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第1318章 天佛原鄉正統在欲界!
  一部負業法門,由不同的人去修行,具體效果也會有不同。

  焰曼德袈接引了魔佛波旬之力。

  也接納了這份力量。

  《大般涅槃經》中有載:

  佛告迦葉:我般涅槃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沮壞我之正法。譬如獵師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複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像優婆夷像,亦複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

  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魔羅化比丘僧,於佛法中出家,披佛袈裟,誦佛經典,以佛之名行魔之事,引眾生入邪道。

  此時的焰曼德袈卻在反其道而行之。

  化魔為佛,度魔成佛。

  外界。

  只見魔佛波旬三面六臂之法相,於焰曼德袈身後顯化,黑色流水收攏,黑蓮亦化火蓮,猙獰法相隨之蛻變。

  倏然間,兩尊法相重疊,漸融於一體,成六頭六面六臂六足之法相,表六根六識六境,為淨十八界妄深之義。

  表淨六趣、滿六度、成六通。

  “大修苦行處,能令得清淨,而今反棄舍,於此何所求?欲於此求淨,淨亦無由得。

  一念善,一念惡,魔羅可得悟而向善,沙門亦能成魔臣。”

  就在聖威者雙目睜開一瞬,已經化作廢墟的欲界竟開始重新構建,空中的玉海九輪盤落下,鑲嵌於眾人所立之欲界第六天。

  而後,所修持之佛門金身蛻變為明王法身。

  “伏惡唯勢,護善銘功,聖釋威德。”

  “善哉。”帝如來見狀率先收功,讚曰:“有伏惡之勢,謂之大威;有護善之功,謂之大德。聖威者兼具功勢,是為大威德。”

  這是一種肯定,也是在幫光尊傳人背書。

  昔年帝如來曾在天佛原鄉修行,在合乎法理的前提下,他亦會考慮到多方面。

  此時,仙墨因果正在把丹藥當糖豆嗑,要知道他只是一個太初先天。

  就現在這事怎麽看都不是太初先天能參與的。

  三教之子簡單進行調息,化開藥力,讓自己那已經快見底的氣海能稍微緩口氣,而後他借顛倒夢想支撐身形,開口吐槽:
  “以我現在這身修為配合你們兩個,跟要我命有什麽區別?兩位好友,能先給我搭把手嗎?”

  “哈。”帝如來運元隔空為好友讚功。

  “此番多謝眾佛友相助。”

  焰曼德袈起身向鹿苑眾僧致謝,儀軌能夠成功並非單靠他一人之力,九印曼陀羅解除,收功的鹿苑眾人回道:
  “聖威者功成,於佛門與蒼生皆是幸事,此間事了我等也該回返鹿苑,佛首,三教之子,請。”

  他們並沒有將事情想的太過複雜。

  應邀而來,事畢而歸。

  帝如來與仙墨因果亦站起身:“諸位,請。”

  鹿苑眾僧離去之後,這重建的欲界內,便剩下他們三人。

  受好友讚功略有恢復的仙墨因果,先掃視四周環境,而後看向那玉海九輪盤,心中頓時生出了一股怪異之感:

  “這算天佛原鄉正統在欲界?還是欲界正統在天佛原鄉?”

  “後續尚要勞煩好友。”

  可惜,像焰曼德袈這般修行者,不太懂幽默。
    因此交流起來沒那麽輕松。

  “……”仙墨因果無奈:“說實話管理又不是多難的事情,要不,好友你自己學著試試?”

  當年雲鼓雷峰建立之初,管理就是他幫忙,現在欲界被重建,管理還要他來幫忙,這下真成光明正大臥底到欲界高層了。

  焰曼德袈與帝如來聞言後陷入沉默。

  “唉。”

  生活不易,好友不給力,三教之子歎氣,但他又不能對好友面臨的困難視而不見。

  當務之急還是要先收攏欲界部眾,魔佛波旬在塵世的信仰,要早於其正式降世,欲界的相關理念與宗旨也需要調整。

  逢佛殺佛,逢祖殺祖,逢羅漢殺羅漢,逢父母殺父母,逢親眷殺親眷。

  欲界對這一宗旨解讀有誤。

  他們費了這麽大功夫可不是為光複欲界,而是要將之限制,導正,不歸入佛門也無妨,只要能解決欲界的問題便足夠了。

  光尊千年的謀劃終究有了成果,魔佛波旬之禍在他們這一代終結,往後也不會禍及後人。

  千年輪回的代價太過巨大。

  就算前輩們將之平定,他們也將之平定,又如何能保證,後人也有能力將之平定,這無疑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行為。

  既然他們能夠做到,便無需再給後人加擔子。

  一勞永逸,才是對己方負責的決定。

  仙墨因果準備給諸方發信,將結果告知,免去之後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煩,後續的部分行動還需要各方勢力進行配合。

  …………

  道武王谷。

  煉陰陽自師尊星宿一奇口中,知道了魔佛波旬第一次降世的前因後果,知曉了自己的身世,還知曉了一段屬於星宿一奇的過去。

  某種意義上,他們師徒命運相似。

  不過,煉陰陽對於那段過往並未執著。

  他早已將之放下,此番際遇,或許能夠稱為一種真正的解脫。

  在側旁聽的月無缺則從那番過往中,看出來一些比較離譜的東西,但他沒有說話,就當作自己什麽都不知道。

  昔年離開奧古昆侖後,兩人先前往天下一品拜訪友人江南春信,在交談中收獲匪淺。

  鑄匠能做到這一步只能說是相當離譜。

  之後,月無缺重新梳理自身,將先前的方案進行了一些細節上的調整,而後辭別友人,與星宿一奇前往位於墟丘之頂的天竅。

  玄裳與凰覺兩位仙者在前些年,收養了一名因為海禍變成孤兒的孩子,為其取名為天扇子。

  他一眼便能看出那是一個倔脾氣。

  後續,兩人進入天竅秘境,借天竅之能在陰陽令的幫助下結出五靈金丹,月無缺甚至在最後以天火將殘軀焚盡,以精氣神合一的金丹重塑新軀。

  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功;陰陽為炭兮,己身為銅。

  精氣神三元合一,五靈金丹懸浮於丹田。

  有陰陽令定住乾坤持平陰陽,整個過程算是有驚無險,斷路接續,往後便能繼續當鹹魚,因為剩下的路全是水磨功夫了。

  道武王谷這邊也就這些事,不過,外出遊歷的聖無殛至今未歸。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