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大理寺小飯堂》第179章 竹筒飯(二)
  第179章 竹筒飯(二)
  午時的鍾聲剛響,便陸續有人過來吃午食了。

  看著台面後板著臉,一臉嚴肅的分菜、備菜的阿丙和湯圓,排在眾人後頭等著領午食的劉元對一同過來吃飯的白諸說道:“瞧這兩個孩子還挺有公廚師傅的樣子!”

  “不止有樣子,這口水雞做的還真是不錯的!”最早領到午食,已然坐下吃飯的差役夾了一筷子口水雞送入口中,說道,“做的是真真不錯,看來咱們阿丙師傅、湯圓師傅真當上公廚師傅是指日可待了!”

  說罷這話,那吃飯的差役看了看周圍幫著收拾、年歲不小的雜役們,再看向一臉嚴肅的那兩張小臉,忍不住唏噓:“跟對了師傅,還是有些好處的!”

  在大理寺公廚做事自不必擔心被餓死,不過雜役的月俸同公廚師傅的月俸可是不同的,能當上靠手藝吃飯的師傅當然比當雜役好的多了。

  劉元點了點頭,瞥了眼坐在不遠處台面後算帳賣鹵鴨貨、冰粉的紀采買,又環顧了一下公廚,不由“咦”了一聲,對身後的白諸道:“今日溫師傅休沐,不來倒也罷了!這些時日日日前來的虞祭酒今兒竟也沒來!”說到這裡,看著台面後阿丙同湯圓兩張嚴肅的小臉,劉元忍不住為兩人叫屈,“虞祭酒是瞧不上我們的阿丙師傅同湯圓師傅不成?”

  熟料這話一出,便見白諸搖了搖頭,對他道:“這你倒是錯怪虞祭酒了,他可不是瞧不上阿丙同湯圓,而是今兒有宴呢!”

  說到這個“宴”,知曉的人還有不少,幾個早早領了午食開始吃的差役插話道:“這個我等也聽說了呢!今兒虞祭酒將溫師傅叫去幫忙備宴了,說是請了好些個故友前來,辦了個文人宴!”

  原來是這個緣故,劉元恍然,順口問了一句:“選在什麽地方了?”

  差役道:“聽聞在驪山!”

  驪山啊!一腳才踏進公廚的林斐聞言微微擰了下眉頭,聽著劉元在那裡感慨“這個時候驪山的景色不錯,不過最美的還要屬秋景”雲雲的,倒也沒有插話,只是垂眸同眾人一道排隊領著飯食。

  那高句麗使臣的案子才結束,這幾日大理寺難得沒什麽事,就連林斐的桌上也放了幾本從劉元那裡借來的話本子。

  一想至此,劉元便忍不住感慨:沒想到上峰也會看他看的這些話本子!
  不止會看話本子,甚至還會告假去山間遊玩呢!

  午食過後,回到大堂準備繼續整理一番卷宗摸魚的劉元從林斐手中拿回了看完的話本子。一並拿到手中的,還有上峰親自寫的告假條子。

  因著大理寺卿趙孟卓不在衙門,林斐便托劉元將條子轉交給趙孟卓,上頭寫的告假理由赫然就是要去山間遊玩幾日。

  這理由看的劉元目瞪口呆:他還是頭一次看到如此連理由都懶得編排,開口盡是大實話的告假條子呢!

  林斐沒有理會劉元的驚愕,交了條子轉身便出了大理寺,回靖雲侯府換了身行動便利的勁裝之後,便出了城。

  ……

  大理寺裡的一切暫且不表,溫明棠這裡,名士們也到了驪山,進入赴宴了。

  時機剛剛好!宴上的瓜果點心同冷菜才擺上去,人便來了!
  溫明棠松了口氣,正要開始準備熱菜,便聽雜役說道:“溫師傅,宴上有個叫王和的先生道他趕路趕的狠了,已然餓極了,問我們能否先將飯食送上去?”

  這般隨心所欲,不按套路,便連雜役都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感慨道:“給溫師傅添麻煩了!”

  溫明棠道:“……無妨!”

  竹筒飯做的早,此時也已然好了,王和既然想先吃飯,那便先將竹筒飯送過去好了。

  宴席上,還未來得及對面前幾道未見過的冷菜動筷,便聽王和嚷嚷著要吃飯的幾個名士也有些無奈,忍不住搖頭:“王和,你這般早早食了飯,還如何去品接下來的菜肴?”

  “這天下珍饈我王和早嘗遍了,多數做法也就那幾等,沒什麽特別的。”對此,王和倒是不以為然,他道:“你們品伱們的,我自要先吃飯再說!”

  眼見勸不住他,一眾名士也無可奈何,便也不再管他,隻一邊聽虞祭酒介紹眼前幾道冷菜的名字,一邊動筷。

  “此菜名為口水雞,雞肉做的極嫩,嘗起來微辣鮮香;此菜名為蓑衣黃瓜……此菜名為……”

  一連品了好幾個菜,皆得了故友們的一陣稱讚。虞祭酒很是滿意,便知道能叫他入眼的廚子做的菜必也能入了一向挑剔的故友們的眼,隻除了……看著右前方筷子都不曾動一下的王和,虞祭酒歎了口氣,正想說話,便見幾個小廝捧著王和點明要的飯食過來了。

  卻與他們想象中的一碗瑩白的米飯不同,小廝端過來的,竟是兩截並排放至的竹筒,竹筒上半段開了個“窗”,不過因著“竹窗”此時還蓋著,沒有掀開,是以看不到竹筒裡的情形。

  咦?這是……米飯?
  才品了一幾筷子冷菜的眾人不約而同的向小廝手裡端著的竹筒望去。

  在眾人的注視之下,小廝端著竹筒飯走至王和面前,道:“先生,飯來了,此飯名為竹筒飯,做了兩種口味的,先生自掀開品嘗即可!”說罷,將竹筒飯放至王和面前便帶著托盤退了下去。

  看著那兩截宛若小舟一般的竹筒,當即便有名士催促了起來:“王和,快掀開與我等瞧瞧這竹舟裡名喚竹筒飯的飯食!”

  文人多喜竹,王和本人更是個中翹楚,時常以竹喻己。是以,哪怕再桀驁,看到這兩截“竹舟”的瞬間,他便已起了三分興致,在眾人的催促中,他將其中一片“竹窗”掀了開來。

  掀開的瞬間,一股濃鬱的香味便撲鼻而來,離得最近的王和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低頭看向竹舟中的情形。

  泛著一層薄薄油光的米粒、深褐色的臘肉丁、鮮綠的毛豆、金黃的玉米、橙色的胡蘿丁填滿了整條“竹舟”,鮮亮的顏色隻一眼便看的人賞心悅目,更別提那股混合著臘肉、糯米與青竹的香味了。

  王和身旁案前的名士起身走到王和案前看了一眼,聞著那股散發出濃鬱的香味,那名士咽了咽口水,忍不住轉身問坐在那裡,面露得色的虞祭酒:“世南兄從何處尋來的廚子?竟有這般手藝?”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