的要是有這一定的余力,其實安南那些地方也是可以配合著大明朝現在向大海發展的政策,南洋不少地方還是有著足夠多的物產。那裡的氣候、土地,也確實可以種植出大量的糧食。

  不過那些事情可能都是比較遙遠的,現在也根本輪不到朱允煐去操心,那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剛剛結束了高麗的戰爭,大明朝需要需要休息兩三年,才好對瓦剌或者安南發動一場規模比較大的戰爭。

  而現階段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將大海盜陳祖義給剿滅掉,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剿滅海盜,這件事情可不是小事情。畢竟陳祖義也不是一般的小海盜,不是有著幾條船的流寇。這樣的海盜集團,需要朝廷集結大軍,需要徹底的給覆滅才好。

  不過朱允煐也不需要擔心太多,這件事情現在看起來也是可以順理成章的給解決掉。

  說到底就是陳祖義雖然有著近一百條船,但是他的那些船和大明朝的艦隊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面對大明的一些巨艦,海盜的那些船也不要想著跳船、接弦戰,大明朝的船根本不需要停下來,直接開過去就可以直接將那些海賊的船徹徹底底的碾碎。大明朝的將士們也可以居高臨下,用箭矢和火器將海盜們打成篩子。

  陳祖義只是勢力龐大,那是相對於一般的人來說。要是面對大明朝的艦隊,凶多吉少才是常態。這一次一旦想要和大明朝的艦隊硬碰硬,陳祖義就會明白什麽叫做不自量力。

  朱允煐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大明朝的艦隊就要出海,這樣一個龐大的艦隊可以解決很多的麻煩。要是遇到了陳祖義,絕對不會手軟,絕對不會給他任何的機會。

  看起來這一次出航,大明朝不只是要宣揚國威、發展外交,這也是在忙著剿匪啊!
  將一些事情交代給兵部和五軍都督府,朱允煐需要看到的是結果,而不是他事必躬親的去辦好。皇帝嘛,也不需要什麽事情都是親力親為的。

  這麽想起來的話,朱允煐心裡也就踏實了不少,好些事情也確實不需要他去在乎太多了。

  下朝,雖然現在還有不少的事情沒有討論出來一個結果,但是也沒有太多好在乎的。下一次上朝的時候再討論就好,甚至有些事情根本就不需要繼續討論,因為朱允煐已經做出了決定。

  王承恩就跟在朱允煐身後,小聲說道,“皇爺,兩位大長公主殿下就在乾清宮呢。”

  朱允煐一聽也就樂了,笑著說道,“那就好,皇后辦事還是得力的。咱的太子呢?”

  王承恩就露出諂媚的笑容,說道,“太子殿下也回乾清宮了,將一些伴當都叫了過去。”

  “那皇爺爺該頭疼了,重孫在鬧,外孫也有不少。”朱允煐想了想,一下子也忍不住樂了起來,“好了,咱也過去一趟。要不然皇爺爺估摸著也要說咱,心裡明白歸心裡明白。”

  這也是朱允煐的心裡話,老朱就算是能夠明白朱允煐的一些想法,肯定也不會有什麽排斥。但是有些事情做出來了歸做了,表面的樣子還是需要稍微的做一做的。

  更何況意識到老朱的時日無多,朱允煐這個時候也是想著能夠多陪陪老朱。在一些皇姑、皇叔到了宮裡的時候,朱允煐就跟著過去用個膳、說說話,這沒什麽不好。

  倒不是說朱允煐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招攬宗室,不過這到底也是一家人,好歹也是親戚,不能只是名義上而已,不能只剩下單純的君臣而已。

  看到皇帝打算去幹清宮用膳,王承恩自然是趕緊跟上,太上皇陛下看到這個局面,肯定特別開心吧!

  真的要說起來,雖然王承恩跟在朱允煐跟前伺候了近二十年,可是他是太上皇陛下派到當今天子跟前的,他也算是洪武皇帝的人。

  這邊剛到乾清宮,朱允煐就聽到了乾清宮裡一片喧鬧。

  “臣妾拜見陛下。”

  “臣梅順昌(梅永貞、梅景福)拜見陛下。”

  “臣劉麒(劉麟)拜見陛下。”

  朱允煐就直接說道,“皇姑,這可不像尋常啊。這就是在皇爺爺跟前,咱們隻論親誼。”

  安慶公主就笑著說道,“這也是初見陛下,這才行禮,要不然父皇肯定要嘮叨。”

  “那也是。”朱允煐一想就樂了,“咱記得小時候你喊咱皇長孫,皇爺爺和皇祖母聽了就不樂意。”

  抱著小小朱的老朱就埋怨道,“就屬你事情多,咱這宮裡本來多清淨。你看看這些個小子在鬧騰,咱腦仁子都給吵出來了。咱本來還能多活幾天,這一吵就架不住了。”

  “那咱過些時日給他們趕走,不許他們進宮。”朱允煐對老朱隨口說了句,然後問道,“大姑,咱記得伱以前做過一道鹽水鴨不錯。咱現在還不算餓,給咱做做?”

  寧國公主一聽就笑著說道,“那咱這就過去給陛下添道菜。”

  朱允煐笑著點頭,隨即也說道,“那小姑也別閑著,小姑也去做個炊餅過來。要說皇祖母做的炊餅,估摸著也就是小姑學了幾分。”

  老朱一聽,立刻眼前一亮,“是這個理,咱記得大閨女還會做些個鴨血湯,也去做一道。”

  說完這些,老朱慈眉善目的看著朱允煐說道,“還是咱孫兒好,就記得咱和他祖母。”

  寧國公主和安慶公主不說話了,做菜的是她們,她們的侄兒也就是隨便說說。但是呢,最後得到表揚的,肯定還是侄兒!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