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391章
  第391章
  這屬於牽一發而動全身,並不是說我研發出了一款新的超級燃料,對方就可以直接用上。

  包括氫燃料電池的整體解決方案,同樣需要對機體進行改造,改造成能夠適配該技術。

  在2039年,阿美利肯和華國都在火星上建了一個小型的基地。

  華國有三名航天員在火星常年工作,而阿美利肯有五名航天員。

  雙方選擇的基地建造地點距離很近,或者說以藍星的距離定義來看很近。

  阿美利肯在20年代的時候試圖通過矽幕,也就是在半導體產業上徹底鎖死華國科技產業的發展上限。

  不僅僅他們自己在撤離,同時還想拉著高麗、霓虹和彎彎,組成一個叫Chip的聯盟,也就是芯片聯盟。

  大致意思就是,你別跟華國做生意,你的損失我通過政策補貼,來彌補你的一部分損失。

  華國的阿美利肯半導體企業紛紛撤離華國,在短短三年時間裡,基本上從生產到研發撤的差不多了。

  以Marvell為例,中文名叫美滿電子的阿美利肯半導體企業,是由三位華僑創立的。

  因此從早年間進入華國市場之後,分別在申海和蜀城建了研發中心。

  對華國的半導體產業貢獻巨大,被譽為華國半導體發展過程中的黃埔軍校。

  這種支持不僅僅是提供了崗位,培養了人才,還包括在半導體發展上的支持。

  在華國提出第3代通信技術TD-SCDMA之後,非常需要配套產業的支持,但是多數國際知名半導體企業不看好也不跟進技術合作。

  但是Marvell積極支持,在中國移動推動TD 3G產業的早期,Marvell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就是這樣支持華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大廠,也迫於政策壓力,在2022年的時候裁撤掉了華國大部分的研發業務。

  大多數人認為芯幕落下的起點是2018年,實際上在2014年就確定了。

  在2014年華國發布半導體發展綱要,明確指出要提高芯片的自製率降低芯片進口比例後,阿美利肯的出招就一直在華國的預料之中。

  只是華國沒有預料到,阿美利肯自損八百也要傷敵一千。

  因為只要把你鎖死之後,我再賣給你半導體產品、技術和服務,可以把之前損失的都加倍找補回來。

  這一計劃在華國實現了14nm的全產業鏈國產之後就已經破產了。

  更別提到了2039年,華國的半導體產業和阿美利肯的半導體產業,只剩下技術上的微弱差距。

  這點差距在巨頭之間的競爭上,足夠證明了當年芯幕計劃的失敗。

  而現在雙方的競爭領域,也不在華國,而在太空。

  誰能先利用太空,誰將掌握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話語權。

  即便最佳的繞月空間站位置被華國佔據了,阿美利肯依然找了另外的地點,建造了屬於自己的繞月空間站和月球基地。

  目前在太空屬於三足鼎立的態勢,華國、阿美利肯和歐羅巴聯盟,都在月球有科研基地和火箭發射基地。

  然後華國和阿美利肯在火星有小型基地,至於歐羅巴聯盟,他們也在2039年的時候成功登陸了火星。

  但是只有兩名航天員登陸火星,跟阿美利肯共用一個火星基地。

  “我們的目光要放長遠,華國其實這些年有很多的改變。

  我們和華國之間的競爭將不會那麽快分出勝負。”

  這是阿美利肯智庫團隊們在2035年的時候,制定未來戰略時的一段對話。

  “每個地方也充實著民粹主義的肥沃土壤,在福利這件事上呈現不同的選擇。

  華國這些年其實有意識的在改變,他們在遏製內部民族主義的勢頭,同時也在增加給中下階層的福利待遇。”

  “所以其實華國也不是特殊的?”

  “別人不清楚,我們還不清楚嗎?華國特殊論本來就是媒體編造出來混淆視線的。

  實際上在近現代經濟快速增長,實現一定工業化的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他們在工業化的過程中,維持了一定程度的社會秩序長期穩定。

  即便是民主社會,在這個階段,他們的政黨輪替也是停滯了。

  比如霓虹的自民黨,就持續執政了超過四十年。

  其他亞洲地區同樣如此。

  包括巴西、泰國、土雞等等,這些新興市場的經濟基礎都是在威*權時代奠定的。”

  “你有沒有想過這是果還是因?
  工業化的過程中,經濟會呈現一個一直向上的態勢,民眾對於生活質量在變好有比較明顯的感知。

  在這種感知下,所以政黨輪替停滯了?就是實際上經濟的變化是來源於工業化,但是他們把功勞歸功於當時的執政方。

  所以讓執政方持續執政?”

  “問題是轉向了真正成熟民主體系的國家的和地區,他們的經濟體才超越了基礎工業化時代,邁步進入了科技發展和文化市場的更繁榮階段。

  而其他國家則是陷入了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

  “有沒有例外?”

  “有,獅城。

  獅城是唯一一個始終獨*裁但是走向發達的城邦國家。”

  “你有沒有想過,這是因為他們走向民主體系之後,我們像這些國家給予了更多的技術支持和經濟支持?

  獅城不是例外,獅城的人口只需要金融業和服務業就足夠跨過中等收入陷阱?
  而像高麗,我們沒有更加先進的技術轉移給高麗,讓他們維持一個經濟的高速發展態勢。

  而高麗之前的強勢產業,都被華國吞噬一空。

  高麗又重新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難不成乾得好是民*主典范,乾得不好就是不成熟的民*主?”

  “好了,打住,我們今天的議題,是如何在人類的福利和人類的進化中形成一種新的平衡。

  這才是今天的終極戰略目標。

  關於梅林我們每一個人都對他很了解。

  從學術界到媒體界,關於梅林的分析文章,我估計足夠繞整個藍星一圈。”

  “鄭理、梅林、倫敦神出鬼沒的法師們,這些都是梅林,或者是魔法文明在明面上的代表。

  我們把梅林和鄭理,他們之間存在著深層次的聯系,雖然無法確定他們就是一個人,但是這不重要。

  他們明顯是一個陣營,是守序的一方。

  至於倫敦的法師代表們,屬於混亂。

  從梅林敢在全球隨意走動,而倫敦的法師們隻敢在倫敦境內活動,可以明顯看出對方在忌憚梅林。

  從梅林的行事風格來看,他對於社會體系的認知是在我們原本全民福利體系的基礎上更進一步。

  底層民眾不用做任何事,國家也會照顧好你們。

  獅城可以這麽乾,我們不行。

  不管是國家管理還是人口數量,阿美利肯跟獅城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

  大家覺得我們的福利體系是否有必要提高?”

  獅城被鄭理接管之後,成為了全球福利待遇最好的國家。

  關於獅城的福利待遇,活躍在抖音視頻、微信公眾號上。

  鵝廠在互聯網領域沒落的關鍵一步,就在於微信淪為只有短信收發功能的應用。

  沒有人去發朋友圈,也沒有人會去用基於微信的生態服務。

  qq同樣如此,甚至都已經沒有什麽人在用qq了。

  用戶數首次跌下千萬。

  回到人類福利和人類進步上來。

  “大家真的認為福利待遇的提高,會導致人類整體性的停止進步嗎?
  我倒是認為,梅林這麽選擇,正是因為在法師文明,他們選擇的是一定程度上的Communism。

  這和他們發展出璀璨的文明和先進的科技並不衝突。”

  阿美利肯先建立了一個仿效古羅馬共和的奴隸製國家。

  古羅馬共和雖然名為共和,但是只是對公民來說,是共和,實際上卻是一個奴隸製國家。

  奴隸製種植園起家的美國,在東北部開啟了工業化,到南北戰爭解放黑奴,形成工業化與城市化大發展後,與當時歐羅巴的重商主義風格並無不同。

  當時的工業化充滿了關稅壁壘和內外衝突,阿美利肯的勞工階層也與歐洲的一樣處於一個生活艱難的底層。

  還面對來自華國的華裔廉價勞工競爭,以至於產生了排華法案,從而使得黑人與亞裔成為賤民,白種人才是公民。

  這也與古希臘和古羅馬很類似。

  古希臘的民主與古羅馬的共和都只是少數比例公民的權力。

  因此當時的阿美利肯是一個完全社會達爾文的經濟體系。

  一個前奴隸製後種姓制度的政治權力體系,一個地方自治與除了賤民之外的公民權力製衡體系。

  即使白種人公民,作為勞工階層也長期的處於生存惡劣的環境,如同英格蘭、歐羅巴大陸其他國家的勞工一樣。

  但在底層民眾的生存環境惡劣之下,是傳統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都在迅速的完成,近代的繁榮世紀持續了數百年。

  直到一百多年前歐羅巴知識分子因觀察社會矛盾的激化,在哲學思考中誕生了左*翼運動,從而使得現代社會的經濟、政治模型重新建立。

  War I和War II實際上是當時的高科技發展、財富向上富集、貧富差距擴大、新興科技和管理方式對傳統勞工的競爭排擠。

  僅憑借體力出售的勞工無法與資本、技術工人、機器競爭,流水線的出現更是讓勞工處於技術單一的低廉階段。

  這種社會矛盾的激化,最終以戰爭方式出清。

  在人類減損大量生命後,戰後的英格蘭、歐羅巴大陸的其他國家包括阿美利肯和袋鼠國等等的左翼化,使得遺產稅等重稅實行,重新分配財富,建立全民福利體系。這構成了歐洲整個左翼化。

  阿美利肯則走向平權運動,黑人主導的政治權力與人格尊嚴平等,在六十年代興起,從而改變了美國的政治文化生態,使得非洲裔與亞裔從賤民狀態走向公民狀態,獲得了政治權力。

  亞裔在這場全球化的平權運動中搭了便車,並憑借一向的性格溫良和順服,改善了自己的生存環境,甚至到了21世紀,印度裔、菲律賓裔、日本裔、華裔的平均收入超過了全美平均水平。

  但歐洲裔、印度裔、菲律賓裔等仍高於華裔的收入。

  黑人改善了自己的政治生存環境,但在整體的經濟處境上仍處於糟糕的狀態,其整體的受教育程度、貧困程度、健康與犯罪程度,都處於阿美利肯最劣。

  於是黑人平權運動就日益激烈,並通過作為民主黨的意識形態支撐和基本盤,試圖重新解構美國文化和歷史。

  重新解構美國文化和歷史的行為,觸怒了保守主義,使得保守派和白人至上的意識形態在2016年的時候重新回歸。

  這是因為阿美利肯自由派走向了黑人至上與過激的解體美國主義,使得阿美利肯立國的根本遭到摧毀,阿美利肯主義會成為無根之水。

  基於**教清教徒精神、盎格魯撒克遜優秀文明論的阿美利肯主義,變成了奴隸主與白人種族主義的美國歷史,這使得整個美國的立國變得肮髒無光。

  保守主義的反撲就在於此,必然走向**教原教旨主義,也必然走向白人至上主義,這就導致了美國的文化冷戰和內部撕裂。

  為了彌合阿美利肯,阿美利肯的精英層,不得不尋找一個外敵來轉移內部無法彌合的矛盾——華國。

  華裔就成為兩邊少數極端分子的仇恨對象。

  這是因為白人至上主義者,重新燃燒種族主義,而BLM運動中的黑人又因為華裔自詡優秀少數民族支持保守派,陷入兩頭遭擠壓的困境。

  民主黨政府為了維護多元文化和平權的意識形態,必須保護亞裔,否則多元化平權就成了笑話,完全變成了黑人種族主義,這就讓美國實際上陷入了黑白種族主義衝突,會日益演繹為內戰。

  但回到一百年前的一戰二戰時期,全球矛盾因何而起,實際上是貧富差距的階層仇恨。

  美國無論哪個族裔,其實都是陷入了貧富差距的鴻溝,底層因處於糟糕的生存狀態,無望看到未來,才尋求意識形態的強力對立。

  於是在互聯網時代的社交媒體信息繭房操縱下,極化了這樣的對立仇恨情緒。

  在30年代,這樣的對立仇恨差距並沒有好轉,反而曾經掀起了滔天巨浪。

   簡單說兩句,這一章的核心內容應該是鄭理的到來掀起了更加嚴重的矛盾衝突。

    在這樣的誘因下,在2031-2039年之間爆發過一場席卷全球大量地方的戰爭。

    受限於一些客觀原因,我沒辦法寫。

    只能在這裡隱晦的寫一下之前戰爭的原因,間接提示大家。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