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347章 真實偶像?娛樂圈核按鈕!
  華國的影視行業這些年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狀態。

  除了中間幾年因為一些原因,其他時候全國總票房一直是一個增加的態勢。

  這受益於城鎮化和整體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及華國電影工業的進步。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說,華國的電影行業對外輸出的能力一直在減弱。

  這裡並不是指華國電影這些年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寥寥,這種獲獎只是對外輸出能力很片面的一部分。

  而是和高麗電影相比,華國的電影行業在全球范圍內一點水花都沒有濺起。

  華國的電視劇還能夠輻射到東盟諸國,這裡的輻射是一種長期穩定的輸出能力。

  華國電影連自己的傳統文化勢力范圍都無法輻射到。

  真實偶像,華國方面會答應,他們想把這個當做一種試水。

  先從影視行業開始,後續的虛擬現實的影響范圍會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而真實偶像能夠控制在有限的幾個方面。

  華國一直希望自己的文化能夠走出去,並且從官方層面做過非常多的嘗試。

  在東亞三國裡,和高麗、霓虹都沒法比。

  主要在於華國對文化產業的管控沒有一個明顯的界限。

  而且尺度逐漸收緊也不僅僅只是華國遭遇的問題,其他國家同樣面臨類似的問題,只是表現形式不同。

  比如高麗,高麗從08年以來,言論尺度方面的管控逐漸收緊,根據華盛頓方面叫做自由之家的非營利組織的報告顯示:
  高麗的新聞管控從自由下降到部份自由。

  後來文在寅上台以後,更是通過窺探服務器流量進一步加強了媒體審查。

  華國方面寄希望於技術的進步帶來整個產業的改變。

  以前投資一部影視作品需要花費數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因為管控沒有一個明確范圍,導致風險極高。

  現在有了真實偶像之後,製作一部影視作品,一百萬都不用,這對於影視行業是天大的利好。

  你總不可能投資了十部作品,十部作品全部被禁吧?
  加上演員不可控的現象同樣完全得到了遏製,我根本不需要真人來出演電影了。

  全部讓虛擬人出演就好了,虛擬人總不能去嫖、賭之類的,虛擬形象想去軋戲去軋好了。

  有了真實偶像之後,行業將變成完全比拚產品的時代。

  小鮮肉們的存活空間會被極大的壓縮。

  “要我說咱們公司,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拿出軟件層面的黑科技。”

  “之前一直都是硬件層面。”

  “誰說的?腦機連接技術的底層邏輯已經被科普的很清楚了,其實腦機連接技術最開始也是軟件層面的算法應用。”

  “也是,但是這次的真實偶像,不像我們公司的風格,你們說是哪個研發團隊偷偷搞出來的?”

  “未來研究院麽?未來研究院成立之後每年招那麽多博士甚至是教授進去,也該有點成果了。”

  “有可能。”

  國內的互聯網巨頭們都有自己的高端研究機構,專門從事前沿科學的研究。

  像阿狸的達摩院、花為的2012實驗室,這些屬於比較出名的。

  主要還是名字取的好,讓人一聽就覺得與眾不同。

  像鵝廠的研究機構直接就叫鵝廠研究院,其實成立時間比達摩院和2012實驗室成立的時間早得多。

  主要還是名字取的不好,外界都沒啥認知。

  科創生物自然也有自己的研究機構,就叫未來研究院。

  未來研究院因為待遇在內部聞名。

  “有可能,我們跟花為搞的工業人工智能,就是未來研究院牽頭的。

  估計這一次的真實偶像,也是未來研究院研發的。”

  “又尼瑪偷偷摸摸放了顆衛星,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

  “我剛剛試了一下,真的很神奇,你可以在VR裡捏出一個3D人物形象,然後讓這個虛擬形象替代掉其他的原本的人物。”

  “把原視頻導進去?”

  “是的,把原視頻導進去,然後指定角色替代。”

  “那之前因為演員問題被下架的影視作品,豈不是都可以換個人就上架了?”

  “理論上來說是完全可以的。”

  “過氣影視作品翻新之後重新煥發生機,我聽上去怎麽感覺和老遊戲翻新一個套路呢?”

  “這可是商機,我都想去做這個了。”

  華國很早之前就有發現商機的遊戲公司,專門將一些老網遊在新的服務器裡復活。

  他們會對老網遊進行一些針對化的改造,比如增加功能,然後對兼容性進行解決,還有畫面優化等等。

  即便如此,優化一款老網遊的成本也遠遠低於重新開放一款新遊戲的成本。

  其實這個玩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傳奇上面,傳奇這款遊戲一直到今天都每天出現在遊戲廣告上。

  各類過氣不過氣的藝人為它站台。

  大家作為互聯網行業的從業人員,很快意識到這是機會啊,翻新影視作品和翻新網遊是相同的玩法,甚至影視作品還更賺錢。

  “這既然是機會,不免把格局打開。”

  “並不是只能翻拍下架的影視作品,正常放映,劇本不錯的影視作品,同樣可以把你不喜歡的演員換成虛擬形象啊。”

  “比如郭導的小時代,把這幫演員換成虛擬形象不好看多了?”

  “不,你錯了,郭導的小時代,看的就是演技爛,演技好了誰去看它啊?”

  “不過這確實是路子,金庸的武俠小說翻拍了一茬又一茬,還是有電視台會買。”

  “真實偶像這個應用還能對視頻畫面進行優化對吧?換個臉再把畫面效果進行優化,誰還能看出來是原本的影視作品呢?”

  “臥槽,這不應該叫真實偶像,應該叫娛樂圈核按鈕啊!”

  “就是有點貴,按月付費,每個月的收費在一萬元。

  然後剪輯的視頻想要導出的話,每分鍾一百元。

  也就是說,你可以剪輯視頻,自己看沒問題,但是想導出放到視頻網站上的話得另外付費了。”

  “也就是說個人用戶基本別想使用了,只有商用機構才玩得起。”

  “也不一定,一些有錢人也玩得起,或者一些大的UP主絕對玩得起。

  這個價格,說實話不算貴。”

  “二十年前的電視劇,製作出來的成本是每秒鍾至少一百元。”

  一集半個小時的電視劇,成本18萬元已經是白菜價了。

  “我覺得最關鍵的還是對於那幫小說作者,他們直接把文本上傳,能夠自動幫他們生成電視劇。

  辰東土豆這些不是原地起飛?

  本來最難做的是特效,現在科創生物直接幫你把特效都給做好了。

  一分鍾一百的白菜價,就能把聖墟、遮天這些做出來。”

  “還有三體,終於不用看到小鮮肉和面癱怪們禍禍三體了!”

  老馬跟群裡的小年輕不同,他越看越心驚,這玩意能把所有演員的活路給斬斷。

  不止是小鮮肉,未來不需要演員了。

  就是不知道真實偶像的上限在哪裡。

  但是對商業片來說,本來就不要求演技。

  經過一上午的發酵,逐漸有演員意識到這一點。

  因為他們的經紀公司已經開始和他們簽關於虛擬形象的補充協議了。

  經紀公司的嗅覺可比這幫藝人的嗅覺要靈敏的多。

  不過大多數藝人的協議裡,虛擬形象早就授權給了經濟公司。

  這些年,關於明星形象或者是其出演角色的NFT產品時有發售,甚至一些NFT產品賣出了不菲的銷量。

  經紀公司早就意識到旗下藝人的虛擬形象同樣有價值。

  這次簽的只是補充協議,把虛擬形象的定義范圍和授權范圍進一步擴大了。

  整個影視行業從上遊的發行公司到下遊的經紀公司,全部陷入大地震。

  “夭壽了,真實偶像出來之後,我們所有人都停止休假,即刻到崗。”

  某位在影業公司工作的博主發文到,由於她經常在微博上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加上工作性質導致她經常能夠接觸到明星,還有一些普通人無法知道的八卦。

  因此她的活粉數量不少,活粉數量快兩萬了。

  每次發微博,下面都有數十條的評論。

  活粉和那種一看就是刷出來的粉絲,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她發微博之後,很快有粉絲在下面評論道:

  “哈哈哈我們同病相憐,我們公司也是,讓所有人返崗”這是關注她的同行在這條微博下面的評論。

  “影響這麽大嗎?”

  “我從事娛樂行業相關的朋友全部都回去加班去了。”

  “我關注的吃瓜博主都在討論這件事帶來的影響。”

  “結果乾掉鮮肉們的不是新的鮮肉,而是跨界而來的虛擬形象。”

  “科創生物太狠了,不出手則以,一出手就是死手。”

  該博主晚上的時候又發了一條長微博:

  “各位粉絲實在抱歉,我今天上午一上午都在開會寫報告。

  我們公司先開組會,讓大家談談對於真實偶像的看法,然後每個人寫報告,讓部門負責人匯總,報上去。

  說是要集思廣益。

  總之我來這家公司之後第一次見這架勢,因為我們背後有母公司,娛樂圈的風浪再怎麽樣也影響不到我們。

  這次屬於是史無前例了。

  首先先下結論吧,科創生物這次搞出來的這個真實偶像應用,會顛覆整個影視行業,乃至娛樂行業。

  演員們不需要出場了,只需要出臉就完事了。

  同時影視公司會變成徹底的紅海市場,就和網文一樣,誰都可以來做,這就是紅海市場。

  我自己買一個真實偶像的會員,然後去買一個我欣賞的網文版權,然後在網文的基礎上把故事改的更加符合影視作品的節奏。

  然後直接把劇本輸入,等著影視作品輸出就行了。

  你先投放三集,也就是90分鍾的劇試試水,效果好的話再繼續放出來。

  也就是說你只需要一萬九的製作成本,同時去晉江買一個一般的網文版權,幾萬塊就能夠拿下。

  你花十萬以下,就能去試水了。

  以前網文講究黃金三章,現在是電視劇講究黃金三集。

  你要是在前面三集無法吸引觀眾,那就沒有拍下去的必要。

  而影視行業原本的從業人員,大家都可以哪裡來的去哪裡去了。

  電視劇如此,電影同樣如此。

  以後是院線為王的時代,當然院線的好日子也不多了。

  等今年年底科創生物的虛擬現實設備出來之後,我估計院線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我也跟我影視行業的朋友交流過,大家都只有一個感受,那就是凜冬將至。

  至於演員們,只需要出臉,甚至臉都不要了。

  以後虛擬偶像會替代真人偶像。

  但是真人秀、綜藝節目、脫口秀這些類型的節目和藝人反而不會受到那麽大的影響。

  以前他們屬於圈子鄙視鏈的底層,之後可能只有他們能夠存活下來了。

  前提是科創生物的真實偶像,不能製作綜藝類節目。

  短視頻短時間內也不會受到影響。

  對於喜歡電視購物的朋友們來說,是一個福音,大家未來能夠看到所有大小明星去拍短視頻和直播帶貨的。

  不管你是電影咖還是電視咖,還是小鮮肉,統統給我直播帶貨去。

  這對平台來說是天大的利好,像愛奇藝,本來這些年因為千度沒錢給它,投資不足,奄奄一息。

  優酷已經奄奄一息了。

  現在製作成本下探到幾萬塊就能夠拍三集電視劇試水,對他們來說是天大的利好。

  影視平台作品才是源頭活水,對他們來說現在有源源不斷的作品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