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苦境:我在德風古道那些年》第1491章 虛假的神明終被審判
  仰千載很快被抓捕,消息傳回三教審判庭,當天便有三教門人將萬願祠盡數控制,關於萬願同歸的罪狀被貼在萬源祠外。

  一處祠堂,一天會滿足百姓六個願望。

  所以,將罪狀張貼在萬源祠之外最為合適。

  審判由三教審判庭主持,金鎏影在內城的廣場上臨時搭建了高台,選擇就地審判,同時也在這裡揭開萬願同歸那所謂的神跡。

  淨思神源也已經被原無鄉與君軒轅找到,那些被欺騙的迷子,也是由君軒轅來安撫。

  他口才比其他人好。

  針對此事,先要攻破遊師無方的理論,然後揭開萬願同歸背後的虛假與欺騙,最後,再舉出足夠有說服力的案例。

  這方面金鎏影請了紅樓劍閣大宮主,能夠解決大部分問題。

  被沉湖的那些頭顱,她們的名字皆被藺重陽以手段找到,能夠送還家中者,便將之送還,若無人認領則會在之後被統一妥善安葬。

  無論是否被送還,受害者的名字,皆會被留在記錄萬願同歸罪狀的石碑之上,而不是像從前那樣被以數字為代號,哪怕身亡也無人問津。

  一座石碑被立在廣場,城中百姓聞訊而來,看到上面的名字。

  有笑,有哭,也有絕望。

  有人失去了繼續活下去的執念,有人選擇放下一切,重新開始生活,也有人選擇前往金光塔,洗去腦海中那段揮之不去的記憶。

  悲傷過度尋短見之人,也有,但都被攔下了。

  氣氛很壓抑,可該做的事仍舊要做,那所謂的神跡與其原理被公開揭穿。

  一個願望,要付出的竟是自己擁有的一切,自然沒有人能夠接受,甚至,他們還會因為自己許過願而擔驚受怕。

  陷入萬願同歸的迷子被解放,救贖,他們應該依靠自己,而不是虛無縹緲的神。

  “看看吧,虛假的神明端坐在高位,依靠隨手造出的假象來欺騙我們,讓我們奉獻一切,懇請他賜下那可笑的恩惠。”

  “在那之前,他早已經拿走了本來就屬於我們的一切,再用所謂恩惠來控制我們。”

  “虛假,欺騙,謊言,他們不僅故作慈悲,還要讓我們懺悔。”

  將該善後的事情進行善後,審判,如期舉行。

  包括神子雙竹,仰千載,以及其他高層,皆被押在那座事先準備的高台之上。

  有受害者代表也被邀請參與審判,他在給其余人做著心理工作,百姓需要一個宣泄口,被欺騙的受害者也需要一個宣泄口。

  砰!
  說道激昂處,只見他一拍桌子站了起來,指著跪在高台上的那些人,高聲道:
  “罪?代表謊言的偽神本就不值得敬畏。”

  “人生而自由,何來之罪?”

  “戳穿他的虛偽也能算是罪嗎?”

  “屍骸成堆的萬願同歸,以罪之名,來欺騙我等為他們奉獻,若是我等有罪,那他又算什麽?欺騙我們難道沒有罪?殘殺無辜難道沒有罪?犧牲他人來成就他自己難道沒有罪?”

  “審判他們!”不知道是誰率先高喊。

  “對!審判他們!審判他們!”

  聲音如海潮般層層疊疊,宣泄著情緒,表達著共同的訴求。

  “我還以為你會到場。”

  又是最開始約定的那座高山,君軒轅看向一旁的藺重陽,以他們的修為,就算站在這裡也能清晰看到審判現場的一切。

  在此之前,他已經將自己負責的事情,以極高的效率妥善解決。
    今日這場審判,會將淨思神源一並銷毀。

  “這是屬於他們的舞台。”藺重陽看到金鎏影安撫百姓的情緒,然後有條不紊的主持審判,由淺及深陳述著萬願同歸的罪狀。

  先前被貼在萬源祠外的只是目錄,此時講的則有更多細節,之後,便是淨思神源的銷毀工作。

  這一環節自是由原無鄉出手。

  包括之後死刑的執行者,同樣是他。

  君軒轅說道:“民意,向來最是容易被裹挾。”

  他對普通人其實並無多余想法,但對中原的百姓要看重些,先祖的印記,存留在後人血脈中,或是精神亦或是責任,或多或少。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普通人有普通人的難處。

  所以,他倒也不覺得他們是“刁民”。

  天下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哪一次不是普通百姓首當其衝?也就是出了一個藺重陽,不然,君軒轅覺得滅世也不錯,三界大亂又有何妨?與其生生世世渡苦海,一次又一次重新來過,在紅塵中歷經數之不盡的掙扎與磨難,還不如直接滅世。

  在一生磨難後,還有人會相信來世,然後再經歷一次?
  苦境這地方,君軒轅在久遠前就研究明白了。

  亂七八糟的破事一堆,搞點事,還會給自己帶來各種麻煩,若非不慎栽在藺重陽手裡,但這也是他搞事引來的麻煩,還是最大那個。

  只是,話說回來,這世間出了一個藺重陽都還有現在這樣的情況。

  如果沒有這個人那末日計劃就是首選。

  藺重陽將目光收回,金鎏影那邊已經在進行進行最後的審判,並且在過程中,闡述了遊師無方已經被儒門元聖就地正法。

  不過,三教審判庭方面,並沒有直接否定萬願同歸曾經的貢獻,只是他們的罪行太大太惡劣。

  功過不能相抵。

  哪怕彼時遊師無方是為了傳教,但受過他恩惠的人也不少,若選擇落井下石,有失公允,三教審判庭自然不會去做那自毀長城之事。

  藺重陽選擇殺其身,擔其業,有他背書,後輩們要面臨的阻力便會小很多。

  總會有人因為那份恩情念著遊師無方的好。

  對於君軒轅道出的那句話語,藺重陽沒有讚成或者反對,而是輕歎:

  “人不敬我,是我無才;我不敬人,是我無德。

  人不容我,是我無能;我不容人,是我無量。

  人不助我,是我無為;我不助人,是我無善。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隨著話語落下,站在原地的人如夢幻空花,消失不見,似乎那裡從來沒有人停留。

  君軒轅也沒有在意,而是將目光投向更南方。

  來都來了,去南邊看看也好。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