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第493章 易縣縣令
  第493章 易縣縣令
  可惜,剛爬到舞台上,就被外公一雙無情大手,一邊一隻,直接拎下台。

  徐大好笑道:“今天沒你們的戲。”

  兄妹兩頓覺失落,不高興的耷拉著小腦袋,從外公手上掙脫開, 找舅舅和小姨玩去了。

  酒樓大堂裡,表演正式開始。

  為了方便到各種地方做宣傳表演,文卿等人的表演形式就是就地取材,怎麽方便怎麽來。

  沒有鑼鼓做配樂就用木桶倒過來放,木棍敲在上面就是現成的背景音樂。

  還有擅長口技者在幕後配音,一個大差不差的舞台就弄出來了。

  表演是話劇的形式,中間摻雜舞蹈和雜技,說的唱的都是大白話,完全沒有觀看門檻,就連街邊精神狀態不正常的叫花子也能聽得懂,看得明。

  這種接地氣的表演,對人們來說是非常新鮮的,就算見多了風雅表演的達官貴人們,偶爾換換口味,也能看得津津有味。

  加上還有各種魔術特效存在,簡直看得人眼花繚亂。

  一場齊老四怒打王大彪的節目表演下來,大堂裡全是痛罵反派王大彪的聲音。

  人們情緒很激動,表演者演得太逼真,差點被人扔爛菜葉子。

  但不得不說,節目效果直接拉滿。

  這個時候的人們和現代的觀眾不一樣,娛樂本來就少,一出戲就算看過一遍,再來幾遍也不會覺得膩。

  還有很多人沒能趕上這場戲,聽看過的人們說戲演得十分精彩, 慕名而來。

  是以,當天下午, 酒樓大堂直接爆滿,就連包間和後院空地都租出去了,隻為過來看一看這出新鮮的戲。

  有人看,戲班子就演,一個演累了就換下一個,大家夥輪番上場,就連徐月父子三人打醬油的也都上場跑了幾次龍套。

  此時此刻,看戲中的那些易縣官吏們根本沒有想到,徐家軍首領居然就在他們眼皮子底下,上台跑了好幾遍龍套。

  只是一出戲,易縣的百姓們卻一點沒有看膩的意思,徐月等人一連三天,每天兩場的在酒樓裡演著同一出,場場都能爆滿。

  這幾日,酒樓裡光是售出茶水糕餅,就賺得盆滿缽滿。

  外地過來的商隊聽見這邊熱鬧,也都特意過來這邊住店,湊個熱鬧。

  生意最好的那一天, 上午十點多第二天的客房就被定光了。

  一個小小的縣城酒樓能弄出這麽大的動靜,成功吊起了易縣縣令的好奇心。

  於是, 在戲班子把齊老四怒打王大彪這出戲改成《徐家軍》這出戲的那一天, 酒樓大門前駛來一輛敞篷豪華馬車。

  馬車前,官差開道。

  馬車上,易縣縣令以及家眷就坐在那裡,好奇的朝酒樓內張望。

  這樣的排場,擠在酒樓門前的老百姓們一看,下意識噤聲,並往後退去,不敢招惹。

  很快,先前還擠得水泄不通的酒樓大門前就自動露出一條通道。

  身著便服的縣令和家眷在丫鬟小廝的攙扶下走了進來,門前頓時跪了一地的百姓。

  喧鬧的酒樓變得安靜,在絕對的強權面前,老百姓們根本發不出一點自己的聲音,也不敢發聲。
    現在是上午十一點左右,距離中午那場徐家軍表演還有一個小時,徐月等人正在整理舞台。

  雙胞胎在台下自顧玩耍,偶有調皮,但都無傷大雅,酒樓裡的夥計們還會幫忙看顧幾眼。

  他們非常喜歡這兩個長得一模一樣,還懂得變戲法的可愛小娃娃。

  兩小人玩著玩著,突然發現,身後喧鬧的大堂不知什麽時候安靜了下來。

  奇怪的扭頭看去,就見一對衣著華貴的男女,正帶著兩個七八歲大的小孩,在仆人的攙扶下緩緩走來。

  徐東北和徐平原怔了一下,很快就意識到大堂內的安靜,是因為這幾個人到來的緣故。

  女掌櫃急匆匆從後院衝了出來,趕到這一行人面前之前,又急忙放慢腳步,以免失禮。

  她心裡有些慌張,不是因為酒樓裡來了縣令大人一家,而是擔心戲班子關於徐家軍的表演,會帶來不好的事。

  但不管怎麽樣,縣令大人都來了,她只能硬著頭皮細心招呼。

  “婦不知大人、夫人、公子、小姐到來,有失遠迎,還望大人和夫人恕罪!”

  女掌櫃深深一拜,腦袋都快要扎進地裡去了。

  易縣縣令是個三十左右的青年男子,身材中等,五官端正,留著時下流行的山羊胡,身著儒衫,一副文人打扮。

  他身旁的年輕婦人穿著雜居垂髫裙,群上的垂髫色彩濃豔,站在一眾黃灰麻衣百姓之間,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這是位容貌美麗的夫人,可以從她身上的服製看出,她屬於貴族階層。

  易縣在冀州算是個小地方,但也並沒有那麽不起眼。

  它位於幽、冀交界處,商路直通,一直都很富庶,能到易縣當縣令,家族上面肯定有人。

  徐月站在舞台幕後,看著女掌櫃對縣令夫婦二人卑躬屈膝,諂媚討好,而夫婦二人一副理所應當,甚至有些嫌棄的高傲模樣,心裡很不舒服。

  女掌櫃招呼夥計抬來乾淨的席子和案幾蒲團,夫婦二人身旁的侍女嫌惡的看了那幾個夥計一眼,掏出絹帕,把案幾上殘留的一點油漬擦了幾遍,這才跪下,高高抬起雙臂,讓主人們扶著就坐。

  這就是所謂的貴族氣派。

  縣令夫婦一來,大堂內再也沒有站著的人,先前付了桌費的商人們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默默退了出去。

  最後,留在大堂裡的客人就只剩下幾位看似與縣令有點交情,小心奉承的壕紳,以及幾位不明所以的外地商賈。

  這位縣令倒是沒有特意清場,但也沒有開口說什麽“請無視我,你們該幹嘛幹嘛”的客氣話。

  似乎,平民百姓和商賈的退讓是理所應當的,他們早就習以為常。

  而那些平民百姓和商賈們,也很自覺的遵守著由上對下制定的所謂規矩,不敢逾越。

  待到所有人都站到了應該屬於自己的位子上後,還在台前站著,睜著大眼好奇觀察周圍變動的徐東北和徐平原就顯得非常扎眼。

  “那是誰家的孩子?怎麽還不帶下去!”縣令夫人身前的丫鬟尖聲喝問道。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