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彌羅青卷》第145章 妙有經
  第145章 妙有經

  雲道明說完,伸手一指,手中道經散開,化作萬千字符,順著彌羅瞳孔,流入其識海之中。

  本立於其中的寶卷和寶鏡受到刺激,紛紛綻放光輝。

  鏡光一轉,將字符一一排列,去除道則法理湧動,衍生出的虛幻景象。

  寶卷一抖,承載萬千字符,重新排列,形成一片片經文。

  彌羅心神微微松懈,隻覺得眼前一陣模糊,再次清醒,已經回到了清都峰上。

  此時,太微金闕之中,只剩下德妙道人和德宣道人。

  見到彌羅出來,德宣道人便是同德妙道人告辭,拉起彌羅回轉玄台峰上。

  路上,經過彌羅洞府的時候,德宣道人停下祥雲。

  “成為真傳之後,你可以選擇重新在清都峰上,建立一處洞府,也可以選擇在玄台峰上修行,亦或者是保留此處,作為修行之地。有需要的話,可以同養志說一下。”

  說完,便是帶著彌羅回到玄台峰內,同王養志碰面。

  簡單交流了兩句後,德宣道人便是讓王養志帶著彌羅先去觀摩《金闕無上妙有仙經》。

  “這小子的伴生之寶非同小可,複刻的《金闕無上妙有仙經》前三篇,未必能夠讓他感悟太長時間。你到時候就在邊上等著,然後帶他去觀摩《太虛玄景妙有金章》,再順帶將手頭的工作和他交接一下,就到裡面去找我,我有些事情要交代給你。”

  “是!”王養志躬身表示理解後,便是帶著彌羅向著玄台峰內走去。

  同上次一樣,走入其中的彌羅根本不用自己動手,足下自然生出法禁凝聚的蓮花,帶著他們進入玄台峰內部一個特殊的房間之中,一個完全由黃金打造而成,佔地近百平方的宮殿模型。

  王養志指著宮殿道:“養氣師弟,這就是我等妙有宗的《金闕無上妙有仙經》。”

  “王師兄還是稱呼我為彌羅吧,還有就是我該如何參悟《金闕無上妙有仙經》,又如何確定我參悟的是前三篇?”

  “也可!彌羅師弟伱看這。”

  王養志點頭之後,指揮著宮殿的正門道:“你從此處開始觀想,於心神之中觀想這宮殿外形。”

  彌羅照做,於凝真境修士而言,常人觀想需要面對的種種問題,於他們而言,都不算什麽。

  同時,凝真境修士的記憶力也遠遠不是常人能夠比擬。

  一般人想要將這樣一座黃金宮殿的細節記下,沒有十幾天的認真觀察,根本不可能。

  可彌羅只是幾眼,就將其外形記下,又打量片刻,便記下各處細節。

  可他開始觀想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自己試圖觀想這金闕的時候,識海之中卻有諸多幻象不斷上湧,干擾他的心神,使其不得清淨。

  ‘這是…陣法?’

  彌羅仔細回憶了一下宮殿的結構,發現不少細節之處都有陣法的痕跡,而一些裝飾和雕刻,則帶有符籙的痕跡。宮殿內的布局,以及從正門入內的一些布局,暗合人體的五髒六腑,奇經八脈,十二正經,以及周身竅穴。

  因此,在觀想的時候,才會不自覺的引動自身氣息變化,進而帶動識海內幻象叢生。

  彌羅手掐法訣,心神放空,寶鏡高懸,光輝灑落,照徹識海上下,鎮壓種種雜念;寶卷之上,霧氣湧動,隨著觀想的進行,慢慢勾勒金闕外形。

  等到金闕成型,彌羅又察覺不對。

  他仔細觀察自己觀想的金闕,同外界黃金鑄就的宮殿。

  二者明明是一模一樣,可他越看越覺得不對,似乎一直有什麽細微的差別。

  不是這裡氣息高了一點,就是那裡靈機偏了少許。

  他沒有詢問王養志,而是以自身伴生之寶觀察記錄,最後驚訝的發現那黃金宮殿的內部,竟然是處在一種流動的狀態。

  構建宮殿的黃金,並非固體,而是一直在流動的液體。

  他繼續觀想,讓自身識海之上,初步成型的金闕,跟著一起動。

  而這一動,彌羅體內的元氣也是跟著動了起來,隨即識海之上的金闕立刻坍塌。

  他一次次嘗試,一次次記錄,看著金闕一次次成型,一次次坍塌。

  心神之中,意識運轉速度極快,有了固定的原型,彌羅能在眨眼間,讓金闕再次出現在識海之上,而後進行新一輪的嘗試。

  可就這樣的速度,彌羅讓金闕的同外界黃金宮殿同步,依舊花費了兩天多的時間。

  期間,他也是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

  在這個房間內,他的思維更加活躍,精神更加充沛,哪怕一次次觀想失敗,也沒有絲毫的疲倦感覺。

  元氣運轉,同樣迅速,身體剛有一些消耗,便在下一秒立刻恢復。

  他觀摩著心神之中的金闕,再次看向外界的黃金宮殿。

  這一次,他又看了一些新的東西。

  宮殿的下方,看似空無一物,實則蘊含諸多道則法理,那些道則法理,源自於玄台峰內諸多記錄下來的信息,重重疊疊,被金闕壓在下方。

  言其有,道則法理非實質,無有其形,可稱非有,亦可謂妙。

  言其無,道則法理源於物,萬物以此為基,則非無,謂之有也。

  二者相合,可稱之為妙有。

  ‘金闕立於妙有之上,難怪稱之為《金闕無上妙有仙經》。’

  彌羅自娛自樂,玩笑式的解釋《金闕無上妙有仙經》名字的由來,卻也大致明白了《金闕無上妙有仙經》的修行方式。

  黃金宮殿本身蘊含了大量陣法、符籙,以及練氣的法門。

  通過觀想,自然而然可以完成煉己築基的過程。

  按照彌羅的推測,將金闕觀想完成,便能步入築基境。

  而後觀摩金闕內黃金液體的流動,對應的就是煉精化氣的修行過程。

  第一次動起來,便等同於孕氣,等到整個金闕都處在動態的狀態時,便等同於玉液,甚至凝真。

  期間,應該還有某個對應凝真的法門,例如在宮殿內凝聚自身的神像。

  至於像他現在這樣,明悟黃金宮殿下方諸多道則法理代表有無之象,進而展露妙有之意,應當就是對應凝真,或者玄光境的修行。

  彌羅緩緩睜開眼睛,邊上的王養志感慨道:“三日,區區三日的功夫,你就將《金闕無上妙有仙經》前三篇全部學會,算是創造了我妙有宗的記錄了。”

  “哦?那我們這一代,之前花費時間最短的是誰?”

  王養志聞言,笑著指了指自己,道:“是我,當時我花了四十六天才完全弄明白,是你的十五倍多。這麽看來,你觀摩《太虛玄景妙有金章》花費的時間應該也不會太長。我當初是二十天看完前三篇,不知你又要花費多少時間。”

  說著,王養志帶著彌羅去另一個房間,觀摩《太虛玄景妙有金章》。

  ps:一炁先在這裡致歉,因為腳崴了,坐著碼字的時候,腳要懸在空中,很不舒服,不小心碰到,還會覺得一陣酸爽。所以凌晨的加更繼續延遲,造成不便,深感抱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