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成為領主的我被迫種田》第383章 成人禮
  第383章 成人禮

  百分之三十用於軍隊建設,包括購買武器,藥草糧食、軍餉等等。每月大約六千靈晶

  百分之十五用於妖靈花費支出,大約每月三千靈晶。

  百分之十用於教育,包括教師夫子的酬勞、優秀學子的獎勵等等,每月兩千靈晶。

  百分之十給縣上的官員,包括軍隊裡的小官吏,各個村的裡長,目前,宿嶺縣的官員有近百人。

  宿嶺的發展速度極快,今天四月春季選官考,縣上的官員規模是要進一步擴大的,預計擴張到兩百人規模。

  按照兩百人一共兩千靈晶的支出算,那麽平均到每人頭上有十塊靈晶。

  不過官員的俸祿肯定會有參差,還需具體調整。

  另外,官員的俸祿一經確定,基本便是固定的,隨著官員數目的變化,整個支出百分比也會發生變化。

  百分之五用於基礎建設,比如修建城牆、道路、造船等等,每月一千靈晶

  百分之十五用於特殊研製支出,比如白厲飛木溪煉製法器丹藥需要的材料,研究新法器新丹藥的的花費,每月支出大概在三千靈晶。

  百分之一獎勵給領地內的修士,大約是每月兩百靈晶。

  修士的修煉需要耗費大量資源,比如,一個開脈境的修士真的修煉起來,一天至少可以吸納一顆粹晶,一個月就是三十顆粹晶。

  薑苒想減輕修士的壓力,激勵更多的人成為修士,讓宿嶺快速成長起來,因此特地劃出一部分資金。

  如今,包括洞天村的村民,剛進入修道的宿宏菜鳥學子們,縣上修士人數一千兩百三十六人。

  目前,縣上一共有開脈境修士一千零五十二人,聚靈境修士九十三人,煉靈境修士八十一人,玄骨境九人,識海境境一人,每個境界的修士每人分別可以領取三十粹晶、一百粹晶、一靈晶、五靈晶與二十靈晶。

  至於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六,就作為領地的其他花費或者方倉剩余。

  吳雲看著這份預算折子,心頭在滴血,“縣主,一個月真的要獎勵修士那麽多錢嗎?”

  “也是籠絡人才的一個手段吧。”薑苒笑著道,“修士的本領大,到哪個領地都會得到尊重,我這也是讓他們看看,到底哪個領地會讓他們待得更舒服。”

  況且,一個月兩百靈晶並不多,傳送陣一來一回就兩百靈晶了。可對一些貧寒的底層修士來說,那幾十粹晶好比雪中送碳般。

  等有一天,宿嶺的名聲打出去了,會不會有大量底層的修士因為這些獎勵歸順於她宿嶺呢?

  吳雲只是想開源節流,但並不是守財奴,聽薑苒這樣說,也覺得有舍才有得,“縣主說得有理。”

  薑苒道,“有些支出是必要,絕不能吝嗇投入。另外,宿嶺縣級別不高,每天都在發生巨大變化,你要靈活變動,至少每半年重新製作一張預算表呈上來。”

  “是!”

  ……

  陽光和煦旦潔,溫柔地灑在白雪之上。

  今日,是一月二十三號,薑苒的成年禮,十六歲生辰。

  薑苒雖然上位的時間不長,但一舉讓宿嶺從周圍最窮的鎮子變成富饒有名的縣城,讓百姓有吃有住,便足以讓宿嶺縣的百姓們感恩戴德。

  因此,民間問來了縣主大人的生辰,並將這一天喚做千秋節。

  千秋節,意味萬歲千秋,承載了百姓對薑苒的祝福。

  宿嶺的官員收到百姓的請願之後,便把千秋節這一稱呼正式引入。說起來,除了代表新年度起始的春節,以及建立宿嶺之日的城慶節之外,這是宿嶺的第三個節日。

  禮部官員楊圭穎提出,在千秋節,宿嶺的所有百姓都可以休沐回家,為領主祈福。

  宿嶺縣沒有什麽可以娛樂的活動,千秋節日的誕生也是百姓們對娛樂的一種向往和追求,在這一天,街道鑼鼓喧天,比以往要來的喧嚷。

  百姓們會放下手中的忙碌,與朋友準備宴飲和節目表演,為領主獻禮。

  晚膳時刻,大部分人家的飯桌上菜肴豐盛,眾人桌子上大都會擺放五種物品。

  這五種物品並不是用於吃,而是擺放在桌子上用於祈禱祝福。

  這五種物品分別是:

  一碗清澈的靈泉水、一把麥種、一條海魚或者一塊貝殼、一杆筆、一把白花花的食鹽。

  靈泉水意味著生命之水,代表了強壯安康,感激縣主發現靈泉水並將這份福氣賜予眾人。

  麥種代表著田地豐收,感激縣主教導他們正確的侍弄田地,祈禱來年能種出妖靈。

  海魚和貝殼則代表了寶藏和財富。百姓們感激薑苒帶領著他們探索海洋,他們認為薑苒領主是海神的化身,將會帶給他們無盡的財富。

  一杆筆是祈求智慧,是學子們感激領主大人願意免費為開學院,代表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探索。

  食鹽象徽著永恆的承諾,代表了純潔。服下食鹽之後身體的軟弱無力就消散了,百姓認為是食鹽驅散了身體中邪惡的東西。

  *
  群臣布置的宴會之上,薑苒一身華服坐於上位,一一地接受官員以及民間的代表獻禮。

  說實話,薑苒已經見過不少市面,群臣獻上的禮物對她來說算不上珍奇。

  但禮物,收的是心意,被人崇拜愛戴,讓薑苒很舒服。

  不過,薑苒還真收到了幾分讓她覺得驚喜的禮物。

  想要送禮的人太多,薑苒無法一一接受百姓的靚見,都是百姓們在禮盒上貼上自己的名字,然後官員預先選出值得一看的獻禮,然後再在宴會上為領主陳列。

  “縣主大人,這是振源鎮一位叫葛璃的手藝人獻上的禮物,分別為香灰琉璃盞和四方玻璃杯。”

  楊圭穎呈出一個精美的木盒,底下有柔軟的厚綢布墊著,盒子中央裝著兩個風格各異的杯子。

  香灰琉璃盞呈煙灰色,底端一抹朱色,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邊角口不規則,一份自由隨性的感覺撲面而來。

  四方玻璃杯沒有琉璃盞那麽漂亮驚豔,就是正正方方的普通玻璃瓶。

  可薑苒的驚喜就是這方正的玻璃杯帶來的,“玻璃杯,葛璃竟是已經把玻璃研製出來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