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彌羅青卷》第431章 如意通
  第431章 如意通

  “真人過譽了。”

  說著,四正法明嘴角含笑,帶著彌羅繼續向前,走入淨土之中。

  剛入淨土,四周便有黃鍾梵缽嗡鳴作響,帶著淡金色光輝,肉眼可見的聲波在四周回蕩,一波又一波向著彌羅和四正法明襲來,看出其本質的彌羅任由聲波穿過自身,帶著些許濁氣。

  同時點點佛光在彌羅身上綻放,層層疊疊。

  瞬間,一位位佛門護法垂下目光,見到彌羅後,氣息凝重,見到四正法明後,氣息平和少許,除去留下幾位關注彌羅和四正法明之外,再無其他動作。

  邊上的四正法明見狀,眼中浮現出些許笑意,笑著問道:“感覺如何?”

  “通過消減自身的渾厚程度,以近乎於空無的狀態進入人的身體,被人輕易吸收,同時監控一切進入其中的外道力量。當真是奇妙的防護體系。”

  彌羅伸出一隻手,感受自己先前聲波經過自身的變化。

  那聲波的本質,乃是此地諸多佛門修士念力為根基,配合淨土的特性,生出一種奇妙異能。

  所過之處,一種蘊含佛門屬性的光輝會滲透入人的身體,只要自身不具有混沌魔氣,或者過於濃鬱的魔道氣息,都不會受到這些光輝的排斥,可以隨意吸收。

  這些光輝進入身體之後,又會第一時間融入法力之中,並且迅速消融開來。

  當然,若是在消融過程當中,感知到了混沌魔氣一流,這些光輝自然會化作流轉於身體內部的炸彈,炸出一道道佛光,告知四周佛門護法。

  像彌羅現在身上的佛光,九成源自於重樓,而不倒一成源自於他先前在幽州鎮壓地獄期間,同北方煉獄聯系沾染的外域氣息。

  期間,那佛光也是差點發現彌羅伴生之寶內記載的外道氣息,只是最終受到煉獄氣息的迷惑,外加這種探查本身也不好深入根本,故而未曾在彌羅的伴生之寶上留下痕跡。

  相對的,剩下的佛光融入彌羅的身體,讓他的身軀和元氣得到了極其微弱的純化。

  他心中默默計算一下,不得不感慨菩提寺對於佛光計量的把控,這點光輝哪怕是落在凡人的身上,也只是讓他們的身體稍微偏向佛門,離開淨土之後不同三天,除去體質會稍好一些外,便會逐步恢復原狀。

  想要徹底改變身體屬性,起碼要在淨土之中待上一年左右。

  而能夠居住如此之久,不是佛門修士,便是虔誠信徒,再不就是被鎮壓於此的魔道、外道修士。

  因此,哪怕仙道修士入了淨土,只要不是在這裡待上十年八年,並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並且……’

  彌羅看了一眼菩提樹的枝葉上,哪裡是梵音聲波唯一沒有涉及的地方,昭示著淨土內部還有著一些私人的空間。

  四正法明不知道彌羅的想法,他帶著彌羅繼續前進,來到了一處位於淨土西方的高峰之上,此峰巍然險峻,山腳鬱鬱蔥蔥,山腰白雲環繞,山頂陡峭難爬,被皚皚白雪覆蓋,可謂一方酷寒之地。

  可就是再這樣的環境下,卻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寺廟,依托陡峭的岩壁,建立在山峰之上。

  那寺廟的頂部多為色澤豐富的琉璃瓦,在佛光的照射下,折射出七彩霞光,讓屋頂金漆勾勒的脊獸也渲染上些許神聖氣息。

  走入寺廟,又見到兩邊精美琳琅的壁畫雕飾,豎立在大殿之中的金身。

  有意思的是,這處寺廟供奉的金身並非佛陀菩薩,而是四正法明的法相穢跡金剛。

  彌羅看了看四周山峰、飛雪、白雲和寺廟,最後看向四正法明,讚歎道:“此處便是禪師的靈台心界?當真是無垢寂靜,空靈神聖。”

  正如外界修士稱讚菩提寺的詩詞一樣,菩提寺內的修行之法也認為一切佛法源自於心神靈台之中,若是能夠將心中諸多雜念盡數斬去,保留清淨本質,得悟空無,哪怕不飛升淨土,亦是處在極樂世界。

  基於這個理念,也就有了靈台心界法門的衍生。

  這類靈台心界的具體形象,大多基於修士自我理念,而不同人看到不同的心界,感悟也是不同。

  像菩提寺邀請眾人前來參加的靈胎海會,便是基於這靈台心界。

  “外人見到我的心界都是太高太遠,不沾人氣,到了你嘴裡,卻成了無垢寂靜,空靈神聖。”

  四正法明輕笑一聲,帶著彌羅走入寺廟,再從寺門走出,來到一處禪房外。

  打開的寺門,便是敞開的房門,走入禪房外院子內的彌羅,看到一座建立在菩提林中的樸素寺廟。

  四正法明回頭,同彌羅笑道:“歡迎來到菩提寺。”

  “好一個心界,好一處淨土。這已經算得上是如意通了吧。”

  “貧僧如今還需借助淨土之力,方才能夠勘破空色二相,算不得如意通。此前我已經通知住持,真人還請隨我來。”

  彌羅聞言,並未繼續多言,畢竟是在寶卷之中凝聚不少佛門名字,又在太虛幻境中得到不少佛門傳承的人,彌羅其實非常清楚如意通的本質。

  作為佛門六通之一,如意通也可以稱之為神足通,神境通,一般人認為神足通乃是往來天地各處的妙法。可實質上,神足通乃是佛門修士於定中生慧,參透色空虛相,明悟六道輪轉,做到心之所在,身之所至,本質上是一種勘破色空的境界,所謂往來無礙不過是其表象而已。

  四正法明雖然是借助淨土之能,破開色空,但能夠感知並且破開,本就代表了他已經感知到,甚至勘破了部分色空虛相。

  ‘只是不曉得,他無法施展如意通通,到底是他心中還有所疑惑,無法徹底放下色空二相。還是因為函夏的根基在於帝君,元氣才是萬物根基導致。’

  跟著四正法明向前的彌羅,心中暗暗思索,等見到大雄寶殿後,他便是整理情緒,同四正法明一起前去拜見菩提寺住持。

  這是一位面黃肌瘦,滿臉皺紋的老僧,身上氣息若有若無,若非站在彌羅面前,他都不敢確定自己眼前有人。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