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娘親!要不換個爹?》第33章 娘幾個到雲城
  第33章 娘幾個到雲城
  不管日子好過還是不好過,都不會打攪到四季的交替,冬天的到來也沒能讓戰爭停止。

  相鄰的幾個國就好像是被詛咒過一樣,依舊是戰亂不斷。

  原本打算直接從婁城去雲城的吉王赫澤旭,計劃也被打亂了,不得不率兵去了東邊平定當地的兵亂。

  相比於胥州三城的事,兵亂之地更為緊迫,畢竟,胥州三城的百姓過著的是安穩的日子。

  馬背上急行軍的赫澤旭,心情也是極其複雜的,他這麽不知疲憊的到處奔波殺敵平亂,是從來沒有怨言的。

  因為,是他心甘情願的。

  可是,那些大臣們怎麽就沒有好的應對,想辦法讓各地太平呢?
  那些兵亂,民亂不是無緣無故的,都是有原因的。都已經有這麽多現成的例子擺在那呢,怎麽就不能想辦法避免這樣的事頻繁的發生呢?

  滿朝的文武大臣,都是幹什麽吃的,拿著朝廷的俸祿,就應該忠心的輔佐皇帝,也應該為皇帝分擔憂慮啊!

  文臣不是就應該動腦筋,想辦法的麽?

  平日裡在大殿上,一個個的嘴皮子那叫一個利落,商討一個問題能分好幾派,吵的人腦瓜仁都疼。

  現在光靠他和幾個武將這麽四處平亂平叛的,平下來之後,治理上出現問題,還不是又要重蹈覆轍的出問題。

  一開口,就說什麽這些問題都是天災人禍,是不可避免的,還說什麽別國也這樣。

  哼,分明就是他們無能的說辭。

  那個谷夫人,她是怎麽能把三國的五座廢城治理得那麽好的?

  雖然他並沒有親眼看到,都是聽說的,但是他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那五城不好的話,難民災民不會去那裡。

  商人,更加不會去!

  災民難民去那裡,是因為那裡有生機,商人去那裡是因為那裡有商機。不論是商機還是生機,總之就是能給人們希望的地方。

  既然如此,自己帶兵去收復回來的話,再交給父皇委派的草包官員來治理?那會不會用不了多久,再次成為廢城呢?

  若是那樣的話,還不如別去收復了!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赫澤旭自己都驚了一下,自己是父皇的兒子,安裕國的王爺啊,怎麽能有這樣的念頭呢?太不應該了!

  不過,他對那位谷夫人,又或許是隱藏在古夫人身後的那個人很是感興趣。

  到時候,若是能想辦法把那個人收攏過來就好了,舉薦給父皇,是不是就能改善安裕國的現狀了?

  ……

  戰亂同樣的波及到了衛子君住的大馬城和葉城,但是,這是來年五城在衛子君的治理下,五城百姓也早就自成一體。

  沒有分什麽安裕國的、明歷國的古燕國的,在他們的心裡,他們是五城的百姓,谷夫人就是他們的五城之主,國君一樣的存在。

  他們團結一心,不分彼此,加上衛子君平日多他們灌輸的思想,就是全民一心一致對外。

  好不容易過上了安穩的日子,誰來侵犯那就是跟他們所有人過不去,想讓他們沒好日子過,繼續過以前那種四處逃難居無定所,食不果腹的日子,那是絕對不行的。

  五城百姓全民一心,全民皆兵。

  這樣的城池,任何想對五城中任何一城動貪念的,歪腦筋的最後都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幾次之後,這五城不但沒損失一城,五城之名還傳揚了出去。

  明歷國徹底的放棄了收復大馬城的打算,古燕國雖然不甘心,可是看看鄰國的例子,也不得不舍了葉城。這兩國其實也都是因為本國的狀況,本就自顧不暇。

  兩國的皇帝還自我安慰呢,看看安裕國三城被佔了呢,跟安裕國相比,他們也算不得丟顏面。

  他們也在相互看著,想的都是,倘若他日對方的國收復了被谷夫人佔據的城池,那他們奪回城池的時機也到了。

  但是,底下有看得通透的人卻不是這麽認為的,現在都對五城無可奈何,若乾年後,五城只會更強大,再想收復城池,那更是癡人說夢了!
  一轉眼,冬去春來,萬物複蘇。

  五城的百姓忙著春耕播種,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現在,很少有難民來了,不是因為五城不收,也不是各地沒了難民,更不是難民有了更好的去處。

  五城的崛起,讓那三國都重視起來,為了避免五城因人口愈多,地盤不夠而要繼續擴張,所以,都不得不想對策安置難民。

  據說有些地方的路口,還有官府貼的告知文,大致的意思就是,不得去五城,去了被抓住按照通敵叛國罪論處。

  這樣一弄,就只有那大膽的,為了能過上安穩的日子,才冒險偷著去五城。

  膽子稍微小點的,想著左右官府會安排他們,那自然是性命要緊了。

  五月端午節,胥州還舉辦了龍舟賽。

  衛子君帶著三孩子也去過去參加了,小樂加入的一支龍舟隊還得了第一名。

  衛子君作為五城的城主,向第一名的龍舟隊發了獎,獎品是十頭耕牛。

  龍舟賽結束後,衛子君原本是想回大馬城的,可是小安說雲城端午有廟會,想去看看熱鬧。

  小樂和如意也很想去,看著三個孩子期待的目光,衛子君沒忍心拒絕。

  因為雲城緊挨著胥州三城,沾了這三城的光,這幾年太平的很,不然也不會辦什麽廟會活動了。

  兄妹三人一起去逛廟會,在客棧等著的衛子君看著阿丹頻頻看向窗外的街上,想了想就帶著阿丹一起上街逛逛。

  阿丹這些年都跟她住在大馬城,難得出來一趟,即便已經是四個孩子的娘,卻依舊興奮不已,這裡看看,那裡看看。

  阿丹在一個絹花攤子前給小女兒挑絹花,衛子君的目光落在邊上一個挑著竹簍賣小雞仔的,毛茸茸的蘆花小雞,看著就很可愛,她就想起了斷魂谷那個家,養的就是這種蘆花雞。

  蘆花雞生的蛋,一半拿來當菜吃,一半積攢著拿到谷外的集市上去賣,賣得的錢再買些鹽巴,米面。

  陷入回憶中的衛子君倘若此時抬起頭,就能看見街上迎面走過來的幾個人,其中最英武的那個男人正是當初幫她一起做雞籠,跟她一起喂雞,聽到雞下蛋咯噠咯噠的聲音,喜歡去撿雞蛋的那個人……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