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逃荒不慌,全家大佬種田忙》第344章 這就是命
  第344章 這就是命
  老友忙做了個噤聲的動作,神神秘秘拉著蘇祖父到一旁巷子裡,見四下無人注意,這才悔道:
  “唉,早知道他們先賣田賣地的能拿到徐家軍競標資格,我早就賣了啊!”

  “徐家軍的鹽、糖、瓷器鐵器,還有布,哪一樣生意不是穩賺不賠的?

  “我現在就是後悔,後悔沒把我家兒子也如梁家一樣送到嚴氏學堂裡去,要不然,這樣的好消息,我兒能不知道嗎?”

  縣城就這麽大,有實力的人家也就這麽幾家,蘇祖父一聽就知道這老夥計說的是梁家的伯亞。

  人家這小子如今可不得了了,老早就跟徐家首領搭上了線,有點內部消息也正常。

  “怎麽的?梁家拿到什麽生意了?”蘇祖父好奇問。

  蘇祖父早幾年就把家主之位傳給了長子,自己帶著妻子到縣城跟著小兒子一家享清福,多年不管事,加上小兒子一家都在徐家軍做政務相關的工作,生意上的變動,他還真是一點不知道。

  只是聽鄰居們說,往日那些富戶們又拿起從徐家軍那賣地賣田得來的籌子,跟徐家軍又做起了生意。

  而且生意做得還很不錯的樣子,有些原本混得不怎地的,借著這股東風,反倒爬上來,越過了老東家。

  這樣的例子很多,蘇祖父隻當新聞聽一聽就過了,畢竟這和他家沒有多大關系。

  老大家的因為妻妾問題剛吃上官司從牢裡放出來沒多久,哪敢出頭鑽研這些好處?
  小兒子就不用說了,被徐家軍指揮得團團轉,每日忙完公務回家還要挑燈夜讀,隻為來年參加徐家軍的公務統考,以圖重回政壇。

  大家都忙著呢,誰關心徐家軍的生意怎麽做?
  現在被老友提起,蘇祖父這才想起來多了解了解外頭的情況。

  老友說:“梁家運氣好,拿了糖的批發售賣權,徐家糖老哥哥你也知道有多吃香,你猜這樣的好貨,徐家軍賣多少籌子?”

  蘇祖父大膽猜:“五六千一石?我說的是新的計量,徐家軍一石是120斤我沒說錯吧?”

  老友先點點頭,又猛搖頭,“斤兩對了,價格說多了。”

  蘇祖父又猜:“只要四千一石?這不會吧。”

  老友還是說多了。

  這下子,跟在旁邊的蘇祖母都驚了,出聲道:“不會是兩千籌一石吧?他們還賺不賺錢呐!”

  不料,老友還是搖頭,見夫婦二人猜不出,他一臉肉痛的說出了答案。

  “潔白如雪的細糖霜,一石只要一千四百根徐家籌,折合一斤不到十二根徐家籌!”

  夫婦二人驚呆了。

  他們本來就從城內這些大小徐家鋪面館子裡的售價感受到了徐家的豪氣。

  但也沒想到,徐家居然這般有錢,簡直出乎意料。

  和鹽糖這些大宗商品比起來,城裡這些小商鋪不過是鳳毛麟角罷了。

  做生意就要有賺頭,徐家軍可不是冤大頭,他們精著呢,一石白糖敢賣一千四百籌,這就說明徐家軍手裡的糖,成本低得超乎人們想象。

  一斤折合不到十二根徐家籌,現在城裡做工的工人一天都能得二十錢,往後誰還吃不起糖啊?

  這簡直隨便吃好嗎?

  老友一看夫婦二人這反應就知道他們已經許久沒出門買過鹽和糖了。

  疑惑問道:“徐家軍不是開了便利店嗎?你們沒進去買過糖和鹽?”
    “這是隨便能買到的嗎?”蘇祖母茫然反問。

  老友無奈,“那都是老黃歷了,現在城裡要買糖和鹽,去便利店就有,不過零售價和批發價肯定不一樣,要貴一些。”

  “但徐家軍的售價都是基本固定的,在漁陽縣內都是一個價錢,且定量了的,每人每月只有半斤糖的額度,使小聰明準備低價買了高價賣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能賣出去的,都是拿到了批發售賣許可的那些人。”

  “唉~,越說我越悔恨啊”好友歎道:“早知如此,早知如此”

  早知如此什麽,老友說不下去,但蘇祖父知道他在後悔什麽。

  不就是後悔沒有早些響應徐家軍的號召,換得一個競標名額嗎?

  蘇祖父暗暗的想,要是早知道,我就讓我家大兒上了!
  兩個老兄弟對視一眼,默契的歎了一口氣,這就是命啊。

  不過眼下倒是還有眼鏡這條路子可以走一走,蘇祖父鼓勵道:

  “這眼鏡能用到的人定然不少,離了咱們漁陽縣,往外走走,那些大戶可都不是缺錢的主,老弟你要是真心想做這門生意,就大膽去試試。”

  “我看徐家軍還是挺好說話的,只要你照著他們規矩來,辦事都挺爽快的。”

  說罷,怕老友不信自己說的話,蘇祖父又補充了一句:“這話不是我說的,是蘇辭這小子說的。”

  蘇辭天天跟在徐家軍身後忙活,他都這麽說的話,那可信度還是挺高的。

  老友想了想,決定去試一試。

  這是個急性子的,說乾就乾,同蘇祖父夫婦倆告辭,急急忙忙就往衛生所那邊去了。

  蘇祖母剛剛聽見這老友說便利店有白糖賣,這顆心就安耐不住,眼看著老友離開,立馬拉著蘇祖父一起往便利店走去。

  兩人跟做賊似的,悄悄進了沒什麽人的便利店。

  店內有一個店員,正在貨架上點貨,店裡貨架有七八個,上面滿滿當當的擺著各種貨物,品種不算多,但仔細一看,都是從前很難買到的東西。

  比如精鹽、白糖、白瓷碗杓、還有染色的麻布。

  麻布一般不染色,這種賤料都是底層百姓穿著,下地乾活有得穿就很不錯了,哪裡還講究色彩和樣式?

  不染色的也有,但染色的麻布顯然更受歡迎,因為對於城裡的居民們來說,彩色絹布太貴,無色麻布又太淡,這彩色的麻布就剛剛好。

  性價比實在太高,根本拒絕不了。從不穿麻的蘇祖母看了都心動。

  問了價錢,三百五十籌一匹,半月的工錢,價格還算公道。

  對了,還有針和棉線。

  “這棉線又是什麽線?”蘇祖母好奇問。

   端午安康!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