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97章 悲觀與樂觀(求首訂!)
  第97章 悲觀與樂觀(求首訂!)

  Young說上興頭了,他有點停不下來,想把他對半導體的理解和國產半導體可替代的發展跟程鋼好好聊聊:
  “接下來回到我們的主題,14 nm光刻機挑戰是什麽?”

  “先談FinFET,FinFET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著名教授,胡正明教授最先提出的3D MOSFET器件結構。”

  “3D MOSFET通過立體的結構實現了超越前代平面晶體管的性能。11年 Intel率先將其商業化。但到了14 nm製程後, FinFET變得不再像以往可靠。”

  “首先是逃不掉的量子效應,晶體管的電流很難提高了。甚至對於一些材料,電流會變低。對於芯片而言,電流意味著速度。”

  “然後是漏電流,漏電流直接牽扯到功耗。在這麽小的節點,FinFET也很難控制漏電。”

  “最後是成本,按照摩爾定律,隨著節點的減少,單個晶體管成本應該減少。”

  “但到了14nm製程,繁雜的光刻流程,導致單個晶體管成本反而可能會上升。”

  “中芯國際能搞定14nm製程,但是股價卻遲遲上不去是為什麽?”

  “就是因為14nm製程太難了,中芯國際的良品率不夠高,算是半完成。”

  程鋼點頭道:“難怪中芯國際不再單獨披露14nm和28nm工藝的營收佔比情況,反而不斷擴產28nm。”

  Young對程鋼的敏銳很滿意:“即便在宣稱14nm工藝量產後的這兩年裡,中芯國際還是把14nm和28nm的營收算在一起,現在甚至直接不公布營收佔比情況了。”

  (扒了中芯國際從2020年和2021年的財報,其營收最大來源是55/65nm製程,而14/28nm營收佔比2020年一季度是7.8%,到了2021年一季度佔比不增反降變成了6.9%)

  注:這裡只是說中芯國際的14nm不如預期,而不是說中芯國際沒搞出14nm工藝。

  Young繼續道:“芯片代工的難度比光刻機要低的。”

  “中芯國際14nm製程都如此困難,光刻機14nm只會更加困難。”

  “致命問題代工工藝會遇上,光刻機也逃不掉。”

  “一個芯片需要上百個mask與光刻才能完成製造流程。”

  “所以光刻是最重要的部分。”

  “於是一個非常顯而易見的問題發生了,如何保證這麽多步光刻能刻在矽片同樣的位置。”

  “在14nm製程的時候,線寬只有幾個納米。”

  “稍微出現失誤,哪怕兩個mask有一點偏差,整個芯片就報廢了。”

  “光刻機需要攻克上百個mask納米級的位置,這花的時間遠沒有外界想象的樂觀。”

  “即便國產光刻機生產出來,良品率也需要時間才能提上去。”

  “現在光刻機得保證每小時125片的產率。不然半導體廠商要虧本。”

  “這裡面我們需要補的課實在太多了。”Young語氣痛心疾首。

  Young雖然常用英文名字,但是他確實是華國人,申海交大的本科。

  程鋼歎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我們暫時也只需要28nm製程,應該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中芯國際14nm既然能生產,那價格高一些也無所謂。”

  Young同樣感慨不已:“在半導體領域要追趕的東西太多,不是一時半會能趕上的。”

  “根本不是媒體所渲染的那樣,買台光刻機就能解決生產問題。光刻機有了mask的調試和熟練工人的培養同樣需要時間。”

  程鋼比Young更樂觀:“我倒是覺得我們走的路線是對的,靠華國廣闊的市場培育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

  “困難當然有很多,但是只能逐條克服。”

  Young:“你比我樂觀,我們連28nm的光刻機都還沒搞定,歐羅巴那邊3nm的工藝已經近在眼前了,更別提他們從3nm到1nm的技術路線都已經規劃好了。”

  “差距有點大。”

  Young心裡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如此大的差距想彎道超車除非重新開辟一條賽道,用全新的技術路線。

  不然就現在的矽基半導體產業,Young看不到彎道超車的希望。

  程鋼安慰道:“我以前在金融界的時候也會有類似的感覺,就很多領域都跟國外有差距,好像沒有機會趕上一樣。”

  “因為從事金融行業必修課是風險控制,所以我們總是先看到風險,想的時把風險控制好。”

  “從金融界投身業界後,更多時候想的是我要做什麽,要怎麽樣才能達到我的目的。”

  “金融界和產業界看待問題的角度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我不能判斷哪種角度是對的,只能說我覺得國內半導體還是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和未來。”

  “至於科創生物的腦機連接芯片,即便14nm製程的工藝,國外廠商采用更先進的芯片,我們也有信心把14nm的腦機連接芯片優化的比國外7nm還要好。”

  Young點頭:“腦機連接我對科創生物有信心,那AI芯片呢?”

  “算力對AI芯片太關鍵了,差的算力如何彌補?”

  程鋼大驚:“你怎麽知道我們要做AI芯片?”

  Young起身走動:“別那麽吃驚,投資圈沒有秘密,所謂的秘密只是泄露時間問題罷了。”

  “你們之前去找鵝廠問secondmind的時候,我們得到消息後就猜到科創生物要投資AI芯片,甚至於是要親自進軍AI芯片行業。”

  “而貴司的副總最近帶隊去英格蘭,還帶了法務、翻譯、商務、財務技術等一幫人,這不顯然是去談收購的嗎?”

  “這些不是秘密,你之前也在投資圈待過應該清楚頭部投資機構的消息有多快吧。”

  順為資本不算頭部,勉強算中遊吧。

  程鋼冷靜下來:“你今天跟我說了這麽多,你想要什麽?”

  Young說出了自己的目的:“IDG跟高盛能幫科創生物擺平納入實體清單的這件事,我們需要一起跟投secondmind。”

  Young說的跟程鋼預計的沒有偏差:“我沒有這個權限,這件事需要鄭董決定。”

  “你們能幫我們從未經核實名單裡摘出去嗎?”

  Young搖頭:“已經進了的名單,暫時做不到,我們能保證科創生物近期不會從未經核實名單變成實體清單。”

  未經核實名單只是希望與名單裡的企業做生意的阿美利肯企業進行額外的盡職調查。

  這裡的程度只是希望,因此影響有限。

  而實體清單,則是指進入名單的企業無法與阿美利肯有著任何商業交易,嚴重程度遠超未經核實名單。

   感謝書友20201222095310546的打賞!先更三章,還差兩章大概率下午更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