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彌羅青卷》第886章 天人合
  第886章 天人合

  “何為神?”

  蛇神輕聲重複了一句,而眼中浮現出一絲絲的驚訝,看著彌羅輕聲道:“你想要重新定義神?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哪怕有我們幫助,你也不一定能夠重新定義神,畢竟下面還有一位呢。”

  蛇神說著,看向無底深淵的方向,不想彌羅輕笑道:“讓人頂替不就得了。”

  蛇神聞言不由失笑,秩序女神瑪特搖頭道:“你也曾同那東西接觸過,應當清楚其難纏的程度,若是如此簡單就能解決,我等也不會讓其存在這麽長的時間。”

  “過去不行,不代表現在不行,畢竟蛇神已經掌握了善惡兩極,本身就擁有平衡宇宙的能力,無底深淵的價值已經失去了大半。”

  彌羅的話語讓所有人愣了一下,蛇神更是一下子沒有反應過來彌羅對自己的稱呼:“蛇神,伱是說我嗎?這麽說好像也沒錯,我確實是此方宇宙第一條蛇,也是當前宇宙位格最高的蛇,冠以蛇神的稱呼沒有任何問題,至於後面那句,我就不能確定了,我雖然是執掌善惡兩端的偉大神力,但也不能消化無底深淵積累的負面力量啊。”

  “無底深淵的那部分負面力量我來處理就好,蛇神你需要做的是頂替其後續的作用,承擔起日後毀滅舊宇宙的位格和能力。”

  “你想做什麽?”

  手持命運泥板的老者低聲詢問,彌羅回應道:“先前蛇神不是說了嗎?重新定義神。”

  “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而且你想要怎麽定義?”

  “神者,天之所示,人之所祈。”

  彌羅的回答,讓幾位神祇有些詫異,瑪特再次詢問:“這和原本有什麽區別嗎?”

  “自然有區別,在我的認知之中,如今諸神只能說是做到了天之所示,但人之所祈卻遠遠沒有達標。”

  彌羅伸手一劃,分離出天人兩道,而神字則是立於其中。

  “在我的設想之中,日後的神祇可以作為自然萬象的外顯,代表著天地宇宙萬物的概念,也可以象征著人心變化,對應諸多人道祈願,甚至可以整合兩者,上映天示,下引人祈,但除此之外,一般的祈願最多讓試圖封神之人獲得神性,成為半神,乃至凝聚神職,成為準神,卻不得凝聚神格,為真神。”

  彌羅說這話的時候,還特地將幾個神祇指出:“例如虐待女神勞薇塔,這位女神雖然執掌著【疼痛】、【傷害】、【苦痛】、【折磨】、【苦難】、【酷刑】等等神職,但她從未想過深入研究自己的神職,單純地只是在發泄自己的欲望,這等理念根本不適合作為真神,更適合作為準神。”

  幾位偉大神力回憶了一下這位擁有弱等神力位格的女神的教義,其內容並不複雜,勞薇塔認為這個世界充滿了痛苦與折磨,信徒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面對這些無可避免的苦痛,並對那些造成我們苦痛的人回敬更多的苦痛。同時,勞薇塔認為仁慈是傷害與苦痛最好的同伴,因為只有仁慈的襯托才能加深折磨的痛苦。

  因此,勞薇塔鼓勵在殘酷與折磨的過程中,也要偶爾停止折磨並給予他們意想不到的撫慰與醫療,並盡力展現自己的誘惑力,讓那些渴求折磨的人得到他們想要的、讓那些應得之人承受他們應得的也要讓那些脆弱的人承受最深刻的痛苦。

  簡單來講,這套理論隻適合於受虐狂和虐待狂,再或者是一些喜歡恃強凌弱的人,按道理也算是契合了彌羅所謂的人之祈。

  唯有蛇神因為自身的權柄,隱約跟上了彌羅的節奏。

  “你是希望勞薇塔在原本的神職基礎上更進一步,不是單純的作為傷害、苦痛、折磨、苦難和酷刑這些概念和行為的外顯,同時也是象征著人性之中對於傷害生命,傷害同類一類概念的匯總,象征著人性黑暗面的一部分?”

  “正是如此。”

  彌羅點頭,看向物質虛空的諸多天宇,低聲道:“諸神應當是作為天人之間的過渡,前期可以偏向於天或者人某一方,但到了偉大神力這個階段,必須在天人之間找到平衡,否則日後不是天衍滅世大劫,就是人道掀起伐天之戰。”

  “這個度可不好把握。”

  命運泥板之中大量信息交匯,在老者身上演繹出一個又一個未來的可能性,群星閃爍,時而暗淡,時而璀璨,但最終都陷入了死寂,顯然這位偉大神力未曾找到出路,或者說沒有找到他認為可行的出路。

  彌羅輕笑道:“如今後天生靈有多少力量,信仰和靈性又代代被諸神收割,怎麽能夠支撐得起人之所祈這個概念?還需要等我將自身力量歸還宇宙,讓其有了依靠才行。”

  彌羅這話一出,幾位神祇再次陷入了沉默。此方宇宙之中,一切力量都有著自己的根基,因此一切神職和力量想要成型和想要擴散,必然有著力量作為依靠。

  正如彌羅所言,此方宇宙的後天眾生力量早就被代代切割,留在自己手中的所剩無幾,哪怕不斷沉澱,也難以撼動諸神一絲一毫。

  這是長久以來諸神統治的基礎,也是一切後天眾生痛苦和掙扎無用的核心原因。

  但現在,彌羅若是真的如他所言,將自己的力量歸還給宇宙,作為後天眾生的依靠,那麽哪怕是幾位偉大神力,也不得不關注後天眾生的想法。

  瑪特忍不住又問了一句:“這麽做值得嗎?”

  “有什麽值得不值得的?反正都是要回饋宇宙,與其留給諸神,倒不如讓後天萬靈能夠有更多的機會,畢竟這麽多年來,後天萬靈才是支撐我走到這一步的主要貢獻者。”

  彌羅說這話的時候,不由回憶起過去經歷的一個個太虛幻境和殘破天地。

  確實,天人之間,天是構建萬象的核心,沒有天就沒有後天萬靈生存的空間,但後天萬靈同樣是延續天的希望,那些太虛幻境,那些殘破天地,若無萬靈的前仆後繼,根本不會延續到遇到自己,自己也不可能進步的如此迅速。
    這也是他希望重新定義神祇概念的原因之一。

  當然,在瑪特等偉大神力的神祇眼中,彌羅是在回憶自己在此方宇宙的經歷。

  與此同時,老者身上更是浮現出新的星辰明暗變化,最終幾顆星辰熠熠生輝,向著皓月轉化,他看向了邊上另外兩位偉大神力,最後還是由比較熟悉彌羅的蛇神開口:“你打算做到什麽程度?”

  “自然是天翻地覆,從頭再來。”

  彌羅說著,直接描述起自己的規劃。

  “乘著此次諸神被打落神位,我的力量開始回歸宇宙,整體秩序更替的重要時刻,我們直接重新確定諸神的職責,在晉升真神位格和晉升偉大神力位格上定下一把鎖。非明悟天示或者人祈之人,不得封神。非明悟天人相合之理,不得成為偉大神力。”

  “天人相合,想要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

  蛇神再次提出一個關鍵點,道:“而且,作為善惡之神的我,似乎更貼合於人,於天方面並不多,不契合你的這個理論,同時老爺子的狀態則是更貼合於天,於人涉及的也不多。”

  “善惡如何不是天之所示?你對應的善惡概念是普通人定義的善惡概念嗎?”

  彌羅反問:“對於強大神力而言,已經能夠擁有自己神職對應概念的定義權,例如正義,對於此方宇宙絕大多數的天宇而言,正義不在於眾人的認知,而是源自正義之神的定義,正義之神認為正義是什麽樣子,正義就該是什麽樣子。同理,在你們構建九大陣營體系之後,善惡早就不是單純的行為判定,而是整個宇宙的運行規律之一,如何擔不起天之所示的稱呼。”

  “並且,我先前也說了,我希望您作為宇宙最後的閘門,若是眾生惡念堆積,請您動手掀翻舊宇宙,開辟新未來。若是眾生都能夠長時間保持向善,那麽按照我的判斷,宇宙便可以長長久久地存續下去。”

  此話一出,宇宙本源震動,對於宇宙而言,延續自身也是一種可能,這一次,命運泥板受到感召,秩序女神受到牽引,蛇神善惡之力和彌羅的五德體系、三才三元體系、九品位格體系都是受到感召。

  眾人都有能力拒絕,但都沒有拒絕。

  在宇宙本源的主持下,蛇神等人看到了彌羅設定的未來。

  在這個未來之中,諸神立在天和人之間,其中傾向於天的部分神祇象征著自然現象的概念,或者說這部分神祇本身就是自然現象和事物的具現化和人格化,這些神祇就是自然,是海洋、大地、太陽、暗夜、森林、風暴、亮等等自然存在的化身,所以他們的力量與生靈的信仰相關不大,信仰願力對於他們而言,更多的是作為穩定自身人格和人性的錨點,其力量核心在於自然現象對應的力量,因此這些神祇位格通常偏高,除非是進行人為的切割,否則起碼是中等神力。

  對於這些神祇,蛇神表示同如今的諸神沒有太大區別。

  其次傾向於人的部分,執掌的神職大多是源自智慧生靈的社會活動或者經驗積累構建,例如商業、戰爭、婚姻、家庭、藝術、知識、音樂、復仇、謀殺等。這部分神祇的力量同信仰關系極大,需要從對應的社會現象和眾生信仰中獲取力量,但社會現象的相對抽象,以及人性的複雜,因此這部分神祇非常容易被信仰帶著走,並且位格大多不高,絕大多數只能保持在微弱神力到弱等神力之間。

  “你似乎有意壓製了這部分神祇進步的可能,並且還將香火有毒的那套理論代入了其中。”

  瑪特看向彌羅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作為秩序女神,她掌握的概念之中就有社會秩序,清楚這等未來出現,對於其幫助有多大,但同樣因為其掌握著秩序的公正概念,她不會為了自己而不顧其他神祇。

  面對女神的詢問,彌羅並沒有回答,只是繼續看著未來的演化。

  隨著時間推移,所有神祇都明白了彌羅先前要求在封神設置門檻的原因。

  因為彌羅從一開始就給諸神下了限制,因此那些真正封神的偏向於人的神祇都有著自己的核心概念,例如復仇這個神職,在彌羅設定的未來之中,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報復行為。

  在未來的復仇之神的概念中,這個神職的核心概念也是在不斷的擴張,最初的時候可以是智慧生命最原始、最強烈、最自然的衝動,是生命的核心和動力之一,屬於個體對個體的一種情感宣泄。

  但隨著發展,復仇可以是智慧生命對自己意志和力量的表達和釋放,在情感宣泄之外,也可以是一種理性的選擇。這個時候復仇就不僅僅是個人的行為,也可以是集體的行為,外在體現也不再是個體對個體的情感宣泄,而是社會當中一切矛盾衝突的一種解決方式,其性質也不再單單是人性之中負面的表現,可以包容一定積極的向上力量。

  也正是這種概念的升華,讓復仇之神不會受到願力的包裹,反倒是類似於定海神針一樣,確定某些概念的存在,並且確定某些概念的合法性。

  明白這一點的老者,看著手中的泥板,突然笑道:“原來如此,神祇不單單是天人之間的過渡,也是,嗯,用你的話來講是人道內部的潤滑劑。這麽推算下來,農業、死亡、創造這類概念神祇,天生就在天人之間交織的產物,想來他們的概念也不單單是我等現在看到的吧……”

  話語間,未來自動演化,顯露出農業、死亡、創造這類概念神祇的安排。

  正如老者先前所言,農業、死亡、創造這類概念雖然更接近於自然現象,但其本身就包含了社會活動的智慧生命行為,在這些概念中,天人二者是相互混淆甚至相互融合,並無涇渭分明的說法。

  這類神祇,在此方宇宙的過去也是有類似的存在,例如橡樹之父就在探索這條道路,試圖在文明和自然之間找到共存的點,甚至提出了【一體至衡】的理論。

  但很可惜,這位自然之神最後更傾向於大自然本身,以至於其理念未曾在智慧生命中傳播。

  ps:為了劇情,在一體至衡的解讀上有一定魔改。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