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開荒:種田農女惹不得》第264章 附加條件
  第264章 附加條件
  蕭翊霖知道拓跋連生非常好戰,而拓跋連城是溫和派。為了將來的邊境穩定當然還是由拓跋連城繼承北燕的皇位最好。

  如果拓跋連生留在晉國做質子,那也就沒有機會回北燕和拓跋連城爭奪皇位,那拓跋連城上位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這也算是提前給拓跋連城賣個好。

  蕭翊霖想明白一切說道:“二殿下,看來你們北燕還算有誠意。這場戰爭本來也是你們北燕挑起的。我們大晉只是反擊給你們一個教訓。

  既然你們求和了,也願意割讓給我們三座城池及周邊土地還有一百萬兩黃金,那我們可以接受你們的求和。但是我還有一個條件。”

  拓跋連城知道這次和談他們北燕要付出很多,早有了心理準備,問道:“不知道靖王殿下還有什麽條件?”

  蕭翊霖說道:“我的條件就是拓跋連生必須跟我回京城,作為質子留在晉國十年。我想有大皇子拓跋連生壓著,二殿下在北燕的日子也不好過吧。

  如果拓跋連生不能回北燕,我想二殿下的機會很大吧。我們也希望鄰國有一位寬仁、溫和的君主。這樣兩國都少些戰爭,兩國的百姓們也少受很多苦。”

  大家都是聰明人,蕭翊霖的話一處拓跋連城就知道是什麽意思了。

  在帳中剛才景依說的話拓跋連城也聽見了,他十分好奇蕭翊霖身邊的俊美少年是什麽人,竟然能影響蕭翊霖的決定,這讓拓跋連城十分好奇。

  而蕭翊霖也把雙方和談的結果命人快馬加鞭報回了京城。

  蕭翊霖知道這個條件還要讓其它的北燕使臣也知道,就命親兵把人都請進了中軍大帳,當著所有北燕使臣的面把剛才的條件又說了一遍。這也是為了讓拓跋連城避嫌。

  這次安樂侯提出把北燕大皇子扣押在京城為質子真是好主意。這樣就對北燕有了一定的限制,讓他們有所顧忌。不會輕易再挑起戰爭。”

  下面的大臣也跟著恭喜聖上,跟著誇讚蕭翊霖和景依。

  下了大朝會蕭承瀚召了英國公、定國公等幾位重臣商議事情。

  去敵國當質子,日子怎麽會好過。可是如今形勢比人強,他們沒有拒絕的權利。不然蕭翊霖很有可能會帶著大軍攻到他的王庭來。

  他們都想到以後那麽長時間的事了。真是目光長遠啊。”

  當初大皇子是主戰派,極力勸皇上攻打晉國。如今北燕戰敗,不但要割地賠款,大皇子也將成為質子。也不知大皇子知道了這個結果心裡會是什麽滋味。

  北燕大皇子很快就會被帶到京城,雖然他是質子,但畢竟是北燕的皇子,也不能太苛待人家。還是要以禮相待為好。而且還得安排好住的地方。

  英國公站出來說道:“陛下,安樂侯實乃我大晉的功臣啊。他在西南斬殺了梁威等多名西炎國的將軍,打的西炎軍隊節節敗退,又為咱們大晉爭回了那麽多賠償,可謂是功不可沒。

  蕭翊霖除了北燕給出的賠償又提了一個條件,這個條件拓跋連城可不敢隨便應允,他得請示父皇。

  北燕把這麽一座大城割讓給晉國也是無奈之舉。襄州一代人煙稀少,成規模的城池實在不多,而且這三座城池也算是挨著不太遠。這樣也可以盡量少割讓些土地。

  他不希望大哥丟了性命,但也不希望自己還要一直生活在大哥的壓製下。而且將來只要他爭奪皇位,早晚會和大哥反目成仇。還不如讓大哥到晉國去當質子。

  拓跋連城對於蕭翊霖的這個舉動倒是有些感激。

  北燕皇帝接到二兒子和大臣的奏章後心疼又懊惱。當初是大兒子極力請求攻打晉國,如今戰敗了,晉國這是要懲罰他這個始作俑者。

  而且他覺得這個少年對自己很有善意。少年提出來的最後一個條件無疑是對自己很有利的。

  蕭承瀚笑道:“這安樂侯的腦子真是靈活,想出來這麽好的一個主意。這拓跋連生是個好戰的家夥,就得把他軟禁起來。就像靖王說的,如果將來北燕的二皇子拓跋連城當了皇帝,對咱們十分有利。

  幾天后拓跋連城接到了父皇的旨意,應允了蕭翊霖的條件。

  與此同時也有別的大臣給北燕皇帝上了奏章,證明讓大皇子到晉國為質子的條件確實是晉國先提出來的,和二皇子沒有關系。

  之前晉國戰勝了西炎,獲得了豐厚的賠償,晉國如今完全有能力支撐戰爭繼續下去,可是他們北燕耗不起了。

  隆元帝雖然心痛,但也不得不答應蕭翊霖的條件。只希望他們北燕以後和晉國多多示好,讓大兒子在晉國好過些。

  這次又隻身找回靖王殿下,使得靖王殿下能乘勝追擊拿下了北燕的大片土地。安樂侯就像陛下您說的真乃是咱們大晉的福星啊。

  此時帳中幾個跟隨拓跋連城一起來和談的北燕使臣聽了蕭翊霖的條件都是臉色一變。他們這次被皇上派來和二皇子一起與晉國和談其中一件要辦的事就是把大皇子贖回去。如今看來恐怕是難了。

  北燕割讓給晉國三座城池,蕭翊霖就和拓跋連生一起到了北燕的襄州城。襄州可是一座大城,也是北燕境內襄州府的府城。它直接轄製臨兆和平陽兩城。

  很多大臣也是真心誇讚景依的。很多人都覺得之前晉國南北兩面受敵,最後都是因為安樂侯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蕭承瀚接到兒子的奏報高興的在朝堂上大誇特誇蕭翊霖。誇完蕭翊霖又誇景依。反正把這兩個人給誇的天上有地上無似的。

  蕭翊霖算過,他們已經深入北燕五六百裡了,得到三座城池再加上周邊的土地也算不錯了。

  以後這襄州城就是晉國緊鄰北燕的城池了。蕭翊霖覺得應該再建一座邊城,先用於駐扎軍隊,以後在慢慢發展。這樣如果和北燕再有戰爭可以免去襄州城直接面對敵國的危險。

  不過這都是以後要考慮的事,現在要做的是把地界劃分清楚,免得以後有爭執。

  這樣之前發現的那座銅礦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護,隨時可以秘密開采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