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152章 上遊企業肆意漲價的時代結束了
  第152章 上遊企業肆意漲價的時代結束了
  管揚終於知道深藍存儲裡的深藍是什麽意思,深藍其實是生物的代指。

  “我們是一家科研型企業,沒有盈利要求嗎?”

  “和俄國方面就生物存儲技術展開研究的企業,靠財政撥款存活的嗎?”

  “國資委每年給我們多少撥款,我好準備一個招人計劃。”

  “做生物存儲的預備研究,我雖然這些年一直從事存儲行業,以前也一直在研發一線,但是生物存儲我還真不了解。”

  “在我的理解裡,這玩意離商用化落地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國家需要做好長期投入的準備。”

  “當年長江存儲說的是做好三年隻投入不賺錢的打算,深藍存儲保守估計得三十年。”

  管揚一般不會說這麽多,當他到燕京接手工作後,研發主管告訴他他們的主營業務是生物存儲的時候,屬實有些繃不住了。

  跟大毛合夥研發生物存儲技術,多少有點搞笑了。

  大毛在生物領域的存在感和他們在半導體領域的存在感一樣薄弱。

  當然很多年前,大概一百年前吧大毛的生物還是很強的。至於現在,一百年過去當代各種生物學期刊,醫學期刊,很少見到有他們的高引用論文和被高引的生物學家。

  研發主管費洪波等管揚絮絮叨叨說完後,知道對方對於深藍存儲的前景很悲觀。

  他如果不是從異常事物調查局下屬的研究院調過來的話,他也會很悲觀。

  費洪波知道自己得安撫新來的董事長,“我們其實已經有可以商用化的產品了。”

  “什麽?已經有商用化的產品了?”

  “老費,以前我們在研究院的時候你可不是喜歡說大話的人。”

  費洪波是以前管揚在華國科學院的同事,雖然屬於不同專業,但是當年是比較好的朋友。

  之所以會選管揚, 費洪波的推薦也是因素之一, 很小的因素。

  然後管揚去了業界,費洪波繼續呆在華國科學院直到被調到某秘密研究所。

  費洪波認真道:“老管,你知道我的,而且你如果想看, 就在二樓的實驗室裡就有生物存儲服務器, 可以帶你去看看。”

  管揚看對方如此認真,他問道:“不會是阿美利肯公司搞出來的生物存儲芯片, 然後放了些數據在裡面, 實際上寫入過程複雜無比的純實驗室產物吧?”

  費洪波提醒道:“生物存儲服務器,不是芯片更不是硬盤。”

  管揚的好奇心被徹底激發了, 他起身:“那還等什麽。”

  經歷了漫長的開鎖過程, 二人來到實驗區域,實驗區域的研究員們各自在做各自的事情,像是沒看到他們二人一樣。

  擺在管揚和費洪波二人眼前的是一個巨大的立方體。

  立方體的後面大半截是透明玻璃, 玻璃裡有水,水裡有絮狀物在漂浮,有點類似水母但是不像水母那樣有規律。

  絮狀物的一端固定在某個位置。

  前半截是黑色的信號寫入裝置,負責數據從後面的絮狀生物體裡讀取和寫入,前面有各種接口能夠直接接到交換機、服務器或者個人電腦。

  管揚蹲下來像是要尋找硬盤的蹤跡,後面透明部分還有換氣裝置, 顯然是沒有硬盤的。

  他寄希望於從前面黑色鋼板的縫隙裡, 找到硬盤的蹤跡。

  “這玩意真是生物存儲服務器?”嘗試了好一會沒有結果的管揚回頭問道。

  “這就是我們的生物存儲服務器。”

  “聯手花為共同打造的樣品,暫時用的是花為目前最高端的Dorado 18800的存儲芯片和架構。”

  “但是由於這套產品框架仍然是針對閃存的, 後續我們將專門針對生物存儲技術進行存儲芯片和架構的優化。”

  管揚吼道:“數據如何?和花為的全閃存產品相比,性能如何?成本造價如何?”

  管揚看到這裡已經不懷疑生物存儲技術的真實性了,他隻想知道這項技術的大規模推廣難度如何。

  “目前的測試數據來看, 比起花為的全閃存產品,端到端的時延縮短了十倍, 穩定性由於我們也才拿到, 現在還在測試。”

  像存儲穩定性需要測試的時間會比較長, 因為畢竟這東西不容易出問題。

  企業級存儲服務器出問題就是大事, 對穩定性要求一向很高。

  需要高壓測試一段時間才能判斷穩定性如何。

  “但是就目前表現來看,穩定性不會比全閃存產品差。”

  “最重要的點在於數據存儲量, 光是這一台生物存儲服務器的存儲數據有效量,也就是我們可以任意讀寫的數據量是100PB,比全閃存產品提高了一千倍。”

  “成本方面目前也不知道。”

  成本方面得等異常事物管理局定價,由於涉及到法師出人力成本, 加上華國投了5個magic coin進去, 這成本如果真的要算更是天價。

  “個人產品要多久能實現?能不能對個人電腦大規模推廣?”管揚問道。

  費洪波直接道:“需要時間, 現在不行,而且就算我們從技術上實現了小型化, 也有一定的問題。”

  “這生物存儲其實是生物和機械的結合體,他需要營養液才能存活, 需要定期給他輸液。”

  “對個人來說,這可能會比較麻煩。不過最主要的還是信號轉化裝置小型化我們需要時間研究。”

  如果讓你的電腦從1個T存儲容量換成1000T的存儲容量,代價只是需要定期給電腦輸液的話,想必大多數人都會願意。

  管揚站直身子, 眼眶通紅,作為多年行業老兵, 他深知存儲行業國產化的不容易。

  從二十世紀初開始, 三星、海力士、鎂光等公司掌握著存儲的上遊, 他們既做個人業務也做企業業務。

  廣大消費者感受很深的就是, 內存條肆意漲價, 17年的時候內存條價格翻了快四倍。

  消費者端的內存條如此,企業端的同樣如此,華國購買國外的企業存儲產品,利潤很大的一部分被行業上遊的這幫公司吃掉了。

  管揚知道終於可以不用被別人卡脖子了,反而現在開始他們可以去卡其他國家脖子了。

  同樣體積,數據容量是之前的存儲技術的一千倍,他深知這意味著什麽。

  三星、東芝、鎂光等這幫企業不死也得去掉半條命,三星不會死,死的只是三星的企業存儲業務。

  個人存儲業務暫時還能保住。

  只是這一天不是長江存儲做到的,他也不是親歷者。

  從長江存儲創立起,管揚就在這家公司,他以為會是他們終結上遊廠商肆意漲價的時代。

  他們確實做到了一部分,但是最終還是靠華科院的生物存儲技術實現降維打擊。

  “你們有這技術為什麽不早點拿出來?之前效果沒有這麽現在這麽好的時候就能拿出來了。

  比如容量只有兩倍, 端到端時延和全閃存產品一樣的時候完全可以先用。”管揚很不理解。

  費洪波知道內情, 但是出於保密條例肯定不能說,他小聲道:“之前條件不成熟。”

  “你知道的生物存儲技術的難點在哪裡。”

  “之前生物存儲的讀取和寫入,遲遲沒有攻克, 也就是這兩年才有突破。”

  費洪波自己內心佩服自己,如此機智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找到恰當的理由解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