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學霸之巔》第482章 這個項目太難了
  第482章 這個項目太難了

  “因為很多東西都是主觀的,在這裡我沒法做出絕對客觀的評價,也只能說一些自己主觀的感受。很可惜的是,因為軟微公司和伏龍科技之間的分歧,讓這兩個系統暫時不能互通,我就沒法進行更深度的評測了。這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伏龍輕薄本在西方的流行。”

  畢竟西方的大部分軟件都不支持伏龍系統,即使伏龍輕薄本的硬件再出色,系統再流暢,也注定無法在西方流行。

  “不過,拋開這些因素,我還是必須得承認,伏龍輕薄本是一款非常出色的產品,也一定是我的收藏品之一。希望未來的一天,Windows系統與伏龍系統真正實現互通,並讓更多的軟件支持伏龍系統。我不想讓那些因素限制科技的發展,我們就是該享受科技所帶來的魅力。”

  在視頻的末尾,史密斯顯得有些遺憾。

  從伏龍輕薄本的設置中可以看出,這是一款想要走向全世界的電腦。

  只是,因為種種原因,這款筆記本並不能使用很多應用,讓這台筆記本的性能有些無處施展。

  完成了視頻素材的錄製之後,史密斯將視頻剪好,發布到了自己的社交帳號上。

  而伏龍輕薄本、以及伏龍P1處理器的各項數據,也同步完成了更新。

  在史密斯發布視頻之後,史密斯在全世界各地的粉絲們,立即點擊推送消息,觀看起了視頻。

  “史密斯更新了!這次是對伏龍輕薄本的評測!”

  對於這個消息,大家都已經期盼已久。

  早在伏龍科技召開伏龍輕薄本的發布會的時候,史密斯就已經和大家做出口頭約定,一定會對這款筆記本進行詳細的評測。

  全世界的科技產品愛好者,都想通過史密斯的評測視頻,去詳細的了解伏龍輕薄本的表現。

  在看完了視頻之後,關於伏龍輕薄本的種種謎團,大家總算都解開了。

  “原來之前伏龍科技宣傳的數據,真的沒有吹噓的成分。史密斯是一位純粹的科技產品評測者,他的評測數據,是完全真實可信的。”

  “伏龍P1果然來到了筆記本cpu的天梯榜第一名,而且是獨一檔的存在。伏龍科技自研的第一款電腦cpu,性能就如此強大,未來更是不可限量啊。”

  “這下子,該輪到因特爾和AMD挨打了。這兩家芯片公司,搞了這麽多年的計算機芯片,竟然還敵不過一個剛剛開始研究計算機芯片的伏龍科技。”

  “真可惜,很多應用都沒有伏龍系統的版本,即使我買了伏龍輕薄本,這也注定只會是一台備用機。不過隨著伏龍系統的不斷普及,Windows系統的地位很可能會受到動搖。”

  ……

  在徐佑完成小型量子計算機技術的立項之後,徐佑讓崔穎幫忙,邀請那些受邀的科研者,一起參與項目的研究。

  這些科研者都對徐佑的邀請表示非常積極,爽快的接受了徐佑的邀請,加入到項目之中。

  在薊京大學的會議室裡,徐佑召開了項目組的開題會議。

  “這一次,我們的目標,是研究出更具應用價值的量子計算技術,讓量子計算機能夠真正走到用戶的家中。我們要把之前佔地面積為幾平米、甚至幾十平米的量子計算實驗室,縮小只有一個辦公桌的大小……”

  會上,徐佑闡述著這個項目的目標,並講解著未來的具體研究方向。

  徐佑所邀請的專家並不算太多,但每一位都是各自領域之內的佼佼者,沒有一個會是在項目組中摸魚的。

  大家對於徐佑想要實現的這個目標都感到非常的興奮,但與此同時,他們也知道,這個項目的難度有多大。

  僅僅是研究能夠有應用價值的量子計算機,就已經難倒了無數的科研者。

  更別說,是能夠高度商用、體積如此之小的量子計算機的。

  可是,即使大家知道這個項目的難度非常大,卻並沒有對徐佑有任何的質疑。

  以徐佑以往多次的成功經歷來看,無論是看起來多麽困難的項目,最終徐佑都可以憑借其不可思議的能力,帶領大家取得研究的成功。

  憑借項目的難度去質疑徐佑,往往會以打臉而告終。

  會議結束後,徐佑將韓書斌和王相武單獨叫了過來,準備聊一些更深入的問題。

  “韓院士,王老師,好久不見。”

  因為之前徐佑一直在忙著伏龍輕薄本的研究,已經很久沒和這兩位老朋友見面了。

  “徐教授,我們都收到你寄來的伏龍輕薄本了,這的確是一款非常出色的產品,比以往我們使用過的電腦都要更好用。其中的伏龍系統和軟件生態圈,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是啊,自從史密斯發布了他對伏龍輕薄本的評測視頻之後,因特爾和AMD的股價都大跌了。看來在這之前,他們對自己的處理器非常有信心,知道史密斯這個評測之王發布了視頻之後,他們才相信伏龍P1芯片的實力。”

  “不知道因特爾和AMD的管理層,會不會因此而找史密斯的麻煩。可他也只是個科技產品評測者而已,所說的一切又都是客觀事實,總不能因為他說實話,而把他的嘴捂上吧?畢竟,他們可是號稱最自由的國度。”

  討論了一番伏龍輕薄本的事情之後,三人研究起了這次的項目。

  “徐教授,這次小型量子計算應用的項目,也是我們團隊早就有的目標之一。非常榮幸,也非常激動,能夠參與到這次的項目中來。”韓書斌說道。

  曾幾何時,韓書斌是華夏量子計算領域的領頭人,領導著多個量子計算機的項目。

  但如今,在這個領域,徐佑已經成為了真正的行業引領者。

  “韓院士,你對這個項目有什麽想法?”

  其實在剛才的會議上,韓書斌的心裡確實對一些技術的實現,並不抱有太大的希望。

  即便如此,韓書斌也沒有任何否定徐佑的意思。

  “徐教授,不管怎麽說,我還是把我們團隊之前的一些經驗和教訓跟你講述一下吧。”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