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學霸之巔》第3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第3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眾所周知,原子在達到幾千甚至上萬攝氏度時,原子內的電子就會脫離原子核的吸引,形成帶負電的自由電子。

  而失去電子的原子,則成為了帶正電的離子。

  這個時候,就會產生一種離子與自由電子共存的狀態,也就是俗稱的“等離子態”。

  這在宇宙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

  等離子體整體雖然不帶電,但是其組成的微粒是帶電的。

  因此,在等離子體的內部,是存在磁場的。

  林詩的這個成果,讓徐佑一下子聯想到了,可控核聚變裝置的磁約束。

  林詩並不知道徐佑現在都在研究什麽課題,對徐佑詫異的樣子,感到有些意外。

  “好,我這就給你看數據。都在我電腦裡面了。”

  找到自己的實驗數據後,林詩向徐佑講解了起來。

  “目前我做的實驗數量還不多,就做了幾種溫度情況下的,跟幾種其他磁場比較強的等離子體做了對比。”

  徐佑仔細的查看著林詩的這些實驗數據,臉上不禁浮現起了微笑。

  在溫度較低的時候,這種拓撲超導體的等離子態,相對其他的等離子體,在磁場強度上要稍強一些。

  可隨著溫度的不斷升高,這些優勢變得越發的明顯了。

  這種感覺,有點像幾條指數不同的指數函數圖像。

  當指數逐漸變大時,底數越大的指數函數,其圖像的攀升速度越快。

  此時,徐佑有了一個大膽的假設。

  當這種物質的溫度足夠高時,產生的磁場可能是極其巨大的。

  這或許可以幫助托卡馬克裝置,實現更強的磁約束。

  林詩並不知道徐佑心裡在想什麽,對於徐佑莫名其妙的微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是不是……我的這個研究,確實沒什麽意義啊?”

  林詩本來還以為,這個成果就算發布了什麽頂刊,至少也能發過SCI一區什麽的。

  不過看徐佑的反應,或許連一區都發不了。

  徐佑聞言,連忙擺了擺手道:

  “不,恰恰相反,你的這個研究成果,或許有非常大的意義。就算那些期刊的審稿人不認可,我也一定會認可的。”

  現在的徐佑,非常相信自己比那些期刊的審稿人更具有權威性。

  因為徐佑自己,已經作為薊大核心期刊最權威的審稿人之一了。

  隨著華夏在世界學術界影響力的提升。

  薊大核心期刊,已經不輸給那些西方的頂級期刊了。

  “徐老師,你的意思是?”

  徐佑沒有直接回答林詩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這個成果,還有其他人知道嗎?”

  “還沒有,因為實驗比較簡單,都是我自己在做。”

  “林詩,如果這個成果無法對外發表,伱可以接受嗎?”

  林詩並不知道,徐佑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不過,憑借林詩對徐佑的信任,林詩還是馬上答應了徐佑的這個要求。

  “徐老師,我都聽你的。”

  “好!林詩,要是你沒有意見的話,這個課題,就由我做主了。”

  “嗯,我沒有問題。”

  “記住,暫時不要對任何其他人透露這個事情。走,我們現在去實驗室。”

  因為這個成果,可能會具有非常高的應用前景。

  徐佑暫時推開了其他沒那麽重要的事情,把這個實驗的優先級放在了第一位。

  到了實驗室後,徐佑和林詩一起,做起了這種拓撲超導體的高溫實驗。

  因為實驗條件所限,在這個實驗室內,還無法到達一些超高的溫度。

  徐佑的想法是,先把實驗數據做得更詳細一些。

  在徐佑和林詩的共同努力下,兩人又做出了多個實驗數據。

  經過擬合,徐佑和林詩發現。

  這種物質在等離子態時,所產生的磁場,確實與溫度有一個函數關系。

  整個函數關系式,並不是標準的指數函數,但與指數函數類似,圖像的斜率隨著溫度,在不斷的提升。

  按照這個公式去推斷,如果能將這種材料加熱到非常高的溫度,其產生的磁場,將是非常非常大的。

  理論上,甚至要比托卡馬克裝置中的磁場還要更大。

  “如果能夠在核聚變原料中,加入這種物質的話,那就可以讓等離子體,實現非常強的自我約束了。”

  這樣一來,即使不加外部的磁場,也可以達到對核反應原料的約束效果。

  而如果讓兩種磁場,以合適的方式進行疊加,則可以讓磁場的約束能力更強。

  很可能使可控核聚變裝置,創造運行時間更長的記錄。

  只是,想要驗證這種材料在超高溫度下,是否會產生極強的磁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了保證安全,即使是在薊大的核物理實驗室,也是無法進行核聚變的實驗的。

  畢竟這樣的實驗確實是太危險了。

  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這樣級別的實驗,在學校的核物理實驗室中,都是用模擬的方式去完成的。

  想要做到超高的溫度,也只能去專門做可控聚變實驗的基地,進行這種實驗了。

  之後的時間裡,徐佑嘗試著通過大腦仿真模擬,去模擬這種材料在超高溫度下的磁場強度。

  不過,因為缺少足夠的數據支撐,徐佑尚不能很好的進行模擬。

  以徐佑目前的能力,並不能完全在大腦中模擬出粒子的所有性質,更多的要依賴大量的數據作為支撐。

  想到這,徐佑決定,還是通過實驗去驗證。

  徐佑找到薊大核物理的專家鄧福,說明了自己的想法。

  “什麽?徐教授,您是說,您對可控核聚變的裝置,已經有了新的想法?”

  聽到徐佑的話,鄧福也是大吃一驚。

  本來鄧福覺得,徐佑說可能要設計一種全新的可控核聚變裝置,可能只是一種幻想而已。

  沒想到,這麽快徐佑就有了突破。

  “我的想法是,基於托卡馬克裝置進行改良。具體的改良方案,我還沒有定下來。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能夠利用可控核聚變裝置,進行一些實驗。鄧院士,我們薊京有可以進行可控核聚變實驗的地方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