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身為法師的我隻想追求真理》第14章 發表《nature》後
  第14章 發表《nature》後
  李渺渺深知nature的意義和發表nature的難度,即便在學歷急速貶值的今天,憑著這篇nature,鄭理留本校至少是個副教授。

  冷知識:鵬城的孔雀計劃,nature一作或通訊作者,可以直接補貼300萬。

  有nature的一作,去國際名校拿個博士學位回來對鄭理而言太輕松不過。

  李渺渺除了為對方感到高興外,更多的是不甘,大家同樣是大一,對方比她領先太多了。

  “恭喜你,話說你大一就發nature了,之後有什麽打算沒?”

  “我估計你在醫藥高分子實驗室繼續呆的話,他們會讓你帶一個組了,部分老教授的學生會分給你來帶。”

  “他們只要個署名權就行了。”

  “你可以獲得免費的勞動力,有更多的成果。”

  這條路是大部分人會選擇的路,有天賦就在學術道路上深耕。

  李渺渺繼續說道:“等你回來直接就是青年千人,甚至長江學者也不是不可能。”

  鄭理直接道:“我有自己的想法,今年起我不會再去醫用高分子實驗室了,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證明意志能直接干涉現實,法師的施法基礎存在後,所有的計劃都將圍繞恢復施法能力來展開。

  他需要製造一個比起實驗的人造魔腦功能更複雜,適配性更強的來。

  這個目的不是在江城大學的實驗室能做到的,他需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生物實驗室。

  科研只是手段。

  李渺渺對他的打算很好奇:“你不來生物學院的實驗室呆了?”

  “那你的打算是什麽?”

  鄭理回答道:“到時候你就知道了,先不說了。”

  鄭理掛斷電話後發現他的兩個室友全部一臉驚恐的看著他:
  “鄭神,你剛剛說啥來著?”

  “我沒聽錯的話,你剛剛說你發了篇nature來著?”

  “是我們所理解的那個nature嗎?”

  “還是國內又多了個新的期刊,命名為nature?”

  兩個人你來我往的說完,一臉期待的看著鄭理。

  鄭理:“是你們理解的那個nature,我是一作,之後學校應該就會報道,已經發表在最新的刊物上。”

  “你們自己看吧。”

  說完鄭理示意讓他們自己看電腦屏幕,郵件裡有著這樣一句話:

  Your paper,'xxxxxxxxx', has been scheduled for publication in Nature on 28 February 2019 at 16:00 (London time),28 February 2019 at 11:00 (US Eastern Time).
  “臥槽!”

  “鄭神已經超出了我們的理解范圍,已經不屬於正常人類了。”

  “膜拜”

  “那你之後會轉去生物學院嗎?”

  因為心情不錯,鄭理回答起來也很有耐心:“不會。”

  室友問道:“為什麽?你如果去生物學院,他們會讓你兩年就畢業的。”

  鄭理:“我還發了ARMA,我在數院要是想也能兩年畢業。”

  兩個室友還不清楚ARMA是啥,等千度後已經麻木了:

  “我先躺為敬。”

  “我也躺下了,我居然跟鄭神是同類。”

  兩個人全部躺床上去了,他們大一上的成績其實很不錯,大一下學期打算發憤圖強繼續努力的。

  一時間被打擊的完全不想努力了。

  “如何看待江城大學數學學院的大一新生在nature主刊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表文章?”

  這個問題在知乎上以極快的速度登上熱搜榜第一,下面膜拜者眾。

  “謝邀,人在米帝剛下飛機,只能說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還要大。”

  “數學學院大一發nature,我生物學院博士快畢業了連一區都還沒發過。”

  “感覺像是網紅大學在造神”

  “具體情況等大佬來詳細解答,我暫時對此表懷疑態度。”

  “會不會又是一起學術造假或者把眾多人的成果弄到一個人的身上?”

  短回答大多以情緒和懷疑為主。

  “謝邀,看到這個回答的第一時間我是持懷疑態度的,不僅是因為nature難發,更多的是大一新生還是數學學院的能發nature,這裡面不合常理的地方太多了。

  要知道發nature需要寫協作,不僅要方向支持、數據分析、文章語言潤色等,靠一個人單兵作戰發nature越來越難。

  而鄭神的論文裡只有他和xulin.li兩位作者,這讓人很難相信。

  但是我去看了江城大學和長江都市報的專題報道,然後再去粗略讀了一遍論文後,覺得這是真的。

  先說鄭神,鄭神作為才成年的學生,成績就已經遠超我了,讓我感到很慚愧,以後還是要更努力才行,博士畢業前至少得發一篇cell子刊。

  鄭理在數院的成績全是滿分,而且據報道裡寫他幾乎沒去上過課,全靠自學,只有考試的時候會去。

  數學學院宣稱他已經把大學四年所有的專業課修完了,而且他也在頂級數學刊物ARMA上發表了文章,只是ARMA名氣遠沒有nature大。

  從這點來看,他毫無疑問是天才,有的時候越離譜越是真的,因為造假成本太高,他才18歲,學術生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造假以後參加各種學術會議一聊就會露餡。

  從數院和生物學院相關人士的采訪來看,他是天才中的天才,天才能做出這種成績,是可以理解的。

  另外再回到論文,我仔細讀過論文後,發現論文更多的是設計了一種方法,能夠人工合成內啡肽。

  這需要的是靈光一閃,而不用平時的積累,從這個角度來看,也是合理的。在論文的最後編輯也說了該實驗是能夠複現的,只能說太牛了,大一就發表了nature。

  最後聊一下人工合成內啡肽的意義所在,首先實驗室實現人工合成內啡肽到大規模工業生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內啡肽作為人體內會自然分泌的一種物質,能起到止痛的作用,說不定未來能大規模替代嗎啡,或者是一種新型對人體更友好的鎮痛劑。”

  除了這個回答外,還有一個江城大學生物學院博士的回答:

  “作為跟鄭神共事過的同學,我只能說鄭神是我見過的最天才的人物,不管是實驗還是理論,都毫不遜色實驗室的任何人。

  特別是科學研究的嗅覺,其他實驗組有做不出來的實驗,去問他他總是能想到解決方案,好幾次我們說要把他加到論文作者裡面,鄭神都拒絕了。

  後來他發表nature後,我們才知道鄭神是看不上我們發表的刊物。

  只能說有的人的境界太高,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