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全能學霸到首席科學家》第446章 最後關頭的巨大問題
  第446章 最後關頭的巨大問題
  時間轉眼過去了將近四個月。

  2025年的12月底,臨近1月。

  對於津門市來說,這個時間段,天氣也已經很冷了,溫度時不時地都能來到零度以下。

  不過,相比起這種寒冷,金烏計劃所代表的溫度,也使得每一個成員仍然保持著洋溢的熱情,尤其是他們金烏計劃的成功,就在眼前。

  “第二批發電機已經到貨,並且已經安裝好了。”

  林曉的辦公室中,林曉和李剛幾人正在談著話。

  聽到這個消息,林曉點點頭,說道:“第二批的話,也就相當於又有十五台了。”

  “也就相當於咱們總共有三十台了。”

  “三十台啊!”

  “嘖嘖,三十台!”

  聽到三十台,他們的心中都不由為之感慨起來。

  三十台1000兆瓦的發電機,也就相當於三萬兆瓦,三千萬千瓦!

  全部發電機全負荷運行的話,一天就能發7.2億千瓦時的電,也就是7.2億度的電!

  宋濤都不由說道:“我記得三峽大壩的總裝機量也就2250萬千瓦吧?”

  “是啊,而且三峽大壩運行的時候還不見得能把這2250萬千瓦全給跑滿呢。”

  在場的人都點了點頭,心中都忍不住感慨著。

  這一個個數字的下面隱藏的都是可控核聚變巨大的優越性。

  三峽大壩當初花了兩千多億人民幣才修建成功的,而他們的金烏計劃才投了多少錢?

  哦,甚至嚴格來說,他們金烏計劃都沒有投錢,完全是靠另外一邊賺的錢就支撐下來的。

  當然,其實帳也不能這麽算,要從他們華國開始投資可控核聚變研究的開始算起,而這樣算起來的話,他們也算是總共投入了上千億,或許和三峽大壩差不多,也可能要更多。

  不過即使再多上幾倍,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你們可不要忘記了,我們可是要為京津冀整個經濟圈提供電能的。”

  這時候,林曉笑著開口道。

  其他人也都點了點頭。

  李剛開口道:“去年京津冀三地總用電量高達七千億度電,也就是說,我們每天必須發夠20億度電,也就相當於裝機總量至少也得達到8500萬千瓦的裝機量,而且還得全部跑滿。”

  “總感覺,有點不現實啊。”

  林曉攤手道:“是不是感覺就像信口胡謅出來的數據?”

  “確實。”

  林曉哈哈一笑:“反正在咱們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就行。”

  “當然,反正暫時可以肯定的是,等到咱們這個建好後,上面也肯定會繼續搭建更多的聚變堆,而且到時候,用電量肯定也會進一步暴增,到時候肯定不是咱們這裡一座反應堆來維持了。”

  “嗯。”

  在場的人都點了點頭,確實如此,等到金烏反應堆建好之後,用電量肯定是會巨幅提升的,這是商業運行模式所注定的事情,當商人們見到生產成本下降,利潤得到提高之後,首先想到的自然也就是加大生產效率和速度,更好的利用降低的成本來賺取更多的利潤。

  “不過,到時候,恐怕也會有一大堆人要因此失業咯。”

  李剛忽然感慨一句,然後將目光投向了他們眼前所使用的那個電暖。

  其他人也都同樣轉頭看向了他們所使用的那個電暖,然後點了點頭,對李剛的說法表示了認同。

  天氣很冷,所以他們辦公室中所使用的也就是這種電暖。

  他們這裡沒有裝什麽暖氣,因為按照林曉的說法,等到他們這裡成功點火之後,到時候就完全可以用汽輪發電機裡面燒開的熱水來提供熱量了,所以就沒有必要再讓暖氣公司過來拉暖氣管了。

  當然,或許暖氣公司說不定還不願意給他們安暖氣管呢,甚至還可能在心中詛咒他們凍死算逑。

  畢竟,一旦金烏計劃成功,接下來除了那些舊房子還是只能用以前裝的暖氣,而新的房子,都將會采用電暖的方式進行取暖,因為當金烏計劃成功之後,電費價格的下降,將會使得電暖的價格變得十分廉價,再加上暖氣燃燒所釋放的二氧化碳,顯然從清潔程度上來說也是比不上核聚變發電的清潔。

  因此,對於暖氣公司來說,金烏計劃的威脅可以說是相當巨大的,只要金烏計劃成功,可控核聚變帶來了廉價的清潔能源後,所有像暖氣公司這種需要靠燃燒並且排放二氧化碳的取暖方式,都將面臨著被逐步取代的情況。

  所以,對於那些從事著暖氣行業的人來說,他們就要面對著失業的危機了。

  當然,這種情況,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每當一種新的技術誕生,歷史潮流都將掀起一番驚濤駭浪,而在這股驚濤駭浪之中,顯然也注定了會有一些無法適應這股驚濤駭浪,而被淹沒在歷史潮流之中的事物。

  而暖氣公司這種東西,顯然是注定適應不了可控核聚變掀起的巨大潮流的,所以其逐漸消失也是注定的。

  當然,也不僅僅只是暖氣公司將會消失,在可控核聚變的衝擊下,消失的行業會有一大片一大片,比如一切需要依靠舊能源生存的行業,比如考慮到未來的電費將更加便宜,純電動汽車也將會迎來又一次蓬勃的發展階段,國家也將會更進一步地推動純電動汽車的發展。

  而直到最後,就是原本龐大的石油產業,將會就此分崩離析,雖然石油也仍然會作為一種商品保存於世界,但是其也不會再像如今這般擁有著動搖世界經濟根基的能力。

  當然,世界總的生產總值並不會因為這些行業的消失而降低,而是會向著更加健康的領域轉移,也就是那些擁有更多高附加值的產業轉移。

  越來越多的人會看見低廉的能源費用帶來的好處,從而開始從事原本需要高額電費才能運行的工業生產中,並且因為成本的低廉,除了少數壟斷行業外,絕大多數的商品價格都將得到下降,進而進一步的刺激消費,於是最後的生產總值也就不會降低,甚至還會上升,而且更加健康。

  畢竟,對於當前的那些石油行業的巨頭來說,完全可以將他們稱之為地球的蠹蟲,靠著在地球上所擁有的特權,來吸食地球的血液來獲得巨額盈利,並且孕育了一大批設租尋租的黑色空間,擁有石油資源的地方通過銷售開采權的方式尋求利潤,而在這裡面又存在著人際關系以及賄賂等操作空間,進而滋生了更多的黑暗於其中。

  而可控核聚變就不存在這種空間來讓人運營了。

  畢竟,可控核聚變不需要什麽開采權的設置,燃料也只需要從海水中提取出來的氘氚就行,所以自然也就沒有設租尋租的空間,對於這種行業來說,以國內的國情所言,也必然只能是國家控股,掌握上中下遊所有環節,這樣一來避免了掌權者對“許可證”的租售行為,進而也就避免了賄賂這類行為的存在。

  所以為什麽說科技越發達,社會就會越文明,便是因為科技的發展彌補了不發達社會所留下的一些漏洞,就像是遊戲的一次版本更新中,就會將一些BUG給解決掉。

  從這方面就可以想象一下,假如科技發達到了可以直接體外定向培育出人體器官,也就相當於在器官移植這一領域中,人類不再需要從被人體內移植出來的器官了,只需要通過培養皿,將一個患者身上的細胞給培育成其所需要的器官,就可以直接移植進去,而且還能夠避免排異反應帶來的問題。

  而這樣一來,那些器官走私的組織,不就等於失業了?
  畢竟,對於器官走私組織,主要服務的都是富人,而對於富人來說,既然有了一個更加好並且還合法的器官可選,自然也就沒必要去選這種移植後要天天喝免排斥反應的藥,還要背負違法風險的器官了,就算這種器官培育的價格昂貴,對於絕大多數的富人來說,顯然也是可以接受的。

  這樣一來,器官走私賺取不到足夠的利潤後,走私販自然也就不願意再繼續冒著風險去做這個行業了,對於這些走私販來說,轉行也就是最好的出路了。

  這也是科技進步過程中所彌補的一個社會漏洞。

  所以,當科技發展到極致的時候,社會也將一定會沐浴在完美和諧的陽光之下,除非是一些天生喜歡犯罪的個體會繼續給社會帶來不和諧之外,整個社會都將會沒有罪惡可言。

  不過,這樣的社會,顯然還需要無數年的發展,就現在來說,讓可控核聚變的出現暫時讓他們的社會稍微完美一些,讓整個世界減少一些因為資源奪取而發生的戰爭,就是最好的了。

  “好了,優勝劣汰,適應者生存,不適應者淘汰,這即是自然之道,也是咱們的社會之道。”

  林曉說道:“所以對於這件事情,咱們也沒什麽好說的。”

  “嗯。”

  其他人都點點頭,社會就是如此,適者生存。

  就像是現代人的祖先基本上都是貴族,便是因為對於古代的貴族來說,他們的子孫比起窮人更容易面對環境的優劣。

  古代時候的窮人縱使能生孩子,也要面臨著極高的夭折概率,還有頻繁的戰爭以及饑荒等各種事件,能夠一直傳宗接代下去的概率十分之低。

  而這種情況發展到現代也就變得更加極端了,窮人連孩子都不打算生了,自然也就注定失去了傳宗接代下去的可能性,然後當現代變成古代的時候,歷史也就重演了,當然,往好一點來說的話,也就是少上了許多早夭的年輕生命而已。

  ……

  而就在他們幾個人聊著天的時候,忽然門被敲響了。

  一個人急急忙忙地跑了進來,朝林曉說道:“林總師,海螺式裝置那邊出現了一點問題!需要您去看看!”

  林曉他們都是一愣,看著這個人這麽著急的樣子,這莫非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而林曉當即就站起身來,說道:“那現在就走,路上你給我說一下發生什麽了。”

  海螺式裝置的重要性,完全是不言而喻的,哪怕是磁流體發電機出現問題都沒關系,畢竟磁流體發電機有很多台,壞個一兩台問題都不大,但是海螺式裝置可只有一台!
  所以任何地方出現了問題,對於最終運行時的情況都是可能帶來極其致命的問題,甚至是重大安全隱患的。

  千萬不要覺得可控核聚變很安全,畢竟要知道的是,所有安全都是建立在人類可以掌控的范圍之內,那才算是安全,而一旦發生了未在掌控范圍之內的事情,那所謂的安全,也就變成了扯淡。

  更何況,這還是人造太陽。

  想想把人給丟進太陽後會發生什麽就可以猜測了。

  就更不用說他們現在搞出來的人造太陽的溫度比太陽的核心還要更高一些。

  如果發生了泄露,甚至是更嚴重的爆炸事件,高達一億度的等離子體一旦泄漏出來,整個金烏計劃研究所的建築恐怕都將在一瞬間被蒸發掉,別說是人了,就算是聚變鎢板也不行,畢竟聚變鎢板設計目的也就只能面對被控制住的等離子體流,可不是面對控制不住的高達上億度的等離子體流。

  當然,這一點也不是不能夠承受,畢竟影響范圍大概也就只能覆蓋整個研究所而已,問題不大。

  而最嚴重的,還是要論其中產生的大量高能中子了,這些中子會以亞光速的速度,衝向四周,最後也就會給附近的人帶來極其嚴重的輻射危害。

  想想當初某島核泄漏事件給周圍帶來的影響就知道了。

  而到時候,他們金烏計劃全體人員,都將需要對此承擔全部責任。

  所以林曉十分重視。

  當然,也不只是林曉重視,李剛他們也極為重視。

  畢竟,到時候真要追究他們的責任的話,林曉或許憑借著過往的功勞,可以免去一些牢獄之災,但是他們可就不見得了。

  當然,這個時候討論責任問題未免顯得有些格局小了,而對於他們來說,此時此刻首先想到的顯然也不是責任問題,而是作為金烏計劃的科研人員所應當承擔起來的對人民負責的態度。

  這也是他們心中共同所想的。

  李剛他們也紛紛說道:“我們也去。”

  “是!”

  這名工作人員見到這麽多大佬都來了,自然也不敢怠慢,立即說道,隨後便迅速往回轉去。

  而林曉他們也迅速跟上,然後離開了這裡。

  林曉的辦公室距離現場並不遠,所以他們很快就來到了海螺裝置的施工現場。

  只見施工現場中,有一個巨大的金屬建築矗立在中央。

  東方超環裝置的主機部分高11米,直徑8米,重400噸,而金烏聚變堆所采用的這個海螺式裝置則要大上許多倍。

  前面也說過原因了,東方超環只是一個實驗裝置,而金烏聚變堆所要供應的是京津冀經濟圈的所有電量需求,所以在體積上自然也要大上許多。

  而此時此刻,本來應該繼續保持施工的現場,卻停了下來,所有人都看著其中的一個地方,露出了感到為難的表情。

  “你的意思就是說,施工人員在安裝超導線圈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把好幾個交錯的位置給看錯了,結果就導致最終的實際距離和計劃距離存在了較大的出入?”

  這時候,李剛詢問著那名帶他們過來的工作人員,眉頭也皺的很深。

  “是的。”

  這名工作人員的臉上露出了無奈,點了點頭。

  “我的天啊。”李剛扶住了自己的額頭,仿佛可以看出他內心那種崩潰。

  而周圍的其他人也都是同樣的表情。

  顯然,這個錯誤,實在太巨大了。

  他們所安裝的超導線圈,也就是提供磁場的線圈。

  而由於海螺式裝置並不像托卡馬克裝置那樣比較規則,超導線圈的安排相對來也比較規則,對於海螺式裝置來說,超導線圈相對來說是十分複雜的,所以在搭建的過程中,也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來搭建,保證每根線距離反應室的距離都需要和設計上的相同。

  但是現在他們就出現了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也就是比如形如“X”這樣的兩根交叉的線,設為線A和線B,而線A在空間中的位置應該是在下面,而現在實際裝修中,線B的位置卻修在裡面了,這就導致了線A的超導線和反應室之間的距離和計劃中的不一樣。

  這樣一來,線A產生的磁場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也就會導致實際運行過程中他們不能按照預期的那樣實現對內部等離子體流的控制了。

  屆時,運行的時間久了,就很有可能會發生泄露,甚至是爆炸的事件,當然,也又更大可能是他們提前發現情況不對,然後盡早終止運行,不過即使是如此,導致泄露和爆炸的可能性,也並不是零。

  想到這裡,他們都是一陣冷汗。

  幸好現在是提前發現了,不然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宋濤更是怒罵了起來:“他媽的,丁兆安那狗東西是怎麽搞的?照著設計圖造個東西還能出現這種問題?”

  丁兆安就是本次負責海螺式裝置搭建工作的主要負責人。

  同時,丁兆安本身也是等離子體所的人,之前也負責過好幾次東方超環的更新搭建工作,可以說是一個經驗十分豐富的老人了,所以也就擔負起了這次工作,宋濤他們也對很相信丁兆安,結果沒想到,就發生了這種事情。

  罵完之後,宋濤又說道:“去把丁兆安給我叫過來。”

  “是。”

  這名工作人員連忙說道,他也是等離子體所的人,此時看到所長這麽生氣的樣子,心中也不由為丁兆安祈禱幾句,希望他待會兒別被罵太慘。

  很快,丁兆安就過來了,宋濤首先就是劈頭蓋臉的幾句訓斥,而丁兆安也自知問題很大,低著頭,一句話也不敢說。

  直到最後,李剛大概是看不下去了,拉住了宋濤,說道:“好了好了,先別罵了,兆安啊,伱先說說你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問題吧,這問題不應該發生在你身上啊?”

  丁兆安歎了口氣,說道:“這個……確實是我的問題,我犯了經驗主義的錯……”

  隨著丁兆安的解釋,他們才算知道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原來是因為丁兆安過去接觸的都是托卡馬克裝置,現在還是第一次接觸這種海螺式裝置,於是在搭建超導線路的時候,在指揮其他人的過程中,有些憑感覺指揮了,也就是沒有看設計圖,而是憑借他過去搭建托卡馬克裝置過程中的經驗去指揮了。

  當然,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他覺得自己指揮的肯定也是設計圖上面所設計的。

  於是乎到最後就給裝錯了。

  當然,也就只有最近一段時間的工程量給裝錯了,之前的工作中他都是按照設計圖指揮的,要不是剛才突然看了一下設計圖,不然的話怕是得一錯再錯下去了。

  說到這裡,在場的人都是歎了口氣,李剛也恨鐵不成鋼地指了指丁兆安,說了一句:“你啊你……唉。”

  最後,李剛長歎一口氣,而後看向了旁邊一直沒有說話的林曉,說道:“那個,林總師,對不起了,這是我們等離子體所的問題。”

  而林曉沒有說話,只是繼續看著整個裝置。

  在別人看起來,他就像是因為心中過於憤怒和失望,而一時說不出話來的樣子。

  “那……現在怎麽辦?”宋濤說道:“只能重裝了?”

  雖然只是最近一段時間的工程出現了問題,但是影響地卻是整體,重裝的話,至少有兩個月的功夫都白搭了。

  而按照計劃,還有一個半月,就到了春節,也就是要點火的時候,這種超出預期的事情,他們顯然都感到不怎麽愉快,而且,如果是在春節的當天點火的話,也有一種紀念意義在裡面。

  想到這裡,他們心中都不由感到更氣了。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讓他們頓時都重燃希望的聲音響起。

  “不用,還可以挽救。”

  一直盯著裝置的林曉,忽然轉過頭,對他們說道。

  “林總師的意思是!”

  李剛他們都激動起來,看著林曉。

  林曉一笑:“解,並不往往只有一個,所以這道題,還是有解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