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是一個原始人》第1025章 需要更新的組織形式(三合一,有加
  第1025章 需要更新的組織形式(三合一,有加更)

  (為書友巫蔚青打賞加更)
  韓成不想使用陶鍋很久了。

  部落裡也有用銅鑄造鍋。

  只不過受製於銅的材質,以及部落裡鑄造青銅器具技術不夠的原因,部落裡的銅鍋,還是不太行。

  最大、最成功的那一口,一次性做出來的飯, 也只不過是夠五七個人食用。

  在依舊施行大鍋飯的現在,這樣的鍋,顯然是不太能夠適應情況的。

  有鑒於這個情況,所以也只能是繼續使用陶鍋。

  當然,韓成之所以這樣看不上陶鍋,並不是因為它看起來太土, 而是因為它的導熱性不成,不能用來炒菜。

  他沒有讓部落裡的人在銅鍋上面死磕、沒有在部落裡大規模的用銅鍋取代陶鍋也是如此。

  因為銅鍋受製於材質的原因,也一樣不適合炒菜。

  如果銅鍋可以用來炒菜的話, 不論如何他都會讓部落裡的人,將又大又好的銅鍋給弄出來!

  部落裡的這些陶鍋,早就被他給砸了一個稀巴爛。

  他將這第一鍋的魚悶上沒多久,便又有人拎著一罐子舂好的米過來了。

  這一次,韓成沒有再動手淘米,而是讓經常在廚房裡忙碌的人淘米。

  這也是對她們的一種鍛煉。

  不論是新工具也好,還是新的食物也好,不多做上幾次,就不太容易能夠將之做好。

  韓成自然是不可能長久的呆在廚房之中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多讓部落裡的人鍛煉鍛煉就成了一件很必要的事情。

  韓成也沒有閑著,此時的他拿起了一柄大木杓,將之探到已經滾了的、正在蒸米的那個大陶鍋之中。

  用柴火鍋蒸米,跟用電飯鍋蒸米不一樣。

  電飯鍋蒸米只要把米以及合適的水添加到鍋裡面,蓋上蓋子, 按到蒸米上面就可以等著吃了。

  但是柴火鍋就不成了。

  用柴灶蒸米不僅僅需要掌握火候, 防止將米蒸糊,還需要在米沒有蒸好之前,多用杓子貼著鍋底, 來來回回的推拉幾次。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防止米‘振鍋’。

  所謂‘振鍋’就是說,米粒粘在鍋底上。

  如果不來回攪動幾次,將粘在鍋底上的米粒給攪動起來,弄到別處去,很容易就會在接下來的過程裡糊鍋。

  不僅僅是蒸大米乾飯是這樣,熬煮玉米糝飯,也同樣需要多攪動幾次。

  在韓成的記憶裡,大約是在他十三四歲的時候,家裡面才使用上了電飯鍋。

  所以對於用柴鍋蒸米、熬粥這些,他並不陌生。

  “把火燒小一些,不要大火燒了。”

  “把鍋下面的柴用灰蓋上吧……”

  在攪了幾次鍋之後,鍋裡面的水越來越少。

  韓成開始給燒火的人做出這樣的交代。

  而後就手中拿著杓子,小心的在冒著氣泡的米飯表層刮過,將上面的‘米油’給刮出來,放到碗裡面。

  米油這種東西,可是韓成的最愛,可以說是一鍋米的精華所在。

  蒸上一大鍋米,基本上就能盛出來這一碗的米油。

  這麽多的米才熬煮出來這麽點的東西,它的珍貴之處可想而知。

  用柴灶蒸大米乾飯的時候,韓成最喜歡喝的,就是這碗刮出來的米油。

  那一口喝上去,是真香!

  米油刮出來,這一鍋米基本上也就已經蒸的差不多了。

  蓋上蓋子再悶上一會兒,米也就熟了。

  韓成將鍋蓋掀開,把蒸好的米給盛到了盆子裡面。

  將鍋裡面的米鏟到最後,韓成所期待的驚喜終於出現。

  看著那鍋下面的那一層緊緊的貼在陶鍋上的、顯得有些焦黃的米鉻渣,韓成就忍不住的咽下了一些口水。

  這東西同樣也是蒸米時韓成的最愛之一。

  唯一能夠可以與之相媲美的,是用柴灶蒸饃的時候,貼著鍋邊放的饃邊上所出現的饃鉻渣。

  這兩樣東西都是一樣的美味。

  根本就不用菜,韓成就能夠吃上很多。

  不過隨著他的長大,蒸米時使用電飯鍋、饃也都是在街上買之後,這兩樣東西,慢慢的也就隨著越來越遠的兒時一起離去了。

  現在回到了原始社會,不用多想,電飯鍋在有生之年,他算是用不到了。

  不過卻也因禍得福,可以吃上一些很具有兒時記憶的童年味道。

  米油、米鉻渣就是這種變化所帶來的福利。

  邊上站著的人,看著大米鏟起之後,陶鍋上面沾著的米鉻渣很為難。

  因為這種東西沾鍋粘的特別的緊,想要將之弄起來並不太容易。

  手上使得勁小了,鏟不下來,使得勁大了,又擔心會將陶鍋給鏟壞。

  但是,就這樣直接添水去泡,將這些直接泡在裡面,又太過於浪費。

  這樣糟蹋糧食的行為,絕對不符合青雀部落人的風格。

  青雀部落經常做飯的人,被這樣的事情給難為住了。

  這樣的為難,韓成卻沒有感覺到。

  小時候沒少吃柴鍋蒸米以及米鉻渣的他,知道該怎麽將這東西給輕松的弄起來。

  在廚房裡的人,感到左右為難之中,韓成拿著鍋鏟,從油罐之中稍微的挑了一點油出來,均勻的塗抹在了粘在鍋上的米鉻渣上。

  而後用燒火棍,在柴灶下面輕輕的攪動兩下。

  上面已經沒有了溫度的灰,被拔到了一邊,裡面覆蓋著的火炭露了出來。

  隨著這些火炭顯露出來,爐灶裡面的溫度一下子就上升了不少。

  在這樣的炙烤下,沒過太久,陶鍋之中就有細微的‘哢嚓’聲響起。

  而後在廚房中眾人極為驚奇的目光注視下,令人感到神奇的一幕出現了。

  原本沾在鍋底非常緊的米鉻渣,極為不好往下弄的東西,現在居然自己翹了起來!

  而神子也沒有多做什麽,只是往上面塗抹了一點油,又將柴灶下的火稍稍的攪動了一下而已。

  然而,所起到的作用卻是這樣的神奇且巨大!
  神子就是神子啊!
  總是能夠有這麽智慧,總是能夠想出簡單好用的辦法,輕輕松松的就將令人感到為難的事情給解決了!
  在他們的感慨之中,韓成伸手從鍋裡面拿起了一塊自己翹起來、一面焦黃的米鉻渣。

  送到嘴邊,輕輕的咬上一口,嘎嘣脆,滿嘴的焦香,還是熟悉的味道。

  這熟悉的味道,令的韓成不自居的將眼睛眯了眯。

  一些已經過去了很久的記憶,與相應的畫面浮現在心頭。

  以往的回憶,就著這焦香的米鉻渣,一下一下的咀嚼著,那滋味真的很奇妙。

  讓人有百感交集的感覺。

  在廚房裡面的人,也顧不得感慨神子的智慧與手段神奇了。

  因為被他們所感慨的神子,將一些自動從鍋上翹起來的米鉻渣分給了她們。

  一面焦黃、入口焦香的米鉻渣入口,足可以讓她們沉浸在米鉻渣的美味之中,從而暫時忘掉神子剛剛做出來的那些東西。

  一大鍋的米出鍋沒多久,新的一鍋米就被重新放到了鍋裡,添上水之後,接著開始蒸。

  這邊的魚湯也好了,韓成將鍋蓋掀開,往裡面放入幾大把切碎的蔥花,嘗了甜鹹之後,就直接用舀子和杓子,將這一大鍋的魚湯盛入到了專門用來裝飯的大陶缸之中。

  將鍋稍稍的清洗之後,便又是一鍋新魚湯,熬煮了起來。

  一番的操作之下,廚房之中已經有六口大鍋下面燒起了火。

  其中四口鍋蒸的是米,另外兩口熬煮的是用來澆米的魚湯。

  如果部落裡的人,清理魚、舂米的速度能夠再快些,保證充足的材料供給,韓成能夠讓廚房之中的三十口大鍋都燃燒起來!

  人數將近一千五的錦官城這裡,自然不是只有三十口大鍋。

  這裡只是錦官城這裡的主廚房。

  除了主廚房之外,還修建有兩個小規模的副廚房。

  一個副廚房裡面,有十五個大鍋!
  這六十口大鍋,火力全開之下,足可以保證錦官城這裡的人,在同一時間吃到嘴裡飯。

  不過,今天這樣的事情是不成了。

  因為受製於材料供應不足的限制,到了現在,連同時做到十個大鍋一起燒飯都做不到,更不要說將六十個鍋一起點燃了!

  時間悄然流逝,又過了一陣兒之後,又有四鍋米和三鍋魚湯出鍋了。

  此時,第一鍋出鍋、並且盛在大盆子裡裡面的米,已經有些涼了。

  不僅僅是米,最初時盛出來的那些魚湯也有些涼了。

  大部分的食物,都是趁熱吃好吃,涼了就會影響口感,而且,有些時候吃的涼飯菜多了,還容易引發一些腸胃上的疾病。

  韓成看著這些逐漸變涼的飯菜,想了一會兒之後,做出來了一個不同於以往的決定。

  “你去將跟著二師兄在那裡乾活的人,給喊過來,讓他們先回來吃飯,其余人繼續乾活。

  他們吃過之後,接著去幹活,再讓剩下中的一些人過來吃飯。”

  韓成開口對身邊的一個人進行交代。

  他所想出來的辦法,就是分批吃飯。

  先讓一批人回來吃做好的飯,不跟以前那樣,所有人一起吃飯。

  這樣的話,就可以很好的解決最開始燒出來的飯,會被放涼的事情。

  這人得到韓成的吩咐之後,立刻就朝著圍牆外面的田地裡躥去,沒過太久的功夫,便已經來到了水田之中,找到了正在那裡帶著人收割水稻的二師兄。

  而後便將韓成剛才交代他的話給說了出來。

  二師兄抬頭看看天上那還要好的一會兒才能落下去的太陽,一時間都有些懵。

  今天這是怎麽了?
  以往乾活的時候,不是都需要等到太陽落山、天色將近全黑的時候,才開始吃晚飯的嗎?

  怎麽今天吃的這麽早?
  而且還不是所有人一起去吃,而是先讓自己等一部分過去吃?
  不過懵是懵,在吃的上面二師兄是一點都不含糊。

  在明確了這是神子交道安排下來的事情,並且是真的讓他們這一部分人先回去吃食物的時候,二師兄立刻就在這裡扯著嗓子嗷嚎開了。

  再然後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衝上稻田埂,來到水渠這裡,飛速的清洗了身上、臉上沾染的泥垢,一路狂奔、一騎絕塵的朝著錦官城而去。

  這速度、這反應,比韓成上中學時,聽到最後一節課放學鈴響起,便一把端起飯碗,拉開教室的門,朝著飯堂狂奔而去的人,都要果決和迅速!
  而與二師兄在同一大塊稻田之中進行勞作的人,一開始的時候都還沒有從這個突然間出現的改變之中反應過來,都有些懵,站在原地發愣。

  不過,在看到狂奔而去殺向部落,朝著廚房狂奔的二師兄之後,他們紛紛醒悟過來。

  一個個也顧不得在這裡迷茫發愣,全都撒開了腳丫子,學著二師兄的樣子,朝部落跑去。

  要知道,今天可是蒸的大米乾飯啊!
  下廚的人還是如今輕易已經不再下廚的神子!
  這樣的念頭升起,他們跑的不快都不成!
  其余在田地之中勞作的人,自然是看到了這裡的動靜,也知道了這些人是回去做什麽。

  原本還不怎麽餓的人,現在一下子就覺餓的不成,前胸貼後背的那種。

  站在這裡,抓耳撓腮的,很是煎熬,也恨不得加入到這樣的行列之中,隨著這些人一起去吃飯!

  在你已經餓了時候,站在這裡看著看人興高采烈的去吃飯,那種滋味是真的令人感到極度的複雜難言!

  此時已經衝到廚房這裡的二師兄,是完全體會不到留在外面的那些人,那格外複雜的心情的。

  他手中端著一個大碗,裡面乘著上半碗米飯,上面又澆了一大杓子摻著魚塊的魚湯。

  只是用筷子往嘴裡扒拉了一口,二師兄就忍不住的豎起了大拇指!

  這大米乾飯只是白嘴吃就極其的美味,更不要說還配上了神子親手熬著出來的美味魚湯了!

  這一口下去,真的是令人從內到外的感到極度的舒爽!
  二師兄連一句話都沒有來得及說,匆匆的比了大拇指之後,就接著往嘴裡扒拉開了,那吃的是叫一個香甜!
  不僅僅是他,其余回來的人,吃相也同樣不比二師兄好到哪裡去,一個個都是狼吞虎咽的,吃的根本停不下來!

  這樣的一幕,看的韓成格外的歡喜。

  一個做飯的人,最喜歡看到的就是自己做出來的菜,很受人們的歡迎。

  這是對做菜人的一種無言的肯定!
  忙裡偷閑的韓成,也鏟了半碗米,上面澆上魚湯在這裡端著吃。

  新打下來的大米蒸出來的米飯,再配上剛剛從稻田之中抓出來稻花魚熬煮出來的魚湯,那味道是真的令人難以忘懷。

  大米的清香軟糯,再配上味道鮮美的魚湯,吃起來是真美。

  魚肉也勁道,很有嚼勁,不是後世那些從其余地方的養殖場之中拉回來、傾倒在本地水庫之中養上一個月、然後撈出來充當本地魚來賣的那些魚能夠媲美的。

  那樣的魚,吃起來一團糟,口感差的讓人吃上一口之後,就不想再吃第二口!

  因為受製於食物不足的原因,錦官城這裡施行了食物管制。

  不過,這樣的食物管制,在開始進行秋收之後,就已經不複存在了。

  在秋收的期間,眾人可以敞開了肚皮吃。

  所以二師兄等人,一個個都吃了一個肚圓。

  “把跟著貿乾活的那些人,喊回來吃飯。”

  二師兄等人吃飯的時候,廚房這裡也沒有歇著,依舊在不停的蒸米熬煮魚湯。

  等到二師兄等人吃過,準備離開的時候,就又有不少的食物出鍋了。

  韓成這樣對著二師兄等人進行交道。

  二師兄他們應了一聲,便朝著稻田走去。

  此時太陽還沒有下山,他們這個時候過去,還能再做不少的活。

  看著揉著肚子,一臉慵懶與享受的走出來的二師兄等人,貿等人心中的羨慕就別提了。

  在得知輪到他們去吃飯之後,一個個跑的比之前的貿等人都要快!

  時間就在眾人這種輪流吃飯中悄然而逝,等到所有人都吃過了飯之後,天色也就已經黑了。

  吃了諸多焦黃的米鉻渣,又喝了兩碗米油的韓成,舒服的出了一口氣。

  坐在圍牆之上,朝著部落的周圍胡亂的看著、懶懶的享受了一會兒這飯後的閑適時光之後,韓成開始思考正事了。

  他此時所思考的正事,就是今天下午的時候,部落裡眾人吃飯的事情。

  以往的時候,部落裡的人,所采取的吃飯方式,基本上都是將飯做好,然後眾人一起食用。

  今天因為食材供應不上的原因,韓成采取了一些改變。

  由之前的一起食用,改為了現在的分批次食用。

  也正是因為此時分批次食用,韓成發現了一個事情。

  這個事情就是,這種分批次的吃飯方式,與以往的吃飯方式比起來,要節省時間的多。

  主要就是一次吃飯的人少,好處理,不像之前那樣,所有人都過來吃飯。

  站的靠後的人,單單是想要排隊打到飯菜,就需要很長的時間。

  除了這些之外,做飯的人也能由此而減少上許多。

  以往為了能夠滿足部落裡的人一起吃飯,每次到了做到的時候,錦官城這裡,一主兩副三個廚房,都需要開火做飯。

  三個廚房六十口大鍋,連帶上燒鍋的,做飯的,以及一些打下手的人,百十人在這裡忙碌都有些不夠用。

  但是現在,改為分批次的吃飯之後,不用一次性的點燃那樣多的柴灶了,一二十個人,就足可以將這樣的事情給忙活過來。

  當然,因為人手減少的緣故,這些做飯的人,需要做飯的時間,將會增加許多。

  不過真的算下來,還是這樣做更加的劃算。

  因為專門的事情讓專門的人來做,可以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並且順便提高工作質量。

  這是被後世的流水線充分的證明過的事情。

  而且,那被節省下來的將近百十人,也可以投入到其余的地方,去做其余的工作。

  看來,以後自己部落這裡,也需要做出了一些改變了。

  分批次吃飯,從今以後,自己將會將之給變成一個定製。

  這種可以充分的提高效率的制度,是必須要持續的施行下去的。

  韓成在心裡想著,越想越是覺得這樣的事情有實施下去的必要。

  這樣過了一陣兒之後,韓成舒展開的眉頭,又慢慢的皺了起來。

  因為他又想到了一些在實行這樣的制度之中,會遇到的問題。

  當然不是來自於部落裡眾人的反對阻力。

  在如今的部落,自己推行這樣的事情,是絕對不會受到什麽阻力的。

  他所擔心的是,是這樣的制度的實施,而產生的一些混亂。

  就比如今天,一部分人前來吃飯了,其余還沒有吃飯的人,心裡就會變得慌張,乾活沉不下心去,不斷的想什麽時候才輪到自己吃飯。

  偶爾的進行一兩次還可以,這樣的事情進行的多了,就會因為沒有做出明確的安排,而變得混亂。

  坐在這裡來來回回的想了好一陣兒,韓成大約想清楚了造成這件事情的根本原因所在了。

  只要解決了這個根本的原因,那麽自己現在所憂慮的事情,基本上就能夠做到迎刃而解。

  這個根本的原因就是,部落裡管理上的混亂。

  或者說是,部落裡沒有構建出來明確的組織單位!

  部落裡一開始的時候人少,便於管理,韓成也就沒有想著建立什麽組織單位。

  這樣的事情,一直持續到了今天。

  青雀部落,與之前的時候相比,早已經是今非昔比了。

  這個今非昔比,指的不僅僅是生產力方面,人口方面也是如此。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尤其是今年青雀聯盟的人大規模的湧進來,所造成的人口爆發式的增長,更是進一步的加大了管理上面的壓力。

  很容易就會造成管理上面的混亂。

  針對這樣的情況,韓成也做出了一些調整與安排。

  不過所起到的效果有限,並沒有達到韓成所預想的效果。

  出現這樣的情況,也就是說,以前舊有的、粗放的管理方式,已經不適合現在的部落了!

  部落裡要實行新的管理方法、建立新的管理組織,來對這個事情加以解決,不能再沿用舊有的方式,在舊有的框架之上,進行修修補補……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