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衡華》第1章 琅嬛藏書孕道種,行功演法第一人
  第1章 琅嬛藏書孕道種,行功演法第一人

  延龍水域,蟠龍島。

  伏衡華坐在琅環館三樓的演功房,正小心翼翼對一副玉俑進行功法推演。

  俑偶,修士進行功法推演的常用道具。修行功法的改良和修繕,是一門極其凶險的事。稍有不慎便會走火入魔。修行者自然不能一開始就拿自己的身體冒險。

  仿照人體的俑偶應運而生。通過精血喂養,並在俑偶體內運行真氣,讓俑偶成為“另一個自己”。

  當俑偶運功實驗後,修士再親身嘗試,可極大概率減少走火入魔。

  伏衡華眼前的俑偶,是“行功俑偶”中品質最高的玉俑,能將人體還原百分之七十。

  自然,其價值不菲。

  “月含玉兔日藏烏,盤結龜蛇作真武。陰陽和合濟太極,五行攢簇……”

  衡華默默算計著口訣,在他背後有一男一女護法,祈禱這次的成功。

  “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成功。如果再失敗,我們真沒錢了。”嘯魚作為侍女,負責管帳。眼下伏衡華的全部家底用來置辦俑偶,推演功法。

  這隻玉俑已是最後一件。

  如果再不成功,她去哪給自家少爺弄錢去?

  護衛恆壽默默想道:要是老太爺得知少爺的敗家行徑,這次要打多少日下不來床?

  隨著靈氣在玉俑體內推演,練氣一層、二層、三層……一步步攀升至築基境。

  玉俑表面覆蓋的金縷玉衣開始激活。

  玉衣手工十分粗糙,是伏衡華自己製作的靈甲,參考前世博物館看到的金縷玉衣。

  玉片紛紛浮現符籙靈篆,道道靈光隨之激活。通過金絲傳遞,靈光將玉俑團團護起。

  忽然——

  房間東側的“警雷鍾”有感,紫金小鍾快速晃動,發出嘹亮警報。

  衡華三人同時抬頭。

  紫光躍動,天雷正緩緩凝聚於上空。

  “開始了,嘯魚、恆壽,撤!”

  三人早有準備。

  衡華一個翻身,果斷從窗戶跳下,手捏“禦風訣”。清風吹來,衣衫飄飄,他凌空而立。

  侍女嘯魚開門關門,飄然閃出演功房。

  恆壽看到同伴毫無義氣的舉動,自己正巧被擋在門口,默默掏出黝黑鐵傘。撐開後,他躲在角落避雷。

  轟隆隆——

  雷霆轟入琅環館,飛濺的火焰在館前點燃。

  ……

  蟠龍閣,伏丹維躺在榻上,悠然享受婢女按摩。

  “人世悠悠,千二百歲。富貴榮華,俱在……”

  沒等老者哼完。

  轟隆——

  震天巨響把他打斷。

  女婢下手突然用力,只見老者猛地坐起。她嚇得花容失色:“老爺饒命!”

  老者沒理她,目光看向蟠龍閣後面的琅環館。

  黑煙滾滾,焰光熊熊。

  “混帳小子,又在家裡瞎折騰!你祖父我的命,早晚被你折騰沒了!”

  自己只能活十年了,最後十年還不能讓自己好好安享晚年嗎?

  伏丹維氣得胡須震動:“來人,去後頭看看。那渾小子鼓搗什麽呢?”

  邊上的小廝趕忙動身,可沒跑出去,就見一位豐神俊朗的少年郎走進來。

  他穿著暗紅勁裝,行禮道:“祖父,您這是衝誰發火呢?”

  “還能是誰,你那不省心的堂弟——你是不知,上月他又把琅環館燒了!”

  又燒了?今年第七次還是第八次了?
  伏向風一邊賠笑,一邊將禮物呈給老爺子:“堂弟驕橫,不也是您老寵出來的?您瞧,這是我給您帶回來的還春丹。對駐顏延壽有幫助。”

  伏丹維搓著自己滿頭皓發,長歎道:“別忙活了,你祖父就這幾年活頭。如今最大的期盼,是你們這輩出幾個金丹修士。屆時,縱然這蟠龍島讓出去了,你們也有機會拿回。”

  他隨意將手指搭在向風手腕,檢查其修為。

  突然,老者驚喜道:“你突破了?三昧火成了?”

  伏向風突破的喜悅下,他倒也顧不得伏衡華惹出來的亂子。

  向風臉上帶著幾分矜持:“這次出門小有奇遇。”手指輕撮,一朵炙熱火焰飄出。

  三昧火,修士精氣神所煉,降妖伏魔最常見的手段之一。

  “好好——”

  老者想起什麽,拉著他往琅環館走。

  伏向風連忙散去三昧火。

  “來來,去找你堂弟,讓他幫你推演功法。這修行啊,每重境界都要仔細推敲。出現一點變化,就要修改調整功法。”

  功法,是因人而異。

  功法適應人的需求,而不是人被動按照功法修煉。

  一篇火屬性的地典仙訣,換成精通雷法的修士修煉,自然要按照實際情況進行修繕。如果修改得當,雷火合練,反而事半功倍。

  一篇要求修煉者為瞎子的仙書,難不成正常人修煉,便要自戳雙目嗎?自然是修改功法,增添正常人可以修煉的途徑。畢竟成仙之法難求,與其找一篇低階功法湊活,不如改良修繕仙訣為自己的專屬。

  有功法適合男子修煉,換成女子修行,同樣要重新修改。古來第一位修行者觀天地而創道法,在傳功異性時,自然是按照自己修行的功法進行改良。

  向風快步跟上老者,從一開始被強拉,到他主動攙扶老者:“又是堂弟那套理論?”

  “你堂弟啊,千般胡鬧,萬般惹禍。唯獨有一點,他對創造功法的天賦,實在是高。”

  向風默默點頭。

  沒錯,目前伏家煉氣、築基兩大階段的族人,所用功法大多與伏衡華有關。這小子別看修為差,可在功法演算和創造上,著實是把好手。

  兩人趕到琅環館,見到花匠們提著水桶,正在琅環館周圍滅火。

  “你們注意些,別燒了我的書館。”不遠處,一個面相稚嫩,和伏向風有幾分像的少年指手畫腳。

  衡華頭髮散亂,嘯魚正在邊上給他重新整理。

  “嘯魚,別管我。先把咱家花客護住。”

  少女神情無奈,揮揮手,幽藍色的寒冰玄氣飄至花田,撲滅焦枝上的火苗。

  見伏衡華被炸得面如焦炭,伏丹維火氣噌噌上衝,拿起玉尺就要打人。

  衡華遠遠瞥見自家祖父殺過來,果斷逃入琅環館,將門口的牌子翻出。

  “書館重地,禁止打鬥。”

  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飛在門口,一層仙家禁製籠罩琅環館。

  伏丹維是金丹大修士,自然不怕衡華製作的仙家禁法。但到了書館,他知道裡面放著自家八萬道書,默默停下手,站在門口訓斥怒罵。

  伏向風趕緊過來,扶著老者道:“祖父,您消消氣,消消氣。小六兒,趕緊出來。幫三哥挑選修行功法。”

  衡華站在書館內,看到伏向風安撫住老者,默默解開禁法。但他沒出去,站在門口請二人進來。

  順帶,他對侍女嘯魚打眼色。

  嘯魚在花匠們滅火後,趕緊把他們拉走串供。將自家公子又一次惹禍的事情糊弄過去。

  “不過三少爺回來,老太爺內心高興,應該不會對少爺有什麽苛責吧?”

  ……

  琅環館,伏家三人站在一處。

  衡華一本正經地,在門口拿起登記冊:“乙巳月,庚申日,四月初七。伏丹維攜孫伏向風,入琅環館。”

  見孫子擺出館主姿態,伏丹維眼皮跳動,強忍著沒吭聲。

  沒辦法,自從衡華展現自己在推演功法、修複殘經的天賦後,他就順理成章當了自家的“圖書管理員”。

  他在書館定下的規矩,經過所有族人認可。自己作為伏家長老,當然不能帶頭破壞。

  若自己不當回事,不把規矩立下。回頭自己不在了,其他族人趁機欺負自己孫子怎麽辦?
  忽然,伏丹維想到了什麽,仔細觀察書館。

  書館古香古色,共計三層。紅木大架上陳列伏家收集的真凡兩類,共計十二部,七十二萬本書。其中修真六部有道、法、術、技、雜、聞。計八萬冊,包羅修行界的天文地理、道法咒術、丹器符陣以及異聞奇談。

  “沒少什麽東西,剛才著火爆炸,是哪裡弄的?”

  伏丹維目光落在通往二樓的階梯。

  不好!

  衡華心中一動,連忙道:“咳咳……三哥,你突破到真火境了?”

  “對。我來挑選接下來的功法。要用‘靈俑’測算嗎?”

  “年前你來的那次,我就看出你築基圓滿,算到你即將突破。已經給你備了三本真火境的功法。當然,檢查一下最好。”

  伏衡華伸手在伏向風肩膀輕拍。

  “有一縷鳳氣縈繞,是得到外在的機緣?撿了鳳凰的翎羽,還是吃了沾染鳳氣的靈草?鳳為風火之精,看來我給你準備的這三本書正好合適。”

  隨後,衡華取來木偶:“注入法力——您老幹什麽呢?”

  伏丹維腳步一頓,暫緩上樓的動作:“老夫去樓上瞧瞧。築基以上的功法,不都在二樓?”

  “我年前算出三哥的修行進度,已經把他要用的典籍放在一樓。”

  衡華招招手,中廳小書架飛來三本修行典籍。

  “你老這麽急,來來,幫三哥掌掌眼,我給三哥檢查身體。”

  將伏丹維拉回來,伏衡華偷瞥樓梯上邊,見恆壽垂下一條紅色瓔珞——打掃完畢。

  衡華暗暗松了口氣。

  把現場收拾好,別讓祖父發現就成。

  伏衡華為自己推演功法,是瞞著族裡弄的。

  伏向風將真元注入木偶,原本做工粗糙簡單的木偶變化為相貌和他相仿的小人,表面出現一個個穴竅經絡。

  接著,他運轉自己目前修行的功法,木偶的經脈緩緩流動真元。

  功法,乃修行者“師法自然”而來。以人體模擬天地,將天地運行具現於人體之內。

  傳聞,世間第一位修行者本為凡人。通過觀摩天地自然之理,徹悟真氣運行之理。因此,每一篇功法都可以視作一種天地之理的運行。

  伏衡華看著木偶,那真元的流動,猶如一陣風在天地間流動。

  “先等一會兒,讓真元多走幾圈。對了,三哥。你這次回來,還打算出門嗎?”

  “暫時在家裡待幾天,沉下心,好好修煉。怎麽,又打算讓我幫你捎東西?”

  “沒,隨便問問。”

  “你三哥回頭要去風門島,坐鎮咱們家的產業。”

  伏丹維翻閱三本修行典籍。

  功法典籍有大眾版和秘篆版兩類。

  大眾版,以普通文字書寫,隨便閱讀修煉。而秘篆版,多是高等功法為求保密,以特殊靈文進行撰寫。

  破譯靈文,也是演法師的工作之一。如今這三篇功法,都是伏衡華破解完畢的大眾版。

  隨看隨學。

  伏丹維看罷,遞給伏向風:“你弟幫你挑的,一篇是玄風秘法,一篇是風火合練,還有一篇是提純火精的。第三篇就罷了,不合適你,前兩篇你自己抉擇。”

  一千五百年前,東萊神洲沉沒,天地元氣隨之大變。

  原本五行舒合、水火二氣佔比相同。可到萬島時代,天地間水靈之氣充沛。修煉火法,難之又難。

  而隨著天地大變,修士驚訝地發現。原本依照神州時代創造傳承的修行法訣,逐漸跟不上這個新環境。

  功法,師天地萬象而來。天地異變,功法自然要跟著改。

  水靈之氣徹底壓倒木火土金。一切以“陰陽五行”為根基的功法咒術,都需要進行調整。

  潮汐的引力扭曲太陰,間接導致太陽和其他星辰的軌跡變化。一應以星辰為媒介的道法,都要跟著調整。

  所以,演法師這個職業應運而生。

  演天地之道,法萬象之理。

  向風明白火法難修,自然不會去選。

  大略看了前兩篇,他皺眉道:“沒有速成點的?盡快結丹那種?”

  伏丹維目光微動,既欣慰又感慨。

  衡華聽到向風的話,頭也不抬,盯著木偶道:
  “築基三境,先定道基,提純真元。再煉真火,熬煉玉液。最後締結玄胎,合坎離龍虎,成就大道金丹。這個過程短則數十年,長則數百載。三哥如果打算在十年之內速成結丹,那是別想了。”

  伏衡華擅長演算,在他的預測中,伏向風要結丹,至少五十年後才有拚一把的可能性。

  “哪怕我得了鳳緣?”說話時,他按照自己的運功速度,一點點推動木偶演算。

  衡華觀察運功路線,記錄三哥在各經脈中的運功速度:“你得鳳翎機緣的事,我的確預測不到。但我已經事先把你得到機緣的可能考慮在內。

  “五十年。五十年後,你才有結丹的可能。咱們這一脈要說最快結丹,還得看五叔。只是他目前距離鑄丹雖然只差臨門一腳,但十年內希望不大。應該要十三年。”

  只差三年,蟠龍島就有易主的危機。

  伏丹維也道:“蟠龍島的事,風兒無須在意。縱然這座島被你十七叔拿去。他也是咱們伏家人,不會對咱們柏皇堂如何。”

  “但他是白榆堂的人,”衡華淡淡道,“白榆堂那邊人丁稀少,也有十幾個嫡系族人。您老要是真不在了,蟠龍島自然輪不到咱們家住。”

  伏家在延龍水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修行家族。歷經千載,有好幾個金丹大修士坐鎮,威名赫赫。

  然而僧多粥少,伏家擁有的三島十八嶼中,只有兩條下等一品的靈脈。

  一曰“玄鳳”,靈脈即將升華為中等三品,是伏家祖庭。

  一曰“蟠龍”,便是眼下這座蟠龍島,由柏皇堂的長老伏丹維執掌。此島孤懸在外,與伏家諸島嶼相隔較遠,水妖頻出。是早年伏丹維與父親從族內走出,來到這片廢墟之地構建靈脈,經營數百年而成。

  當下伏丹維壽元將盡,柏皇堂無力守護蟠龍島。而白榆堂的金丹修士風頭正盛,又是天縱之才,眼下卻無修行寶地。

  族裡面的打算,是等伏丹維壽終後,柏皇堂一脈搬出,由白榆堂入駐。然後白榆堂暫時肩負起,保護柏皇堂族人的責任。

  搬出去容易,想要再回來,那可就難了。

  伏丹維笑道:“白榆堂那邊的金焰嶼也不錯。老夫跟大長老商量過,回頭再拿一個靈嶼並過去。你們至少能有一條下等二品的‘燕頷’靈脈。”

  伏向風心中不是滋味。

  他們柏皇堂在蟠龍島經營七百年。從下等三品的靈脈一點點升級。雖然族中其他人也出力過,但自家明顯付出更多。多少叔伯長輩為了蟠龍島戰死?而這座島之所以能複原舊貌,完全是老爺子當年一眾好友前來幫忙。

  自己也好,衡華也罷,都在這裡出生長大。

  幾代人的記憶和犧牲,豈能輕易讓出?

  衡華也想起自己父母的死。

  三十年前那場妖潮,柏皇堂傷亡慘重,嫡系族人存留不過二十人。而作為金丹長老的伏丹維,更是燃燒三百年壽歲,才把那三頭金丹蛟龍打死。

  想到這,衡華垂眉低首,遮掩自己發紅的眼角,淡淡道:“您老放心。孫兒已經在幫你推演功法。等您老突破,再添五百壽歲。這蟠龍島,依舊是咱們家的。”

  “你?”

  伏丹維看著自己的小孫兒,緩緩搖頭:“你小子別亂來,老老實實給族人推演功法。日後,少不了你的傳功長老之位。咱們家的藏書,依舊是你掌管。其他的,別亂折騰。還有——別天天在書館放火!”

  自家小孫兒在推演功法上才情絕佳。前些年,還有某個仙門特意過來收徒,打算將他培養為門派之中最為緊要的傳經弟子。

  可他到底年紀輕,閱歷淺。

  打娘胎起算,伏衡華修行六十載,有築基修為。

  他這種父母皆是修士的孩子,生來百脈皆通,壽歲三百。六十歲相較於他,不過是剛剛成年。

  衡華如今能輕松推算煉氣、築基層次的功法。但涉及金丹化嬰層次,那就兩眼抓瞎。

  琅環館修真類典籍八萬部,其中涉及金丹化嬰修行的正經、殘篇,總共只有三十三本。

  從這些書中得到啟發,伏丹維相信自家孫兒比一般築基修士更了解金丹境界。但要說創造金丹修士的修行功法,還是不切實際。

  見伏丹維不相信,衡華也懶得爭論。

  真以為,自己這些年在琅環館放火玩嗎?
  那可都是實驗功法的正當行為。

  衡華暗道:到時,我把功法擺在他跟前,事實才是最有利的答案。順帶的,我把老爺子的寶庫搬我房裡,不過分吧?
  提及功法創造,伏衡華突然想到一個修真界的笑話:
  師父:你怎麽還不化嬰!

  徒弟:我沒有化嬰功法。

  師父:那就趕緊推演功法。

  徒弟:可我不是元嬰修士,推演不出化嬰功法!

  師父:那就趕緊化嬰。

  徒弟:但我沒有化嬰功法!
  最終,師父差點被死板的弟子氣死,將他攆出牆門。

  ……

  雖然只是神州時代,一個不知真假的笑話,但背後卻指出一個問題。

  最初的元嬰功法從何而來?

  如果第一位元嬰宗師,是靠著一篇現有的元嬰功法化嬰成功。那麽,這篇功法從何而來。如果功法是元嬰宗師創造,那麽創造功法的元嬰宗師,他最初是如何化嬰的?
  這個問題同樣可以套在築基、金丹,甚至飛升成仙。

  成仙之法何來?

  如果是仙人傳授。那麽第一位仙人的功法從哪裡來?

  ……

  由此,修士們提出“實踐--理論——實踐”的方式。

  通過大量的實踐,尋找天地萬象的運行規律,從而模擬自己更上一層的功法。

  築基修士觀天地萬象,創造推演獨屬於自己的金丹之道。

  金丹修士通過百萬、千萬乃至上億次的推演實踐,創造獨屬於自己的化嬰之道。

  但推演失敗,走火入魔接踵而來。有些修士愛惜羽毛,寧可找他人幫忙,也不敢拿自身輕易冒險。

  演法師這類專擅推演功法的修士,也由此擁有自己的立場。各門派家族,大多都有自己的傳功長老。幫同族之人,同功法的修士推演,無疑事半功倍。也讓其他修士騰出時間,為宗門、家族奮鬥。

  一般修士為自己量身推演高一級的功法。

  演法師可以跨兩個小境界,甚至可以跨越一個大境界,以通慧、天目、玄智等特殊天賦,通曉自然之理,編撰為運行功法。

  伏衡華便是此類。他築基成功,已觸摸“內生真火”之理,可以推算築基、真火、玄胎三層境界。但面臨成丹之法,便抓瞎了。更往上的化嬰法,他敢創,也沒人敢修煉。

  “可惜,若非老爺子道心有損,志氣全失。根本不需要我各種費心思。他的才情,自己推演功法才是最合理的。”

  ……

  伏丹維盯著衡華,也在思量他的前程。

  演法師,這種能為他人演算功法的修士,自然是一個家族或者宗門的寶貝。但也正因為寶貝,家族絕對不容許這種人物輕易外出。

  “老夫還有十年壽命,自可庇護一二。若老夫不在,柏皇堂其他人搬出去不假。但他卻要留下來繼續守著琅環館。恐怕這輩子都難有自由了。”

  想到這,伏丹維動了心思,他對伏向風道:“你回頭要去風門島。將小六兒一起帶上——”

  “什麽?”

  “我?”

  伏衡華正要幫三哥檢查身體,聽到這話,兩人同時錯愕。

  然後異口同聲:“不要!”
——
  補錄:

  《風水勘龍術》雲:東萊靈脈有上中下三等,每等各三品。等級不同,靈脈孕養靈根、異獸亦有不同。下等一品,靈脈以龍鳳為上佳,能生蟠龍木、鳳桐木。

  ——————————

  補錄:

  《修真百識·靈人》:
  夫修真之道逆天而行,修士產子之難遠勝凡人十倍。短則懷胎十月,長則懷胎數載。

  所生靈童壽歲三百,百脈俱通,生來可入道,得天妒。未成年時,受三次“靈氣暴動”。

  第一次為滿月。度過即生,度不過即夭。

  十數年後,靈人發育停止,心智外貌皆如孩童。

  第二次靈氣暴動時間未定,度不過即死。過之,入少年期,男子通精、女有天癸。

  第三次靈氣暴動,度過即成年。

  靈氣暴動時間不一,最晚可達百年。

  古曰“百歲靈人,方可成年。”

  靈人多見於修真家族,以靈脈生養。靈脈毀,族系斷,則靈人絕。

   本文設定,靈人因為修行天賦優越,心智受到天道鎖定。

    三百歲壽命,所以心智成熟也會緩慢。六十歲等同十六歲到十八歲階段。

    隻所以將時間線拉長,是因為讀者也不想看到十八歲築基,三十歲金丹,一百歲成仙吧?
    請不要在修真小說糾結時間。動輒千年萬年,一群主角都是少年姿態呢。難道按照凡人老年期算,通通都必須按照老人心態嗎?

    ——————

    ——
    友情提示,仙俠小說涉及長生,時間線拉得很長。

    以一千歲為標準,六十歲剛剛起步。

    請不要詢問,為什麽六十歲還是少年姿態,少年心性,不是老年人的模樣了。

    不要真嚴格按照,現實裡面的六十歲老爺爺往裡面套啊!

    我不想仙俠文,都是一群老頭老太太在鬥劍鬥法,青春駐顏的俊男靚女不好嗎?
    少年人一起行俠仗義,仗劍縱橫不好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