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257章 從延壽藥劑出發看全球供應鏈的過去
  第257章 從延壽藥劑出發看全球供應鏈的過去和未來

  “經濟全球化的概念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其中西方國家和東亞各國開放金融市場和放松資本管制共同打造了經濟全球化的概念。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是全球的供應鏈重組。

  上世紀七十年代到本世紀初,西方發達國家的供應鏈主要在像東亞的霓虹和高麗,亞細亞的四小龍轉移。

  跨國公司門通過監控和協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工廠,通過商業運作突破地域限制,達到了效率和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這一時期經濟和文化空前活躍,也給亞細亞各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隨著霓虹迎來失去的三十年,曾經的亞細亞四小龍經濟幾乎完全停滯,這一切的根源不僅僅是亞細亞金融危機。

  更是因為新的龐然大物—華國,即將入場。從2001年華國加入WTO後,這一具有海量受過基礎教育並且成本低廉勞動力的國家,在迅速吸引全球的製造業進行轉移。

  以至於從2012年起,每年的G7會議雖然沒有華國的參與,但是所涉及的主要議程都離不開有關華國製造的問題。

  華國不僅僅擁有海量的人力資源,同時具有日益完備的基礎設施和製造業所必須的廉價水電。

  是的,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華國提供的水電廉價且穩定。

  同時華國的優勢不僅僅在於上述物質世界的優勢,還包括前所未有的動員能力,上層意志無比強大。

  曾經華國某高層在座談會上對華國無法生產圓珠筆頭表示遺憾,一年後某省鋼鐵公司便完成了圓珠筆頭的自主研發。

  動員能力強大帶來的是華國不甘心於只在製造業的底層,他們向上攀爬的決心和意志無比強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華國產業鏈的上移讓西方發達國家從嗤笑變成質疑,再到觀望,一直到18年的恐懼。

  他們無法接受一個佔據產業鏈上遊的華國,這一旦成為事實,那麽阿美利肯的三條腿將被斬斷一條。

  所謂阿美利肯的三個賴以收割全世界的優勢分別是高端製造業、金融業和軍事能力。

  其中軍事能力和高端製造業相輔相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華國已經在逐漸蠶食中端製造業市場。

  隨即而來的是製造業的轉移,西方國家從18年甚至更早的2015年開始陸續將產業轉移到更加不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

  其中阿美利肯將產能往周邊的Mexico、Brazil等地轉移產能,霓虹和高麗在往東南亞各國和India轉移產能,西歐選擇的是東歐和turkey。

  這一供應鏈轉移的高潮就是2022年到2024年這段時間。

  華國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供應鏈的轉移。

  因為供應鏈的轉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完全是壞事,供應鏈轉移過程中涉及到的電機、基建、機床等一系列中端供應鏈產品,華國是能吃下絕大部分的份額。

  對於華國而言,需要考慮的是供應鏈重組轉移後,如何繼續維持龐大的產能。

  同時華國從2015年開始的供給側和環保戰略,清理了大量的中小型礦企,形成了新的煤鋼有色產業鏈。

  這一階段完成後,華國展開了碳中和和碳達峰的國家戰略,與之配套的是新能源產業鏈。

  新能源產業鏈不僅僅是新能源車,還包括風能、太陽能等上遊行業。

  這一整體能源戰略的轉向帶來的是近幾年新能源相關公司的高歌猛進。

  但問題在於中下遊的電動汽車配合物聯網和5G通訊體系,面臨著高端芯片的遏製。

  雖然汽車芯片不需要14納米以下的製程,但是芯片涉及到的不僅僅是製作工藝,還包括矽片材料、封裝、設計軟件和光刻膠等。

  年僅20億米元營收的光刻膠市場,卻催生出市值高達五千億rmb的企業,純純的市值泡沫,甚至該企業的光刻膠最近兩年才得到國產廠商的認可。

  華國在半導體可替代的過程中催生了泡沫的同時,也帶來了希望。

  但是能否在西方發達國家完成產業鏈重組前順利突破芯片封鎖原本我是持悲觀態度。

  因為華國的資本投機大於投資,沒有保護中小股東權益制度的資本市場是無法做到真正的價值投資,也就更別提和偉大公司共同成長。

  在這種悲觀預期下,一旦高科技的替代沒有成功,同時供應鏈被歐美在東南亞和南亞完成重組,那麽華國毫無疑問將面臨中等收入陷阱。

  順便提一句1985年阿美利肯和霓虹簽訂廣場協議後,不僅僅是采取金融手段,同時在1987年到1991年開展了半導體貿易戰。

  采取的手段包括逼迫霓虹出讓百分之二十的市場份額給阿美利肯企業,逼迫當年霓虹五家電子巨頭中的三家放棄存儲行業,扶持了高麗的三星。

  在後續的四年開展了電信戰,造成霓虹股市和地產的長期蕭條,阿美利肯資本乘機抄底,控制了霓虹百分之三十的金融業和百分之二十的產業資本。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阿美利肯資本造成了霓虹銀行超過萬億米元的壞帳,讓霓虹徹底失去了在半導體和通訊行業的發展機會。

  原本我觀測,西方國家試圖通過類似手段在華國身上開展。

  過去二十多年,製造業大規模轉移到華國,華國確定錨定米元和購買米債的貨幣策略,營造出有利於外貿的貨幣環境。

  隨之而來的是失去了貨幣自主,這是一種權利的讓渡。

  同時阿美利肯逼迫rmb升值,通過股權投資和營造方便上市環境的方式,迫使華國開放互聯網行業,大批互聯網企業在阿美利肯上市。

  在對方的逼迫下,華國的金融業也很大程度打開了大門,一直到2010年華爾街和矽谷都有著信心控制華國產業。

  一切從2010年開始變得不一樣,阿美利肯的互聯網巨頭們被擋在國門外,金融行業的開放始終流於表面。

  甚至阿美利肯的零售業也無法在華國立足。

  阿美利肯的轉向是從2010年開始,而不是坊間所以為的2016年。

  從2010年開始,阿美利肯開始動員輿論機器,完成了華國威脅論的深入人心。類似於當年在收割霓虹前的輿論準備工作:
  霓虹掠奪了阿美利肯的經濟和產業,霓虹正在買下阿美利肯,霓虹的電子產業等等威脅了阿美利肯的安全。

  然後就是2018年的全面提高關稅,提高關稅背後的目的是逼迫產業鏈重組。

  這一過程是痛苦的,這屬於七傷拳,華國面臨供應鏈剝離,阿美利肯乃至其他發達國家需要面臨的是通脹,無法控制的通脹。

  Vietnam和阿三正是看到了這點,在這些年才向阿美利肯靠攏。

  但是阿美利肯的最終目的不是究極對抗,而是和當年對霓虹做的一樣,控制華國的經濟。

  低價收購華國優質企業才是最終目的。

  但是沒想到的是2020年的突發事件,突發事件打亂了他們的安排,當年放水達到數萬億米元,資產負債從4萬億米元迅速擴增到7萬億。

  當年阿美利肯做出的應對是讓礦業巨頭開始聯合對華國出口高價鐵礦石,資本在投機市場推高鐵礦石指數。

  鐵礦石貿易是必須校照交易指數簽訂合同的。全球航運開始擠兌,價格暴張,而產油國聯合挺價。

  當年華國為了拯救經濟,不得不對基建的大規模放水,上半年的社融放水,刺激了房地產急升。

  也是那年的貿易談判中,中國放開的金融業,海外資本開始大量進入。

  外資進入華國的浪潮正是從2020年開始的。

  給大家複述一下當年的新聞:

  世界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公司上月獲批與華國一家國有銀行建立夥伴關系。

  資產管理公司先鋒集團稱,將把地區總部遷至申海。

  花旗銀行集團成為首家在華國獲得基金托管牌照的阿美利肯銀行。

  ****計劃收購華國合作夥伴主要負責華國基金業務中的全部股權。

  因此當年房地產、股市、人民幣匯率大漲。而花為、中興等一系列的芯片相關的電子產業受到阿美利肯遏製打壓,台積電、三星等對華國的出口猛增。

  當時華國面臨著一個與霓虹當年相似的格局:人民幣匯率快速上揚、進口原油鐵礦石芯片等價格暴漲。

  當然華國迅速做出了應對,下半年停止放水,銀行反洗錢空前嚴厲,大規模投資高科技和5G。

  阿美利肯見一時間無法實現逼迫華國完全開放市場,選擇了拋售資產,抬高大宗商品。

  這一背景就是2021年的經濟走勢。

  阿美利肯的算盤打的很好,引爆華國資本市場,拋售資產的同時做空華國指數,掠奪華國銀行體系。

  等金融和電子產業跌入谷底時,再進行抄底。

  但是這時候出現了幾個意外,魔法的到來讓藍星各國看到了全新的科技發展方向。

  魔法代表的是全新的科技體系,全新的科技發展方向,而不是民間奇幻小說中的過家家遊戲。

  不管是魔腦、magic coin還是靈魂,都是科學體系的在不同文明的體現。特別magic coin,是個無比巧妙的設計。

  有了新的科學體系存在,西方國家們看到了彎道超車的希望,並不是只有半導體是高科技。

  華國和俄國率先掏出來的生物存儲技術,我敢肯定來源是梅林。

  全新的生物科技體系,讓除了阿美利肯外的西方發達國家不用再看阿美利肯臉色,也不用再跟他繼續玩了。

  在全新的賽道上,大家都是公平的,阿美利肯的優勢可以忽略不計。

  不僅僅歐羅巴聯盟各國,甚至霓虹和高麗都開始蠢蠢欲動。

  阿美利肯無法再做到和2022年以前那樣號令天下群雄,華國引來了難得的戰略喘息機會。

  同時在新的賽道,華國靠著二十年來培養的科技人才,也有充足的自信和阿美利肯競爭。

  這麽說吧阿美利肯靠一家之力是無法實現收割華國的,他只是帶頭大哥,能讓其他小弟看到跟著喝湯的機會,他才有成功的可能。

  現在小弟們都有自己的盤算,資本要往魔法體系上投入,沒人跟他玩。

  在未來魔法和科技結合的領域實現領先,才是現在世界主流玩家們最重要的任務。

  華國更是在下一代的互聯網革命中佔滿了先機。

  我敢肯定腦機連接VR絕對會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平台。

  阿美利肯之所以不遏製它,是因為他知道單靠他們一家是無法實現遏製的。

  他們也肯定和歐羅巴聯盟溝通過,對方對阿美利肯想要封禁腦機連接VR表示了拒絕。

  新一代腦機連接VR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其本身,更在於它培育的華國高新技術產業鏈。

  話題轉回到魔法,這幾年科技發展跟2016年到2021年這五年相比,像是按了加速鍵。

  自動駕駛、無人工廠、腦機連接這些技術紛紛發生井噴。

  本來我一直懷疑這些技術的爆發式發展背後真實原因是什麽。

  在看到延壽藥劑後,我敢肯定這絕對也和梅林有關。

  延壽藥劑的本質是生物學上的突破,不僅僅是技術的突破,更是概念的突破。

  生物學界將對延壽有一個明確定義。

  梅林造成的技術外溢和魔法對研發的幫助,會造成科技的加速發展。

  隨之而來的是產業鏈的回流,從數據顯示,由於人工智能和工業機器人結合的初見成效,發達國家們的產業鏈開始逐漸回到本國。

  包括華國企業也在往回搬遷製造工廠。

  低端的製造業正在回流,逆全球化的趨勢正在開始。

  低端產業鏈在回流,中高端產業鏈同樣在回流。第三世界國家們很難再有機會重複走華國經歷的二十年。

  科技的發展不會給他們那麽多時間。

  在我可預見的未來中,第三世界國家將淪為資源提供國和依賴旅遊業、服務業國家。

  magic coin的出現,導致小國們在魔法時代,連上牌桌的機會都沒有。

  華國在腦機連接VR領域的領先還很微弱,很多零部件還嚴重依賴發達國家。

  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和回流,華國需要在全要素成本、匯率和債務體系間達成某種平衡。”

  上述為某位經濟觀察家在延壽藥劑新聞發布後,公開撰文的全內容,標題為:

  “從延壽藥劑出發看全球供應鏈的過去和未來”。

   這一章寫的我很費勁,同時裡面很多內容我都得把握好尺度,不能太淺也不能太深。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