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214章 全球總決賽
  第214章 全球總決賽

  由於深藍存儲還有俄國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在世界輿論場上,俄國媒體的戰鬥力可要比阿美利肯強得多。

  華國基本上是基於事實層面的官方發言。

  而俄國的媒體又是拍科普宣傳片,把生物存儲的技術原理,阿美利肯技術和他們的技術有哪裡是一樣的。

  又是把這件事和其他事聯系起來,說明阿美利肯的雙重標準。

  華國專門吃愛國流量這碗飯的博主這段時間更是吃的盆滿缽滿。

  他們把“吃五十萬”的博主打的找不著北。

  阿美利肯方面不幹了,表示明明大家都是買的技術,你們兩個怎麽好意思仗著自己先買了就說這技術是自己的?
  歐羅巴聯盟也在旁邊幫腔:是啊是啊,你們兩個這樣搞,之後我買了豈不是用不了?

  華國和俄國反擊稱:誰讓我們先買,我們注冊了專利。我們這樣做是在你們定的規則體系內,符合國際專利的定義。

  阿美利肯表示:魔法相關屬於全新的事物,不能按照以前的規矩來。如果這樣算,那以後我們率先購買了生物計算機技術,那你們也別想玩了。

  其實華國和俄國也不指望能從阿美利肯手裡撈點什麽好處,本來也就想著在輿論層面予以反擊。

  官方交涉的語言要隱晦的多,上面只是把大致意思進行了闡述。

  華國和俄國覺得對方的說法也有道理,於是目前擁有magic coin 的幾個國家一起坐下來,協商了知識產權補充辦法。

  當然這個辦法暫時是對外保密的。

  這件事在媒體上吵了接近一個月,然後莫名其妙的銷聲匿跡了。

  世界永遠不缺乏熱點,永遠有新的熱點產生。

  歐羅巴聯盟表示太可惜了,你們居然不乾起來。

  他們本來就想煽風點火,本來想看這兩方乾起來,最好華國一步不退。

  這樣的話生物存儲技術的價值將大打折扣,說不定花點小錢就能從阿美利肯手裡買下來。

  之前他們硬要參加雙邊交涉,為的就是把水攪渾,看能不能渾水摸魚。

  結果雙方都保持了基本的理智,這讓歐羅巴聯盟很失望。

  時間轉眼間就來到了2024年年底,腦機連接VR出貨量已經突破了三千萬大關。

  科創未來第一年的銷售額突破了三千億,這個數據讓事前最樂觀的人都沒想到。

  科創生物的市值已經突破了一萬億米元大關,早就超過茅台成為華國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

  “如何評價科創生物市值突破萬億米元大關?科創生物萬億米元的估值會不會太高了?英特爾的估值也才三千億米元左右。”

  “謝邀,英特爾估值三千億是因為他要和AMD競爭,每年要在研發上海量投入。

  但是科創生物在他的領域沒有競爭者,腦機連接領域根本沒有能和他競爭的對手。

  在鋰電池領域,霓虹的松下公開宣稱要在鋰電池領域打敗科創生物。

  各種電池研發新聞傳來,但是你看到有能落地的產品沒?所謂八倍現在電池容量超級電池還停留在實驗室裡呢。

  哪怕是內啡肽領域,依然在用鄭理五年前研發的工業化製備方法。

  一直以來國外廠商都想優化或者找到替代的合成路線,繞開科創生物的專利。但是他們繞來繞去都發現繞不開其中的關鍵步驟。

  想優化也做不到,好像現在的製備路線就已經是最優路線了。

  據我在科創生物內部的同學說,之前科創生物內部有個研發團隊,專門做內啡肽製備方式的優化,五年了沒有成果。

  整個團隊被拆開分到其他研究團隊。哪怕是科創生物自己都無法再對內啡肽的製作工藝進行優化。

  不得不說鄭理真的太牛了,跟開了天眼一樣。

  投科創生物,科創生物基本上是壟斷地位。如果英特爾也能壟斷,他也不會是現在這個價格。

  更別說以鄭理的年紀,未來三十年都不用擔心科創生物會沒有創新的源動力。

  而且還有一點,華國真正有硬科技的企業太少了。

  華國企業稍微有點硬科技,都能享受很高的溢價。”

  “投資科創生物和投資英特爾的投資邏輯是截然不同的。

  英特爾技術向上的空間已經很窄了,同時還要面臨同行業的競爭。

  當工藝進入14nm後,摩爾定律逐漸失效。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樣每年技術進步。

  而且不知道現在人有沒有印象,之前英特爾只是做芯片設計,芯片加工是交給類似台積電的代工廠。

  但是從2021年開始,英特爾重啟了芯片代工業務,這個領域的投入需要的資金是海量的。

  以前靠著技術快速迭代,隻吃產業鏈的高端蛋糕,現在技術無法快速迭代了,辛苦錢也開始掙了。

  掙W嘛,不丟人,但是當你參與到芯片加工的競爭中,就不能享受高溢價了。

  因為芯片代工領域是高投入高回報,回報要不斷投入設備更新技術研發中。

  因此英特爾享受的估值,類似我們國家的TCL和京東方,都屬於有技術每年利潤不少,但是市值就是上不去。

  科創生物應該對標誰?蘋果。

  科創生物是華國最前沿技術的代名詞,腦機連接VR進入千家萬戶。

  現在毫無疑問是元宇宙爆發的前夜,科創生物是最有希望在元宇宙時代佔據一席之地的企業,甚至是龍頭。

  他享受萬億米元的估值毫不過分。

  話說回來科創生物在腦機連接VR領域,我本來以為他們也會采取專利授權的方式。

  把專利授權給Pico、FB、HTC這些公司,結果沒想到科創生物選擇了自己做。

  選擇和鵝廠、大米合作,打造腦機連接VR。

  如果通過專利授權,那就是走的微軟的路子,現在自己做就屬於走蘋果的路子。

  同時腦機連接技術完全在科創生物手裡,就像當年觸摸屏技術在蘋果手裡,不開放給其他手機廠商一樣。

  科創生物其實是實質上的壟斷。

  另外科創生物選的合作方也非常絕,大米能提供成熟的供應鏈管理經驗,鵝廠能帶來你用不完的流量。

  同時鵝廠真的太清楚用戶心理,用戶想要什麽。

  Futureverse的定位就很精確,遠程教育、遠程培訓這些先放一放,第一款產品就是娛樂工具。

  當然如果不考慮海外市場,花為是更好的合作對象。只是如果要考慮海外市場,找花為的風險太大。

  從腦機連接VR的事情上能看出鄭理不僅是研發天才,在商業運作上也有足夠的判斷力。

  科創生物享受這個估值再正常不過。他們唯一的風險來自於政策風險。

  萬一歐美國家把科創生物的產品禁了。不過影響也不大,無非是從走蘋果路線變成走微軟路線。”

  隨著腦機連接VR的大超預期,任宇作為該項目的牽頭人和後續的負責人,靠著這項業績他手裡的權力再次擴大了。

  他之前已經是首席運營官,再往上只有小馬哥的位置,但是小馬哥顯然不會這麽早退休。

  低調是為了活的更久。

  鵝廠按照LOL賽事照搬的《英雄末日》賽事,在年底舉辦了全球總決賽。

  賽程和賽製和LOL賽事幾乎一致。

  鵝廠在電競領域已經積攢了非常豐富的經驗,或者說在如何吃到足夠多的流量,鵝廠真的爐火純青。

  同樣是moba類遊戲,DOTA2自帶玩家基礎,遊戲可玩性上和LOL誰高全看個人興趣愛好,但是絕對沒有明顯差距。

  但是DOTA2的比賽越辦聲量越小,DOTA2每年最重要的總決賽,熱度可能不如LPL的春季賽決賽。

  這不是因為遊戲本身品質的區別,而在於賽事運營方的差距。

  同樣《英雄末日》作為鵝廠精心打造,借鑒了很多大逃殺類遊戲的玩法和戰鬥模式,打造出來的集大成之作。

  成爲今年最火的現象級遊戲,買不起futureverse,我總買得起兩千多的pico。

  哪怕不想買VR,我也能在手機上看比賽直播和錄像,視覺效果和代入感沒有VR的第一視角來得好,但是也足夠精彩。

  由於遊戲的火爆,導致全球VR市場份額激增,有當年第一代iphone面世後智能手機增長的趨勢。

  Pico被Futureverse吃掉的市場份額,又被增量彌補回來了。

  有鵝廠牽頭,在世界各國舉辦本地聯賽都很順利。

  相同模式進行複製難度要低不少。

  來自全球不同賽區的十六隻隊伍進入最後的總決賽環節。

  十六隻隊伍分成四組,每組決出前兩名進入八強賽。

  八強賽再分成兩組,進入前二的四隻隊伍進入最後的決賽環節。

  最後按照積分決出冠亞季軍。

  第一屆《英雄末日》世界總決賽在鵬城舉辦,鵝廠方面為了成功舉辦這屆總決賽,可謂是不遺余力。

  下的本錢比S7鳥巢下的還要多。

  鵝廠心裡已經做好了盤算,這屆好好搞,這可是全年最重要的工作。

  數據好看,明年華國《英雄末日》聯賽席位才好獅子大開口。

  LPL被運營了十年,一個LPL席位在五千萬左右。

  英雄末日運營一年後,鵝廠就打算把席位往一個億去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