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我是一個原始人》第94章 紡錘
  第94章 紡錘
  采集樹條子這些事情由部落裡面的未成年人來完成,因為樹條子比較細,而且冬天又比較脆,他們完全有能力做這些。

  當然,在做些這些的時候,青雀部落的人也沒有放松防禦,三面圍牆後面負責站崗警戒的人一直都有,一旦有敵情他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示警。

  至於織柵子這樣的事,在韓成的安排下,由部落裡的第一巧手工匠——跛,來打頭陣。

  另外兩個身子不是太好,常做手工的人,則跟著跛一邊學習一邊做。

  到了椽子都固定好的時候,跛他們也已經織出了六大捆柵子了。

  其實在後世的時候,因為細木條不太好找,柵子的織造,大部分都是采用麻杆、蜀黍杆或者是蘆葦杆這些東西為原材料。

  現在韓成處在原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樹條子,自然要用樹條子這更為結實耐用的材料了。

  當然,就算是他想要用麻、蜀黍杆(高粱杆,我們那裡管高粱叫做蜀黍,玉米叫作玉蜀黍)這些東西,現在也找不到。

  織柵子,對繩子的需求量非常大,即便是加上那兩個腿受傷的女俘虜,所搓的繩子也要供不上跛他們使用,以至於勞累了大半天大師兄他們,到了晚上還需要搓繩子。

  對於部落被小小的繩子難為住的現狀,韓成也是一籌莫展,直到他想起了兒時母親‘合繩子’,用來做布鞋、納鍋蓋的事情之後,這個事情才得到很好的解決。

  這需要借助一個小小工具,這個工具在韓成的老家被叫做‘線陀螺’,學名叫做紡錘。

  線陀螺很好做,韓成記憶裡的線陀螺,下面是一個底面直徑大約為三厘米、高也是三厘米,類似圓錐的東西,又跟窩窩頭的形狀比較相似。

  在這個圓錐的正中間,有著一個上下貫通的孔,孔是用來穿木棍的。

  用線陀螺擰繩子的時候,就先將擰繩子的線的一端,綁在木棍上,然後一手提著線,一手拿著線陀螺,把線陀螺上的柄在腿上快速的一搓,然後懸空。

  被線吊起來的線陀螺在慣性的帶動下,就會快速的轉動起來。

  這樣綁在上面的線,就會被帶著一起轉,‘上勁’非常快(實在是想不起書面用語,隻好用我們這的話代替了)
  ‘上好勁’的‘經子’被纏繞在線陀螺的木柄上,稍微的系一下,保證這些已經‘上好勁’的‘經子’不會松開之後,再次重複之前的動作。

  想起這件事情之後,韓成立刻就讓喜歡製陶的黑娃的到外面挖了些粘土回來,用熱水和泥,然後開始製線陀螺。

  相對於以前製造的碗、盆、罐等這些東西,線陀螺的製造實在是太過於簡單。

  將活好的泥團成圓錐狀,然後再用一直徑半公分的樹棍從圓錐的尖上,直上直下的捅出一個孔,這東西就算是弄好了。

  然後放在洞穴內長年累月燃燒著的火堆旁烘乾,再丟入到火堆裡燒上個四五個小時撈出來就成了,連窯都不用開。

  黑娃對晚上搓繩子也是頗為的苦惱的,因為這大大影響了他晚上跟壯歡愉的時間。

  在聽說了神子準備製造一種提高搓繩子效率的工具,而這種工具還是陶做的之後,已經成為了青雀部落製陶第一人的黑娃立刻就興奮起來了。

  他準備大乾一場,想給部落中的眾人,特別是神子展現一下他苦練出來的製陶技藝。

  然而……

  然而神子所說的工具,居然是這樣一種簡陋到令人發指的東西!
  這讓他頗為的鬱悶,製作這東西,哪裡需要什麽技藝啊?部落裡面的一些娃娃就能做好不好?
  黑娃生在原始時代,沒有看過《夏洛特煩惱》,如果看過的話,他一定特別理解裡面那個出租車司機的心情。

  簡陋是簡陋,不過這東西穿上樹棍之後,用來搓繩子是出奇的好用。

  在學會了使用這東西之後,經常搓繩子的人立刻就喜歡上了這件好用的工具。

  就連先前鬱悶不已的黑娃也喜歡起來。

  因為隨著神子所發明製造出來的新工具的使用,搓繩子的效率被大大的提高,他晚上已經不需要做搓繩子這件事情,這讓他有足夠多的時間跟壯溫存。

  有了這一條之後,他要是不喜歡這線陀螺才是怪事。

  當然,這線陀螺擰成的‘經子’不算是繩子,想要變成繩子還需要一道工序,那就是將纏繞在線陀螺木柄上的‘經子’一圈圈的解開,然後將兩頭對齊合並,拉直之後把手一松,‘經子’上的‘勁’就會讓它們相互纏繞在一起,成為繩子。

  一般‘經子’上面的勁越大,搓出來的繩子就瓷實,也越結實。

  不過編織柵子的時候,直接用‘經子’就可以,這倒是省下了一道手續,也能節省一半的繩草。

  那三個一直對於韓成很好奇的女俘虜,在親眼見證了這件事情之後,終於明白,為什麽這神子明明只是一個年紀不大的孩子,卻能在部落裡擁有這樣高地位了。

  這樣的人,若是在她們原本的部落,也一樣能得到尊重。

  這神子,是她們所見過的最聰明的人!就是她們原本部落中的智者——巫,與這神子比起來,也是遠遠的不如。

  柵子做好之後,接下來需要的是將這些柵子在已經有了骨架的屋頂之上攤開,然後固定。

  具體的要求是將整個屋頂之上,全都覆蓋上一層。

  這些做完,接下來需要做的是和泥,泥巴和好之後,在柵子上平白的攤上一層,這一道手續過後,再往上面覆蓋一層長得亭亭玉立又比較結實的草上去,屋頂這就算是沉底的弄好了。

  當然,這種草,以秸稈之上有光澤、並且本身又比較苗條為上乘。

  秸稈上有光澤,頂得住風吹日曬,禁得住雨淋。

  長得亭亭玉立又苗條是鋪屋頂的時候比較好鋪,並且因為草細密,所以隔雨性強。

  至於為什麽要在柵子上先鋪一層泥巴之後再鋪草,這也很好解釋。

  首先,這一層泥巴,可以將整個屋頂上的柵子都連接為一個整體,增加屋頂的厚度,讓其變得牢固,不至於一陣風就將屋頂掀飛。

  其次是屋頂之上有這樣一層泥土在,即便是上面覆蓋的草頂,有什麽地方漏雨滲水,能夠減緩雨水進入屋子的速度。

  再次是這樣的一層泥巴能夠減少柵子被蟲蛀的可能,延長屋頂的壽命。

  還有就是,在柵子和最後面的草之間,充當粘合劑。

  幾千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沉澱下來之後,很多古老的東西,每一個步驟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就比如這建草房的頂棚。

  韓成現在很慶幸自己的出身,如果上輩子一出生就呆在鋼筋水泥的森林之中,其余不說,單單是這建造房子,就要走很多的彎路,不可能如同現在這樣的一步到位。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