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第970章 三教內卷,三尊封神劍
  第970章 三教內卷,三尊封神劍
  或許,就連藺重陽都沒有想到,他一曲神儒玄章讓曌雲裳成功破開了心障,分別從宏觀與微觀方面正視了自己的內心,進而陰差陽錯,打開了體內某個奇特的開關,得以在原有基礎上更進一步。

  此舉對未來的影響無人知曉,總體而言,應該還是處於藺大主事所樂見的方面發展。

  …………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又是十載春秋。

  隨軍北征月落之鄉的墨傾池,在回返神州大地之後便被德風古道召回,對其過往成就與功績,進行了一個公開的總結與表彰。

  儒門聖司,這個頭銜便落在了他身上。

  宣布此事的並非是藺重陽,亦非是非常君,而是手持聖天明令的夏承凜,此舉無疑向儒門各脈以及三教各方勢力透露出一些信息。

  當然,此番升遷者不止墨傾池,聖司也並非是某一個具體的職位。

  畢竟他先在北境創立了文詣經緯,於篳路藍縷開拓出一片淨土,進一步加深了儒門與天策王朝之間的聯系;改良了君子風,使其能夠讓更多的儒門先天接觸與學習,得到了天疆宗女的肯定,乃是新時代儒門與天疆盟約的見證;天策王朝聯合三教與天疆伐滅嗜血族,為人族清除了一大隱患……

  不管從哪方面看,聖司之名皆名副其實,成為了繼夏承凜與玉離經之後的儒生楷模。

  與墨傾池齊名者非是別人,正是歷練歸來的昊正五道法儒無私親傳大弟子,倚天風佇·雲忘歸。

  文詣經緯創立他見證,道羌一案審理他參與。

  封印邪兵衛的功勞有他一分,修行聖地疏影龍軒之內有他的原始股份,經儒聖明德一脈高層對其資歷與品德進行嚴格審查,拔擢為儒門司衛。

  職責乃是內部績效考察與懲治貪腐,從前被藺重陽自法儒一職拆分出來的權利,經過時代的更替回到了法儒傳人的肩上。

  當然,這一職責是雲忘歸與淒城共同擔任。

  因為這涉及到另一件事,眾所周知,藺大主事一百年內也沒幾天在德風古道,所以儒聖明德一脈第二代的權力結構,其實是有問題的。

  除了真正的大事需要藺重陽拍板決定,其余事情大到人事升遷、績效考察,小到支脈撥款、柴米油鹽,都是由身為副主事的非常君經手處理。

  坐著二把手的位置,掌著一把手的權,千余年來把儒聖明德一脈打理的井井有條。

  換別的地方成這樣早篡位了。

  正因如此,師兄弟兩人終成一代佳話。

  當傳到第三代的時候,便不能繼續這樣做,諸如人事升遷等方面已經恢復正常,夏承凜拔擢墨傾池與雲忘歸便是證明。

  而雲忘歸與淒城共同肩負的職責,也是從非常君手裡拆出來的。

  他們這一脈是先權力交接,等平穩過度之後才能準備繼任,夏承凜與玉離經忙的不可開交,回流給主事的權力極多,副主事也不輕松。

  誰讓非常君這個副主事還兼職著主事呢。

  儒門的拔擢升遷,在三教之內掀起了一股炫耀後輩的潮流,道門方面緊隨其後。

  道羌一案那些亂七八糟,險些把道門的面子按在地上來回摩擦,先前對涉事人員的判決,如今也已經來到的第二階段。

  有原無鄉在中間周全,道羌雙方,如今可算是有幾分化乾戈為玉帛的意思了。

  除此之外,道武王谷的倦收天也是聲名鵲起。

  一套以三清命名的三尊封神劍,令苦境道門上下震動,同時還引用了太公望的典故。
    元始煉陰陽,靈寶鎮山河,道德漫天下。

  這一套武學的強度反而是其次,它真正特殊之處在於名字,這代表著地位,身為道界修武總殿的道武王谷一出手就是絕殺。

  換在過往的任何一個時間段,關於這套名喚三尊封神劍的武學,道門內部都得掰扯一下。

  可惜,如何處於特殊時期,三教正在內卷,苦境道門必須得拿出點成績。

  至於身為星宿一奇親傳弟子的煉陰陽,正忙著閉關破入太易之境,他向來對這些虛名不感興趣。

  佛門方面……

  身為因果之子的問菩提早已成名。

  這一次佛門算是被比下去了,不是他們沒有傑出的僧者,但輩分對不上就非常令人尷尬,好在上一次的三大源流他們也出過風頭。

  如今,佛門高層正在忙著進行內部改革。

  除此之外,三教之內另有一件大事,那便是三教之子聯合各方勢力,共同創建了一處修行聖地。

  疏影龍軒的名號在此期間打響。

  三教之內在互相較勁,苦境江湖之上,同樣風起雲湧熱鬧非凡。

  數年之前,南九州、北八荒之美名享譽劍界。

  除了與元八荒比劍之外,九州一劍知還曾與另一名喚作雪夜劍者的劍客約戰,此番劍決最終卻因不知名原因不了了之。

  另有一名年輕劍者,名傳劍界,一月之內連敗十數名惡人,但與他交手者並未出現傷亡。

  那些惡人在敗於他手後,心性皆開始轉變,或是大徹大悟洗心革面,或是選擇引劍自戮償以還昔日罪業,令人歎為觀止。

  其名——空谷殘聲·蕭無人。

  與他論過劍的劍者更習慣稱呼他為天劍。

  就算有品格卑劣者挑戰,蕭無人亦會耐心將其導回正途,而不是簡單的將人斬殺,那並無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他參與的每一戰皆是逆伐,以後天戰先天,太初之境以下未逢敗績。

  而與他同行的最光陰與鴉九,此行算是被他遮掩了鋒芒,在江湖上名氣不大,至於肖流光,如今還留在啟示國度,未能與眾人繼續冒險。

  那邊有事需要他幫忙。

  期間有一界評劍會,意琦行以一卷紅爐點雪奪得首座,同期參與的優秀劍者並不少,也算是讓他對這一劍界盛會有所改觀。

  絕代劍宿的佩劍問題並未能得到解決,他曾多次與在論劍海觀摩劍碑的賀樓瓊宇,以及後續前往的曌雲裳等人論劍,不過他是被找上門的那個。

  甚至,他還在劍界內偶遇過一次憶秋年。

  兩人論劍三招,意琦行對佩劍的執著變得不如從前強烈,可能也是一件好事。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