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彌羅青卷》第701章 太上執符
  第701章 太上執符
  神魔交鋒,天翻地覆,乾坤錯亂,陰陽相衝。

  彌羅所化蒼穹天幕也是蒙上塵埃,輔元開化神君面色微變,作為函夏神道體系之下輔佐文昌神的從一品神祇的他本司掌記錄、知識和教育等領域部分權柄,而且本體靈神法印,有著監督契約的能力,只是隨著後來帝君神印確定,作為備選的他逐漸失去了這方面的權柄。

  雖然成了文宣真君的信物,補全了部分的本源,但昔日本質的跌落依舊讓輔元開化神君的本質出現了一定缺漏,按照他自己的推算,日後很有可能要入輪回走上一趟,舍去如今形體,方才有望形神混元,三寶圓滿,突破煉虛合道的境界。

  可如今借著彌羅演化天地表現出的諸多奧妙,配合文宣真君有意提點,參悟部分名形之妙,昔日失去的權柄又回歸部分,且同原有的記錄、知識和教育等領域重合,有望在原本缺漏的基礎上重塑根基,更進一步,成為正一品神祇,若是日後能夠參悟名形之秘,甚至可以化開形體,以記錄和契約重塑自身,成就煉虛合道之境。

  因此,從某種角度上來講,彌羅對於輔元開化神君有不小的恩情,見到天幕蒙塵,難免憂心。

  他上前一步,似乎想要出手,被邊上元氣大傷的和合昭胤神君拉住,呵斥道:“並沒有太大問題,莫要著急。”

  同樣想要幫忙得妙有宗和北辰仙門的諸位前輩,則是被文宣真君攔在。

  真君看向和合昭胤神君笑道:“你看出什麽了?”

  “我並沒有看出什麽,但我因為先前感悟,隱約感受到東方生機正在勃發,顯然還有變化。”

  隨著和合昭胤神君話語落下,便見到彌羅天地之中,東極之地至真玉皇相手持昊天太虛鑒騰空而起,映照神魔本質,定其形神變化,同一時間,太上執符相不知從哪找到了神武真君以丹赤止戈妙氣演化出的軍旗,贈予至真玉皇相,讓其統帥諸神,鎮壓群魔。

  而後,便見到至真玉皇相在太上執符相的幫助下,先後降服西、南、北三方六向,壓下統帥五嶽府君的承天地主相,在諸神圍繞之下,登臨九天之上天幕之地,昔日彌羅寶卷隱匿之所在,建立天宮金闕,立下天庭,便是定下道則法理,構建陰陽秩序。

  “那是彌羅?我原以為會是立在九天之上的那一尊彌羅天真相。”

  輔元開化神君看著登臨九天,被尊為玉皇帝君的至真玉皇相,此時此相身穿金青紫紋袞袍,頭戴十二珠垂旒頭冠,腦後有重重神光轉動,可見風雨雷電,周天星鬥,山川河流等等景象,可謂凝聚天地之力於一身,神力之強,神通之廣,已經超過昔日彌羅鼎盛時期。

  且其面目同彌羅非常接近,除去神情氣質有所不同之外,其余方面可謂是一模一樣。

  但就是那不同往昔的氣質,看得神君直皺眉頭,倒是邊上妙有宗昔日掌門德妙道人看出了不對,他嘀咕道:“我若是沒有記錯,昔日彌羅成就法相之時,最初成就的便是這至真玉皇相,而後地更能代表其本性的彌羅天真相反倒是至真玉皇相褪去神道外力而成,因此最初的彌羅天真相,也稱呼為玉皇天真相。”

  和合昭胤神君聞言,面色微變,這位執掌權柄之中帶有和睦等領域的神祇隱約察覺到了不對,看向彌羅天地內部,驚恐道:“等等,如果彌羅天真相更能代表彌羅本性,那麽如今執掌大權的玉皇帝君……”

  和合昭胤神君話還沒有說完,便見到立於九天之上的彌羅天真之相同成為帝君的至真玉皇之相鬥起來。

  一者乃是統帥諸神的東方長生玉皇尊,一者則是得天獨厚的彌羅至真仙,這個手持昊天元炁寶,那個手握乾坤金青印,你來我往,鬥的是蒼穹錯亂,光閃印動,打的是大地傾斜,急的是清淨如來也不得穩坐金蓮台,氣的承天地主相都拿起神兵玄黃笏。

  最終還是那太上執符仙尊,取出一個白森森的圓環拋下。

  那環非常奇特,立於虛空穩穩當當,充斥著陰陽平衡之感,又有兩儀運轉之妙,輕輕轉動,陰陽變化,衍生出一種包容萬物之妙。

  而這時候,彌羅天真相手中源自於彌羅昔日法寶之一的乾坤金印正好祭起,剛剛騰空,便是被那圓環套住,不見了蹤影。

  這一下空隙,自然是被玉皇帝君抓住機會,昊天太虛鑒定住彌羅天真相之形體,抬手一打,便是將其打的四分五裂,化作漫天流光落入人間,原地唯留下一點靈光被玉皇帝君收走。

  “那是……”

  彌羅天地之外的眾人見到這一幕,都是有些目瞪口呆,輔元開化神君更是瞪大眼睛,指著那玉皇帝君有些顫顫巍巍道:“元神?”

  而後看向那散落各處的靈光,低聲道:“識神?”

  文宣真君反駁道:“不,應該是心,只是不知道最後能夠重新走到元神面前的是哪一個心。”

  話語之間,文宣真君的目光也是落在那些流光之上。

  那些從彌羅天真相上分離出來的流光,根據所在的位置不同,皆有不同的變化,有的化作妖魔鬼怪,有的化作仙真精靈,還有的化作聖賢惡徒,各個不同,正應了那句心無常態,不可預設。

  而最讓文宣真君,或者說四位真君注意的流光莫過於東西兩道。

  其中一道落在東海之濱,一處山川之中,那山中花果長盛,陰陽兼備,流光落入其中,便受那陰陽二氣刺激,借土而成,孕育成石,立於山頂,受日月照耀,納地脈靈機,吞十方元氣,漸漸生出了一點靈光。

  而落入西方的那一道,受西方清淨如來相之光,顯白牛之相,一步一行,四平八穩,所過之處清淨滋生,平安喜樂,使得一方不受侵擾。

  此等異象,自然引得玉皇帝君和太上執符相的關注。

  不過那玉皇帝君得了彌羅至真相的靈光後,先是渾渾噩噩片刻,等其清醒之後,諸多流光大多隱匿,此時見到白牛,不由低聲念叨一句:“佛法世間行,何來出世方。脫樊尋正覺,牛鋸角披琅。原來是露地白牛啊,當真是好久不見了。”

  話語間,玉皇帝君看著下方白牛神情有些許複雜,而後他先看邊上的太上執符相,盯著他手中的圓環看了許久,方才問道:“敢問尊神又是何人?”

  太上執符相未曾直接回答,而是輕笑道:“問我是誰之前,你可能告訴我,伱是誰?我該稱呼你為玉皇帝君,還是該稱呼你為彌羅帝君,再或者其他什麽?”

  玉皇帝君聞言,並沒有任何猶豫,直言道:“無人之時稱呼我為彌羅便是,若是有外人在場,便稱呼我為玉皇帝君吧。”

  “你似乎猜到了我是誰?”

  “大概有一些想法,如今我是元神,他是本性,如來是清淨心、慈尊是慈悲心、星主是萬象心……而你應該就是維持我等的那一點靈光吧。沒想到,您竟然也能顯化而出。”

  玉皇帝君,不,應該說是彌羅看向太上執符相眼中顯露出明顯的驚訝。

  “清淨心?慈悲心?萬象心?你是這麽理解的嗎?我突然有些好奇,其余幾位是怎麽看待你的。”

  太上執符相說著,便是將圓環收好,瞄了眼天外方向,輕笑道:“不過,比起這些事情,我想我們現在更需要做的是將天地治理好才是。”

  “他發現我們了,他們先前交流了什麽,為什麽玉皇帝君看了一下那圓環就對太上執符相如此尊重?”

  和合昭胤神君有些驚訝,這次倒是輔元開化神君看出了其中的一些門道:“那圓環並不簡單,以法寶而言其奧妙不在於本身,而在於圓環中間的空處,空乃虛無,卻又被圓環圈住,同圓環本身的陰陽兩儀之道互成虛實,正好應了‘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理念。”

  和合昭胤神君本身對陰陽之道也有所了解,聞言頓時明白其中關鍵:“原來如此,難怪先前那圓環能夠套走彌羅天真相的寶印,因為空無,故而無所不容,又因為有,故能夠束縛。這是蘊含有無的妙有之妙,哪怕那寶印非同凡響,似乎代表了寰宇權柄,面對有無之妙有,也難以掙脫。”

  類似兩人的交流,也是在其他群體之中流傳,其中妙有宗的幾位前輩最是興奮,因為雲道明等人從中明悟了妙有之理,逐漸擺脫了原本作為洞天之靈的束縛,有望再次轉入仙道之中。

  而北辰仙門亦是非常興奮,他們從中看到了更重要的東西。

  當年北辰仙門會分裂,自然不可能是單單因為帝君構建小三才和小三元體系,更多的是因為隨著太虛幻境的出現,魔化天地的被吸納,北辰仙門中部分修士發現許多天地內部的蒼穹都有著類似的結構,似乎三垣四象二十八星宿體系能夠完全適應所有天地一樣。

  可實際上,這樣的星象在南方群島和北方大陸上卻有著不同的解釋,更讓人畏懼的是,通過對比諸多太虛幻境的星象圖,北辰仙門的修士們發現,這些星象雖然類似,但細微之處還是有所不同。

  而根據不同進一步推演,會發現所有的星辰都在隨著時間推移,出現細微的位置變化,就好像一個圓球在轉動過程之中,一點點地偏離了原本的位置。

  雖然偏移的幅度非常小,但以圓球上的點作為觀測基礎,依舊會發現原本外界的環境位置出現了一定變化,這等發現,才是當年北辰仙門分裂的核心原因。

  他們找不到修行星辰之道的理由,轉而投入了黑夜、虛空一類道路之上。

  而如今,北辰仙門的人在那圓環之上看到了另一種可能,圓環是以環為實,中心圓為虛,進而演化有無之妙,那麽北辰仙門同樣可以以天空承載為虛,以星辰法理為實,演繹另類的有無之妙。

  如此理論之下,星空如何便不再是重要的事情,而是不同星辰,不同星象對應的象征意義更加重要。

  而不同於諸位仙神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圓環之上,四位真君更驚訝於太上執符相對應的概念。

  “那一位也能顯化而出?”

  伏魔真君低聲喃喃,當然他開口之前,便已經施法斷去和外界聯系,唯有其身邊的三位同僚能夠聽到他說了什麽。

  文宣真君亦是有些不敢相信:“按道理上來講,現在的情況,那一位不要說顯化,就算真的顯化,也不應該是這個樣子,難道說我等宇宙之中還有其他地方存在大量秩序之力,維持著其理智。”

  神武真君搖頭道:“不可能,我等宇宙之中,唯有我等天地勉強還處在上升階段,其余天地早就陷入了終末,這一點從先前在宇宙四極發現的邪神集合體便能夠看出,雖然不清楚他們為什麽立在四極無法動彈,但它們確實在不斷向內吞噬宇宙。”

  “也許,這一位並非我們想的那一位。”

  度厄真君最先反應過來,看著天地內的太上執符相,輕聲道:“那一位的力量,在所有生靈內部都存在,在部分擁有天帝的乾坤內還會具現出個體輔佐天帝,而現在彌羅天地內部正好符合這一要求。並且,這方天地本身就是彌羅道化而成,內裡一切基本都是源自於彌羅所擁有的東西。你們說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儲存在我等體內的那點力量,有沒有可能具現出一個個體?”

  “你的意思是說,太上執符相對應的依舊是彌羅,只是承載了那一位留在彌羅體內的力量?可這不應該啊,按道理沒有那一位的力量,彌羅天地內的生靈何來靈性?如果太上執符相是那一位的具現,那麽在玉皇帝君出現之前,太上執符相為何存在?”

  文宣真君本能地反駁一句,度厄真君笑道:“或許,當時的太上執符相並非現在的太上執符相?”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