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31章 肉體 靈魂與記憶
  第31章 肉體 靈魂與記憶

  鄭理一般上午去公共實驗區域轉一圈,聽聽大家有什麽問題,隨口說幾句給點思路。

  然後就回到只有他一個人的17層,17層除了他就只有不同種類的實驗動物。

  主流使用的生物實驗動物一般是小白鼠,然後還有些比較常見的,像獼猴、猩猩、狗、兔子等等。

  實驗用的牛和羊比較少見,但是羊是最出名的,第一隻克隆動物就是多利羊。

  鄭理的實驗室裡數量最多的是小白鼠,佔地面積最大的是獼猴。

  隨著國內生物醫藥研發的快速增長和國內新藥安評要求的不斷提高,臨床前研究所需的用猴量逐年增加。

  另外,實驗猴由於其與人類高度的基因同源性,對於疫情有高度的易感性,使其成為疫情發生後最有效的實驗動物對象。

  實驗猴的價格一路飆升,國內價格從年初的六萬一隻攀升到現在的接近十萬一隻。

  獅城更貴,實驗猴普遍要十二萬一隻。

  之前驗證階段使用小白鼠,把最基礎的魔腦植入到小白鼠體內,這種最基礎的魔腦只能讓生物產生通過本能影響現實的能力,無法做到準確將你所希望做到的變成現實。

  就像你沒辦法通過最基礎的魔腦,實現DND體系裡的0級戲法魔法之手。

  法師在誕生之初一直相信人有靈魂的存在,後來發展成相信智慧生命都有靈魂存在。

  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法師們沒辦法驗證這一觀點,就像以前人類相信有神存在,但是無法驗證一樣。

  隨著時代的發展,法師們通過研究直接觀測到了靈魂的存在。

  再後來法師們發現記憶、靈魂和肉體是智慧生命的組成要素。

  用藍星熟悉的計算機系統來形容,就是肉體是硬件,靈魂是中間件,記憶是系統和軟件。

  這一突破性的發現是在法師研究出空間傳送後,他們發現傳送物品可以,但是如果傳送的是智慧生物,他傳送後只能依照本能行事。

  於是法師嚴重懷疑傳送導致智慧生物失去靈魂,後來也順利證明了這一點。

  一直到鄭理來藍星的時間點,法師依然沒有研究出能讓靈魂、肉體和記憶一起傳送的辦法。

  靈魂、記憶、肉體就像是不可能三角一樣,當發生空間躍遷時,三者只能存在其二。

  換句話說藍星的穿越小說,魂穿有可能,肉穿不可能。

  另外靈魂和魔腦的匹配程度,直接關系到施法能力,在法師聯盟聯盟會送製式魔腦,但是部分人會選擇去專門的機構定製魔腦。

  鄭理之所以需要實驗猴,是因為猴子也算是智慧生物,他們也有靈魂存在。

  如何匹配將人造魔腦和靈魂相匹配,他需要在實驗猴身上進行試驗。

  人造魔腦的研發工作冗長而容易令人疲憊,還好有準確的目標和完善的理論支撐,以至於不讓人失去信心和鬥志。

  (具體實驗步驟有點惡心,我就不寫了,本來寫了五百字我自己都被惡心到了,還是算了。)
  簡單來說就是把胚胎狀的魔腦植入到母猴體內的胚胎中,將還沒完全成型但已經有靈魂產生的胚胎取出,然後通過特定的裝置來觀測其匹配程度。

  最後再將胚胎處理。

  2021年年初,距離發現疫情已經過去一年,疫情絲毫沒有好轉,準確的來說是世界范圍內沒有好轉,反而愈演愈烈。

  全球范圍內對內啡肽的需求持續增長,此前科創生物對外技術授權時間是五年,即便在授權給其他企業的情況下,內啡肽依然供不應求。

  因為α-內啡肽降低阿片類藥物成癮性作用而購買內啡肽的數量大幅度上升,加麻大率先宣布內將內啡肽免費提供給“癮君子”們為降低他們對毒ping的成癮性。

  歐羅巴部分國家和澳洲陸續跟進,這導致內啡肽的需求進一步增長。

  由於內啡肽需要和促脂蛋白胰蛋白酶肽一起才能發揮降低成癮性的作用,促脂蛋白胰蛋白酶肽的需求也一直在增長。

  科創生物的管理層們不想看著市場被其他授權的藥企佔據,因此他們也想擴大內啡肽的生產。

  現在姑蘇的生產基地內啡肽年產量約為16000L,比年中翻倍了。

  獅城研發中心啟用後,科創生物帳面上的錢像流水一樣花了出去。

  科創生物的小股東們都希望科創生物開始下一輪的風投,而科創生物的管理層們希望直接上市。

  因為科創生物上市他們才能拿到期權,才能實現財務自由,科創生物C輪風投的話大概率還是不會有專門的期權池給到管理層。

  鄭理不想進一步稀釋他在科創生物的股份,如果再進行下一輪的風投,等到企業上市時他的股權大概率會下降到百分之五十以下。

  下降到百分之五十以下,意味著科創生物不再是他的一言堂,如果魔腦遲遲沒有進展,他的日子恐怕沒有現在這麽好過。

  “如果我們要上市的話最好是在A股上市,現在的形式去美股上市,未必是好事。”李渺渺說道。

  鄭理點頭:“這些事情你們先討論,出方案再跟我匯報。”

  科創生物放出要上市的風聲後,各大券商踏破了科創生物的門。

  這麽說吧2020年一共有145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這些企業加起來一共募集了2226.22億rmb的資金。

  科創生物的估值大概在1200億米元左右,募集資金至少也是720億rmb。

  這是因為科創板最少得發行百分之十的股份。

  內啡肽在華國上市之後,科創生物一直被譽為華國最大的獨角獸企業,這次上市的目的又是為了擴大內啡肽的生產規模。

  這對於券商來說是穩賺不賠的生意,對於券商的投行部而言做了科創生物這一筆就能夠滿足全年的業績。

  有什麽是比年初的時候就完成了全年的營銷更爽的事情呢?

  除了中信、中信建投這兩兄弟外,就屬姑蘇本地的東吳證券最為積極。

  像這種規模的IPO,小券商一般沒機會,東吳證券仗著自己總部在姑蘇想要蛇吞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