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學霸之巔》第204章 這就是降維打擊
  第204章 這就是降維打擊

  相比那些已經開始暢想著室溫超導體的應用的網友們。

  徐佑並沒有想到那麽遠,而是腳踏實地,將精力投入在眼前的項目中。

  目前,團隊也僅僅完成了150K超導體的製備而已。

  因為材料剛剛製備完成,材料成型的工藝還尚未成熟。

  目前為止,這也只是處於試驗階段的一項成果,尚無法進入到應用階段。

  材料製備與成型這一塊,徐佑也只是了解一些皮毛而已,暫時還幫不上什麽忙。

  徐佑也只能先規劃下一階段的超導材料計算,看能不能再發現一些超導臨界溫度更高,更容易製備的材料。

  完成了超導材料計算的規劃工作後。

  徐佑暫時放下了團隊的工作。

  一是因為,在超算沒有完成計算之前,徐佑還無法為團隊做出什麽其他的貢獻。

  另一方面,徐佑也不僅僅要參與這個項目的工作。

  除此之外,徐佑可還有一個學生的身份呢。

  經歷了三個學期的學習之後,徐佑已經拿到了多個科目的學分。

  只要再完成畢業答辯,徐佑就可以獲得本科畢業證了。

  項目雖然很重要,本科畢業答辯也是不容忽視的一件事。

  當然,對於現在的徐佑來說,這並不算是什麽困難的事情了。

  甚至連畢業設計,徐佑都不需要再做一遍。

  只要隨便拿出之前的一個成果,正常完成答辯,徐佑絕對可以拿到優秀畢業論文的榮譽。

  “就拿金屬原子簇超導的論文好了。”

  徐佑覺得,像本科答辯這樣的級別,就不要拿出高溫超導機理這樣的課題了。

  據一些人評價,這是一個足以入圍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成果。

  到時候如果老師也聽不懂,都不知道該提問些什麽問題,那就有些尷尬了。

  金屬原子簇超導的課題,雖說也是《Nature》級別的,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容易理解,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讀懂裡面的部分內容。

  確定了課題後,徐佑將之前的那篇論文整理了一下,以滿足本科畢業論文的格式,並做出了對應的PPT。

  喬森作為徐佑這篇論文的指導老師,顯得格外的輕松。

  徐佑雖然名義上只是一個大二的學生。

  卻已經在多家頂刊上,發布了十余篇論文了。

  像論文修改這件事兒,完全不需要喬森去操心。

  “徐佑,因為我是你的指導老師,在你答辯的時候,我是不能作為評委老師出現的。不過我相信,這對你來說應該不是什麽問題。”

  “放心吧,喬老師。我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了,一個本科的畢業答辯,肯定是不用擔心的。”

  聊著聊著,兩人也不禁相視一笑。

  的確,現在的徐佑,已經經歷過在肅州衛星發射中心時,當著多位航天系統的領導發言,講述著自己的成果。

  也在國家超導的項目中,作為首席研究員,領導著多位資深教授。

  這樣的徐佑,去參加一個畢業答辯,真的有點降維打擊的感覺了。

  徐佑甚至連預答辯都沒有參加,因為確實沒有那個必要了。

  到了畢業答辯的那天,徐佑第一個來到了台上。

  不為別的,只為了趕緊完成答辯,好進行接下來的工作。

  走到台上之後,看到下面坐著的老師和學生們,徐佑的內心波瀾不驚。

  下面的很多老師,都是薊大的教授、副教授,在國內可以算是頂尖的科研工作者了。

  而其他參加畢業答辯的學生,也都是大四的學生,是大徐佑兩屆的學長。

  但在徐佑的眼裡,這樣的場面,真的不算什麽了。

  教授級別的人物,徐佑接觸過的實在太多,很多都要比台下坐著的老師更加厲害。

  而這些大四的學長們……

  很多都是和徐佑一起上過課的。

  沒錯,就是王相武的那節原子物理課。

  在徐佑還沒有正式入學的時候。

  他們就已經感受過被徐佑支配的恐懼了。

  他們也沒想到,這一次,竟然會和這位小他們兩屆的學弟,同時出現在畢業答辯的教室中。

  “和一個大二的學生一起參加答辯……還真是感覺有些奇怪啊。”

  “換個角度想,這是未來的諾獎獲得者。能和徐佑一起答辯,這不是我們的榮幸嗎?”

  “可他第一個上去,今天的評價標準是不是會提高啊?聽說那可是一篇《Nature》的論文啊,我們普通的本科生,怎麽可能達到這樣的程度?”

  徐佑禮貌的衝台下的老師們鞠了個躬,便開始了自己答辯的過程。

  “各位老師好,我是鶴卿學院大二的學生徐佑,下面我將開始我的答辯……”

  有了之前的幾次經驗,徐佑答辯時候的狀態非常的輕松。

  連PPT上的內容,徐佑都不需要怎麽去看,完全可以達到脫稿進行講解。

  8分鍾之後,徐佑完成了對論文的講述過程。

  整個時間把握的恰到好處,沒有將時間浪費在念PPT上,也很好的突出了論文中的重點。

  待徐佑完成陳述之後。

  幾位評委老師互相看了看,都是一副面帶微笑的表情。

  這個時候,是需要評委老師們,對參加答辯的同學進行提問的。

  可他們都知道,徐佑這篇論文的來歷,對於這篇論文,他們並無法挑出任何的毛病。

  甚至他們自己,也未必能寫出這樣級別的論文出來。

  不過,該走的程序還是要走的。

  “徐佑,能說一下,伱當時為什麽要做這樣的一個課題嗎?”

  徐佑想了想,回答道:
  “我做這個課題的時候,還是在大一,正在喬森老師實驗室實習,當時看了很多相關的論文,突然就找到了靈感,覺得有些金屬原子簇,很可能是具備高溫超導的性質的。之後就開展這樣的一個課題了。”

  “那在你做這個課題的時候,遇到了哪些困難嗎?”

  “第一個困難是在材料的製備上。喬老師幫忙聯系了薊大的材料學院的老師,得知薊大沒有製備這種材料的經驗,後來這些材料是在其他學校製備出來的。”

  幾位老師聽完也愣了一下。

  好家夥,這是在暗諷薊大的工科水平不夠呢。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