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314章 投資並購
  第314章 投資並購
  關於是否要接受科創未來提出的條件上面,蘋果內部發生了非常激烈的爭吵。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腦機連接技術和VR的結合是最佳組合,同時搭載腦機連接的VR能夠對其他VR形成降維打擊。

  即便蘋果的品牌力再強,也無法抵消技術代差帶來的影響。

  “我認為科創未來提出的條件是可以接受的。

  我們能夠用科創未來的系統,在主題設計和應用上體現出蘋果的特色。

  就和除蘋果外其他的所有手機廠商都是用安卓系統,但是同樣是安卓系統也各有區別。

  我們可以采取同樣的做法。”

  “這有違蘋果的傳統,蘋果的系統都是基於OS設計的,VR也不能例外。”

  “蘋果的傳統早就被打破了,我們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就允許Windows系統在Mac上運行。”

  “那是類似虛擬機的概念,而不是預載Windows系統。

  而科創未來提出的要求,是蘋果搭載腦機連接技術的VR只能搭載他們的系統。

  這是蘋果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

  “我們需要改變不是嗎?有了腦機連接技術的加持,我有信心在VR銷量上超過科創未來。”

  唯一能讓蘋果動心的就是,腦機連接VR已經證明了它的市場。

  蘋果的加入,完全能夠把這條產品線,做成一個不亞於iPad的營收來源。

  “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用科創未來的系統,我們無法收系統使用費。

  這筆費用被科創未來收走了。”

  蘋果稅對蘋果來說重要也重要,每年這部分的收入大概在百億米元的規模,要知道這是純利潤。

  在2021年的時候,蘋果對於中小開發者把蘋果稅由原來的30%降低到了15%。

  當年為了蘋果稅的問題,和鵝廠在關於微信付費內容是否有權收蘋果稅上寸步不讓。

  最後還是微信做出了妥協,鵝廠把這部分費用轉嫁給了消費者。

  比如說之前消費者在安卓端的微信上花十元能夠買到的內容,在IOS系統上需要花比13元還要多點的價格才能買到。

  但如果只是VR端的蘋果稅,也沒那麽重要。

  畢竟這是一筆還沒有收上來的收入。

  “我們需要的是戰略上的眼光,而不是只看中這點短期利益。

  我們的VR產品還停留在三年前的第二代VR,之後自從科創未來推出自己的VR產品後,我們更是直接把這條產品線給砍了。

  VR上的AppStore服務收入還不足10億米元,這個規模的營收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需要做的是盡快把VR產品推出,不管是產品在消費者心裡的影響力還是說VR的團隊,需要有產品將這二者維持在一個相對的水平。

  我們已經養著VR團隊,隻負責可憐的ROS系統更新超過三年時間了。”

  ROS是蘋果推出的VR操作系統。

  “我讚同喬斯維亞克的意見,我們不能在VR領域看著競爭對手們不斷搶佔屬於我們的份額。

  我們完全可以先使用科創未來的系統,等Neuralink的腦機連接技術成熟之後,換他們的腦機連接技術,等到那時候再使用ROS。

  使用科創未來的Future OS只是臨時性的方案。”

  “傳統是用來打破的,在技術代差面前,我們需要適當的做一定妥協。”

  對於蘋果高管來說,他們才不在乎什麽蘋果的傳統,不是所有人都是喬布斯。

  蘋果作為一家有著五十年歷史的公司,在2026年的時候正好成立五十年。

  他們的高管都是職業經理人團隊,對於職業經理人團隊來說,最重要的是完成激勵計劃,拿到股權激勵。

  以庫克2021年的薪酬組成為例,基本工資為300萬米元。績效股票獎勵的價值在4485萬米元。另外還有1200萬米元的非股權激勵。

  庫克如此,其他高管也類似,他們薪酬收入的大頭是績效獎金,而不是基本工資。

  績效獎金來源於營收增長和利潤增長。

  高管們都是人精,大家深知只要接受科創未來開出來的條件,進入VR賽道,蘋果的營收和利潤都會迎來大幅度增長。

  不僅能夠完成績效激勵,甚至還能拿到超額獎勵。

  李渺渺本來以為蘋果不會答應,從跟蘋果高管溝通來看,對方對於他們提出的合作方案,在口頭上一直沒有松口。

  蘋果高管咬死:我們絕對不能接受使用其他公司的操作系統。

  給李渺渺一種,蘋果會堅持自己傳統的錯覺。

  結果蘋果最終還是答應了科創未來提出的要求。

  至此所有主流廠商都同意使用科創未來的Future OS VR操作系統。

  同時由於科創未來的開創性,VR市場也能看到群雄逐鹿的場面。

  “我挺好奇的,為什麽不注資程鋼的天普教育?
  我一直覺得科創系的企業在對外投資上非常不熱衷。

  程鋼搞的天普教育我有看過他們的一些經營數據,是一家挺不錯的公司。”

  李渺渺結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裡,跟李姝瑤從工作裡挑了一些能夠透露的跟李姝瑤分享一下。

  李姝瑤聽完後,對於科創生物不投資天普教育覺得不合理。

  “因為天普教育不是我們的主業,科創系也沒有往這方面拓展的意願。

  做好VR和生物醫藥,對我們來說足夠了。”

  李姝瑤臉上寫滿不可思議:“誰說投資家要介入運營?
  你們完全可以做純資本運作。

  科創未來可以說是國內最優質最好的民營企業,但是科創未來在投資上遠不如其他巨頭。

  不說投資上做的很好的鵝廠,你們在投資上連阿狸都比不上。

  像天普教育,目前才在做A輪融資,你們完全可以介入,等價格上去之後再把股份丟給其他人接盤。

  越早融資價格越低,手上的股份慢慢出貨,把大部分扔給後來者接盤,剩下的一點在公司上市的時候丟給二級市場接盤。”

  李渺渺搖頭道:“上市哪有那麽容易。”

  李姝瑤對李渺渺的天真無語了:“伱們參與天普教育的融資,那他們一定能上市。

  上市最重要的是企業背後的股東,而不是企業本身。

  天普教育有了你們的融資,他們的B輪、C輪後續融資可以找國內外最好的天使投資機構和券商。

  這家企業就是一頭豬,他們都能幫它完成上市。

  企業上市為什麽叫資本運作,而不叫企業運作?因為背後的資本是最重要的。

  企業本身是否有前景,經營狀況如何根本不重要。

  把企業包裝一下上市之後,賣給二級市場,你們完全可以賺的盆滿缽滿。”

  李渺渺雖然是經濟學出身,也念了個MBA,但是對於具體的資本運作還是缺乏認識。

  科創生物本身也沒有深度介入類似的資本運作中。

  李渺渺有些驚訝:“我大致明白了。

  像這些出資方為了上市會對企業進行包裝。

  有科創生物的背書,能夠吸引來一大幫一流資本,這幫資本自然會將這個項目運作上市。”

  李姝瑤點頭道:“沒錯。

  你可以去看這些年這些頂級資本操作項目的上市率是非常高的。

  除了哪種一聽就已經爛掉了的賽道,沒辦法運作上市外,其他的他們都有各種辦法把項目運作上市。

  這裡說的一聽爛掉在二級市場找不多韭菜接盤的項目,像共享單車、P2P之流。

  一個項目要上市需要有二級市場的韭菜接盤。

  但是即便如此,像共享單車,這幫資本依然能夠找美團、阿狸這些企業來接盤。

  因此越是好的券商、投行,他們能夠拿到的項目就越好,這是強者恆強的邏輯。

  如果科創生物成立投資公司,一定能夠在你們相關的領域拿到最好的項目。”

  像共享單車這個賽道,OFO有超過一千萬的用戶在排隊退押金,同樣在這個賽道裡的摩拜單車也能感受到賽道帶來的寒冷。

  當時摩拜已經向阿美利肯的SEC提交了招股書,希望在納斯達克上市,僅僅為了籌集一億多的米元。

  要知道摩拜的C 輪融資就破億了。

  如果不是行業寒冬,摩拜壓根看不上這區區一億米元。

  但是即便他們隻想融一億多米元,但是還是被納斯達克拒絕了。

  最後結局是摩拜單車整體打包以27億米元的價格賣給美團,背後的資本依然賺的盆滿缽滿。

  因此再爛的項目,哪怕賽道爆雷,上市無望,資本依然有辦法變現盈利出局。

  李渺渺聽完之後說道:“我大致明白了,我們確實在投資這一塊很薄弱。

  科創系企業的現金,基本上都去買保本型的理財產品了。

  有很多項目通過各種方式找到我們,但是我們都沒有接受。

  除非是很有潛力的生物醫藥公司。

  對於類似的生物醫藥公司,科創生物也是以全資收購為主,而不是投資運作上市。”

  李姝瑤:“所以你們這是做實業的態度,而不是資本運作的態度。

  像複星醫藥大規模在海內外投資並購,當然複星醫藥又有點過猶不及了。

  但是你們在這方面又太遲鈍了。

  其實我一直認為科創未來完全可以圍繞腦機連接VR的供應商來開展投資。

  和你們的核心供應商深度綁定。

  主要是因為最近我在網上看到有消息說科創未來要把腦機連接VR技術對外授權。

  如果你們真的打算這麽做,我的建議是跟有實力的供應商采取入股的方式深度綁定,為以後做準備。

  科創未來有這個實力,你們和谷歌又不一樣。

  谷歌是收購安卓系統,後面才開始做手機,這導致谷歌在供應鏈整合上做的很不好。

  他們也無法拿到最先進的供應商技術。

  而科創未來不同,科創未來已經是VR領域的龍頭,你們目前掌握著很強的議價權。

  乘著還沒有把技術開放出去,先入股核心的供應商,維持自己的議價權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不然後續科創未來很可能面對供應商提價,利潤率的下滑。”

  李渺渺倒不好奇對方為什麽會知道科創未來在跟友商們聊技術授權。

  因為涉及到很多企業,李姝瑤也是投資圈的人,消息靈通打聽到了很正常。

  對於李姝瑤的建議,李渺渺覺得還是打動了她,圍繞VR供應鏈去投資,這也是在強化他們的主業經營。

  “好,我這周的高管會議上和大家溝通一下。”

  李姝瑤冷哼一聲:“你有這個打算就要抓緊時間。

  你可以去看看,大米和鵝廠這兩年可是入股了不少VR供應鏈上下遊的企業。

  你要做這件事,是用科創未來的主體還是科創生物的主體,也要想清楚。”

  “阿美利肯的馬爾斯計劃將在明年的中旬啟動,馬爾斯二號將帶著兩位航天員前往火星。”

  阿美利肯在登月和月球基地上落後華國一籌之後,就全力著手往火星計劃上投入人力和資源。

  阿美利肯的各類計劃都喜歡用希臘神話中的眾神命名。

  比如說最早的阿波羅計劃,是用太陽神命名。

  近幾年的登月計劃被命名為阿爾忒彌斯計劃,阿爾忒彌斯在希臘神話中是阿波羅的妹妹—月亮女神。

  這次的登月計劃也不例外,同樣是由希臘神話中十二主神之一的馬爾斯命名。

  “我們在繞月空間站和月球基地的搭建上已經被華國所追趕,這次的登陸火星是我們最好的反超機會。

  需要讓藍星的其他國家看看,到底誰才是藍星上航天業最強大的國家。

  這次登陸火星只能勝不能敗。”

  NASA的登陸火星計劃明面上看似乎和馬斯克沒什麽關系,但是私下是由馬斯克全權負責的。

  “繞月空間站只是一個意外,我們沒有料到華國會如此果斷。

  我們後來回過頭去複盤的時候發現,關於華國的繞月空間站,他們絕對有賭的成分在。

  技術上還沒有完善就發射繞月空間站是很冒險的舉動。”

  “所以呢?我不關心過程,隻關心結果。

  當年我們在發射阿波羅號飛船的時候技術同樣不成熟,我們不也做了嗎?

  華國同行們和我們當年選擇的行為一樣,重點在於他們也成功了。

  為什麽技術上不如我們的華國同行們有勇氣有行動,我們卻在制定繞月空間站計劃後就把它束之高閣呢?”

  後來有一句話形容阿美利肯的阿波羅計劃是這樣說的:阿波羅計劃等於坐著一個洗衣機跨越了太平洋。

   昨天群炸了,新的群號:四八三九九八七二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